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微信证据最新司法2016

微信证据最新司法2016

发布时间: 2021-03-03 14:34:13

① 你的微信聊天记录也可当司法证据啦,快来看哪些能当呈

2012年修订的《民事复诉讼法》已经明制确纳入了电子证据,2015年的民诉法司法解释也对电子数据作了明确规定,只要形式合法,微信聊天记录完全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一般是以下四类形式:
第一大类:使用通讯功能(如QQ、微信等具有通讯功能的软件)生成的对话记录,包括文字、静态和动态图片、文本文件、音频、视频、网络链接;
第二大类:使用微信朋友圈功能发布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网络链接,其中文字包括评论和点赞;

第三大类:使用支付、转账、红包功能(如支付宝、微信等具有支付功能的软件)产生的支付转账信息;

第四大类:其他电子数据等(通过电子邮件、博客、手机短信等形成或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

② 微信聊天作为证据如何上交法院

可以,但能不能成为证据必须要能够证明微信使用人就是当事人双方。

如果不能证明微信使用人是当事人,那么微信证据在法律上与事发案件没有联系。微信使用人的身份确认问题,目前的司法实践主要有四个途径:

  • 对方当事人自认。

  • 微信头像或微信相册照片的辨认。

  • 网络实名、电子数据发出人认证材料或机主的身份认证。

  • 第三方机构即软件供应商腾讯公司的协助调查。

  • 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统一证据规定》:

    证据是与案件事实有关的任何信息,主要包括以下种类:

  • 当事人陈述,是指刑事诉讼中的自诉人、被害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以及民事、行政诉讼中的原告、被告和第三人,就有关案件事实所作的陈述;

  • 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在本案开庭审判时向人民法院所作的有关案件事实陈述;

  • 鉴定意见和专家辅助人意见,是指具有法定资格的鉴定机构、鉴定人或者专家辅助人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所作的结论性或者倾向性意见;

  • 物证,是指以外形、质量、规格、特征等形式载有案件事实信息的物质和痕迹;

  • 书证,是指以纸张为主要载体,以文字、数字或者图形为主要形式,记录有关案件事实内容或者信息的文件;

  • 勘验、检查和现场笔录,是指有关人员依职权对现场、物品、人身、尸体等进行勘验、检查活动所作的记载;

  • 音像、电子证据,是指以磁带、光盘、胶片或者电子芯片等储存的信息,记述有关案件事实的资料。

  • 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相关证据,审判人员可以酌情排除:

  • 如果采纳,可能对当事人造成严重的不公正伤害或者对判决结果造成不公正的影响,并且这种伤害或者影响将在实质上超过其证明价值;

  • 与已有证据明显重复,为采纳该证据所进行的举证和质证活动将不必要地浪费诉讼资源、拖延审判时间。

③ 微信聊天记录到底能不能作为法律证据

一般来说,可以作为证据的,应当满足证据的“三性”,即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微信聊天记录是一样的。提交微信聊天记录后,法院对提交的证据作出“三性”认定。真实性-确认微信聊天记录的用户是案件的当事人。合法性-访问微信聊天记录应该是合法的,非法的将被排除在外。相关性-为确保聊天记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不能对其进行篡改,应将电子数据存储在终端载体中。

此外,我们通常通过截图来保存证据,但证明谁是微信用户也是公证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但是,微信用户的身份可以公证,可以通过以下信息获取证据:(1)聊天中有反映对方身份信息的内容;(2)对方微信直接绑定手机号码;(3)可以通过朋友圈的内容来确定,比如发布我的照片,可以保存在屏幕上证明身份。但是,请注意,公证有一个先决条件:必须是我的手机和微信账号。如果申请人一个人拿着手机来,索要丈夫和“小”的作弊聊天记录和照片,公证员肯定会拒绝。不过,法官表示:经过公证的微信聊天记录与经过公证的记录几乎相同。

④ 打官司时微信里的聊天记录能当证据吗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证据包括: 电子数据。回证据必须查证属实答,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电子数据是指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综上,聊天记录属于电子数据一种。微信作为证据想让法院得到认可并支持,必须要完成以下的举证(一)必须确认微信的使用主体就是当事人双方。如果当事人一方向法院提交了微信证据,但是却不能证明使用微信的当事人为案件的当事人,这在原则上就不符合主体的条件。(二)保证获取微信聊天记录的方式方法的合法性。通过非法的方式获得证据是得不到法院的支持的,比如非法搜查、非法扣押等方式。(三)必须提供真实和完整的微信证据,必须保证微信证据和其他证据之间存有关联性,并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在诉讼案件中,若想得到法官对证据的认可和支持,必须保证证据具有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

热点内容
法治是民法之 发布:2025-09-14 05:52:34 浏览:129
王锡锌法治政府建设 发布:2025-09-14 05:50:21 浏览:678
张忠愚律师 发布:2025-09-14 05:29:33 浏览:101
自费买工装劳动法 发布:2025-09-14 05:27:25 浏览:124
保健室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4 05:18:58 浏览:252
2016年劳动法放假规定 发布:2025-09-14 05:18:46 浏览:528
比较行政法课程 发布:2025-09-14 05:06:53 浏览:941
今日社会与法普法栏 发布:2025-09-14 05:06:43 浏览:410
广州劳动法严格吗 发布:2025-09-14 04:48:28 浏览:130
劳动法不请假被辞退 发布:2025-09-14 04:45:15 浏览: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