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人身损害司法鉴定

人身损害司法鉴定

发布时间: 2021-02-25 13:38:23

A. 人身伤害可以直接申请法院委托司法鉴定吗

1、在诉讼请求上的不必写,立案时向法院说明情况,法院是会立案的,待鉴定

做出后,再申请变更诉讼请求即可。

2、起诉后,你在举证期限内向法院提出申请鉴定,法院会委托鉴定的。

3、上海也一样

B. 人身损害伤残等级司法鉴定标准是怎样的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时应引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

GB/T15499-1995 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

GB/T16180-1996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GB18667-2002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

重伤一级

1 原发性脑干损伤持续性昏迷状态伴去大脑强直

2 继发性脑干损害持续性昏迷状态伴去大脑强直,或者伴去皮质状态

3 损伤遗留四肢瘫(三肢以上肌力2级以下)

4 损伤遗留截瘫(肌力2级以下)伴排便及排尿功能障碍

5 损伤遗留非肢体瘫的重度运动障碍

6 颅脑损伤致智力障碍,智商评估参考值在20以下,日常生活完全依赖,社会功能损害(极重度),言语功能丧失,持续6个月

重伤二级

1 原发性脑干损伤或者继发性脑干损害持续性昏迷状态

2 损伤遗留四肢瘫,肌力4级以下

3 损伤遗留两肢或者三肢瘫,肌力3级以下

4 损伤遗留单肢瘫,肌力2级以下

5 损伤遗留双手大部分肌瘫,肌力2级以下

6 损伤遗留双足全肌瘫,肌力2级以下

7 损伤遗留非肢体瘫的中度运动障碍

8 特殊皮质功能障碍出现完全感受性(感觉性)失语或者混合性失语

9 颅脑损伤致智力障碍,智商评估参考值在(21-34)之间,日常生活明显依赖,社会功能损害(重度),言语功能严重受损,不能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持续6个月

10 颅脑损伤致精神病性障碍,精神病性症状致使经常出现危险或者冲动行为,对自身或者他人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社会功能损害(重度),持续6个月

11 损伤遗留排便和排尿功能障碍(重度)

12 外伤性晚期癫痫,经规范药物治疗1年,仍难以控制发作

13 损伤遗留平衡功能障碍,睁眼行走困难,不能并足站立

重伤三级

1 头皮撕脱伤面积75cm2以上,完全离体

2 开放性颅骨骨折伴硬脑膜破裂

3 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持续4周以上,或者伴伤侧面瘫,或者伴伤侧听觉障碍

4 脑挫(裂)伤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和阳性体征

5 第Ⅱ-Ⅻ脑神经损伤引起相应神经功能严重障碍,经6个月不恢复(本标准另有规定的除外)

