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通则155
1. 民事责任的规则有哪些
我国《民法通则》第106条就是关于归责原则的阐述。在我国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体系是由: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所构成。过错推定是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一种方式。楼上的请勿误导!
(一)过错责任原则是以行为人的过错为承担民事责任要件的归责原则。无过错即无责任。《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就是该原则的一般规定。过错推定是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一种方式,它是根据损害事实的发生推定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主要行为人证明自己确无过错时,才能免除责任。
(二)无过错责任原则是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不以过错的存在判断行为人应否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民法通则》第106条第3款就是该原则的一般规定。
(三)公平责任原则是在法律没有规定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而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又显失公平时,依公平原则在当事人之间分配损害的归责原则。我国民法通则和民通意见有3处规定体现了公平责任原则:民法通则第132条、民通意见第155条、157条。
2. 民法通则里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包括16周岁吗
凡是法条里写的"数字+以上/以下"的,都是包括本数字的表示。
16岁以上,也包括16岁。
3. 2014年6月9日之前 法律上是不是包括了6月9日当天了
2014年6月日之前,包括6月9日当天。
第一百五十五条 民法所称的“以上”、“以下”、“以内”、“届满”,包括本数;所称的“不满”、“以外”,不包括本数。
对于“以前”是否包括本数,民事法律和司法解释没有明文规定。如双方所提交的证据中有关一些规定、规章的表述,对“以前”的解释,既有包括本数,又有不包括本数的理解,但通常“以前”与“以内”相近,“以后”与“以外”相近。从民事判决通常所确定的履行期限的解释来看,在某期日前履行也包括在该期日当天履行。
(3)民法通则155扩展阅读:
一、案件主要事实
魏利生、李云龙在2002年共同出资设立了榆次同力达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同力达水泥公司)。公司注册资本3789万元,其中魏利生占49%,李云龙占51%。后由于经营理念不同,二人难以继续合作。
2003年4月17日,双方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书》。协议第1条规定,由李云龙出资1800万元购买魏利生所持有的同力达水泥公司49%的股权。第2条规定,本协议签订后30日内,李云龙支付转让金1000万元,余款于2003年6月30日前支付400万元,同年8月31日前支付400万元。
以上协议生效后,魏利生按约退出了同力达水泥公司的经营,李云龙按约支付了前两期转让金1400万元。对第三期转让金的支付,双方发生争议。
第三期付款的情况是,2003年8月30日,李云龙以山西同力达电业工程有限公司名义开支票付给魏利生的榆次大发物资供应站45万元,该开户行榆次经济技术开发区郭家堡农村信用合作社郭家堡分社于当日转讫。同日,又开出18万元和7万元两笔支票,郭家堡分社均于当日转讫。
此时同力达电业公司在其开户行郭家堡分社的账上已无力支付剩余款项,遂于2003年9月1日贷款200万元到账后又支付130万元。另有200万元,李云龙以同力达电业公司名义于2003年9月1日开出支票付给魏利生的榆次大发物资供应站,并由晋中市城市信用社北山分理处于当日转讫。
对于其中一笔130万元转让金的支付情况双方有争议,支票是2003年9月1日开出的,郭家堡分社于2003年9月3日转讫,此联为收款人开户行的收款传票。而李云龙开庭时提供了进账单的第三联,该联的转讫日为2003年9月1日,与魏利生提供的第二联凭证相互矛盾。
二、案件争议焦点
合同最后的履行日期应当是哪一天
三、判决观点:
最高院认为:
1、《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以下简称票据法)规定的各项期限的计算,适用民法通则关于计算期间的规定。民法通则第155条规定:“民法所称的‘以上’、‘以下’、‘以内’、‘届满’,包括本数;所称的‘不满’、‘以外’,不包括本数。”对于“以前”是否包括本数,民事法律和司法解释没有明文规定。
如双方所提交的证据中有关一些规定、规章的表述,对“以前”的解释,既有包括本数,又有不包括本数的理解,但通常“以前”与“以内”相近,“以后”与“以外”相近。
从民事判决通常所确定的履行期限的解释来看,在某期日前履行也包括在该期日当天履行。因此,就本案所涉2003年8月31日前支付的约定而言,应当包括本数。
4. 遇到一个比较费解的问题,请问各位某日之前包括当天,比如周三之前完成工作,那包括周三吗
包括周三。
《民法通则》第155条规定:“民法所称的“以上”、“以下”、“以内”、“届满”,包括本数;所称的“不满”、“以外”,不包括本数。”对于“以前”是否包括本数,民事法律和司法解释没有明文规定。如双方所提交的证据中有关一些规定、规章的表述,对“以前”的解释;
既有包括本数,又有不包括本数的理解,但通常“以前”与“以内”相近,“以后”与“以外”相近。从民事判决通常所确定的履行期限的解释来看,在某期日前履行也包括在该期日当天履行。
民法通则第154条第3款规定:“期间最后一天是星期日或者其他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的次日为期间的最后一天。”
(4)民法通则155扩展阅读
1、提高对《民法通则》第155条的重视程度
将《民法通则》第155条的规定列为设计交易框架时必须考虑的法律规定,养成在此方面规范运作的意识,最大限度的避免风险。
2、优先使用规范法律用语
在设计义务的履行期限时,应当优先使用《民法通则》规定的“以上”、“以下”、“以内”、“届满”、“不满”、“以外”等规范的法律用语。这样,即便发生纠纷亦可以通过法律进行准确解释,从而使义务边界清晰,避免因理解错误而产生法律风险。
5. 民法中的不满包不包括本数
第一百五十五条 【与期间计算有关的术语】民法所称的“以上”、“以下”、“以内”、“届满”,包括本数;所称的“不满”、“以外”,不包括本数。
摘自民法通则 第155条
6. 某日前是否包括当日在内。比如“务必于8月10日前提交报告”,包括8月10日吗。法律依据呢
7. 法律中关于本数包含与否的问题
不低于、不满、以外都不包括本数。
我国《民法通则》第155条明确规定:民法所称的“以上”、“以下”、“以内”、“届满”,包括本数;所称的“不满”、“以外”,不包括本数。
8. 不低于在法律上讲是否包含本数,具体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不低于、不满、以外都不包括本数。
我国《民法通则》第155条明确规定:民法所称的“以上”、“以下”、“以内”、“届满”,包括本数;所称的“不满”、“以外”,不包括本数。
准则和指南是专业判断的基础和逻辑起点,多数情况下确切的数字比例只是参考,不会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明确“是否包含本数”意义不大。
(8)民法通则155扩展阅读: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
第一百五十四条民法所称的期间按照公历年、月、日、小时计算。
规定按照小时计算期间的,从规定时开始计算。规定按照日、月、年计算期间的,开始的当天不算入,从下一天开始计算。
期间的最后一天是星期日或者其他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的次日为期间的最后一天。
期间的最后一天的截止时间为二十四点。有业务时间的,到停止业务活动的时间截止。
9. 民法上以上、以下是什么概念
《民法通则》第155条规定,民法所称的“以上”“以下“以内”“届满”,包括本数;所称的“不满”“以外”,不包括本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