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人民法院由哪监督

人民法院由哪监督

发布时间: 2021-03-02 18:32:25

㈠ 人民法院纪检监察部门应从哪几个方面履行监督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人民法院纪检监察部门履行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要求:

法院纪检监察部门要认真履行《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人民法院监察工作条例》赋予的职责,积极协助人民法院党组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要调整纪检监察部门内设机构的职能分工,明晰纪检监察部门与人民法院其他内设部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责任划分,把不该管的工作交还主责部门,把应该管的工作切实管住管好,确保纪检监察部门把更多的精力和更多的力量集中到监督、执纪、问责上来。进一步完善派驻纪检组与人民法院内设监察部门合署办公的工作体制,理顺派驻纪检组与内设监察部门、机关纪委的工作关系,建立与之相关的工作协助机制、物质保障机制、考核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在人民法院党风廉政建设中更好地形成监督合力。

法院纪检监察部门要通过参加和列席重要会议、参与重要文件起草和会签、对重要干部任免进行前置性把关、对相关制度进行廉洁性评估等方式,加强对本院重大决策的检查监督,督促本院党组及其成员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严格遵守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努力探索派驻纪检组对同级法院党组特别是党组成员进行监督的有效途径,通过监督检查、函询约谈、案件核查等方式,对各级法院领导干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的情况实行全面监督,督促各级法院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

法院纪检监察部门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推动人民法院作风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对各级法院及广大法院干警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情况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要督促有关法院和法院干警进行认真整改;对中央八项规定发布之后发生的违纪违规行为,要严肃执纪问责,并将其中的典型案件公开曝光,以儆效尤。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各种专项整治活动,坚持从小事抓起、从细节入手,坚决整治少数法院干警“冷硬横推”、“吃拿卡要”、“庸懒散奢”的不良习气,切实解决少数法院“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突出问题,努力根治人民法院在司法作风方面存在的顽症痼疾。

法院纪检监察部门必须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把查处法院领导干部贪污受贿、权钱交易、失职渎职案件和审判执行人员徇私舞弊、枉法裁判、以案谋私案件作为查案工作重点,尤其要严肃查处利用司法潜规则获取不义之财以及在办案法官与案件当事人之间充当诉讼掮客的法院干警,有效遏制“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的发生。

㈡ 人民法院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情况有哪些

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一)有新的证据,回足以推翻原答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人民法院
(六)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七)违反法律规定,管辖错误的;
(八)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
(九)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
(十)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
(十一)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
(十二)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
(十三)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对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情形,或者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㈢ 哪些属于人民法院对仲裁的监督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适用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进一步明确了法院对仲裁裁决监督的情形,目前,我国人民法院对仲裁的司法监督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人民法院裁决仲裁裁决的效力
对仲裁协议的效力作出裁决是人民法院司法监督权的一个重要体现。仲裁协议是仲裁的依据,其有效或无效直接关系着仲裁能否进行的问题。《仲裁法》 第6条规定“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或者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 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
2.撤销仲裁裁决
依据《仲裁法》的规定,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第58条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涉外仲裁裁决具有《民事诉讼法》第260条第1款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撤销。
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决具有终局性,非经法定程序,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为保证仲裁机构裁决的正确性和合法性,使已经生效但确有错误的裁决得到纠正,赋予人民法院对终局裁决的司法监督权,允许人民法院撤销仲裁裁决。
3.否定仲裁裁决的效力,裁定不予执行
人民法院对申请强制执行的仲裁裁决,依据被申请人的申请进行司法审查,是司法监督的重要措施。在申请执行程序中,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 具有《民事诉讼法》第217条第2款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涉外仲裁裁决具有《民事诉讼法》第260条第1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合议庭审查,有权裁 定不予执行。
二、人民法院对仲裁裁决司法监督存在的问题
从人民法院对仲裁裁决司法监督权的立法精神上分析,当前的立法对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督促仲裁员公正仲裁、完善我国仲裁监督机构以及纠正错误的仲裁裁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立法和在司法监督实践和执行实践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现行法律规定存在弊端,容易导致一个法院作出矛盾的审查结论。《仲裁法》第58条和第63条分别赋予了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或申请不予执 行仲裁裁决的权利,当事人可以选择撤销仲裁裁决,也可以申请不予执行,并且二者并不是选择的关系,即当事人在申请撤销不被支持的情况下,还可以申请不予执 行。由于对撤销仲裁裁决的审查使用的诉讼程序,由民事审判庭审查,不予执行的申请则由执行机构审查。不同的审查机构适用的法律不完全相同,认识和解决问题 的出发点也不尽一致,很有可能出现矛盾的审查结论,如审判庭裁定驳回当事人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使仲裁裁决继续保持其法律效力,而执行机构审查的结果很有 可能是仲裁裁决存在错误,而被裁定不予执行,终止了仲裁裁决的法律效力。这样的结果既不严肃,也损害了仲裁裁决和法院司法审查权应有的权威和地位。
二是关于撤销仲裁裁决和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法律规定重复,同时赋予当事人两项权利,不利于节约司法资源。《仲裁法》第58条规定了可撤销仲裁裁 决的6种情形,即①没有仲裁协议的;②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无权裁决的;③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④裁决所根据的 证据是伪造的;⑤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⑥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的行为的。《民事诉讼法》第217条规 定的不予执行的6种情形中(即①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②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无权裁决 的;③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④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⑤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⑥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 决的行为的),第①、②、③、⑥种情形与《仲裁法》第58条第①、②、③、⑥项完全相同,而《仲裁法》第58条第④、⑤种情形与《民事诉讼法》第④项应当 属于同一类情况,唯一不同的,是《民事诉讼法》第⑤种情形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由于没有对当事人对上述两项权利加以限制,在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不能的 情况下,再次申请不予执行,既违反了一事不再理的原则,也浪费了有限的司法资源。

