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武平律师
⑴ 广州中山医学院第一附属人民医院的专家的名字
刘钧澄 (小儿外科) 周李 (小儿外科) 谢家伦 (小儿外科) 李穗生 (小儿外科) 莫家聪 (小儿外科) 刘唐彬 (小儿外科) 李桂生 (小儿外科) 姚书忠 (妇产科) 王吉甫 (胃肠胰外科) 董文广 (胃肠胰外科) 韩方海 (胃肠胰外科) 石汉平 (胃肠胰外科) 陈项朗 (神经外科) 莫家骢 (儿科) 黄奕华 (肛肠外科) 陈国锐 (血管外科) 林勇杰 (血管外科) 詹世光 (血管外科) 陈明振 (神经内科) 陈硕朗 (神经内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包含的科室
科室
医生
妇产科
孙良玉李大慈方悦行姚书忠游泽山巫岳鹏梁润彩梅卓贤李国梁孔秋英黄顺英方群庄广伦周灿权柯佩琪梁晓燕王子莲杨国奋钟依平何勉王琼黄建昭王宁宁徐艳文谢洪哲朱波杨建波李洁陈玉清蔡坚牛刚欧建平徐成康沈宏伟 罗艳敏冯丽萍宗琳如汤凤姿陈凌峰
心血管内科
刘东红陆堃郑振声张苗青麦炜颐吴杏罗初凡廖新学周玉芳张育君叶慧膺阙绪光金思榄杜志民马虹陈国伟胡承恒高修仁曾群英陶军唐安丽董吁钢吴素华程卫王业松何建桂杨惜泉庞家传王礼春曾武涛伍贵富
神经内科
周列民盛文利刘卫彬方燕南苏镇培张成黄如训徐评议钱采韵刘焯霖梁秀龄陈理娥陈硕朗陈明振方莹莹洪华黄帆陶玉倩李玲黄海威何东升潘勇辉吕健敏刘海荣黎锦如李中周珏倩曾爱琼李洵桦丰岩清吴琪陈玲戴启麟
骨科
杨军林徐栋梁符气祯陈立言刘少喻杨忠汉沈靖南廖威明李佛保韩士英顾立强郑召民傅明万勇王晋彭挺生李永彪陈柏龄盛璞义张渝生于滨生梁春祥黄纲彭新生何爱珊谢君鹤陈裕光龙厚清邹学农
儿科
黄柳一莫恩明许郁熹丘福珊刘克明黄启彬何兆珏关智平唐雯丘小汕陈述枚杜敏联莫家骢李格丽陈玮琪李晓瑜蒋小云沈皆平朱延力王慧深魏仁桂莫樱罗学群陈国桢陈东平马华梅陈红珊黄越芳蒋小云覃有振庄思齐
肾内科
沈清瑞尹培达陈伟英纪玉莲李志坚杨念生朱兰英姜宗培郑智华余学清阳晓吴培根李幼姬黄锋先姜傥张涤华杨琼琼陈雄辉潘健涛陈崴许元文毛海萍
妇科
陈玉清黄建昭谭丽君冯丽萍何勉谢洪哲徐成康
放射科
杨智云郑可国郭燕黄兆民罗柏宁陈伟李子平杨建勇孟悛非黄勇慧周旭辉刘明娟陈境弟沈冰奇李向民江利江波庄文权杨有优李家平
胃肠胰外科
王吉甫詹文华何裕隆黄奕华蔡世荣陈创奇陈正煊董文广宋新明 石汉平韩方海马晋平王昭崔冀吴晖张常华彭建军罗凝香黄漫容郭少云
小儿外科
刘钧澄周李谢家伦李穗生莫家聪刘唐彬李桂生佘锦标苏诚刘文旭
肝胆外科
吕明德殷晓煜甄宇洋叶维基彭宝岗汪谦梁力建吴志棉陈国泰谭敏孙来保欧建平何晓顺匡铭叶小鸣黎东明李绍强何强赖佳明
中医科
陈泽雄吴国珍秦鉴丘瑞香李俊彪黄业芳林佑武张诗军伍新林赖慧红金明华张炳球莫穗林李琼陈朝坤扬承祥张柄球
消化内科
刘思纯俞纯山陈秀梅胡品津廖振尔崔毅林金坤陈旻湖邓会芬高翔王锦辉朱森林何瑶任明王锦萍曾志荣
耳鼻喉科
陈锡辉柴丽萍李添应许庚文卫平苏振忠张湘民史剑波陈冬徐睿陈合新蒋爱云党华熊观霞郭洁波
血液内科
洪文德温春光罗绍凯李娟陈运贤谭恩勋童秀珍许多荣原耀光彭爱华张国材郑冬周振海
血管外科
詹世光林勇杰陈国锐吕伟明李晓曦王深明石汉平刘奕山王劲松李松奇常光其吴壮宏叶财盛黄灿芝
心胸外科
唐白云殷胜利王治平张希钟佛添罗红鹤吴钟凯孙培吾顾勇徐颖琦巫国勇陈振光童萃文
泌尿外科
李晓飞梁月有邓春华丘少鹏戴宇平陈炜陈凌武郑克立陈瑞坤曾金云陈俊星涂响安
口腔科
冯崇锦冉炜丁学强陈松龄连克乾张春元匡代军郭冰黎炽彬钟小龙杨军英王安训
皮肤性病
韩建德佟菊贞章星琪杨建卢念祖廖绮曼高谦曹光玲凌宏忠何定阳罗迪青
内科
马中富廖晓星简振刚詹红荆小莉黎国尧李玉杰丁美琳何文
呼吸内科
吴俊景郑文兰容中生曾勉谢灿茂黄心玉张常然张孔郭禹标周燕斌
外伤科
许扬滨刘均墀劳镇国刘小林朱家恺吴志棉谭敏朱庆棠郑朝旭
神经外科
耿军王海军黄正松陈项朗齐铁伟陈硕朗刘金龙吴新建林佳平陈明振夏之柏黄权
麻醉科
谭洁芳孙来保林志华吴昌彬陈秉学靳三庆徐康清肖亮灿黄文起
烧伤科
祁少海朱家源谢举临唐冰朱斌徐盈斌利天增刘旭盛
眼科
何绍达周奇珍吴善宏骆荣江廖瑞端马翠萍陈咏冲陈雪梅
康复医学科
李燕玉黄东锋卓大宏王于领毛玉瑢王楚怀丁建新
内分泌科
肖海鹏胡国亮修玲玲袁敏生李延兵曹筱佩秦婉文廖志红姚斌
整形美容科
程钢于国中苏爱云庞水发黎志明许扬滨
器官移植
何晓顺陈立中费继光王国栋王长希朱晓峰
肛肠外科
黄奕华周德林郑章清傅仁祥詹文华覃建章
微创外科
李智勇劳镇国李平刘钧墀顾立强
药学部
杨威宋启洪邝翠仪黎曙霞陈孝
超声波科
谢红宁万广生李丽娟林红谢晓燕
急诊科
廖晓星王维平詹红曾汉
针灸科
郑佩仪阮经文郑沛仪
核医学科
岳殿超梁宏胡平
中毒、急救
陈娟欧阳彬管向东
风湿免疫
杨岫岩许韩师梁柳琴
体检中心
庄梅
医学检验部
刘敏钟武平
预防保健中心
曾亚辉
外科
黄洁夫
⑵ 即时解除合同的劳合制度
三、我国劳动者单方预告解除劳动合同制度1.我国劳动者单方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2条规定:“按照劳动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超过三十日,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用人单位予以办理。如果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部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第31条指出:“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本条规定了劳动者的辞职权,除此条规定的程序外,对劳动者行使辞职权不附加任何条件。但违反劳动合同约定者要依法承担责任”。
