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教育民法

教育民法

发布时间: 2021-03-02 22:22:18

『壹』 最权威的民法包括哪些法

一、法学理论上的体系

(一)小民法

民法总则、物权法、债权(合同、无因回管理、不当得利、答侵权行为)、亲属(婚姻、继承)。

(二)大民法

小民法+知识产权法(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

如果算上商法部分,还有公司法、海商法等等。

二、立法体系

总则:民法通则

物权:物权法

债权:合同法、侵权责任法

亲属:婚姻法、继承法

知产: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

其他: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海商法、担保法,等等。

『贰』 如何自学民法

掌握学习方法,想尽一切办法把厚厚的一本《民法》教材学薄。

把握理论体系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要把握住整本书的理论体系,然后串成串,这种体系性地把握知识,可以减少记忆量,便于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结构,明确每个知识点在整个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民法》更需如此。也许很多考生会觉得民事法律理论所包含的具体民事制度较多,互无联系,又缺乏系统性。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其实,民事法律理论中的各项民事制度绝非一盘散沙,彼此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并有较强的系统性的。我是用民事法律关系将民法所包含的各项民事制度串联成一个整体。因为每项民事活动都表现为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进而均通过其主体、客体和内容以及相应的民事法律事实来表现该民事活动的具体内容。

关键点串知识

平时学习要具体全面,学习时要针对细节有重点地进行。如在复习婚姻继承这一章节的时候,我挑出了这样几个关键词:婚姻的生效条件;无效婚姻、可撤销婚姻;夫妻财产;离婚标准;离婚的限制。这就是所谓的“点”。而对于继承法中的内容,可以找一条时间的主线,例如:确定死亡时间——确定遗产——确定遗嘱——遗赠或遗嘱继承。

联想理解记忆

民法中,相近的概念太多了,有些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这时我就采用联想和理解的方法,因为民法中所规定的各项民事法律制度,它们之间都具有内在的客观联系。我们要做的就是想方设法地记住它们。比如:看见合同的成立,我就会想合同的生效、合同的履行、合同的保全、合同的解除、违约责任、买卖合同中的风险负担等一系列问题。这样,知识就不是独立的了。

在记忆的时候,还要对知识点进行记忆前的理解,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对民法教科书中一般阐述性的内容,关键在于理解和领会,而不必逐字逐句死记硬背。

学习讲求“两性”

民法中的法律条文特别多,哪些该记,哪些只需了解就可以了,这其中有个灵活掌握的问题。这时我们可以研究一下《考试大纲》所列的各种考试题型,分析其出题特点,把握相应的答题要领。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予以重点复习。

比如做案例分析题。此种题型主要是考查考生运用民法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答题时,可以按照这样的步骤:首先从案例的事实陈述中,寻找其中所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其次是确定案例中的民事法律关系是如何产生、变更或消灭的;第三步是确定构成该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是什么;第四步是确定民事法律事实和民事法律关系是否合法;最后是确定侵权或违约的责任等。

总的来说,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就是既要准确把握民事法律条文规定的法律标准和民法理论的观点,又能够在解答具体问题时灵活地运用有关的民法理论,将其融会贯通,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答题的时候,也尽量要联系题中的具体案例,条文与案例相结合,有理有据,我想做到这些,再挑剔的判卷老师也挑不出毛病。

『叁』 教育法制的概念是什么

1、小学阶段法制教育基本内容
小学生处于知识文化学习、思想观念形成的初期,理解能力较低,心灵纯洁。法制教育内容的遴

选,可以注重基本的道德观念、浅显易懂的知识结构、与少年儿童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为规范。具体

内容可以考虑:《宪法》的国旗、国徽、国歌、首都,民族平等,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等;《道路交通

管理条例》的交通信号、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行人和乘车人等;《环境保护法》的防止环境污染和其

他公害;《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他人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

物、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违反消防管理等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

2、中学阶段法制教育基本内容
中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精力充沛,活泼好动,勤于探索。法制教育内容重在培养良好

的道德情操,牢固的规则意识,公正的基本观念。具体可以考虑:《民法通则》的基本原则、民事法律

行为、有关民事权利等;《刑法》的基本原则、常见具体犯罪 的成立条件等;《婚姻法》的结婚、家

庭关系;《行政处罚法》的行政处罚种类和设定、行政处罚的适用;《义务教育法》的有关少年儿童接

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著作权法》的著作权人及其权利、著作权归属、权利限制;《消费者权益保护

法》的消费者的权利、经营者的义务;《劳动法》的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

《国防教育法》的学校国防教育;《兵役法》的有关服兵役权利与义务、平时征集、高等院校和高级中

学学生的军事训练、军事院校从青年学生中招收学员等。

3、大学阶段法制教育基本内容
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与理性思考能力,思想逐步成熟,也面临着更为广泛的社会生活。法

