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的人刑法
㈠ 汉代有哪些罪名
据《汉书》卷二十三刑法志第三:“汉兴,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曰:“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所以西汉刚建立时只有三种罪名:杀人,伤人。偷盗。刑法志又说:“然其大辟,尚有夷三族之令。令曰:‘当三族者,皆先黥,劓,斩左右止(通趾,脚趾),笞杀之,枭其首,菹(zu阴平,剁成肉酱)其骨肉于市。其诽谤詈诅者,又先断舌。’故谓之具五刑。彭越、韩信之属皆受此诛。”就是说实际上还有“夷三族”(父族、母族、妻族)。而且仍然实行的是商周以来的“五刑”,即墨刑(脸上刺字)、劓刑(yi去声,割鼻子)、刖刑(yue去声,断足)、宫刑(男阉割,女禁闭)、大辟(pi去声,死刑)。对于罪特别大或皇帝特别痛恨的人,实施“大辟”之前还要让他先受遍其余四种刑罚,叫做“具五刑”(具:齐备)。
实际上这只是“刑”,至于为什么要施以这些“刑”的“罪名”那就很多了:到汉武帝时“禁罔浸密。律、令凡三百五十九章,大辟四百九条,千八百八十二事。”也就是说,光是“大辟(死罪)”就有409条1882个案例。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到西汉文帝时,我国刑法史上出现个很大的进步,那就是第一次在国家法律上废除了残损面容肢体的三种肉刑即墨、劓、刖刑(宫刑不废),代之以服苦役(城旦)和笞刑(鞭打背臀部)。促使汉文帝废除肉刑的是当时著名的孝女淳于缇萦,她的父亲,名医淳于意获罪当受残损肢体的肉刑。作为最小的女儿,淳于缇萦勇敢地上书文帝愿为官奴俾以赎父罪。汉文帝深受感动。便下诏废除上述三种肉刑,这就是著名的“缇萦救父”的故事。尽管以后的封建王朝不时地还恢复甚至创造出更新奇的肉刑,但至少那是被认为正规法律之外的“非刑”。
㈡ 汉代出现新的刑法名称有哪些
1)死刑:大体上与秦朝相类似,有弃市、腰斩、具五刑、夷三族等,汉朝与秦朝不同的有“殊死”,殊死即斩首,据《汉书·高帝纪》记载:高帝六年,令曰:“兵不得休八年,万民与苦甚,今天下事毕,其赦天下殊死以下。”师古作注曰:“殊,绝也,异也,言其身首离绝而异处也。所以,殊死就是斩首。
(2)肉刑:
宫刑,在汉朝又叫腐刑或蚕室刑;
斩右趾,在汉文帝除肉刑时改为弃市,在此之前之后,都存在;
斩左趾,汉初曾沿用秦朝的斩左趾,在汉文帝除肉刑时改为笞五百,经景帝减少笞数,最后确定为笞二百;
劓刑:汉初也曾沿用秦朝旧制,在文帝除肉刑时改为笞三百,景帝时期减为笞一百。
黥刑:后改为髡钳城旦舂。
(3)徒刑:两汉时期的徒刑都规定了刑期,
髡钳城旦舂:男犯剃掉头发带上械具去筑城,女犯舂米的劳役刑,刑期是五年。
完城旦舂:不加肉刑也不加髡刑的男子筑城,女犯舂米的劳役刑,刑期是四年。
鬼薪白粲:男犯为宗庙砍柴,女犯为宗庙择米的劳役刑,刑期为三年。
司寇:男犯到边境防御寇贼,女犯服相当劳役的刑罚,刑期是二年。
罚作,复作,男犯守边,女犯为官府干活的劳役刑,刑期是三个月到一年。
(4)迁刑:
又叫做徙刑,把犯人迁到指定地区的刑罚。也适用于因连坐而坐罪之人。
七科谪: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的遣送七种人到边疆地区服役的刑罚。这七种人有:罪吏,亡命(逃亡者),赘婿,贾人(有店铺的商人),有市籍者(原来是商人的人),父母有市籍者(父母原来是商人的人),大父母有市籍者。如国家有战事需要人戍边首先考虑这七种人。