1995年12月19日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复函》指出:“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既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无须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超过30日,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用人单位应予以办理。但由于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有关约定而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竟损失的,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违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规定,而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以不予办理。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而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以上规定,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无须任何实质条件,但必须提前通知用人单位,以使用人单位进行必要的准备,避免影响其生产和经营,而且应依据劳动合同的规定,向用人单位承担责任。
劳动者单方预告解除劳动合同和劳动者单方即时解除劳动合同存在明显的区别,前者劳动者须提前通知用人单位,而且如果有违反劳动合同的情形,还须承担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而后者劳动者无须提前通知,并不承担任何责任。
我国《劳动法》第31条的立法目的,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第一,它充分反映了现代劳动立法保护劳工的理念。现代劳动法认为劳动者在劳动关系的缔结和履行中处于弱者的地位,在经济势力、信息资源等方面都不能同大的公司、企业相比,因此,劳动立法应当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进行倾斜性保护。我国《劳动法》第31条的规定使劳动者在通过预告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从而获得了充分的职业选择自由,它对于否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人身依附关系,保障劳动者独立的法律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它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劳动力的最大价值。劳动者是生产关系中最积极的因素,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状况直接影响其利用效率,优化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是市场经济的的必然要求。劳动者享有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自由,就可以积极主动的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爱好、专业的工作岗位,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最优组合;第三,它在程序上约束了劳动者解除权的行使,防止其滥用解除权,维护合同的效力。因此,劳动法第31条兼顾了两个价值目标,即维护劳动合同的效力和劳动合同的自由。
2、我国劳动者单方预告解除劳动合同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从比较法的角度和私法实践来看,笔者认为《劳动法》第31条的规定在很多地方都值得商榷:
(1)《劳动法》第31条的规定有悖于法理,并且没有很好地平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利益,对劳动者进行了过分的倾斜保护。
首先,对《劳动法》第31条规定的法律性质,劳动部1994年发布的《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将此解释为劳动者的辞职权。《劳动法》第31条除规定劳动者解除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外,对劳动者辞职权的行使未做任何限制。依合同法原理,合同的单方解除是解除权人行使解除权将合同解除的行为,它不必经过对方当事人的同意,只要解除权人将合同解除的意思表示直接通知对方,或经过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向对方主张,即可发生合同解除的效果。但是合同一经有效成立,在当事人间便具有法律效力,这便造成了法律规定与合同约定之间的可能产生矛盾:一方面,基于劳动合同的约定,在合同有效存续期间内,劳动者单方擅自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另一方面,劳动者依据《劳动法》第31条的规定,有权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不得提前解约是劳动者应负担的义务;而根据《劳动法》,提前解约是劳动者享有的权利(辞职权),那是合同的约定大,还是劳动法的规定大呢?[10]
其次,合同一生效,双方都必须严格信守并履行,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的解除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否则,便是违约,产生违约责任。由于《劳动法》第31条以法律的形式赋予劳动者以任意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这无疑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对于明确约定了合同的履行期限合同,非经当事人协商或法定解除事由的出现,当事人单方解除合同,系属违约,应当承担违约的责任,但是,《劳动法》不附加任何条件地赋予劳动者合同解除权,这无疑是以牺牲用人单位的违约追究权做前提来制定的。这极有可能导致劳动者解除权的滥用。因此,《劳动法》第31条的规定固然会重点保护劳动者,但却与合同法原理不合,它使用人单位的利益与劳动者的利益严重地失衡,违反了公平原则,确有修改之必要。[11]
