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辩护意见
『壹』 辩护意见的格式
(一)首部主要包括三部分,即标题、对审判人员的称呼和前言。前言部分应当说明 第一, 辩护人 出庭的合法性,即是受被告人的委托还是受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实践中,还说明是受哪一 律师 事务所的指派。 第二,辩护人在开庭前进行了哪些工作,如查阅案卷,会见被告人,调查了案情等,以便向法庭表明,自己的辩护意见是有根据的。 第三,也可在前言部分开门见山地提出关于办案的基本观点,对法庭调查作简要交代。这样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态度,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为进入正文部分做好准备。 (二)正文 正文包括辩护理由和辩护意见,这一部分是 辩护词 的核心部分。 一般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的内容: 起诉书 指控被告人的犯罪事实能否成立;被告人是否已经达到 刑事责任年龄 ,有无不负刑事责任的其他不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情形;起诉书对案件定性和认定的 罪名 是否准确,适用的法律条文是否恰当; 被告人有无法律规定的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刑罚 的情节;有无酌情考虑的从轻或者减轻判处的情节; 证据 与证据之间,证据与被告人口供之间是否存在矛盾;被告人主观上是故意还是过失,是否属于意外事件;被告人的行为是否属于 正当防卫 或紧急避险; 共同犯罪 案件中,对首犯、 主犯 、 从犯 、胁从犯的划分是否清楚; 诉讼 程序是否合法等。也有的案件需要同时从上述几个方面来辩护。 (三)结束语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自己的发言作一小结,提出结论性的意见,以加深法庭对自己辩护观点的印象;二是对被告人如何定罪量刑,适用 刑法 的什么条款,向法庭提出意见和建议。 辩护意见具体的案件审判上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所以有关的当事人需要学会合理的操作,尽量减少自己的错误导致的利益损失,但是需要更多的证据,因此有关的资料收集需要有关的当事人留意细节,完整性以及充分性对于事情的处理会直接影响结果。
『贰』 抢劫法律援助辩护词应该需要有哪些内容,格式是怎样的
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
广东卓凡(仲恺)律师事务所接受某某市某某区法律援助处的指派,由我担任涉嫌故意伤害罪一案的辩护人。开庭前辩护人认真研读了起诉书,详细地查阅了本案全部卷宗材料,并依法会见了被告人,对本案有了比较全面、客观的了解,结合今天的庭审事实,辩护人认为对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吴某某构成抢劫罪的定性没有异议。根据本案事实,从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出发,对被告人吴某某应当判处缓刑或免于刑事处罚。理由如下。
一、被告人吴某某涉嫌抢劫罪,但有立功表现。
公诉机关提交的材料中,某某市公安局某某派出所出具的叶某兴《到案经过》显示“犯罪嫌疑人吴某某向我们公安机关提供线索知道在逃嫌疑犯叶某某(叶某兴笔误——辩护人)的住所,能带公安机关去抓获在逃的叶某某,2015年7月16日吴某某带着侦查员前往某某某某村叶某某住所将在逃的叶某某抓获。我所侦查员将叶某某带回派出所审讯,叶某兴供述伙同阿志、吴某某抢劫的犯罪事实”。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法发〔2010〕60号)“五、关于“协助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的具体认定”规定“犯罪分子具有下列行为之一,使司法机关抓获其他犯罪嫌疑人的,属于《解释》第五条规定的“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 3.带领侦查人员抓获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的;”。被告人吴某某协助公安机关抓获同案犯叶某兴,根据本司法解释应当认定为立功。
二、被告人吴某某有从轻或减轻情节,可以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1、被告人属于未成年人,依法应当减轻处罚
被告人吴某某出生于1998年4月30日,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根据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实施细则(粤高法发〔2014〕14号)“三、常见量刑情节的适用”的规定“1.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综合考虑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认识能力、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时的年龄、是否初犯、偶犯、悔罪表现、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情况,予以从宽处罚。(2)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减少基准刑的10%-50%;”,这说明被告人可以减少基准刑10-50%。
2、被告人有立功情节与坦白情节,理应从轻处罚。
根据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实施细则“三、常见量刑情节的适用”的规定“14.对于立功情节,综合考虑立功的大小、次数、内容、来源、效果以及罪行轻重等情节,确定从宽的幅度。(1)一般立功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O%以下;”,“15.对于坦白情节,综合考虑如实供述罪行的阶段、程度、罪行轻重以及悔罪程度等情况,确定从宽的幅度。(1)如实供述自已罪行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被告人既有立功情节,也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被告人应当减少基准刑40%以下。
3、被告人属于初犯,且系共同犯罪中抢劫亲属财产可以从轻处罚。
被告人属于初犯,没有犯罪前科,可以从轻处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05]8号)“七、关于抢劫特定财物行为的定性”规定“为个人使用,以暴力、胁迫等手段取得家庭成员或近亲属财产的,一般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的相关规定处理;教唆或者伙同他人采取暴力、胁迫等手段劫取家庭成员或近亲属财产的,可以抢劫罪定罪处罚。”被告人属于曾金权伙同他人抢劫自己奶奶财产的同案犯,虽然可以定性为抢劫罪,但社会危害程度显然与普通抢劫罪要轻,请求法院酌情予以从轻处罚。
