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旷工三天算自离劳动法有这规定吗

旷工三天算自离劳动法有这规定吗

发布时间: 2021-01-28 03:26:12

劳动法,旷工三天算自离,那会发我上个月的工资吗,不发该怎么办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从我国劳动法上讲连续旷工十五天,一年累计旷工达三十天的,企业依法可以对劳动者实施开除。旷工三天不能算作自离,劳动者上个月的工资企业也会照发。

⑵ 连续旷工三天,工厂算自离,是否符合劳动法

复如果公司的规章制度中制有关于旷工三天算自离,并且公司的规章制度是经过民主程序制定、没有违反法法规、并且经过公示的,那该公司的行为就是合法的。
《劳动法》里没有关于连续旷工三天就算自动离职的规定。《劳动法》是这样规定的:用人单位有权制定厂规厂纪,但不能和法律相违背。用人单位依据这一规定制定规章制度,经一定的民主程序、不违背法律法规,且经过公示,是合法的,是可以生效的。如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规定,员工连续旷工三天算自动离职,并无不当。

⑶ 劳动法里有没有关于连续旷工3天就算自动离职的规定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中无明文规定“连续旷工3天就算自动离职”。

关于旷工,劳动法并没有什么明确规定,以企业通过民主制定的规章制度,并经过公示的为准的。就是说,如果企业依法通过公示的员工手册中,有规定旷工三天就算自动离职的话,企业是可以要你辞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二十五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3)旷工三天算自离劳动法有这规定吗扩展阅读

职工自动离职给企业造成了损失,企业要求职工赔偿或交付违约金而发生的争议,称为自动离职争议。

根据《关于职工擅自离职按自动离职处理发生争议处理范围的复函》(劳办字〔1992〕45号),《关于自动离职与旷工除名如何界定的复函》(劳办发〔[1]1994〕48号),《关于计算连续旷工时间问题的复函》(劳社函〔1998〕5号)有关规定,如果职工要求停薪留职,但未经企业批准而擅自离职的;

或停薪留职期满后1个月内既未要求回原单位工作,又未办理辞职手续的,企业有权按自动离职处理。按自动离职处理是用人单位的行为。

按有关行政复函规定,这里讲的按自动离职处理,是指用人单位应依据《用人单位职工奖惩条例》有关规定,对其作出除名处理。为此,因按自动离职处理发生的争议,应按除名争议处理。

⑷ 劳动法规定旷工几天算自离

1、《劳动合同法》没有自离规定,《劳动法》第条、《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40条规定用人单位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就是你的行为如果符合此条第二款规定,单位就可以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为由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给你解除劳动合同通知,如果只是口头说你怎么怎么样就算自离,一直没有通知解除劳动合同,你们之间的劳动合同就是有效的。
2、关于旷工几天的规定,《劳动合同法》没有规定。
因旷工被除名的法律依据是:《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国发[1982]59号)的规定,由用人单位提出与无正当理由旷工的职工终止劳动关系的一种处理方式。除名的条件是:(1)职工经常旷工没有正当理由;(2)经批评教育无效;(3)达到规定的旷工天数,即连续旷工时间超过15天,或者1年以内累计旷工时间超过30天。
但是注意此规章已经于2008年1月15日,被国务院第516号令明文废止。如企业现行规章制度中仍规定“除名”或“开除”等相关条款,显然缺乏法律依据。
至于旷工几天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单位可以制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根据情况自己制定。
如果你单位没有员工手册规定旷工几天是严重违反单位制度,单位有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只是口头告诉你,本律师认为口头无效。如果没有“单位规章制度”,何以“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呢!
3、无故克扣你的工资没有法律依据。

⑸ 劳动法有没有规定连续旷工3天算自离周六周日不上班算旷工吗

关于旷工,劳动法并没有什么明确规定,以企业通过民主制定的规章制度,并经过公示的为准的。就是说,如果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规定有规定旷工三天就算自动离职的话,企业是可以要你辞职的。