此外,我国这样的立法格局也不符合世界劳动立法的潮流。从各国劳动合同解除立法的规定来看,其中大多数国家采用“合并式”的立法技术,即将劳资双方主体纳入同一法律条文中,同等授予权利,同等科以义务,使双方解除合同能力平等。如日本民法规定,雇主只要在14天前提出解雇预告,不论以什么理由都可以解雇劳动者。而且不具有说明解雇理由的义务。[12]解雇自由是资本主义的基本法理原理。这一理论,虽然对雇主来说,是谋求企业生存,提高生产效率和维持企业秩序的重要手段;但对劳动者来说,特别是对终生雇佣制的劳动者,或者再被雇佣有困难的劳动者,解雇自由意味着使劳动者走向失业和生活受威胁的自由。因此,国外劳动立法在规定解雇自由的同时又对其规定了一些限制性的条件。如在日本,雇主解雇劳动者除受禁止滥用解雇权和解雇必须有正当理由这一基本限制条件外,还有工会法第7条的限制条件,劳动标准法第3条、19条、20条、21条和104条规定的限制条件,以及雇佣规则和劳资协约的限制。[13]
因此笔者认为,随着我国各方面条件的成熟,应适时修改劳动法,将一般预告解除权也平等地授予用人单位,但规定其预告解除行为不能违反相关法律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这样既符合世界劳动立法的潮流,又可以促进劳动立法在平等的基础上健康的发展。
(2)它没有区分劳动合同的类型,将单方预告解除适用于一切劳动合同。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合同从劳动期限上可分为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其中以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最为常见。就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而言,由于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已经明确约定了劳动合同的履行期限,基于合同法的原理,合同一经有效成立,就在当事人之间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该严格信守,及时、适当的履行合同,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必须信守是我国法律所确立的重要原则。只有在主客观的情况发生使合同履行成为不必要或不可能的情况下,合同继续存在已失去了积极意义,将造成不适当的后果,才允许解除合同。否则,便是违约,不发生解除的法律效果,而产生违约的责任。但《劳动法》第31条则不附加任何条件的赋予了劳动者的合同解除权,这无疑是认同了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有效存续期间内任意解除劳动合同的合法性。这造成了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之间的矛盾。
通过上述对国外劳动立法的比较法考察,我们发现国外劳动法有一个共同的规定,即单方预告解除劳动合同只适用于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不适用有明确约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但我国《劳动法》第31条规定并无此种限定,劳动者的预告解除权无区别地适用所有的劳动合同。劳动者在合同期限内可以任意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将始终面临着劳动者走人的威胁,从而导致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培训的投入的信心不足,不利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同时也破坏了合同的尊严,而这仅仅由程序来加以限制是远远不够的。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其期限对用人单位有确定的约束力,而对劳动者则缺乏确定的约束力,这样也有失公允。
(3)它没有区分劳动关系的长短和劳动主体的不同而一律规定了相同的预告期。我国《劳动法》第31条没有对劳动关系的种类和劳动合同的主体做任何的区别而统一规定了30日的劳动合同解除的预告期限。这样的规定对用人单位的利益保护不利,也不符合世界劳动立法的潮流。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针对劳动关系的存续长短的不同和劳动合同主体的不同而规定不同的预告期是国外劳动立法普遍的做法。这样的规定对于保障用人单位的合法利益以及平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特别是一些高级管理人才和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对一些用人单位的存亡有着特殊的意义。而我国《劳动法》没有区分人才的种类,而对所有的劳动者都一律规定30日的解除劳动合同的预告期,这完全排除了劳动合同当事人的自主性,不容许有任何的变更。面对纷繁复杂的劳动关系的实际状况,这样单一的规定未免过于僵化。[14]虽然用人单位也可以利用30日来准备选择录用新的劳动者来弥补空缺,但是现代企业的高级人才有时很难在短期内获得。一个关键人员的辞职,有时会使整个企业瘫痪。劳动法这样的规定使得用人单位不得不时常提防劳动者的“跳巢”,对劳动者的培训投入的信心和动力不足,这样会极大地限制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劳动立法的经验,根据不同劳动者、不同的工作岗位以及劳动关系长短来确定不同的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预告期。如劳动关系的期限长,预告期也应相应延长;反之,则可以相应缩短;对普通劳动者,可以考虑缩短通知预告期,而对于处于企业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或重要技术人员解除劳动合同预告期则可以延长,使用人单位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替代人选,从而避免因保护劳动者行使辞职权而损害用人单位的经济利益。[15]
