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实行犯

刑法实行犯

发布时间: 2021-02-11 20:49:58

㈠ 按照我国《刑法》总则的规定,有的教唆犯也是实行犯,这句话为什么不对

这样你们就是抢劫的共犯,教唆的行为已被抢劫吸收。想想,你教唆一个和你去抢劫,然后你们一起去了,这和你们一起谋划好抢劫又去抢劫有什么区别。

㈡ 请问什么叫实行犯

简单共同犯复罪和复杂共同犯罪制

这是根据共同犯罪人之间是否有分工所划分的共同犯罪形式。

简单共同犯罪,简称共同正犯(共同实行犯)指二人以上共同直接实行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具体规定犯罪的构成要件的行为。也即在简单共同犯罪中,只有实行犯,而没有教唆犯、组织犯和帮助犯。例如:甲、乙各向丙刺一刀将丙杀死。

复杂共同犯罪,简称复杂共犯,指各共同犯罪人之间存在着犯罪分工的共同犯罪,这种分工具体表现为:组织犯对整个犯罪活动予以组织策划、指挥领导;教唆犯使他人产生犯罪意图,并不实施犯罪实行行为;实行犯直接实施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帮助犯对犯罪的实施、完成和保持犯罪后的不法状态,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

㈢ 为什么刑法中只存在片面的帮助犯而不存在片面的教唆犯和实行犯

教唆哪得有人听啊 ,那帮住可以我偷摸着帮你,你可以不知道啊!

㈣ 犯了刑法第61条,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被刑事拘留,会不会被判刑多久

……刑法第61条是量刑的一般原则,这怎么犯?
请重新发一下问题吧

㈤ 刑法中吸收犯有哪些情形

先举俩例子:
1、入室抢劫。预备行为触犯了非法侵入住宅罪,实行行为是抢劫,由抢劫罪吸收非法侵入住宅罪。
2、教唆犯。甲先教唆乙犯罪,后又帮助乙犯罪,甲的帮助行为应为教唆行为所吸收,以教唆犯论处。

再说概念:N行为侵犯N法益,成立数罪按照一罪处罚。

其特征:
1、具有数个独立的符合犯罪构成的犯罪行为;
2、数个行为必须触犯不同罪名;
3、数行为之间具有吸收关系。(一般是后行为吸收前行为)

处罚原则:不实行数罪并罚,有些情况下还有可能进一步从重处罚。

㈥ 刑法中,将非实行行为实行化有哪些罪

您好:
实行行为是刑法上的理论性的概念.实行行为是指刑法分则的行为.也就是开始实行犯罪的行为.实行行为的类型化是指的实行行为的分类.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行为以是否犯罪既遂为标准分为三类.一是结果犯,就是发生了刑法规定的危害结果才构成犯罪的行为,如过失犯罪一定是以造成了重伤以上的结果为犯罪的行为;二是行为犯;如,实施了犯罪行为即为犯罪既遂;三是危害犯,如,犯放火罪,达到了危险的程度即是犯罪既遂.

㈦ 刑法中.实行行为的着手与预备行为的区别有哪些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实行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内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容的形态。其特点是:主观上为了实行犯罪,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事实上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而犯罪的本质是法益的侵犯,行为产生了侵犯法益的具体状态就是着手。

㈧ 刑法:帮助行为的阶段 在实行犯着手实行以前提供帮助的,实质上是共同实行。请问是什么意思

您好!天星培训网络知道团队为您解答;
这句话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知道其意思啊!意思就是给实行犯着手之前为其提供犯罪帮助的是共犯。

㈨ 什么叫对行性犯罪书上在讲到单独实行犯和共同实行犯时说,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除了少数聚合性犯罪、

对行行为也称“对行犯”或“对向犯”,指的是犯罪行为的成立,以回相对人实施的另一犯答罪行为为条件。从自然意义上看,二者相对而立,相向而行,互为因果,不可分割,一行为的成立是另一方行为成立的基础。典型的“对行行为”包括行贿和受贿——显而易见,若无人行贿,自然也不可能有人受贿;反之亦然。在我国传统刑法理论中,集团犯、对行犯与聚合犯被归类于“必要的共同犯罪”这一理论范畴。与“任意共同犯罪”相对,上述行为所属的“必要共同犯罪”只可能由多人共同完成,不可能由一个行为人单独完成。也正是由于对行犯、集团犯和聚众犯属于“必要共同犯罪”,所以传统刑法教科书才会将其视作“单独实行犯”的对立范畴,才会出现您提到的“除了……一般是以单独实行犯为基本形态”这一表述。

