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沈阳司法公正

沈阳司法公正

发布时间: 2021-02-12 01:10:42

『壹』 沈阳市司法局免费工伤律师请问我的伤与病鉴定结果不满意怎么办

规定是,申请工伤鉴定的当事人对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
第二十五条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十六条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第二十七条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应当客观、公正。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或者参加鉴定的专家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贰』 法制的健全或者法律条文的增多是社会的进步还是悲哀

其实我认为这个问题要分开来说。应该说在我们认为有人类文明的时候开始到人类文明理想化之前这段漫长的时间内,法制的健全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过渡,这是必然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也是人类本身要求的产物。但从整个人类历史来看,对法制健全的要求其实也是对自身自由度的一种束缚,说是一种退步有失偏颇。毕竟从人类懂得穿衣开始,人类文明就已经在进步了,再倒退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再者从法律、法制角度出发来说,我认为其实一条新法律的产生,是由少部分人的某些特殊行为造成了对他人利益的损害而建立的,建立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再次发生类似的行为,建立的对象当然是全体公民,这种过程导致的结果就是法律越来越细分、越来越具体,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法制越来越健全,法律的健全过程是随着人们行为的新增而增加的,谁也无法预测以后会出现哪些可能损害大多数人利益的行为,所以这个过程还将一直进行下去。由此可以打个比方,比如我国公民相当于是一群动物,被关在一个箱子里,一开始可能箱子只有四周包围而没有盖子,因为动物很多而且拥挤,就有少数动物试图跳出箱子,因此为了防止有动物再次跳出箱子,就加上一个盖子,这样效果好了一些,但随后会有动物试图撞开箱子逃出,这样可能就会在箱子周围缠上铁丝,不断有动物会以身试法试图找出箱子破绽冲出禁锢,每当发现一个破绽,就会加上铁丝加固,这样动物逃出的机会越来越小了。这个比喻我认为比较恰当的说明了法律的产生和完善的过程。凡事有利就有弊,任何一条法律就是一个标准,在标准以内的人都是安全的,受此标准保护,但反过来说,人们也被法律所束缚和限制,从纯自由度的观点上说是被限制的,这里自由度是指一切行为,包括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最终,我认为的观点是,法律标准以内的人是大多数人,毕竟人们虽然希望自由度更大,但大多数人并不想拥有那种损害他人利益的自由度,并且希望限制少数人损害他人利益的自由度,这样无形中就形成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即以多数人的利益为标准制定的准则。比如大多数人并不希望得到可以随意杀害他人的自由度,但总有少数人有这种欲望或者无意中使用了这种自由度,因此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就得限制这种自由度,让大家都不拥有,也就达到了一定的公平。否则,这种自由度不加以限制的话,人类必定乱套。所以法律的健全是必然也是必须的,至于说到道德,毕竟这个东西太模糊,无法以具体的准则来衡量,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一套道德准则。只能说对于多数人来说,有比较统一的道德衡量准则,楼主说的法律的健全意味着道德的沦丧,其实未免过于极端,准确的说沦丧道德的肯定是少数人,不是多数人,对于这少数沦丧了道德的人,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法律来约束其行为了。大家试想一下,如今公认法制已经比较健全的社会了,依然不断有或主动或被动触犯法律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发生,如果没有法律限制,如何来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呢?我认为,目前来说,能够很好的遵守法律,就已经是一种进步了!而且是进了一大步。

『叁』 沈阳市司法局是铁西区公证处的上级管理部门吗

公证处一般都设在当地的司法局,是司法局下属的一个科(股)室,而版司法局是权当地人民政府的组成部门,所以公证处的上级单位可以认为是司法局,也可认为是当地人民政府了。如果你是要投诉公证处的话,最好找它的真正上级单位----当地人民政府。
办理公证业务必须到公证处办理,一般来说公证处是要县级或以上政府才能设立的,目前公证员资格已纳入司法考试,必须是通过司法考试者才可以具备公证员资格的,乡镇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和职能目前尚不具备公证业务的相应资格的。

『肆』 沈阳医学院司法鉴定机构乱收费,医学鉴定没有围绕医学问题给出结论

我也知道沈阳医学院黑暗的地方。乱收费是小事。李新新和孙晓雷还处人情鉴定书内。我就是被容他们害的一个人啊。。。其实花点钱是小事。我在沈阳医大司法鉴定所去做鉴定。医大司法鉴定所的刘继辉教授都不敢给我出鉴定结果。原因是有特殊要求。。。。。孙晓雷是刘继辉的学生。我的鉴定所出来后,我去找沈阳医学院司法鉴定所的时候。赵绪文。李新新。陈晓雷三人都说是不可能给我鉴定没因果关系。应该是无法认定是否有因果关系。当我拿鉴定书给他们看的时候。赵绪文。李新新。陈晓雷说先让我回家。他们研究一下。后来认定是赵绪文的责任。把赵撵回家了(赵当年70多岁了不是正式员工)。我的事就一直拖到现在没解决。。。

