行政法律关系视频案例
㈠ 请分别举几个典型的案例:1、行政违法行为;2、民事违法行为;3、刑事违法行为;4、违宪行为。
1、行政违法
职务过错,即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这类失职行为使国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遭受损害,但还没达到渎职罪的程度。行政过错,即公民和法人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如司机违反交通管理法规的行为。有的学者认为行政违法在许多情况下,专指行政过错,主张把职务过错称为纪律违法。
2、民事违法行为
朱某在工厂浴室捡到苏某的进口手表,先说第二天归还,后来又说自己把手表弄丢了。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我国民法第七十九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失主。
3、刑事违法
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
4、违宪行为
如1978年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只能“解释宪法和法律,制定法令”(第25条第3项),没有制定法律的权力,但由于改革开放要求制定大量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未经修宪,也未作宪法解释的情况下,自行行使立法权,1979年至1982年间共制定了11个法律,这都是违背当时宪法规定的。
(1)行政法律关系视频案例扩展阅读
行政违法的主体必须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不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不可能构成行政违法;行政违法违反的是行政法律规范,侵害的是受法律保护的行政关系;行政违法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但尚未构成犯罪;行政违法依法应当承担行政责任。
民事违法行为的构成条件主要有两条:侵犯他人受到民事法律保护的权利和利益;行为具有违法性,即违反民事法律的规定。民事违法行为分为违反合同行为和侵权行为两大类,前者指合同当事人没有合法事由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后者指合同以外的,非法侵犯他人民事权利的行为。
㈡ 有没有关于经济法律关系内容的案例
举例如下:
一、问题描述:
1、老张是某村农民。
2、他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便以老张的名义向村里申请一处宅基地。
3、村委会研究后,决定将村后的一处空地作为宅基地划拨给老张使用。
4、经过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县国土管理部门批准了老张的申请。
5、并向老张发放了宅基地的使用证书。
二、问题:
1、老张和本县国土管理部门是否形成经济法律关系?
2、老张和政府之间是否形成经济法律关系?
3、如果形成的话,老张和本县国土管理部门是哪一类经济法律关系?
4、如果形成的话,老张和政府之间是哪一类经济法律关系?
5、以上案例中涉及的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有哪几个?
三、答案:
1、老王和本县国土管理部门形成了经济法律关系。
2、老王和政府之间形成了经济法律关系。
3、如果按经济法律关系的法律性质分类,它属于财产法律关系。
4、如果按经济法律关系的经济内容分类,它属于土地法律关系。
5、其中涉及的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有:老王、村委会、乡镇人民政府、国土管理部门。
(2)行政法律关系视频案例扩展阅读:
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经济法律关系也不例外。该三要素是经济法律关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一、主体
1、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是经济法律关系产生的先决条件,是客体的占有者、使用者和行为的实践者。主体是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承担者,失去了主体就不存在权利这种可能性以及义务这种必要性转化为现实权利义务的条件,因此也就谈不上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2、在我国,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以下几类: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内部组织、自然人。
二、客体
1、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没有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活动就失去了意义,权利义务也就失去了目标。
2、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有:有体物、经济行为、智力成果、权利。
三、内容
1、经济法律关系内容是经济法律关系的实质和核心,是联络各主体、联系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桥梁,直接体现了法律关系主体的要求和利益。只有主体、客体,不通过权利义务互相联结,也不可能形成法律关系。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有其特殊性,除了一般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外,还包括经济法律关系的权力。
2、所以,经济法律关系的三个要素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抽去其中任何一个就不能构成经济法律关系,变更其中任何一个,也不再是原来的经济法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