(4)我国劳动法没有规定劳动者寻找新工作的期限。如前所述,很多国外的劳动立法中规定在劳动者或用人单位提出要解除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时,在预告期内,必须给劳动者留有必要的时间以寻找新的工作机会。而我国劳动法却没有这方面的规定。我们知道,无论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还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提前30日通知的期限是预告期。预告期实质是事先告知以方便对方准备的期间。预告期的意义在于给对方一段准备时间,使其能在30日内作好各方面的安排,避免劳动者失去工作、用人单位出现人员空缺而造成的被动或损失。在预告期内,劳动者也可以联系、选择新工作,避免因工作解除而造成失业的现象。当然,在预告期内劳动者仍应继续克尽职守,不可懈怠工作,否则对用人单位造成的损失要承担赔偿责任。
四、我国用人单位单方预告解除劳动合同制度1.我国用人单位单方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
我国《劳动法》第2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医疗期,是指劳动者根据其工龄等条件,依法可以享受的停工医疗并发给病假工资的期间,而不是劳动者病伤治愈所实际需要的医疗期。[16]我国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对患病或非因工伤,依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时间长短,规定了一个相对合理的医疗期,如《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的暂行规定》第21条规定,劳动合同制工人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按其在本单位工作时间的长短,给予3个月至12个月的医疗期。在本单位工作20年以上的,医疗期可以适当延长。[17]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医疗期内,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医疗期满后,如果劳动者康复如初,可以继续从事原工作,或者劳动者没有留下大的后遗症,可以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劳动合同关系继续有效;如果劳动者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则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本条第(二)项中的“不能胜任工作”,是指不能按照要求完成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任务或者同工种、同岗位人员的工作量。用人单位不得故意提高定额标准,使劳动者无法完成。本条中的“客观情况”指发生不可抗力或出现致使劳动合同全部或部分条款无法履行的其他情况,如企业迁移、被兼并、企业资产转移等,并且排除《劳动法》第27条所列的客观情况。[18]
2、我国用人单位单方预告解除劳动合同制度的现状分析
(1)因劳动者的健康而解除劳动合同问题
《劳动法》第26条第(一)项规定用人单位在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情况下可以预告解除劳动合同。对于劳动者健康的情形,实非劳动者的过错,国外一些国家的劳动立法将之纳入了即时解除的范畴。如土耳其《劳工法》第16条第1款就规定因健康的原因雇主或雇员都可以即时解除劳动合同。我国《劳动法》将之作为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提前30日以书面通知的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已是不幸,如用人单位还要立即解除劳动合同,对劳动者而言更是雪上加霜。我国《劳动法》未采取国外的立法模式,而规定提前预告解除,让劳动者能有足够的时间来做相应的准备。这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体现了我国劳动法的人文关怀。
(2)关于不能胜任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问题
两次不能胜任工作即可解除劳动合同是《劳动法》第 26条所规定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理由之一,这一条款也是在实践中争议很大。何谓不能胜任工作?原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中的解释是指不能按要求完成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任务或者同工种、同岗位人员的工作量。但是,有的岗位的工作是无法量化的,怎样考核能否胜任?有的员工不是因为工作能力问题,而是工作态度问题,又怎样处理?不能完成工作任务是以月还是以季或年来衡量?有的企业以年终考核为依据,而考核又是让其他员工打分,这种做法是否合理?由于产生的争议尽管最终裁量权在劳动仲裁或法院,但司法人员不是从事企业管理的人员,无法判断一个员工是否能胜任工作。因此,笔者认为,考核一个员工是否胜任工作,首先在企业中应建立起合理的考核制度,然后在合同中约定不能胜任工作的情况;其次可以以员工的工作差错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来判定。如果企业没有健全、合理的考核制度,则无法说明职工是否能胜任工作,由此而解除职工劳动合同则不应予以支持。
(3)因情势变更而解除劳动合同问题
我国《劳动法》第26条第(3)项规定,在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预告解除劳动合同。本项规定是情势变更原则在劳动合同体现。所谓情势变更原则,是指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使债的形成所依赖的客观情况发生了当事人不可预料的变化,使原债的关系显失公平时,双方应变更债的内容,重新协调双方利益,达到新的平衡。[19]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可以产生两次效力。第一次效力主要表现在变更合同以平衡当事人的利益冲突,使之符合公平、诚实信用原则。如仍然不能或不足以排除情势变更变更造成的不公平后果时,则发生第二次效力——解除合同。[20]
