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公司法第25条

公司法第25条

发布时间: 2021-02-11 23:36:51

❶ 公司法有限责任公司问题

这个决议无效!公司法规定,股东认交的出资额不能退股(包括减免),内只能转让,现在公司用股容东会决议来免除股东的出资义务是违法的,一是股东会没这样的权利,股东会决议本身违法;二是公司法不允许股东免除出资义务;

❷ 如何理解公司法解释三第25条

《公司法解释三》第25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
前款规定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因投资权益的归属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以其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为由向名义股东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名义股东以公司股东名册记载、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由否认实际出资人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实际出资人未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请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理解:

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的投资权益纠纷,属于内部纠纷,在处理公司内部关系引发的纠纷时应依契约自由、意思自治原则来解决。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所达成的合约与一般民事法律行为所达成的合约并没有本质区别,只要该合约建立在双方合意和合法的基础上,其权利义务的分配不涉及第三人利益,完全可以以一般契约原则加以调整,应当依据当事人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认定二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如果双方出资协议就权利义务分配达成一致约定且该约定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应当承认其投资权益。在确定了以上原则后,本司法解释第25条第1款承认了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之间的合同在符合法律法规的情况下的效力,并在第2款规定了当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因投资权益归属发生纠纷时,以实际出资为主张权利的标准,而不以股东名册、公司登记等外部公示否认实际出资人的权利。需要注意的是,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间因投资权益发生纠纷,法院以实际出资为标准来判定实际出资人为股东的前提是必须符合该条解释第1款的规定,即必须是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之间有关于实际出资的合同约定。如果没有此约定,则无从看出实际出资人真实的意思目的,出资行为的意图无法明确,则其实际出资行为更容易出现债权债务关系或者不当得利的外观。此外,为了充分保护在承认实际投资人的前提下公司的人合性,在本条第3款中规定对于公司实际出资人的显名化,即由实际出资人取代名义股东而成为显名股东须要得到公司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的条件。

❸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20条全部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内议通过根容据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条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❹ 新公司法的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05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四十二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05年10月27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公布,自2006年1月1
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
2005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一节 设 立
第二节 组织机构
第三节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别规定
第四节 国有独资公司的特别规定
第三章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
第四章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一节 设 立
第二节 股东大会
第三节 董事会、经理
第四节 监事会
第五节 上市公司组织机构的特别规定
第五章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
第一节 股份发行
第二节 股份转让
第六章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和义务
第七章 公司债券
第八章 公司财务、会计
第九章 公司合并、分立、增资、减资
第十章 公司解散和清算
第十一章 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
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十三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

❺ 公司法对隐名股东的规定有哪些

规定:
(一)《解释三》首次明确了隐名股东的地位
《解释三》第25条第1款规定“有限责任公回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答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合同法第52条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
(二)隐名股东取得投资收益的依据及诉讼中的证据认定问题
《解释三》第25条第2款规定“前款规定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因投资权益的归属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以其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为由向名义股东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名义股东以公司股东名册记载、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由否认实际出资人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三)隐名股东和公司的内外部关系
《解释三》第25条第3款规定:“实际出资人未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请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❻ 关于《公司法第二十五条》的问题,法律专家进

“中华“、国际等词也不可以用。
不可以。你可以写上海分公司字样,但也得回到工商局办理登记手续答。

相同公司名目前可以在不同行政区域同时存在,如上海的工商局不会去查也不可能去查其他地方有没有相同的公司名。但你的公司若被其他人在其他地区用作公司名,有些情况你可以用反不正当竞争法去告他。告赢后,法院用判决来让工商局撤销名称。

最好的保护方法就是同时把公司名注册为商标,这样保护力度更大。

❼ 关于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的理解

是指两种不同性质公司的三种人,
第一种、是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
第二种、是连续180单独持有公司1%股份的股东,指一个法人或一个自然人单独持有
第三种、连续180日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指几人共有

热点内容
西安司法鉴定中心地址 发布:2025-09-17 21:49:04 浏览:364
法院开庭函 发布:2025-09-17 21:40:51 浏览:994
合同法教学大纲 发布:2025-09-17 21:40:47 浏览:229
行政法第三十六条 发布:2025-09-17 21:35:36 浏览:403
中国古代法治思想 发布:2025-09-17 21:34:26 浏览:7
国企轮班劳动法工作时间 发布:2025-09-17 21:33:31 浏览:263
司法鉴定火灾鉴定 发布:2025-09-17 21:22:12 浏览:135
刑法的不足 发布:2025-09-17 21:16:29 浏览:315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2014年 发布:2025-09-17 21:16:25 浏览:253
丰镇市法院法官名字 发布:2025-09-17 20:50:04 浏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