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诉讼法给付之诉课堂

民事诉讼法给付之诉课堂

发布时间: 2025-07-14 11:52:53

Ⅰ 确认之诉 给付之诉 形成之诉怎么区分

确认之诉、给付之诉、形成之诉的区分,具体如下:
1、确认之诉是指原告请求法院确认其与被告之间存在或不存在某种民事法律关系的诉。确认之诉又分为积极的确认之诉与消极的确认之诉。积极的确认之诉,请求法院确认其与被告之间存在某种民事法律关系的诉。比如确如合同关系、确认亲子关系等。消极的确认之诉,请求法院确认其与被告之间不存在某种民事法律关系。比如确认婚姻无效等;
2、给付之诉是指原告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履行一定义务的诉讼。给付之诉可以分为积极的给付之诉与消极的给付之诉。积极的给付之诉,请求对方作为的诉。比如要求赔礼道歉等。消极的给付之诉,请求对方停止行为的诉。比如停止侵害等;
3、形成之诉又称为变更之诉,是指原告要求变更或消灭其与被告之间一定的法律关系的诉。比如变更扶养人、离婚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第八条 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第十一条 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民事诉讼的权利。
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人民法院应当用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审理和发布法律文书。
人民法院应当对不通晓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

Ⅱ 给付之诉

给付之诉,是指原告向被告主张给付请求权,并要求法院对此作出给付判决的请求。这里所谓的给付,并不仅仅指被告对原告金钱或实物的交付,还包括被告履行原告所要求的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给付之诉的分类及类型编辑 播报一是现在给付之诉与将来给付之诉。按照给付请求权的履行期间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是否到来为根据,可以将给付之诉分为:现在给付之诉和将来给付之诉。现在给付之诉,是指在法庭辩论终结前,给付请求权的履行期间已到的给付之诉;将来的给付之诉,是指在法庭辩论终结前,给付请求权的履行期间尚未届满的给付之诉。国内也有些学者是以给付履行请求的时间不同来划分现在给付之诉和将来给付之诉。
现在给付之诉,是指给付之诉的判决生效后,具有给付义务的人必须立即履行其义务;将来给付之诉,则是指在给付判决生效后,具有给付义务的人并不立即履行义务,而是在履行期限届满或具备履行条件时,才履行其给付义务。二是特定物给付之诉与种类物给付之诉。按照给付之诉的内容不同,可以将给付之诉分为特定物给付之诉、种类物给付之诉和行为给付之诉。特定物给付之诉,是指权利人向义务人请求给付的标的物是特定的物品。在法院判决应履行义务时,义务人不能以其他物品来代替特定物;当特定物灭失,无法给付特定物时,义务人才能以其他方式满足权利人坦大颤的请求。种类物给付之诉,是指权利人向义务人请求给付的标的物在性质上属于同一种类仿指,即在物理属性和经济价值上具有共同性,并且可以用一定的方式加以度量,相互之间可以替代的物。例如,请求给付同类型的建筑材料等。
法律依据让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热点内容
立法程序论文 发布:2025-07-14 22:31:27 浏览:807
思想政治法律知识 发布:2025-07-14 22:31:22 浏览:353
法院发微信 发布:2025-07-14 22:26:29 浏览:10
劳动法公司搬迁不去 发布:2025-07-14 22:26:10 浏览:671
中国社会法2017年年会 发布:2025-07-14 22:06:22 浏览:801
经济法多少道题 发布:2025-07-14 22:02:35 浏览:463
常熟市法院拍卖 发布:2025-07-14 21:57:20 浏览:34
劳动法如何合理调动岗位 发布:2025-07-14 21:57:10 浏览:37
工资不发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14 21:57:06 浏览:506
原平交警华阴法院 发布:2025-07-14 21:57:01 浏览: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