劳动合同的情势变更是指订立劳动合同时作为劳动合同基础的客观情况,如自然条件、原材料或能源的供给条件、生产设备的条件以及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等客观条件,在劳动合同订立之后劳动合同履行当中,这些客观情况发生了异常变化,从而导致法律行为基础丧失,导致劳动合同目的不能实现,而允许劳动者或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情势变更原则的确立,在于追求公平和正义,因而这原则不能滥用。援引这一原则解除劳动合同应具备如下要件:
第一,不可预见要件。即劳动合同的情势变更具有不可预测性。劳动合同的情势变更的发生必须是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在订立劳动合同时不能预见的,如果当事人对今后可能发生的情况变化已经预见,能够预见或应当预见,那么该情况变化不够成情势变更,它所造成的后果属于正常的风险。
第二,不可归责要件。即劳动合同的情势变更的发生不可归责于劳动合同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其本身不仅是不可预见的,而且不是当事人的过错所致。若某一事变可以归责于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的任何一方,则该当事人应该承担风险,不能适用劳动合同的情势变更。另外劳动合同的情势变更的发生必须不可归责于第三人。如果某一事变的发生虽非当事人引起,但可以归责于第三人,该事变也不是情势变更。
第三,特定期间要件。劳动合同的情势变更必须发生在特定的期间,即在劳动合同依法订立之后,劳动关系消灭之前这一特定的期间发生的。
第四,显失公平要件。即发生情势变更后若维持劳动合同的原有效力将会显失公平。情势变更必须导致劳动合同的履行将产生显失公平的结果,这是情势变更的核心要件。[21]
在实践中,情势变更和商业风险之间的界限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这种模糊性的存在使得用人单位可能以商业风险作为发生情势变更的理由,要求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将损失转嫁给劳动者。因此严格区分情势变更和正常的商业风险,防止用人单位滥用情势变更原则,对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合同的严肃性和经济秩序的稳定都有重要意义。
所谓商业风险是指在从事商业活动中因经营失利所应当承担的正常可能的损失。它与情势变更的界限虽具有模糊性,但也可根据一定的标准区分:如情势变更具有不可预见性,即情势变更的发生,当事人不可预见也不能预见;而商业风险是可以预见的。情势变更具有不可归责性,即情势变更的发生非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过错造成的,因此基于公平原则,由此造成的损失由双方当事人分担;而商业风险的发生是用人单位投资决策不当、考虑欠周、管理水平不高等因素造成的,这类风险应当由有过错的用人单位一方承担。情势变更的发生一般是由不可预测的经济因素引起的,而这些经济因素又是由重大的变故引起的,它不取决于价值规律,而取决于变幻莫测、纷繁复杂的社会因素,它所导致的风险不是正常的商业风险;而商业风险的发生则取决于用人单位是否遵循商品交换的价值规律,是否了解市场行情,是否对供求关系、消费心理等有把握。因此我们在认定某一风险是否为情势变更时,一般要考虑一些客观情况,如情势变更的程度是否已经超出普通经营者所能预料的范围,风险损失和可能的赢利是否已经严重失衡。情势变更是否导致一方得利,另一方损失严重等。[22]
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处于形成时期,经济竞争激烈,市场利润和风险并存。因此正确区分情势变更和商业风险,防止用人单位借情势变更之口,滥用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权,对于保护劳动者的利益是十分必要的。
注释:
[1] 参见王益英主编:《外国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7页。
[2] 王益英主编:《外国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76页。
[3] 国家劳动总局政策研究室编:《外国劳动法选》,北京:劳动出版社,1981,第6页。
[4] 参见王益英:《外国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第679页。
[5] 郑冲、贾红梅译:《德国民法典》,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1,第213页。
[6] 劳动人事部政策研究室编:《外国劳动法选》,第二辑,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1983年,第180页。
[7] 国家劳动总局政策研究室编:《外国劳动法选》,北京:劳动出版社,1981年,第11-12页。
[8] 国家劳动总局政策研究室编:《外国劳动法选》,北京:劳动出版社,1981年,第122页。
[9] 国家劳动总局政策研究室编:《外国劳动法选》,北京:劳动出版社,1981年,第187页。
[10] 参见钟武平:试论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载《广州律师在线》,2002/7/16
[11] 参见马强:劳动合同若干问题研究,载《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1年5月,第15页。
[12] 王益英主编:《外国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74页。
[13] 参见王益英主编:《外国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75页。
[14] Employment and Labor Law Considerations
in International Human Resource Manangement
in Oded Shenkar (Ed.) Global Perspectives o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New York: MacMillan, 1995.