㈩ 法硕考试刑法身份犯共同犯罪

您好,
在无身份者与有身份者共同犯罪时,无身份者可以与有身份者构成身份犯罪的共同实行犯。在对有身份者与无身份者共同犯罪进行定性时,应当采取部分犯罪共同说,并区分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在单独犯罪中,是否具有某种身份无论在定罪还是量刑方面,一般地说相对简单,实践中也易于操作。但是,如果身份与共同犯罪相联系,其认定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单独犯的情况。因而,从犯罪构成的意义上说,身份问题在共同犯罪中显现的更为密切。无身份者不可能单独构成某种身份犯,这是不言而喻的。而无身份者能否构成有身份者的共同犯罪的问题,在理论上是已经得到肯定的,那么,与有身份者一起构成身份犯的共同犯罪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目前,我国刑法理论对此的研究,可谓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对于有身份者和无身份者在共同犯罪中的认定,我国刑法和有关司法解释尽管有所涉及但是仅仅就具体犯罪而言,尚未形成关于此问题的一般性规范。结合各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审判实践,笔者以为,无身份者亦能与有身份者构成身份犯罪的共同实行犯,无身份者与有身份者共同犯罪时,应当采用部分犯罪共同说的观点进行定罪处罚。
一、无身份者亦能与有身份者构成身份犯罪之共同实行犯
就身份犯罪而言,两人以上都具有作为身份犯罪构成要件要素的特定身份,可以成立身份犯罪的共同实行犯,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对于无身份者能否构成有身份者实施犯罪的共同实行犯,
(一)肯定说。此说认为无身份者可以与有身份者构成身份犯罪的共同实行犯。在日本刑法学界该说已成为通说,在我国台湾地区多数学者也持肯定意见。如韩忠谟教授认为:无身份之人与有身份之人共同实施因身份而成立之犯罪者,例如普通人与公务员分受贿赂之类,按犯罪以一定身份为成立要件者,无身份之人在理论上原不得成立该项犯罪行为,然事实上无身份之人与有身份之人共同实施因身份而成立之犯罪亦属常见,又不得不与其它正犯同其处罚,故刑法上对于无身份之共同正犯,殊有特设规定之必要,有学者称此为拟制的规定。 在我国刑法理论界,也有学者明确指出无身份者可以与有身份者构成真正身份犯罪的共同实行犯。
(二)否定说。该说认为无身份者不能与有身份者构成身份犯罪的共同实行犯。有学者指出,真正身份犯或者说特殊主体的犯罪,毕竟只有具有一定身份的特殊主体实行犯罪才可能构成,无身份者是不可能实施真正身份犯的实行行为的。……因而除法律特别规定无身份者和有身份者可以构成真正身份犯的共同实行犯外,实际上是不可能构成真正身份犯的共同实行犯的。 陈兴良教授也支持否定说,他认为,无身份者不能成为强奸罪的实行犯,因为没有特定的身份,就不可能完成该罪的实行行为……无特定身份者尽管不可能成为这些犯罪的实行犯,但是可以成为这些犯罪的教唆犯或者帮助犯。 他认为,具有特定身份的人与没有特定身份的人之所以不能构成法律要求犯罪主体具有特定身份的犯罪的共同实行犯,就在于没有特定身份的人不可能实施泛滥要求犯罪主体具有特定身份的犯罪的实行行为。因为身份是犯罪主体的构成要素之一,身份决定着犯罪主体的性质,身份总是和犯罪主体的权利与义务相联系的,尤其是法定身份,其身份是由法律赋予而具备的,法律在赋予其一定身份的同时,必然加诸一定的权利与义务。……并且认为我国有关法律和司法解释明确否定无特定身份的人可以和有特定身份的人构成共同实行犯。
(三)折中说。该说认为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对此问题区别对待。如我国刑法学家马克昌先生指出:“在实际上,某些真正身份犯,无身份者并非不可能实施部分实行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完全否认无身份者与有身份者构成共同实行犯的可能性,似与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不合。因而我们主张……凡无身份者能够参与真正身份犯的部分实行行为的,可以与有身份者构成共同实行犯;凡无身份者根本不能参与真正身份犯的实行行为的,即不能与有身份者构成共同实行犯。”

热点内容
西安司法鉴定中心地址 发布:2025-09-17 21:49:04 浏览:364
法院开庭函 发布:2025-09-17 21:40:51 浏览:994
合同法教学大纲 发布:2025-09-17 21:40:47 浏览:229
行政法第三十六条 发布:2025-09-17 21:35:36 浏览:403
中国古代法治思想 发布:2025-09-17 21:34:26 浏览:7
国企轮班劳动法工作时间 发布:2025-09-17 21:33:31 浏览:263
司法鉴定火灾鉴定 发布:2025-09-17 21:22:12 浏览:135
刑法的不足 发布:2025-09-17 21:16:29 浏览:315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2014年 发布:2025-09-17 21:16:25 浏览:253
丰镇市法院法官名字 发布:2025-09-17 20:50:04 浏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