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北洋司法局

北洋司法局

发布时间: 2021-12-01 14:25:35

⑴ 民国时有哪些档案保管机构

建国后,1954年11月,中央批准在国务院设立国家档案局,作为国务院直回属机构,1959年中央档案答馆成立,同年,很多各省市地方档案馆也陆续成立。
我也是想找民国时期的档案保管机构,确实没有像建国以后的档案馆这样单独的机构,甚至不像古代也有专门机构。

⑵ 北洋政府司法组织体制的特点

希望对你有帮助1.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北洋政府的法律大体分两类:一普通法,指在全国范围内普遍适用的法律,如《暂行新刑律》;二特别法,指用于特定时期、特定地点、特定人或事的法律,如《陆军刑事条例》。
2.恢复废除的遣刑和笞刑。
3.军队会审重于其它审判机构。北洋政府的审判机构大体分三种:一为特别法院,二为普通法院,三为监理司法法院。特别法院主要是军队会审。北洋政府法律规定,军队会审的范围有:一是军人犯罪要由军法会审机关处理,非军人犯罪也可由军法会审裁决;二是刑事案件要由军法会审审判,民事纠纷也可由军法会审处断。这样,它可以审讯所有人员,也可处断一切案件。

⑶ 唐宝锷的详细

唐昭航有十三子、十一女,唐宝锷是第四子。在唐昭航的众多子女中有多人出国留学,后代遍布海内外,其中著名的除了唐宝锷以外,还有第十子唐宝潮(族名唐宗斌)。 1872年容闳提倡、组织官派留学生赴美国,创官费留学之先河。其后,清廷又陆续派幼童赴欧洲留学。1894年,中日甲午之役,清廷惨败,开始猛醒,朝野有倡学日本明治维新者,视游学东瀛为富强之要径,乃有向日本派遣留学生之议。
唐宝锷1896年初从上海回乡考取秀才。这时正值清廷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注:相当于外交部)首次选派留日学生。唐宝锷应试入选,于1896年农历三月派往日本。这是中国官费派往日本的第一批留学生,这一批共13人,没有幼童,唐宝锷18岁,是其中最年轻的。
唐宝锷1899年从亦乐书院毕业后,被清廷任命为驻日本长畸领事馆代理副领事,时年21岁。两年后,1901年唐宝锷调任驻东京公使馆馆员,因为他的日语讲得非常流利,每逢清廷官员赴日访问,他都担任翻译。
唐宝锷在驻日公使馆担任翻译期间,还在东京早稻田专门学校的邦交行政科学习国际法,并兼任宏文书院(即原亦乐书院)讲师。1903年唐宝锷从专门学校毕业后,又升入由专门学校升格而成立的早稻田大学,在政治经济部学习,1905年毕业回国,是中国第一次在日本取得学士学位的留学生,同时毕业的中国留学生,还有先去日本的金邦平。
唐宝锷从早稻田大学毕业后回国,参加清廷对留学生殿试考核,被授予一等进士。清光绪三十二年一一宣统三年(1906至1911)间,历任北洋司法官养成学校监督(校长)、洋务局会办、陆军部一等首席参事官、川粤铁路督办等职。清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南北和议中,唐曾任北方总代表唐绍仪的参赞。民国肇建后,历任北方政府国会众议员、大总统顾问、直隶都督府顾问、外交科长、绥远将军署高等顾问、荣旗垦务督办署秘书长、归绥警务处处长等职。1924年11月退出政界后,之后在北京、天津两地开办律师事务所,并在天津定居专执律师职业。 唐宝锷是中日之间的法律问题专家,天津有名的大律师,曾被聘为北京铁路局的法律顾问。唐宝锷还作为京津律师代表,多次出席全国律师协会代表大会,并被大会选为执行委员、会长。
约1948年,唐宝锷年迈,停止律师业务,1953年病逝,享年七十五岁。
有《东语正规》、《日本明治维新概要》等多种著作留世。

⑷ 北洋政府司法制度的特点

扩大外国人的司法特权;滥施军事审判权;实行司法专横。县知事兼理审判是北洋时期基层的法律结构。

⑸ 民国北洋时期京兆尹,步军统领,警察总监有什么区别

北洋时期官制名称极为复杂,新式官名与旧式官名往往同时使用,旧式官名之使用在司法及地方军政领域有甚,如民初大理院之院长、推丞、推事共存;平政院肃政厅之都肃政史、肃政史;更遑论地方民政之巡按使、道尹、县知事;地方军政之将军、巡按使、镇守使、都统等复古职衔。但此类旧式官衔多为借名而非沿用,且变动频繁,至北洋末训政初,此类官衔大多都被改为新式官名。但本文所要描绘的“京师步军统领衙门”是其中的一个特例,也是北洋政制中的一朵奇葩。
“京师步军统领衙门”前身是清朝的“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简称“步军统领衙门”,也称“九门提督”。这个机构的奇葩之处在于,它是共和之后沿用前朝的一个机构,名称不变(还是叫衙门!),机构职官基本不变,职能基本不变。为什么在政权机构全面重建改称的过程中会保留这样一个残余?笔者对其百思不得其解,目前亦没有找到相关的著述,在此且作为一个悬案留待研究。
按照《最新清国文武官制表》上的记述,清代步军营官制分以下诸等:

统领(从一品)
翼尉(正三品)
协尉(正四品)
城门领(从四品)
副尉(正五品)
步军校(正六品)
捕盗步军校(正六品)
署步军校(正六品)
城门骁骑(正六品)
城门吏(正七品)
门千总(正七品)