[15] 参见金晓莲:对《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思考,载《北京市法学会劳动法学和社会保障法学分会2004年年会会议材料》,2005年2月,第53页。
[16] 王全兴著:《劳动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77页。
[17] 汤树荣、习龙生主编:《劳动法实物全书》,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4年8月,第274页。
[18] 参见《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第26条。
[19] 杨振山主编:《中国民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9月11版,第390页。
[20] W.M. Me Govern, Gr & Lary Lawence. Contract and Sales:
Cases and Problems, 1986
[21] 梁书文、回沪明主编:《劳动法及配套规定新释新解》,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第363页。
[22] 熊进光著:《 民法: 公平的艺术》,第一版, 江西: 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法院)
相关文章 · 解除合同要经过哪些程序 · 没有约定解除条件,合同能否解除? · 未按约定支付版税 《孟小冬》出版合同解除 特别推荐 · 小议合同解除权的行使
⑶ 律师李武平成功代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
海口市龙华区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07)龙民一初字第826号
原告张xx,男,1979年10月26日出生,汉族,住海口症美兰区海府路59号之十一。
委托代理人李武平,海南正凯律师事务所律师。13907551010(业务手机)
被告海南永生实业投资有有限公司,住所地海口市金龙路百金城1502房。
法定代表人黄世敏,总经理。
第三人海南金禧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住所地海口市龙昆北路38华银大厦1101室。
法定代表人陈玉兰,总经理。
原告张xx与被告海南永生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及第三人海南金禧业管理有限公司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审理。原告张斌及其委托代理人李武平、袁斌,被告海南永生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委托代理人冯俊铭、张琳,第三人海南金禧牧业管理有限委托代理人钟升、符志坚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张xx诉称,原告与被告于2004年7月16日签订了《商品房屋买卖合同》,约定:原告购买被告位于海口市金贸区的金山广场诚意阁五单元g号支付房款人民币273398元;被告在2005年3月30日前将符合约定条件的房屋交给原告使用。合同签订后,原告付清房款。然而被告违反合同的约定,直至今日都没有履行交房义务。根据该合同第九条和第十五条的规定,被告逾期交房,应当按已交房款的日万分之一的比例承担违约责任;逾期办证,应当按已付房款的百分之一支付违约金。因此,原告依据合同约定,要求被告按已付房款人民币273398元的日万分之一向原告支付违约金(从违约之日起,计算至实际交房之日止)。恳请法院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1、判令被告按原告已付房款(人民币273398)的日万分之一向原告支付逾期交房的违约金(自违约之日起至起诉之日止)20778.24元;2、判令被告继续承担自起诉之日至实际交付房屋之日止期间的违约责任;3、要求被告海南永生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支付逾期办理房产证总房款百分之一的违约金2733.98元(房产证的办理暂不起诉,但保留诉权)4、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承但。
被告海南永生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辨称:一、原告在起诉状中称被告违反合同约定至今都没有履行交房义务,是违背事实的,不属实。原告购买的房屋已经办理了交房手续,在原告与被告的接收单中,原告有接收房屋的亲笔签名。原告接收该房后,对该房屋进行装修,且经过了验收,原告也亲自签收了装修收单,原告已经入住该房屋,在该房屋中生活。二、根据原、被告签订的《商品房屋买卖合同》第15条中明确规定被告自房屋验收合格,交付使用之日起180天内办妥产权证,证明被告“要施工验收合格,且交付使用之日”才办妥房产证。显然,该约定属于附条件的民事行为,且有前面约定的两个条件,并且权这两个条件成就,并满180天的时候,被告才构成违约办理房产证。虽然被告已交付房屋,但并没有完成验收,因此所约定的两个条件并没有完全成就。原告关于要求支付逾期办证违约金没有法律依据,请法庭予以驳回。三、原告的诉请、起诉超过了诉讼时效,如果原告认为被告有违约只难在2006年6月以前起诉,而原告于2007年5月才起诉,已经超过了起诉时间将近一年。四、原、被告签定的购房合同中约定的交房时间是2005年3月30日前,原告起诉要求被告支付逾期交房违约金只能在2007年3月30日以前,而原告是2007年5月份才起诉的,也超过了二个月的诉讼时效。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4-07-11,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买新房,就上搜狐焦点网
⑷ 请介绍一两家广州或深圳的专利代理公司好吗
广东省 代理机构列表
共有代理机构信息 74 条,每页显示 5 条,共 15 页,当前第 1 页
机 构 代 码: 44001
机 构 名 称: 广州科粤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邮编 、地址: 510070 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科学院机关大楼101室