6 颅内出血出现脑受压症状和阳性体征

7 颅脑损伤后3周内影像学显示:幕上血肿量达30mL(颞区血肿量达20mL),或者幕下血肿量达10mL

8 慢性颅内血肿有手术适应证

9 外伤性脑蛛网膜下腔出血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和阳性体征

10 重要周围神经干不完全损伤伴有客观体征的灼性神经痛

11 损伤遗留单肢瘫,肌力4级以下

12 损伤遗留一手大部分肌瘫,肌力3级以下

13 损伤遗留双手大部分肌瘫,肌力4级以下

14 损伤遗留一足全肌瘫,肌力3级以下

15 损伤遗留双足全肌瘫,肌力4级以下

16 损伤遗留非肢体瘫的轻度运动障碍

17 特殊皮质功能障碍出现完全表达性(运动性)失语、完全性失用、失写、失读或者失认

18 颅脑损伤致智力障碍,智商评估参考值在(35-49)之间,日常生活需要帮助,社会功能损害(中度),持续6个月

19 颅脑损伤致精神病性障碍,精神病性症状明显,日常生活需要帮助,社会功能损害(中度),持续6个月

20 颅脑损伤致记忆障碍,记忆商数评估参考值在35分以下,日常生活需要帮助,社会功能损害(中度),持续6个月

21 外伤性晚期癫痫,经规范药物治疗1年,能控制发作

22 外伤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23 外伤后脑脓肿

24 外伤后脑积水有手术适应证

25 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和阳性体征

26 外伤性颅内动脉瘤有手术适应证

27 外伤性脑梗死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和阳性体征

28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29 外伤后下丘脑综合征

30 外伤性尿崩症

31 损伤遗留排便或者排尿功能障碍(重度),或者遗留排便和排尿功能障碍(轻度)

轻伤一级

1 头皮血肿继发感染,或者有手术适应证

2 头皮锐器创,创口累计长度20cm以上

3 头皮钝器创,创口累计长度16cm以上

4 头皮锐器创、钝器创兼有的创口累计长度18cm以上

5 头皮撕脱伤面积50cm2以上

6 外伤性头皮缺损面积24cm2以上

7 颅盖骨凹陷性、粉碎性骨折,凹陷深度1cm以上

8 慢性颅内血肿

9 臂丛上干、下干或者束损伤

10 上臂高位正中神经、尺神经断裂

11 高位坐骨神经断裂

12 特殊皮质功能障碍出现非完全性失语

13 颅脑损伤致智力障碍,智商评估参考值在(50-69)之间,日常生活基本自理,社会功能损害(轻度),对言语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受到损害

14 颅脑损伤致记忆障碍,记忆商数评估参考值在(36-49)分之间,日常生活基本能自理,社会功能损害(轻度),持续6个月

15 颅脑损伤致人格改变,社会功能损害(中度),不能继续从事职业劳动,经常出现危险和冲动行为,持续6个月

16 外伤后脑积水

17 外伤性颅内动脉瘤

18 外伤性脑梗死

19 外伤后颅内低压综合征

20 损伤遗留排便或者排尿功能障碍(轻度)

轻伤二级

1 帽状腱膜下血肿蔓延整个头皮

2 头皮锐器创,创口累计长度14cm以上

3 头皮钝器创,创口累计长度11cm以上

4 头皮锐器创、钝器创兼有的创口累计长度12.5cm以上

5 头皮撕脱伤面积35cm2以上

6 外伤性头皮缺损面积15cm2以上

7 颅盖骨凹陷性骨折

8 颅盖骨粉碎性骨折

9 颅底骨折

10 脑挫(裂)伤

11 颅内出血

12 外伤性脑蛛网膜下腔出血

13 脊髓挫(裂)伤、出血

14 桡神经深支断裂

15 低位正中神经断裂

16 低位尺神经断裂

17 腋神经断裂

18 特殊皮质功能障碍出现非完全性失用、失写、失读或者失认

19 颅脑损伤致边缘智力,智商评估参考值在(70-86)之间,日常生活或者社会功能受损

20 颅脑损伤致记忆障碍,记忆商数在(50-69)分之间,日常生活或者社会功能受损,持续6个月

21 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

轻伤三级

1 帽状腱膜下血肿,或者骨膜下血肿

2 头皮锐器创,创口累计长度8cm以上

3 头皮钝器创,创口累计长度6cm以上

4 头皮锐器创、钝器创兼有的创口累计长度7cm以上

5 头皮撕脱伤面积15cm2以上

6 外伤性头皮缺损面积8cm2以上

7 颅盖骨线性骨折,或者外伤性颅缝分离0.2cm以上

8 前庭神经损伤出现眩晕,平衡功能障碍

9 第Ⅱ?Ⅻ脑神经损伤,引起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本标准另有规定的除外)

10 损伤致双侧嗅觉功能丧失

11 颅脑损伤致人格改变,社会功能损害(轻度),情绪不稳,易激惹,不能保持正常人际关系,持续6个月

12 颅脑损伤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清醒后表现为木僵、假性痴呆、缄默等症状,社会功能损害(重度),持续6个月