『伍』 公证处主要业务是否隶属司法系统

bloom535 说法不正确,公证处目前由于很多历史原因,造成全国各地公证处单位性质不同,就拿我们锦州市公证处来说,完全是机关单位,公证员全部是公务员,处长是副县级,而我们北镇市公证处又是事业单位,听说沈阳有企业类的,总之什么样的都有。不过公证处统一隶属于当地司法局管理。
公证的主要业务:
第十一条 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办理下列公证事项:
(一)合同;
(二)继承;
(三)委托、声明、赠与、遗嘱;
(四)财产分割;
(五)招标投标、拍卖;
(六)婚姻状况、亲属关系、收养关系;
(七)出生、生存、死亡、身份、经历、学历、学位、职务、职称、有无违法犯罪记录;
(八)公司章程;
(九)保全证据;
(十)文书上的签名、印鉴、日期,文书的副本、影印本与原本相符;
(十一)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愿申请办理的其他公证事项。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公证的事项,有关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向公证机构申请办理公证。
第十二条 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可以办理下列事务:
(一)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公证机构登记的事务;
(二)提存;
(三)保管遗嘱、遗产或者其他与公证事项有关的财产、物品、文书;
(四)代写与公证事项有关的法律事务文书;
(五)提供公证法律咨询

『陆』 如何理解媒体审判,司法公正和媒体报道

媒体审判指媒体因为具有很大的传播影响力,其对案件的预测性报道可能造成两个方面的消极影响:影响舆论,并通过舆论影响司法审判;就是媒体的不实、不公正报道在法院判决之前和判决之外,直接给案件当事人造成不良的社会评价,或者伤害他们的隐私权。后者的例子更多。

司法公正指司法权运作过程中各种因素达到的理想状态,是现代社会政治民主、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媒体报道指人借助用来传递信息与获取信息的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物或技术手段。也可以把媒体看作为实现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技术手段。



(6)沈阳司法公正扩展阅读

反对和防止“媒体审判”,维护司法独立和公正,在国际新闻界和法律界是有共识的。1948年,联合国《国际新闻自由公约草案·第三公约》把“妨碍法庭审判之公正进行”的新闻列为禁载。

1994年,世界刑法学会第十五届代表大会《关于刑事诉讼中人权问题的决议》第十五条规定:公众传媒对法庭审判的报道,必须避免产生预先定罪或者形成情感性审判的效果。如果预期可能出现这种影响,可以限制或禁止无线电台和电视台播送审判情况。

司法公正为司法活动的一条基本原则。按照这条原则,以法官为代表的司法人员应该在审理各种案件的过程中正当、平等地对待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应该在审理各种案件的结果中体现公平正义的精神。

『柒』 房产做继承公证后如何过户

对于很多公民来说,房产都是非常大笔的财产。如今我国人口结构已经逐步老龄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面临房产继承过户的问题。然而,按照以前我国房管部门规定,房产继承过户时,其继承权必须事先经过法律公正才行。如今,这项规定已经有所改变,从2017年1月1日起,房产继承过户时,不再要求必须进行房产继承公证。可以所有继承人协商好各自的继承份额,拿着房产证、所有继承人身份证、户口本,被继承人死亡证明,直接去办理过户。


如果仍然愿意进行公证的话,其公证费也有所下调。按照以前的规定,涉及到财产继承、赠与等事项的公证费是按接受益额的2%进行收取。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公民继承财产的数额也提高了很多,如果再按2%的统一标准进行收取显得不太合理。因此后来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要求降低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大背景之下,很多地区的财产继承、赠与等事项的公证费已经进行了下调,实行阶梯制度的收费标准。


虽然现在不动产继承不再强制公证,但根据一些房产继承诉讼案例来看,房产继承过程中子女之间最容易发生纠纷。对此,事先进行公证有助于避免后期很多纠纷的出现,它能够证明老人是无疑问、无纠纷、出于自愿将房产留给某个继承人或者是出于自愿进行继承份额划分的。

热点内容
刑法的不足 发布:2025-09-17 21:16:29 浏览:315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2014年 发布:2025-09-17 21:16:25 浏览:253
丰镇市法院法官名字 发布:2025-09-17 20:50:04 浏览:2
炉石传说贫民法 发布:2025-09-17 20:45:39 浏览:292
民法典法律意识 发布:2025-09-17 20:40:28 浏览:798
济南沈涛律师 发布:2025-09-17 20:37:55 浏览:493
合同法无效合同真题 发布:2025-09-17 20:27:11 浏览:456
条例口号 发布:2025-09-17 20:22:52 浏览:285
劳动法中关于罚款 发布:2025-09-17 20:14:04 浏览:308
法官二次元 发布:2025-09-17 20:13:09 浏览: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