负 责 人: 余炳和
联 系 电 话: (020)87668146
代 理 人: 余炳和*、李继兰*、赖汉光*、潘伟健*、胡楫*、
--------------------------------------------------------------------------------
机 构 代 码: 44100
机 构 名 称: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涉外)
邮编 、地址: 510040 广东省广州市应元路越秀山体育场综合楼七楼
负 责 人: 李德魁
联 系 电 话: (020)83564025
代 理 人: 罗毅萍*、赵维鸣*、王振英*、李德魁*、华辉*、陆笑、罗庆西、丁丽璇、杨家眭、卢渭贤、刘菁菁、周端仪、李国钊、李荣枢、杨焕军
--------------------------------------------------------------------------------
机 构 代 码: 44101
机 构 名 称: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涉外)
邮编 、地址: 518031 广东省深圳市上步路1001号科技大厦1楼
负 责 人: 成义生
联 系 电 话: (0755)83699766
代 理 人: 宋湘红*、孙皓*、成义生*、张皋翔*、林虹*、吕晓蕾*、戎佩庄、罗永前、王英鸿、杨林、白华胜
--------------------------------------------------------------------------------
机 构 代 码: 4
机 构 名 称: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涉外)
邮编 、地址: 510620 广东省广州市珠江新城临江大道37号D栋1001室
负 责 人: 林德伟
联 系 电 话: (020)38291600 38291616
代 理 人: 林德伟*、林丽明*、禹小明*、陈卫*、罗晓林*、罗勇、汪晓东、邓云立、薛家驹、王楚鸿、张培祥、李志强、白永才、陈小佳、张绮丽、何淑珍
--------------------------------------------------------------------------------
机 构 代 码: 44103
机 构 名 称: 汕头市高科专利事务所
邮编 、地址: 515041 汕头市金砂路86号友谊国际大厦写字楼7楼C单元
负 责 人: 丁楚浩
联 系 电 话: (0754)8981161
代 理 人: 李曼贞*、丁楚浩*、王少明*、唐瑞玉、黄河长
机 构 代 码: 44104
机 构 名 称: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涉外)
邮编 、地址: 51007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100号大院60号省高技术中心大楼3楼301房
负 责 人: 刘小敏
联 系 电 话: (020)87684609
代 理 人: 刘小敏*、李海波*、宣国华*、周克佑*、彭小婷*、叶向荣、刘希、李文广、李冰纨、丘国栋、杨雄
--------------------------------------------------------------------------------
机 构 代 码: 44106
机 构 名 称: 茂名市穗海专利事务所
邮编 、地址: 525000 广东省茂名市油城6路5号大院207号
负 责 人: 李好琚
联 系 电 话: (0668)2870299
代 理 人: 王士爱*、李好琚*、高锡珍*、
--------------------------------------------------------------------------------
机 构 代 码: 44202
机 构 名 称: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涉外)
邮编 、地址: 510070 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80号汇华商贸大厦1508
负 责 人: 温旭
联 系 电 话: (020)37616165
代 理 人: 戴建波*、温旭*、成明新*、刘孟斌*、程跃华*、詹仲国、王培琼、陈缵光、孟庆元、申元林、李冠宏、韦廷建、满群、朱信贵、刘延喜、王毅梅、郝传鑫、王峰、顿海舟、陈国平、曹柏荣、魏萍、杨献智、王基才、张艳美、颜希文、刘宁芳
--------------------------------------------------------------------------------
机 构 代 码: 44203
机 构 名 称: 湛江市三强专利事务所
邮编 、地址: 524001 广东省湛江市霞山人民南路30号
负 责 人: 庞爱英
联 系 电 话: (0759)2231844
代 理 人: 劳庆平*、庞爱英*、
--------------------------------------------------------------------------------
机 构 代 码: 44205
机 构 名 称: 江门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邮编 、地址: 529000 广东省江门市港口路183号新隆基大厦301
负 责 人: 喻新学
联 系 电 话: (0750)3364410
代 理 人: 蒋康铭*、喻新学*、陈国荣*、何办君*、李柏林*、张清、张海文、谭志强、张萍、吴聘玉
机 构 代 码: 44206
机 构 名 称: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邮编 、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汾江南路14号科学馆
负 责 人: 朱永忠
联 系 电 话: (0757)82281605
代 理 人: 邓英*、朱永忠*、温昌霖*、陈思聪*、杨启成*、冯勐*、席和生、万敏
--------------------------------------------------------------------------------
机 构 代 码: 44209
机 构 名 称: 深圳睿智专利事务所
邮编 、地址: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深圳科技工业园科苑路6号科技园大厦501室
负 责 人: 王志明
联 系 电 话: (0755)26614184、26617587