制教育的内容应当以实用性、系统性、知识性为重心,树立合理的法律价值观,掌握基本的法律技能。

具体地说,结合两课的法律基础课程,总体上教学内容可以涉及专业法律教育的15门核心课程,由此构

成大学法制面的教育。然而,鉴于法学的技术性、专业性等特征,而集中投入的教学资源又不可避免地

存在一定的限度,因而在已有小学、中学法制教育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掌握法学的支柱学科的基本理

念与技术,可以作为大学法制点的教育。这些支柱学科是,法理学、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诉讼法学。

『肆』 教师法属于民法吗

以上都不属于民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属于社会法

至于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个人认为,前者是行政法,后者是社会法或行政法。

『伍』 党课教育与学民法典有什么关联

党课教育与民法典有很大的关系,党员也应该学习民法典,遵守民法典,执行民法典

『陆』 民法可以从几方面对家庭教育进行规范

从民法的私法属性和亲属关系的伦理性特征出发,我国民法亲属编对家庭教育的规范,可从三方面展开。

第一,在亲属编通则中,确立儿童最佳利益原则,规定:父母等监护人在处理涉及儿童的家庭事务或对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时,应当以儿童最佳利益为首要考虑。同时增加“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的原则性规定。可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婚姻登记机关、妇女联合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国家鼓励社会组织提供家庭教育服务。这一方面有利于转变家庭教育纯属私人事务的传统观念,突出国家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另一方面,为相关部门制定幼儿教育、学校教育、结婚登记中的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的法规及操作规范,提供法律依据。

第三,在其他近亲属的权利义务中,专条规定其他监护人的教育职责。这主要针对父母双方均已死亡、丧失监护人资格或不能履行亲职的情形,依照民法总则第27条,此种情形下,由祖(外祖)父母或者兄姐担任监护人。为此,可规定:未成年人与其他监护人共同生活的,有关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内容适用本编对父母子女的规定。

在我国,促进家庭教育的地方立法已经起步,制定国家层面的家庭教育促进法也在全国两会上热议。在民法典亲属编中融入家庭教育的相关内容,对于推动制定国家及地方家庭教育促进法无疑将产生积极作用。

『柒』 如何理解教育民事关系

教育民事法律关系是在不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学校与行政机关、企事业组织、集体经济组织、社会团体、个人之间,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捌』 民法中有没有受教育权

受教育权是一抄项基本人权,受教育权是中国公民所享有的并由国家保障实现的接受教育的权利,是宪法赋予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享受其他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就是指公民享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和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虽然从宪法方面看,受教育权只是20世纪才出现的宪法权利,但是,随着世界范围内人们温饱问题的逐步解决,它越来越受到关注。
受教育权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公民均有上学接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国家提供教育设施,培养教师,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机会和物质条件。如某一个人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无法上学,他就丧失了受教育权;如果缺乏教育的物质保障或法律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也可能落空。
受教育权主要有如下类别和内容:
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2、按照国家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受教育权
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平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玖』 教育法属于民法还是属于刑法

《教育法》既不属于《民法》也不属于《刑法》,是教育的基本法,与《专刑法》、《民法》地位等属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教育基本制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教育与社会等事宜作出了详细的规定。该法自1995年9月1日施行。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教育法第五条、第六条、第十一条第一款、第十二条、第十九条、第二十五条、第六十六条、第六十一条第一款、第七十六条、第七十九条等十处条款进行修改,并增加一条作为第十八条:“国家制定学前教育标准,加快普及学前教育,构建覆盖城乡,特别是农村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为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提供条件和支持。”修改内容涉及国民教育、终身教育的指导思想,学前教育的普及、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发展,违法招生和考试作弊的法律责任等内容。

热点内容
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一手抓法治 发布:2025-09-14 10:30:49 浏览:525
寄件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9-14 10:30:48 浏览:345
网络平台发布哪些免责声明是无法律效力的 发布:2025-09-14 10:22:06 浏览:164
单位收取假发票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14 10:21:34 浏览:217
国际商法考试答案 发布:2025-09-14 10:21:30 浏览:12
写女法官的电视剧 发布:2025-09-14 10:12:20 浏览:243
不承担法律责任弄死一个人 发布:2025-09-14 09:56:49 浏览:792
海南大学法律硕士社会认同度 发布:2025-09-14 09:51:01 浏览:382
经济法公司法结构图 发布:2025-09-14 09:50:27 浏览:680
法律推广公司 发布:2025-09-14 09:39:47 浏览: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