我国《刑法》对抢劫罪的量刑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在被告人属于未成年人且具有立功、坦白、当庭认罪、初犯、抢劫亲属财产的共同犯罪等从轻情节,因此完全可以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范围量刑。
三、被告人吴某某应当判处缓刑或免于刑事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法释〔2006〕1号)第十一条规定“对未成年罪犯适用刑罚,应当充分考虑是否有利于未成年罪犯的教育和矫正。对未成年罪犯量刑应当依照刑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并充分考虑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时的年龄、是否初次犯罪、犯罪后的悔罪表现、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因素。对符合管制、缓刑、单处罚金或者免予刑事处罚适用条件的未成年罪犯,应当依法适用管制、缓刑、单处罚金或者免予刑事处罚。”,这说明对于少年犯罪以判处缓刑、单处罚金或者免予刑事处罚为一般原则,以判处实际徒刑为例外。
《解释》第十六条规定“对未成年罪犯符合刑法第七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可以宣告缓刑。如果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对其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应当宣告缓刑:(一)初次犯罪;(三)具备监护、帮教条件。”本案中被告人系初犯,而且其父母在某某工作居住,具备监护、帮教条件,应当宣告缓刑。
我国《刑法》第七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本案中被告人犯罪情节较轻,自愿悔罪认罪,而且不具有再犯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又系误入歧途的少年,请求法院判处缓刑。
《解释》第十七条规定“未成年罪犯根据其所犯罪行,可能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悔罪表现好,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免予刑事处罚:(五)犯罪后自首或者有立功表现;”。鉴于被告人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且具有立功表现,应当免于刑事处罚。
综上所述,被告人吴某某对构成抢劫罪,当庭自愿认罪,且系初犯、偶犯,没有犯罪前科,又有立功情节,建议法庭对被告人作出从轻处理。法理无外乎人情,建议贵院从对被告人的改造与帮助出发,判处被告人缓刑或免于刑事处罚。
『叁』 崔英杰案件辩护词
尊敬的审判长及合议庭诸位法官
我们受本案被告崔英杰的委托,承担法律援助义务
担任崔英杰的辩护人。在发表辩词之前,请允许我们对受害人李志强的不幸遇难表示哀悼。无论现行的城市管理制
度是多么的不近情理,李志强都不应该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如果李志强的家属今天在场,也请您们能够接受我们
作为辩方律师的诚恳致意。
针对起诉书和公诉人方才发表的公诉词,结合今天的
法庭调查,我们发表以下意见,为崔英杰辩护。
一、关于起诉书指控的妨害公务
妨害公务是指以暴力、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
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履行职责的行为。行为人必须明知自己阻碍的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明知阻碍之人是在依法履行职务或职责;客观上该人员也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事业编制人员,该机关必须是依法设立的、拥有合法授权的适格的国家机关。我们认为,本案中崔英杰实施了妨害的行为,但其妨害的并非公务。
『肆』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辩护词该怎么写
网上帮你搜了一下,找了式样仅供参考,希望你有用。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辩护词
审判长、审判员:
我作为韩XX的辩护人,依法参加今天的庭审。首先,本辩护人对受害人的家属表示慰问和同情,这一结果是在场的每个人都不希望发生的。但,作为辩护律师,肩负着维护被告人合法权益的天职,有责任依法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公正。协助法庭准确查明案件事实、依法作出公正判决,不仅是给受害人和受害人家属一个交代,同时也是对被告人、对整个社会的一个交代。
就本案而言,本辩护人总的辩护意见是:韩XX不构成故意伤害罪,指控韩XX犯故意伤害罪罪名不能成立!
众所周知,故意伤害罪的成立,客观上要求被告人的故意伤害行为与受害人的(死亡)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根据我国刑法的罪责自负原则,如果行为人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那么该行为人当然不对该危害结果负刑事责任,具体在本案中,就是要查明被告人韩XX实施的行为与受害人靳X死亡这个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首先我们看韩XX实施的行为是什么行为——根据起诉书的指控和法庭查明的事实,韩XX实施的行为是“持钢管朝靳X背部击打数下”。
因此,本案的焦点问题就是——“持钢管朝靳X背部击打数下”是否导致靳辉死亡这一严重后果。
根据广德县公安局《法医学尸体检验鉴定书》鉴定结果可以确认,靳X死亡原因是——“因胸部锐器创致心脏破裂死亡。”
显然,韩XX所持的钢管属于钝器,而不是锐器,此其一;其二,韩XX击打受害人的部位是背部,而非胸部。故无论是从致伤器具还是致伤部位来看,靳X的死亡原因不是来自于韩XX的钢管击打,而是来自于其他人实施的伤害行为。
那么韩XX“持钢管朝靳X背部击打数下”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呢?《法医学尸体检验鉴定书》的记载是:“背部长条状挫伤带,符合棍棒类击打形成。”
从法医鉴定来看,背部挫伤既未达到重伤,也未达到轻伤,更未对受害人的死亡产生促进作用。因此,从伤害后果来看,韩XX的钢管击打行为不属于故意伤害行为,而是属于一般殴打他人行为,是一种应当受到治安处罚的行为。
上述分析结论,一言以蔽之,靳X的死亡不是韩XX造成的。
也许,公诉人会作如下反驳,虽然韩XX的行为没有直接造成靳X死亡后果,但韩XX的行为给同案犯楼XX的伤害行为起到帮助作用,从而共同造成了受害人死亡后果,韩XX与楼XX属于共同犯罪。
对此,本辩护人认为:所谓“共同犯罪行为”,是指各个共同犯罪人实施某一犯罪的时候,他们的犯罪活动是彼此联系、互相配合,他们各自的犯罪活动,都是犯罪结果的必要组成部分,都同发生的犯罪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本案中,如果韩XX的行为在楼XX拿匕首刺伤靳X的过程中确实起到帮助、配合作用的话,毫无疑问,韩XX属于帮助犯,构成故意伤害罪。但问题来了:韩XX的行为是不是与楼XX同时实施的,如果不是同时实施的,如何起到帮助作用?