㈣ 对法院和法官有监督权的机构有哪些

楼上中顾的所谓律师。审判监督程序是指有监督权的机关或组织,或者当专事人认为法院已经发生法律属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发动或申请再审,由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再审的程序。连判决都还没下来你就提起审判监督阿?你忒厉害了。楼主所说的法官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法律错误是什么意思?是指法官认为法律条文出错了,还是什么?如果认为法律条文出错,法官可以以中级人民法院的名义请示省高级人民法院,要求作出解释。高级法院解释不了的,应当请示最高人民法院作出批示或答复。宪法没有明确法律依据,这是司法诉讼程序问题,统归诉讼法管辖。

㈤ 省级法院归哪管

法院执法接受省人大的管理,
法官的任免由省人大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对省级法院监督业务

㈥ 人民法院隶属于哪里

人民法院没有隶属不隶属哪个部门,司法独立是民主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在我国,人民法院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向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呵呵,初中政治课会讲到的,好好学吧~~

㈦ 敦化市人民法院归哪监督

人民法院的审判不受其他部门的干涉和干扰
同级人民检察院有抗诉权和审判监督权

㈧ 人民法院执行庭受哪里监督

受纪律检查委员会监督。因为他们都是党员。
或者是受上级法院监督。因为他们有隶属关系。
遇到不公平的事情以后,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反映情况。

㈨ 人民法院对仲裁的监督有那两种方式

一、仲裁裁决的撤销(一)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条件和理由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1)没有仲裁协议的;(2)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3)仲裁庭的组成或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4)裁决所依据的证据是伪造的;(5)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6)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另外,如果仲裁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人民法院应裁定撤销该裁决。
提示: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的,应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撤销裁决申请之日起2个月内做出撤销裁决或驳回申请的裁定。
(二)组成合议庭对当事人的申请及仲裁裁决进行审查;经审查,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处理:
1、撤销仲裁裁决
人民法院受理当事人提出的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后,经审查核实,认定当事人提出的申请所依据的理由成立,即应当在2个月内裁定撤销该仲裁裁决。如果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并未解决,当事人可以重新寻求解决纠纷的方法,包括:(1)重新签订仲裁协议,根据重新签订的仲裁协议再申请仲裁;(2)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驳回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
(1)人民法院经过审查未发现仲裁裁决具有法定可被撤销的理由的,应在受理撤销仲裁裁决申请之日起2个月内做出驳回申请的裁定。(2)对人民法院依法做出的驳回当事人申请的裁定,当事人无权上诉。(3)对于人民法院依法做出的撤销仲裁裁决的裁定,当事人不能上诉,也不得申请再审。
3、通知仲裁庭重新仲裁
人民法院受理当事人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后,如果认为可以由仲裁庭重新仲裁的,可以通知仲裁庭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仲裁,并裁定中止撤销程序。仲裁庭拒绝重新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恢复撤销程序。
二、申请不予执行国内仲裁裁决的情形
(1)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2)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3)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4)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5)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6)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提示:对涉外仲裁裁决的撤销和申请不予执行的情形:
(1)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2)被申请人没有收到指定仲裁员或者进行仲裁程序的通知,或者由于其他不属于被申请人负责的原因未能陈述意见的;(3)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与仲裁规则不符的;(4)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
三、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与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区别
1、申请的主体不同。法律*教育网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主体,既可以是依据仲裁裁决享有实体权利的人,也可以是应承担实体义务的人;而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主体只能是依据仲裁裁决应当承担实体义务的人。
2、申请的期限不同。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期限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6个月内;而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期限是执行程序开始后,执行程序完毕之前。
3、申请的法院不同。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应当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提出;而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则只能向受理执行案件的人民法院提出。
4、申请撤销国内仲裁裁决与申请不予执行国内仲裁裁决的情形不同。
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证据方面的情形。申请撤销国内仲裁裁决侧重于因证据问题导致实体仲裁裁决的错误,而申请不予执行国内仲裁裁决则侧重于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二是能否包括适用法律错误情形不同。申请不予执行国内仲裁裁决可以以适用法律错误为由,而申请撤销国内仲裁裁决则不能以此为由。
5、法律程序不同。
在撤销仲裁裁决程序中,人民法院认为可以由仲裁庭重新仲裁的,应当通知仲裁庭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仲裁;而在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程序中,人民法院不可以要求仲裁庭重新仲裁。

㈩ 法院受哪个部门监督

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 受检察院的监督 检察院对于法院判决不公的案件 可以提起抗诉的

热点内容
档案局法规教育科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4 10:40:19 浏览:617
劳动合同法关于双倍工资的规定 发布:2025-09-14 10:34:13 浏览:786
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一手抓法治 发布:2025-09-14 10:30:49 浏览:525
寄件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9-14 10:30:48 浏览:345
网络平台发布哪些免责声明是无法律效力的 发布:2025-09-14 10:22:06 浏览:164
单位收取假发票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14 10:21:34 浏览:217
国际商法考试答案 发布:2025-09-14 10:21:30 浏览:12
写女法官的电视剧 发布:2025-09-14 10:12:20 浏览:243
不承担法律责任弄死一个人 发布:2025-09-14 09:56:49 浏览:792
海南大学法律硕士社会认同度 发布:2025-09-14 09:51:01 浏览: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