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服务所是做什么的
⑴ 法律事务所和法律服务所的区别
法律分析:一、两者概念不同:
律师事务所:又称“律师所”“律所”,律师事务所是律师的执业机构,律师事务所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设立并取得执业许可证。
基层法律服务所:又称“法律服务所”“法律所”、“法律事务所”,个别会在广告宣传时违规使用“律师”字样。法律服务所是依据司法部《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在乡镇和城市街道设立的法律服务组织,是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执业机构。
二、从业人员不同;
律师事务所的从业人员为律师,律师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满一年,经过严格的书面审查及面试考核后才能申请律师执业。
法律服务所的从业人员为法律服务工作者,成为法律工作者的条件是:具有高中或者中等专业以上学历的人员经考核,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从事相关司法工作满五年的经申请可以成为法律工作者。
三、两者的业务范围不同;
四、两者的设立程序不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 第二十八条 律师可以从事下列业务:
(一)接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委托,担任法律顾问;
(二)接受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当事人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
(三)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者依法接受法律援助机构的指派,担任辩护人,接受自诉案件自诉人、公诉案件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
(四)接受委托,代理各类诉讼案件的申诉;
(五)接受委托,参加调解、仲裁活动;
(六)接受委托,提供非诉讼法律服务;
(七)解答有关法律的询问、代写诉讼文书和有关法律事务的其他文书。
⑵ 法律援助中心和法律服务所一样么区别呢
法律援助中心和法律服务所并不一样。
法律援助中心通常是由政府设立的非营利机构,旨在为经济困难或特定群体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这些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法律咨询、代理诉讼、调解等,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在法律框架内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论其经济状况如何。例如,在某个城市,法律援助中心可能会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帮助他们解决涉及住房、就业或家庭法的问题。这样做不仅体现了社会公正,也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
而法律服务所则通常是提供有偿法律服务的机构,它们可能是律师事务所、法律咨询公司或其他形式的法律服务机构。这些机构提供的服务范围广泛,从简单的法律咨询到复杂的诉讼代理,几乎涵盖了所有法律领域。客户需要支付相应的费用来获取这些服务,费用的多少往往取决于服务的复杂性和律师的资历。例如,一家大型律师事务所可能会为企业提供合同审查、知识产权保护等高端法律服务,并据此收取高昂的费用。
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性质和服务对象。法律援助中心更侧重于社会公益,为弱势群体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而法律服务所则更多地是商业性质的,服务于那些愿意并有能力支付法律费用的客户。此外,法律援助中心的服务往往是免费的,而法律服务所则会根据其提供的服务收取相应的费用。
总的来说,法律援助中心和法律服务所虽然都是提供法律服务的机构,但它们在性质、服务对象和收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使得它们能够在各自的领域内发挥独特的作用,共同构建一个完善、多元化的法律服务体系。
⑶ 法律服务所和律师事务所有什么区别
一、概念区别:
律师事务所是律师的执业机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设立并取得执业许可证。而基层法律服务所是依据司法部的《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设立的法律服务组织,是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执业机构。在个别情况下,基层法律服务所在广告宣传中可能违规使用“律师”字样。
二、从业人员差异:
律师事务所的从业人员是律师,要求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并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满一年,经过严格的书面审查及面试考核后才能申请律师执业。而法律服务所的从业人员是法律服务工作者,要求具有高中或者中等专业以上学历的人员经考核,或者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从事相关司法工作满五年的人员经申请可以成为法律工作者。
三、业务范围不同:
律师事务所和基层法律服务所的业务范围存在差异。具体业务范围可能因地区和具体机构而有所不同,但通常律师事务所提供包括民事、刑事、行政等各类法律诉讼服务以及非诉讼法律服务,如合同审查、法律咨询等。基层法律服务所则更侧重于提供贴近社区和基层居民的法律服务,如家庭法律问题、小额债务纠纷等。
四、设立程序不同:
律师事务所和基层法律服务所的设立程序也存在区别。律师事务所的设立需要遵循《律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过严格的申请和审批流程。基层法律服务所的设立则需依照《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进行,设立条件和程序可能相对简化,以适应基层法律服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