代 理 人: 陈鸿荫*、王志明*、邢祖华*、孙伟、何慧、林青
--------------------------------------------------------------------------------
机 构 代 码: 44210
机 构 名 称: 广州市华创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邮编 、地址: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环城中路126号
负 责 人: 梁新杰
联 系 电 话: (020)84810155
代 理 人: 夏屏*、吴宝仪*、钟武平*、温蜀汀*、梁新杰*、
--------------------------------------------------------------------------------
机 构 代 码: 44211
机 构 名 称: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邮编 、地址: 528403 广东省中山市兴中道8号科学馆一楼
负 责 人: 尹文涛
联 系 电 话: (0760)8326970
代 理 人: 丁湘俊*、徐其洲*、尹文涛*、陈开姚*、唐治芳*、林新中
--------------------------------------------------------------------------------
机 构 代 码: 44214
机 构 名 称: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邮编 、地址: 51008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竹丝岗二马路37号之一617室(珠鹰大酒店))
负 责 人: 李彦孚
联 系 电 话: (020)87695086
代 理 人: 陈瑞华*、李彦孚*、关家强*、黄大宇*、唐弟*、李安江、郑志东、余志军
如果还不够,你可以登录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网站查看http://app.sipo.gov.cn:8080/sipo/sipoagency/AgencyDetail.jsp?ID=广东省&Pages=3
⑸ 广东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的相关人物
广东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拥有各方面优秀的法律专业人才,现有律师205名,其中有曹柳生、陈豪杰、陈巧莹、陈英金、陈永胜、陈广鹏、邓国华、戴海婷、郭忠革、郭秋丽、何小波、胡建成、黄柏瑞、黄家平、黄昌赣、黄文敏、江安生、简正德、蒋凌霞、靳中山、赖丹、赖东、李光汉、李林、李阳、李廉昌、李锐楷、李彦军、李银祥、李芝葳、李修蛟、雷玉魁、梁治烈、林德胜、林德纬、林锐忠、林惠勇、刘长久、刘涛、刘永光、吕越瑾、刘锋、刘红、鲁力承、陆向东、赖煜康、南芳、宁媛、潘敬新、普烈伟、宋晓东、宋健刚、王为民、王雯静、王德华、王勇、王彦波、文阳、翁海生、吴电平、吴翔、吴昊、吴石明、吴湘玲、徐严松、薛磊、颜道成、杨瑞华、杨文龙、杨志、杨国平、伊憬、余雳、喻太远、袁炬、张浦、张锡海、张育泉、张建平、张宇、赵杰、赵修华、钟武平、张沛、庄为光、钟元茂、郑海鹰等88名合伙人律师和艾齐智、柏小山、包谊锦、常嘉、蔡镇顺、曹强华、陈卓豪、陈亮、陈辰、陈苏华、陈秋遐、陈曦、邓小联、邓勇、董国楷、杜毅、杜仕林、段威武、丁亚民、傅显扬、冯梅、关成庆、韩苑、何小华、何伟雄、黄少剑、黄冠、黄利红、黄罗平、黄毅锋、黄游荧、黄蕊、简正、江艳冰、金光辉、李明阳、李妮珊、李静瑜、李群华、梁国斌、梁文胜、林友群、林锡群、林位军、林子俊、海玉、刘凝波、刘兴桂、刘志强、刘衍辉、罗斌、罗东波、罗穗芳、蓝敏生、赖雄、梅基华、孟旭、潘永茂、潘春晓、彭亚、裴银州、邱建蓉、邱英、乔亚南、苏合崧、孙继刚、孙月勤、王光武、王宁胜、王睿、王永强、王泽锋、王华丽、王怡、王珺、吴俊波、吴泉、吴雁平、吴蓬生、吴雁平、吴蓬生、吴琪、吴小琴、万海龙、韦杰钟、翁广清、向征文、肖雄伟、谢小毅、许幼然、许兆基、杨帆、徐欣、杨雨来、杨豪、姚广峰、余春明、曾友祥、张晓丹、曾德军、张贤伟、张茂东、张伟明、张经中、招嘉泳、周俊杰、庄壮辉、振健、邹忠胜、钟铁蕙等109位专职律师,其中20%的律师具有高级职称,13位合伙人曾经担任过律师事务所的主任,8位律师担任广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2位律师被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聘为立法顾问,1位律师担任广东省人大代表,1位担任广东市政协常委,1位担任广州市东山区政协委员。部分律师能够用一到两种外语包括英语、法语、德语、日语、荷兰语工作。一些律师曾在海外留学或工作。我们还经常给律师们提供各种培训的机会,在所内举办各种业务交流活动,使律师们能够不断地提升自我的专业素质。
广东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本着 “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建设优良的律师所文化,吸纳优秀的法律人才,成为一流的大型律师事务所”的宗旨和 “规模经营,严谨办案,优质服务,稳健发展”的经营理念,我们在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为各种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我们的客户包括政府部门、跨国公司、大型国企、银行、保险公司、高科技企业等。我们办理的业务涉及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电力、石油、铁路、公路、桥梁、机场、港口、电信、金融、保险、国际贸易、航运及高科技等。我们办理的一些案件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影响,甚至对国家立法起到了推动作用。
⑹ 哪些地区的姓钟的是少数民族畲族的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的钟氏是畲族的吗
没错是的!!!但是政府不给与承认罢了!!
因为在武平钟是一个大姓!! 在武平有句话这么说的!!
钟半县,林半街!!所以要是承认了,那不是半个县都是畲族的人了!!
我是姓钟的!!!我整个村都是姓钟的!!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