(5)罚刑:主要是罚金,在汉朝罚金是指强迫犯罪之人交纳一定量黄金的处罚。此外还有夺爵免官等,与秦朝的规定类似。
(6)赎刑:赎刑与罚刑不同,赎刑是允许用金钱来赎原判刑罚。汉朝的赎刑比较重要的有女徒顾山,是汉平帝时规定的适用于女犯的赎刑。女犯被判刑后,可以放其归家,每月交钱三百,雇别人上山砍柴以代替女犯应服的劳役。
㈢ 汉朝的腐刑是什么样的刑法
腐刑又叫宫刑,它是中国五大酷刑之一,也是最残酷的刑罚之一。执刑人用刀子剜掉受刑男子的睾丸,如果受刑者是女的,那么,这么女性将永远地失去生育能力。总之,这是一种对人格施以极大侮辱的酷刑。司马迁就遭受过这种酷刑
㈣ 简述汉代刑法的主要原则
1、刑事责任年龄,几次变化:10岁—70岁;8岁—80岁;7—80岁;10—80岁。
2、上请原则(贵族官僚有罪先请原则) 一定范围内的官僚、贵族及其子孙犯罪,不交一般司法机关处理,而应先奏请皇帝裁决。官贵犯罪可以请示皇帝给予优待。
3、亲亲得相首匿(亲属相隐原则:汉宣帝),亲属间首谋藏匿犯罪可以不负刑事责任。
4、尊老怜幼原则(恤刑原则) 对于犯罪的老、幼、妇孺、病残者,在定罪量刑方面给予照顾 。
㈤ 西汉后宫有哪些刑法
有 鸠杀
(主要是皇帝赐死)
白绫赐死
鞭笞
杖责
人彘
(将手脚砍断,熏聋耳朵,灌哑药,关在厕所里,起名为“人彘”。)
插 针
(用针插手指甲缝。常用于女囚 )
㈥ 汉朝有哪些刑罚
汉朝的刑罚情况如下:
汉初,继续沿用战国和秦的刑罚制度,刑罚以肉刑为主。秦国的各种死刑也继续使用。此外汉朝自创了“殊死”这种死刑。虽然名称听上去有些可怕,但据《汉书·高帝纪》的韦昭注,“殊死”不过是斩首而已。在徒刑方面,汉朝有“顾山”。刘衍元始元年六月的书:“天下女徒已论,归家,顾山钱月三百”(《汉书·平帝纪》),即女囚犯一个月出钱三百,代替自身劳役。这种刑罚只适用于女囚犯,也称“女徒顾山”。
也就是说到了刘恒时代以前,中国的刑罚依旧野蛮残忍。但是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这种情况注定要有所改变。而这种改变,在刘恒时代开始了。据传说,刘恒的刑罚改革,跟一个女孩有关。《汉书·刑法志》记载了这个传说:齐国太仓令淳于公有罪,当处肉刑,被解往长安。
他没有男孩,只有五个女儿。根据封建礼节,女人不好到处走动,打点关系。这使他感到十分郁闷,就骂说:真恨我没有儿子!女儿到了事情危急的时候,一点用处都没有!最小的女儿缇萦不忍父亲受苦,也因为对这句话不大服气,于是随父到长安,上书刘恒,表示愿意没为官奴婢,以赎父亲的刑罚。刘恒怜悯她,遂发布了一道诏书说:“刑至断肢体,刻肌肤,终身不息”,是“不德”,要求改革刑罚制度。
丞相张苍、御史大夫冯敬提出改革方案:凡当完者,完为城旦舂;当黥者,髡钳为城旦舂;当劓者,笞三百;当斩左趾者,笞五百;当斩右趾者,弃市。刘恒批准了这个方案。这一年是刘恒即位的第十三年,耶元前167年。
于是一个巨变发生了:原先,中国的刑罚以野蛮残忍为其特点,除了印度和昙花一现的亚述,天底下再也找不到像中国这么恶劣的刑罚制度。而刘恒的一道诏书却改变了这一切。废除肉刑!这在人类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创举。对于习惯肉刑的中国人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刘恒刑罚改革的历史背景,是封建制度需要更多的生产力,而受过肉刑的人身体受到过不同程度的破坏,劳动力必然下降。而从法制经验来看,受过肉刑的人在外形上有明显的特征,几乎肯定会一辈子受人歧视,很容易会萌发破碗破摔甚至报复社会的心理,对社会治安没有好处。