13 肢体单一重要周围神经(桡、正中、尺、胫、腓总神经)不完全损伤

轻微伤一级

1 头皮擦伤面积40cm2以上

2 头皮下血肿累计面积20cm2以上

3 头皮创,创口累计长度4cm以上

4 头皮撕脱伤

5 外伤性头皮缺损

6 头部损伤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

7 颅脑损伤后神经症样综合征,日常生活或者社会功能受损

8 损伤致嗅觉功能障碍

9 外伤影响脊髓功能,短期内完全恢复

10 肢体周围神经损伤

轻微伤二级

1 头皮擦伤面积5cm2以上

2 头皮下血肿

3 头皮创

C. 人身伤害的司法鉴定程序

具体法律规定如下:

一、人身伤害鉴定程序司法鉴定的标准
司法鉴定人进行鉴定,应当依下列顺序遵守和采用该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一)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
(二)司法鉴定主管部门、司法鉴定行业组织或者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
(三)该专业领域多数专家认可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不具备前款规定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可以采用所属司法鉴定机构自行制定的有关技术规范。
应该说明的是,在上述的鉴定标准中,鉴定依据是依次选择的,也就是说:有国家技术鉴定标准的,按照国家标准;如果没有国家标准的,按照行业标准鉴定;如果没有行业标准的,按照专家们认可的标准鉴定;如果专家们公认的标准都没有的,则按照受理司法鉴定的机构自己制定的鉴定标准进行鉴定。有在前的鉴定标准的,不适用在后的鉴定标准。
二、人身伤害鉴定程序司法鉴定方式
司法鉴定人进行鉴定,应当对鉴定过程进行实时记录并签名。记录可以采取笔记、录音、录像、拍照等方式。记录的内容应当真实、客观、准确、完整、清晰,记录的文本或者音像载体应当妥善保存。
在医疗事故鉴定过程中,只规定了应当将,鉴定过程如实记录,没有像司法鉴定这面全面的记录方式。
其中,如果需要对受害人进行检查的、对重要检材取证的,司法鉴定规则做出了特别的规定:
1、需要对女性作妇科检查的,应当由女性司法鉴定人进行;无女性司法鉴定人的,应当有女性工作人员在场。
2、在鉴定过程中需要对未成年人的身体进行检查的,应当通知其监护人到场。监护人通常是未成年人的父母、成年兄弟姐妹、或者有监护能力的单位、亲属、朋友。
3、对被鉴定人进行法医精神病鉴定的,应当通知委托人或者被鉴定人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到场。
4、对需要到现场提取检材的,应当由不少于二名司法鉴定人提取,并通知委托人到场见证。
5、对需要进行尸体解剖的,应当通知委托人或者死者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到场见证。
这些特别的规定,充分保障了鉴定结论的客观、公正性。保证了司法鉴定的“公信力”。由于司法鉴定是最早是“来源于刑侦鉴定(死亡原因、毒理、物品痕迹、现场痕迹、文检、尸解)、交通事故鉴定”的。是相关技术部门在业务范围上的“拓展”,所以,在鉴定的程序上要明显严格于医疗事故鉴定。在医疗事故鉴定规则中,没有相关的规定。
三、人身伤害鉴定程序鉴定中的咨询专家机制
与医疗事故鉴定机制不同,司法鉴定机构在进行鉴定的过程中,遇有特别复杂、疑难、特殊技术问题的,可以向本机构以外的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进行咨询,但最终的鉴定意见应当由本机构的司法鉴定人出具。
通过这样鉴定程序的设置,保障了司法鉴定的技术性,使司法鉴定在程序上保障了公正性。
四、人身伤害鉴定程序司法鉴定机构鉴定的终止:
虽然,司法鉴定机构已经受理了司法鉴定申请,但是如果司法鉴定机构在进行鉴定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终止鉴定:
(一)、发现委托鉴定事项的用途不合法或者违背社会公德的;通常情况下,在申请司法鉴定前,需要签订鉴定协议书,已经就鉴定的目的和用途做出了说明,在鉴定受理的同时,实践上已经进行了审查。在诉讼实践中,很少遇到本条规定中出现终止鉴定的情况。