起诉书说的很清楚,本案的经过是:“2011年12月22日凌晨2时许,被告人楼XX酒后与被害人靳X在广德县“蓝巨星网吧”隔壁租住房因琐事发生纠纷,楼XX持刀与被告人韩XX(系楼XX朋友)一起追打靳X,靳X逃离现场。后两被告人在回租住房途中,在华东大酒店后院2号门附近与靳X相遇,楼XX与靳X再次发生争吵,继而进行打斗,楼XX朝靳X头面部及胸部捅刺数刀,致靳X倒地。韩XX返回现场后,见靳X倒地,遂持钢管朝其背部击打数下。案发后,两被告人逃离现场,靳X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起诉书指控的案发经过基本是正确的,但有一点没有交代清楚,那就是两被告人在回租住房途中遇靳X相遇时,韩XX不在现场,现场相遇的是楼XX和靳X两人。否则,怎么会出现韩XX返回现场的情况呢?辩护人认为,这个细节有必要进行强调,因为这对韩XX是否构成犯罪至关重要。
起诉书上述表述的案发经过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楼XX和韩XX追打靳X,但被靳X逃脱。
第二个阶段——楼XX与靳X再次相遇,由争吵到打斗到楼XX把靳X刺倒在地。
第三个阶段——韩XX返回现场,捡起钢管朝已经倒地的靳X背部击打数下。
在第一个阶段里,楼、韩二人有伤害靳辉的故意,但由于靳X的逃离,伤害行为没有实施。按理说,靳X如果不返回现场,血案不会发生,但这仅仅是如果,事实上,靳X由于不服气,手拿钢管又返回了现场,于是有了第二个阶段,与楼XX单挑,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正如起诉书所述的那样,两人再次发生争吵,继而进行打斗,楼XX朝靳X头面部及胸部捅刺数刀,致靳X倒地。请合议庭注意,在第二个阶段,韩XX不在现场,没有参与两人的单挑。按理说,如果韩XX后来没有返回现场的话,这事可能就与韩XX没有干系了,但韩XX还是返回了现场,于是有了第三个阶段,正如起诉书所述那样,韩XX返回现场后见靳X倒地,遂持钢管朝其背部击打数下。
从以上三个阶段可以看出,导致受害人死亡的行为发生在第二个阶段,而第二个阶段韩XX并未参与,韩XX的行为发生在第三个阶段,而第三个阶段受害人已经被刺伤,导致受害人死亡的伤害行为已经发生且死亡后果即将发生、无可避免,同时,检察机关没有任何证据证明韩XX的钢管击打行为加重了或者促进了靳辉的死亡后果。
如果还不能理解的话,我们可以举出一个通俗的案例,甲将乙杀死后,遗尸荒野,丙路过发现乙的尸体,因与乙有仇,对乙的尸体猛踢几脚。试问,丙是否构成故意杀人或者故意伤害呢?
综上所述,本辩护人认为,韩XX的殴打行为不是和造成受害人死亡的刀伤行为同时进行的,因而没有起到帮助作用,对韩XX的一般殴打行为应当予以单独评价,从该一般殴打行为造成的后果来看,与受害人的死亡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不构成故意伤害罪。
在韩XX不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前提下,本辩护人无需再向法庭具体发表其他辩护意见,故一笔带过,这些意见包括:1、被害人持钢管返回现场与楼俊杰决斗存在明显过错;2、本案起因于日常琐事,属于双方对矛盾处理不当所致,属于临时起意型激情犯罪,两被告人的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3、韩XX没有前科、平时表现良好。鉴于辩护重点不在这几点,故本辩护人不再详细阐述。
审判长、审判员,对这起不该发生的血案,辩护人深感遗憾,作为律师,我们深切的希望,象本案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同时也希望法庭能够充分考虑本案的具体情况,给予被告人公正合理的判决,让法律的天平放射出正义的光芒!
辩护人:安徽宣广律师事务所
律师罗永胜
二〇一二年七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