这两条恐怕才是刘恒改革的深层考虑。但无论刘恒当年是怎么考虑的,我们都应当承认他是一个伟大的皇帝。而勇敢的缇萦,也无意中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英雄,她的位置,比后世那些自觉葬身于万恶的封建礼教的“烈女”要高得多。
㈦ 汉代以行为人的什么作为确定刑事责任的标准
秦朝以()作为确定刑事责任年龄的标准。
参考答案:身高
㈧ 汉朝有哪些刑罚
1)死刑:大体上与秦朝相类似,有弃市、腰斩、具五刑、夷三族等,汉朝与秦朝不同的有“殊死”,殊死即斩首,据《汉书·高帝纪》记载:高帝六年,令曰:“兵不得休八年,万民与苦甚,今天下事毕,其赦天下殊死以下。”师古作注曰:“殊,绝也,异也,言其身首离绝而异处也。所以,殊死就是斩首。
(2)肉刑:
宫刑,在汉朝又叫腐刑或蚕室刑;
斩右趾,在汉文帝除肉刑时改为弃市,在此之前之后,都存在;
斩左趾,汉初曾沿用秦朝的斩左趾,在汉文帝除肉刑时改为笞五百,经景帝减少笞数,最后确定为笞二百;
劓刑:汉初也曾沿用秦朝旧制,在文帝除肉刑时改为笞三百,景帝时期减为笞一百。
黥刑:后改为髡钳城旦舂。
(3)徒刑:两汉时期的徒刑都规定了刑期,
髡钳城旦舂:男犯剃掉头发带上械具去筑城,女犯舂米的劳役刑,刑期是五年。
完城旦舂:不加肉刑也不加髡刑的男子筑城,女犯舂米的劳役刑,刑期是四年。
鬼薪白粲:男犯为宗庙砍柴,女犯为宗庙择米的劳役刑,刑期为三年。
司寇:男犯到边境防御寇贼,女犯服相当劳役的刑罚,刑期是二年。
罚作,复作,男犯守边,女犯为官府干活的劳役刑,刑期是三个月到一年。
(4)迁刑:
又叫做徙刑,把犯人迁到指定地区的刑罚。也适用于因连坐而坐罪之人。
七科谪: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的遣送七种人到边疆地区服役的刑罚。这七种人有:罪吏,亡命(逃亡者),赘婿,贾人(有店铺的商人),有市籍者(原来是商人的人),父母有市籍者(父母原来是商人的人),大父母有市籍者。如国家有战事需要人戍边首先考虑这七种人。
(5)罚刑:主要是罚金,在汉朝罚金是指强迫犯罪之人交纳一定量黄金的处罚。此外还有夺爵免官等,与秦朝的规定类似。
(6)赎刑:赎刑与罚刑不同,赎刑是允许用金钱来赎原判刑罚。汉朝的赎刑比较重要的有女徒顾山,是汉平帝时规定的适用于女犯的赎刑。女犯被判刑后,可以放其归家,每月交钱三百,雇别人上山砍柴以代替女犯应服的劳役。
㈨ 汉朝的刑法是怎样规定墨刑刑罚的
汉初刑法沿袭秦制,仍使用墨刑。《汉书·刑法志》规定“墨罪五百”,条款数目同周初一内样。公元前167年,汉容文帝刘恒下诏废除肉刑,规定将应受墨刑者“髡钳为城旦舂”。意思是,男子应当黥面者,改为剃去头发、颈上戴上铁制的刑具,去做为期四年的“城旦”苦役;女子应当黥面者,改为去做为期四年的舂米苦役。以后直至汉末,黥面未再实行。但在汉代,匈奴曾规定,汉朝的使节如果不以墨黥面,不得进入单于所居住的穹庐。有一次,王乌充任汉朝使节,出使匈奴时顺从了他们的规矩,单于大喜,同意让匈奴的太子到汉朝做人质,请求与汉和亲。沈家本在《历代刑法考·刑法分考·墨》中说,匈奴的这种规定是他们的一种习俗,只是用墨画在脸上,象征性地表示黥面,并非真的用刀刻割皮肉。这和作为刑罚的黥面当有所区别。
㈩ 汉朝的刑法有那几种
http://www.gxtvu.com.cn/ewest/web_courseware/law/0140/neirong/z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