(二)、委托人提供的鉴定材料不真实或者取得方式不合法的;因为,在我国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中,明确规定证据是通过不合法的手段取得的、证据材料的真实性本身就存在问题的。这样的证据是根本不能够作为证据使用的。因此,在鉴定过程中遇到这样的情况的应当终止鉴定。
(三)、因鉴定材料不完整、不充分或者因鉴定材料耗尽、损坏,委托人不能或者拒绝补充提供符合要求的鉴定材料的;在本书的前半部分已经向大家介绍过了,鉴定是依据是当事人双方提交的鉴定材料,如果不能够按照鉴定机构的要求提供这些材料的,必然导致鉴定程序的终止。
(四)、委托人的鉴定要求或者完成鉴定所需的技术要求超出本机构技术条件和鉴定能力的;从司法鉴定实践看,本条的规定实际上是司法鉴定机构在审查受理的司法鉴定申请的时候没有预见到该鉴定机构不具备鉴定能力,而在鉴定程序中发现的。由于鉴定程序确实无法继续进行下去,只好做出终止鉴定的决定。从实际情况看医疗司法鉴定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
(五)、委托人不履行司法鉴定协议书规定的义务或者被鉴定人不予配合,致使鉴定无法继续进行的;本条的规定更多的体现在“被鉴定人不予配合”的情况下。由于医疗司法鉴定往往鉴定专家需要对患者进行现场检查,确定伤害情况,如果患者没有特殊情况,无理由拒绝检查(包括辅助检查的),造成鉴定专家无法做出鉴定结论的,只能够做出终止鉴定的决定。
(六)、因不可抗力致使鉴定无法继续进行的;不可抗力在相关的章节经行介绍,在鉴定实践中很少能够遇到。
(七)、委托人撤销鉴定委托或者主动要求终止鉴定的;
(八)、委托人拒绝支付鉴定费用的;
(九)、司法鉴定协议书约定的其他终止鉴定的情形。
终止鉴定的,司法鉴定机构应当书面通知委托人,说明理由,并退还鉴定材料。终止鉴定的,司法鉴定机构应当根据终止的原因及责任,酌情退还有关鉴定费用。
五、人身伤害鉴定程序补充鉴定的情况:
如果在鉴定的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根据委托人的请求进行补充鉴定:
(一)委托人增加新的鉴定要求的;
(二)委托人发现委托的鉴定事项有遗漏的;
(三)委托人在鉴定过程中又提供或者补充了新的鉴定材料的;
(四)其他需要补充鉴定的情形。
补充鉴定是原委托鉴定的组成部分、是对原司法鉴定结论的补充。与原鉴定结论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如果对鉴定结论不服的应当重新申请鉴定,不能够通过补充鉴定达到重新鉴定的目的。
六、人身伤害鉴定程序重新鉴定的情况: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接受委托进行重新鉴定:
(一)原司法鉴定人不具有从事原委托事项鉴定执业资格的;
(二)原司法鉴定机构超出登记的业务范围组织鉴定的;
(三)原司法鉴定人按规定应当回避没有回避的;
(四)委托人或者其他诉讼当事人对原鉴定意见有异议,并能提出合法依据和合理理由的;
(五)法律规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需要重新鉴定的其他情形。
上述重新鉴定的事由实际上更多的是用在“对鉴定结果不满意”,申请再次鉴定的过程中,也是法院可以同意再次鉴定,接受鉴定申请的法律依据。如果仅仅是对鉴定结论不满意,是不能够作为重新申请鉴定的理由的。鉴定规则给出了我们可以提出的“法定理由”。
为了保障再次鉴定的鉴定效力,鉴定规则规定接受重新鉴定委托的司法鉴定机构的资质条件,一般应当高于原委托的司法鉴定机构。
重新鉴定,应当委托原鉴定机构以外的列入司法鉴定机构名册的其他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委托人同意的,也可以委托原司法鉴定机构,由其指定原司法鉴定人以外的其他符合条件的司法鉴定人进行。
对于涉及重大案件或者遇有特别复杂、疑难、特殊的技术问题的鉴定事项,根据司法机关的委托或者经其同意,司法鉴定主管部门或者司法鉴定行业组织可以组织多个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从司法鉴定实践看,由于鉴定机构在接受鉴定申请时,已经对鉴定事项进行了审查,很少出现由于案件复杂、疑难而组织多个机构鉴定的情况。
参考链接:
http://www.lawtime.cn/info/sunhai/ylsgpc/yiliaoshigujiandingchengxu/2010092560347.html

