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
1. 劳动法第二十三条“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补偿数额怎样算
按照双方约定,没有强制性规定
2. 新劳动法的竞业限制
用人单位可以与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订立保密协议,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二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与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它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保密事项,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进行限制区域、期限、经济补偿和违约金数额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但禁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两年。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法释〔2013〕4号)规定, 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但未约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且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按月支付经济补偿金。
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三个月未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除竞业限制约定并支付3个月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后,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按照约定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
3. 关于劳动法第二十三条“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是必须的
不给经济补偿 保密协议生效 但是竞业限制协议无效 劳动者可以内到相同或类似行业容工作
无法达成一致那就是不签竞业限制协议 如果你签了协议就表明双方对补偿问题已近达成共识
保密协议不需要进行经济补偿 竞业限制协议才需要经济补偿
4. 劳动合同法,保密协议规定。
根据劳动法复第二十四制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中,一般业务员并不需签订竞业协议,但可以签订保密协议。
签订保密协议的人员并不受保密时间的限制,一旦泄露企业机密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签订竞业协议人员限制时间最高为离职后两年,在限制时间内原服务单位需给予一定补偿。
请注意,保密协议和竞业协议是两个概念,但一般在签订竞业协议时会附带签订保密协议。
5. [劳动法]竞业限制的补偿金如何确定
网友“leng”的困惑: 我于近日主动辞职,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上面有以下两条: 1、鉴于乙方在甲方2012年应休未休的带薪年休假补偿、竞业限制补偿等及其它福利,甲方支付乙方一次性经济补偿,计XXXXX元。竞业限制补偿金是一次给的,相当于我1/3到1/2的月工资。我的竞业限制协议年限为2年,协议抬头是和我签订劳动合同的集团下属公司的抬头。 2、鉴于乙方在甲方2011年的服务绩效,甲方支付乙方经济补偿,计XXXXX元。而这笔钱实际是我去年年终奖未发的一部分。 [前程无忧特约劳动法顾问阿克答复:] 竞业限制是一种对员工的义务。在竞业限制期内,员工不能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 竞业限制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竞业限制期必须是员工离职后开始计算,这里的离职包括员工自己辞职,也包括因各类原因公司辞退员工。 (二)竞业限制期最长不能超过2年。《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三)竞业限制期内公司必须按月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四)不履行竞业限制义务,员工要向公司支付违约金。《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第三款规定:“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具体的竞业限制期限、经济补偿金额、违约金额都需要双方在竞业限制条款中约定。 所以,你的问题很清楚。竞业限制的补偿,必须按照你和公司的约定来计算,不能将其他名目的钱计算入内。如果没有约定,则双方可以在离职时补充约定。如果双方达不成一致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由仲裁合理确定。 更重要的一点是,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要求,公司必须按月支付给你竞业限制经济补偿,而不是一次性支付。所以你们公司的做法是错误的。 至于将年终奖说成是经济补偿金,你只要可以提供你们公司发放年终奖的依据——如劳动合同条款、规章制度、集体合同等——你就可以额外获得年终奖。 关于竞业限制的实施范围,依法应当是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以及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所谓的本单位,是指与你建立劳动关系,签署竞业限制协议的公司。即使你所在的公司是集团中的某一家公司,也不能将全部集团的业务作为竞业限制范围。所以,简单分析,你只是不能去做橡胶生意的公司罢了。(完)
6. 关于劳动法竞业限制条款的问题,求助各位大大。
1、单位不批准的,可以在递交辞职书之日起满30日时自行离职。
2、竞业限制义务回要单位支付了经济补偿金才需要答执行的,否则无需执行。单位需要举证已经支付了补偿金的数额,并需事先明确支付的科目是补偿金才行,后续才说明在工资里涵盖补偿金是无效的。而且竞业限制义务法定不得超过2年。
7. 劳动法 竞业限制 案例 求解、、、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第十二四条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法律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接触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未按照约定给予补偿的,该约定无效。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单位的高管、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包括合同约定)。
因此,结合本案,小明离职后有无超过二年,超过二年的,不用担心。没有超过两年,劳动合同中有无约定经济补偿,没有的,该条款由于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自始无效。
8. 劳动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是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应该是可以的,不管是按月支付还是一次性支付,只要按约定足额回支付就可以。
公司一次性答支付经济补偿,从另一方面考虑是弊大于利,如果一次性支付完了,之后劳动者并未遵守竞业限制的约定,公司虽然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违约责任,但同时就要负举证责任,举证的难易不提,且事情到最后了想从劳动者手中拿到之前的支付的补偿金,应该很不易吧,当然,只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9. 劳动法规定竞业限制年限最长不能超过多少年
您好,最长不得超过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专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属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