所谓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一是内容合法,二是公平,三是经过全体职工讨论,制定过程由职工代表和工会参与,且经过公示。

关于旷工时间计算问题,旷工,自然是指工作日,不应包含休息日和法定假日。休息日和法定假日不上班,不算旷工。


(5)旷工三天算自离劳动法有这规定吗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 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⑹ 员工连续旷工3天就算自离!这是劳动法规定的嘛!还是只是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而已。法律认可吗

劳动者可以将连续旷工3天是否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或者用人单位规版定的劳动者连续旷工权3天自动离职是否合理这两个问题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进行反映。
劳动法规定,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是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 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⑺ 劳动法有没有规定连续旷工3天算自离

关于旷工,劳动法并没有什么明确规定,以企业通过民主制定的规专章制度,并经过公属示的为准的。就是说,如果企业依法通过公示的员工手册中,有规定旷工三天就算自动离职的话,企业是可以要你辞职的。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且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二)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⑻ 劳动法是连着旷工三天算自离还是一个月三天算自离了

没有旷工三天算自动离职的规定。旷工,指无正当理由,既不按规定程序办理请假手版续,又权不出勤的行为,属于严重违纪行为。
对旷工的处理,过去《企业职工奖惩条例》曾规定:“职工无正当理由经常旷工,经批评教育无效,连续旷工时间超过15天,或者一年以内累计旷工时间超过30天的,企业有权予以除名”,但该条例已于2008年1月15日废止。
现在,对职工旷工的处理,由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规定。所谓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一是内容合法,二是公平,三是经过全体职工讨论,制定过程由职工代表和工会参与,且经过公示。
关于旷工时间计算问题,旷工,自然是指工作日,不应包含休息日和法定假日。休息日和法定假日不上班,哪来的工旷?对此,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计算连续旷工时间问题的复函》(劳社厅函〔1998〕5号)曾明确规定,在计算具体天数时,应扣除休息日和法定休假日。

⑼ 劳动法对于连续旷工几天或者累计旷工几次可以视为自离

《劳动法》里没有关于连续旷工几天就算自动离职的规定。

《劳动法》是这样规定的:用人单位有权制定厂规厂纪,但不能和法律相违背。用人单位依据这一规定制定规章制度,经一定的民主程序、不违背法律法规,且经过公示,是合法的,是可以生效的。如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规定,员工连续旷工三天算自动离职,并无不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五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二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9)旷工三天算自离劳动法有这规定吗扩展阅读

未签订劳动合同而辞职时老板又不支付工资的几种解决途径:

1.和老板协商解决;

2.当地劳动局内设机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回工资。该程序是专门为了解决劳资纠纷的,效果很好,不用交任何费用;

3.对仲裁结果不服得,可以向法院起诉;

4.可以向劳动监察机构投诉,由其责令用人单位改正。

5.需要注意的问题:

(1)时效问题。申请劳动仲裁的,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2)证据问题。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比如同事、工作证,工作服都可以。

热点内容
劳动法陪护假规定2017 发布:2025-10-02 03:07:47 浏览:420
新婚姻法夫妻遗产继承 发布:2025-10-02 03:06:30 浏览:711
民法典第三十条解读 发布:2025-10-02 03:03:36 浏览:546
劳动法与民法 发布:2025-10-02 02:57:46 浏览:424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常识 发布:2025-10-02 02:49:40 浏览:918
文化发展公司法律顾问服务 发布:2025-10-02 02:47:26 浏览:803
贵州大学法律硕士就业情况如何 发布:2025-10-02 02:46:44 浏览:325
法官之歌视频 发布:2025-10-02 02:09:30 浏览:542
房地产贷款法规 发布:2025-10-02 02:07:16 浏览:801
婚姻法的纠纷点 发布:2025-10-02 01:44:55 浏览: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