D. 人身损害司法鉴定需要哪些材料

司法鉴定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种类的司法鉴定所需的材料的要求也不一样。鉴定所需提供的专材料通常为:委托属书、身份证、鉴定所需的样本和检材等;鉴定委托书;病历包括伤后所有的门诊病历、入院记录、手术记录、出院记录等;若为交通事故,提供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如无责任认定书,则说明事故经过等情况;其他案件,应说明办案部门查明的案情。

E. 人身损害司法鉴定主要具备条件是什么

1、工伤:适用《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参考:《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二条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2、道路交通事故:适用《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
参考:《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三十七条 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尸体检验应当在死亡之日起三日内委托。
3、故意伤害:适用《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参考:1、《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第十九条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人身伤情鉴定标准和被害人当时的伤情及医院诊断证明,具备即时进行伤情鉴定条件的,公安机关的鉴定机构应当在受委托之时起24小时内提出鉴定意见,并在3日内出具鉴定文书。
2、《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六条 当事人可以就查明事实的专门性问题向人民法院申请鉴定。当事人申请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具备资格的鉴定人;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
当事人未申请鉴定,人民法院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应当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人进行鉴定。

F. 人身伤害的司法鉴定标准

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及其他法律、法规所涉及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http://forensic.cmu.e.cn/sfjdzx/showpage.asp?lmid=4&pageid=96。
适用于最高法《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法释(2003)20号)规定的人身伤害侵权民事赔偿——《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 GB 18667-2002http://www.legalinfo.gov.cn/moj/2008sfjd/2005-11/16/content_791680.htm。
附: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雇员在雇佣活动中造成人身损害用什么标准评定伤残的答复
(2013)他8复函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关于雇员在雇佣活动中造成人身损害用什么标准评定伤残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原则同意你院审判委员会倾向性意见。评定伤残的标准和计算损失赔偿的标准应相互对应。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若不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调整的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范围,在进行伤残程度评定时,不宜适用《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在统一的人身损害伤残评定国家标准出台之前,可参照适用《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等国家标准。

热点内容
民法基础题目答案 发布:2025-09-15 11:55:34 浏览:582
最高法院案子 发布:2025-09-15 11:51:42 浏览:791
刑法257条 发布:2025-09-15 11:29:52 浏览:266
单位总经理所担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15 11:19:16 浏览:473
人民法院的基本 发布:2025-09-15 11:14:23 浏览:686
梅河口市人民法院 发布:2025-09-15 11:11:33 浏览:151
新婚姻法让女性不愿生孩子 发布:2025-09-15 11:11:31 浏览:360
工伤法律知识竞赛 发布:2025-09-15 11:00:45 浏览:300
法院的伙食 发布:2025-09-15 10:55:53 浏览:134
陷阱法治与 发布:2025-09-15 10:46:35 浏览: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