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诉讼法涉外程序

民事诉讼法涉外程序

发布时间: 2025-07-10 07:44:38

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是我国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法律依据。其主要内容和特点如下:

  • 立法基础和适用范围:该法以宪法为立法基础,结合我国民事审判的实际经验和需求,规定了其适用范围,旨在解决民事争议,维护社会秩序,保护民事权利。

  • 结构划分:该法分为四个主要编,包括总则审判程序执行程序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

    • 总则:明确了民事诉讼法的立法基础、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阐述了诉讼法的任务。
    • 审判程序:详细规定了各种诉讼程序,如第一审普通程序、简易程序和二审程序,强调了起诉、受理、审理、判决和执行等步骤的严谨性和公正性,并设有特别程序章节,针对特定类型案件设有专门的规定。
    • 执行程序:关注争议解决后的执行环节,包括申请执行、执行措施以及中止和终结的规定。
    •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针对国际交往中的特殊需求,设定了独特的管辖、送达和司法协助规则。
  • 核心目的:旨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民事纠纷中的合法权益,通过明确程序规则和司法实践,确保公正、及时、有效的司法解决。

综上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是一部内容丰富、结构清晰的重要法律,对保障我国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⑵ 涉外法庭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一般认为,涉外民事诉讼,是指具有涉外因素的民事诉讼;涉外民事诉讼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受理,审判及执行具有涉外因素的民事案件所适用的程序。所谓涉外因素是指具有以下三种情况之一:第一,诉讼主体涉外,即诉讼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是外国人、无国籍人或者外国企业和组织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七十六条 当事人可以就查明事实的专门性问题向人民法院申请鉴定。当事人申请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具备资格的鉴定人;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 当事人未申请鉴定,人民法院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应当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人进行鉴定。

第七十七条 鉴定人有权了解进行鉴定所需要的案件材料,必要时可以询问当事人、证人。 鉴定人应当提出书面鉴定意见,在鉴定书上签名或者盖章。

第七十八条 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支付鉴定费用的当事人可以要求返还鉴定费用。

第七十九条 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或者专业问题提出意见。

第八十条 勘验物证或者现场,勘验人必须出示人民法院的证件,并邀请当地基层组织或者当事人所在单位派人参加。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成年家属应当到场,拒不到场的,不影响勘验的进行。 有关单位和个人根据人民法院的通知,有义务保护现场,协助勘验工作。 勘验人应当将勘验情况和结果制作笔录,由勘验人、当事人和被邀参加人签名或者盖章

热点内容
司法证c证好考吗 发布:2025-10-20 08:48:42 浏览:91
2019考研法律硕士试卷 发布:2025-10-20 08:43:00 浏览:545
射洪县律师 发布:2025-10-20 08:42:07 浏览:245
违章停车条例 发布:2025-10-20 08:36:30 浏览:254
路政拍照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10-20 08:28:22 浏览:118
新经济法基础大纲试题 发布:2025-10-20 08:28:13 浏览:258
福建省节能条例 发布:2025-10-20 08:26:12 浏览:361
不服从工作安排劳动法 发布:2025-10-20 08:25:42 浏览:712
法院会录 发布:2025-10-20 08:16:54 浏览:243
我国核电站对建设质量保证依据法规 发布:2025-10-20 08:12:43 浏览: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