下面,是《中华军事职官大典》上有关北洋“步军统领衙门”相关职官的介绍:

· 【步军统领衙门】民国初年,北洋政府沿置步军统领衙门,以步军统领为主官,下属左、右翼总兵各一人。所辖组织机构有:步军左右翼,巡捕五营(中、南、北、左、右),将校研究所,军械库,军法执法处,四郊路工、卫生、国捐三总局等。(笔者按:步军左右翼,巡捕五营等同清制)
· 【左右翼总兵】:中华民国初期,北洋政府军事职官名称。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始置,左右翼总兵各一人,隶属于步军统领衙门主官步军统领。(该词典【总兵】条目云:辛亥革命后,直、豫、甘、新等省曾设置总兵,不就陆续废去。何故唯步军统领衙门不变?)
· 【步军翼尉】:1. 清代八旗步军营的营官,位正三品。步军统领下设翼尉二员,分置左、右。翼尉统领步军校,负责京师治安、卫戍、缉捕盗匪等事宜。2. 中华民国初期,北洋政府沿设步军统领衙门,负责维持京师治安,亦分左、右两翼,各设翼尉一人。职掌与清制相同。
· 【步军协尉】:清代及民国初期北洋政府步军统领衙门军事职官名称。请代为正四品武官,共设24名。民国初年,左、右两翼各16人。其职责是分别稽查八旗地面各官厅,统步军校,维持各区治安、卫戍、缉捕之事。各地面官厅协尉之下有副尉一人,左、右两翼各13人,为正五品官。
· 【步军副尉】:清代军事职官名称。如,守卫京师的提督九门步军统领下有翼尉、协尉、副尉,负责守卫、巡警、扫除事务。
· 【步军校】:1. 清代军事职官名称。八旗步军营内设步军校1228名,正六品,又有捕盗步军校40名,委署步军校72名。在步军统领辖下,分汛驻守京师各区,负责京师的治安、卫戍、缉捕之事。2. 中华民国初年,北洋政府步军统领衙门步军左、右翼仍置步军校,共约250人。职掌与清代相同。
· 【城门领(门领)】:隶属步军统领,掌领各城门守备部队,负责城门的启闭、出入与治安管理。属吏有城门吏与门千总。民国初,步军左、右翼共设城门领25员,城门吏25员,每门一至二人;门千总32人,每门二人。
· 【城门吏(门吏)】:隶属步军统领衙门,是城门领的属吏,位正七品,负责城门的治安秩序。
· 【门千总】:隶属步军统领衙门,掌理门禁事务。京城内九门设城门领、城门吏、门千总各18人,均用满洲籍;外七门设城门领、城门吏各7人,门千总14人,都是汉军籍。所统有门军600余人,炮手32人,并有骁骑营马甲300余人协同防守城门。中华民国初北洋政府步军统领衙门仍有此职。。。。。。

⑹ 列举1919年北洋政府罢免官职的三个人

曹汝霖
清末民初高级官员,新交通系首领。字润田。生于上海。幼年入私塾,后去汉阳铁路学堂读书。

1900年赴日本留学,鼓吹君主立宪,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04年归国,任职商部商务司。后被调入外务部。1913年被袁世凯指派为第一届参议院议员。同年8月任外交部次长。1915年1月参与同日本公使谈判“二十一条”。1916年4月任交通总长,后兼署外交总长,并任交通银行总理。翌年1月通过西原龟三向日本兴业等银行借款500万日元。1917年7月任段祺瑞内阁交通总长。次年3月兼任财政总长,又向日本大宗借款,充作军饷。1918年秋,不惜丧失山东铁路主权,向日本再次借款。他依仗在交通、财政方面所据要职,成为新交通系的首领。1919年初任钱能训内阁交通总长。五四运动中,北京学生包围并冲入曹宅,放火焚毁其房屋。6月10日北京政府被迫下令罢免他的职务。此后,任井陉正丰煤矿公司董事长。抗日战争时期任汉奸组织华北临时政府最高顾问和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咨询委员。1949年去台湾,1966年8月死于美国底特律。著有《一生之回忆》。

章宗祥
章宗祥 (1879—1962)浙江吴兴人,字仲和。早年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回国后在清政府民政部任职。1912年任袁世凯总统府秘书。1914年任司法总长。1916年任驻日公使,与当时的交通总长曹汝霖、前驻日公使陆宗舆勾结,在段祺瑞指使下,出卖国家主权,向日大量借款,激起全国人民愤怒。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在全国人民的强烈抗议下,北洋军阀政府被迫将曹、章、陆等免职。1920年任中日合办的中华汇业银行总经理。1925年任北京通商银行总经理。1928年后,寓居青岛。1942年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谘询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迁居上海。

陆宗舆
陆宗舆(1876—1941)字润生。浙江海宁人。1899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1902年归国后,任进士馆及警官学堂教习、巡警部主事。1906年冬随载泽出国考察宪政。1907年调任奉天洋务局总办兼管东三省盐务。次年升任候补四品京堂。1909年进京任宪政编查馆馆员。1910年10月,被选为资政院议员。次年秋任交通银行协理、印铸局局长。武昌起义后,任度支部右丞并代副大臣。后任袁世凯总统府财政顾问。1913年当选为参议院议员。同年12月被任为驻日公使。1915年初由袁世凯派遣,与陆徵祥、曹汝霖一起与日方谈判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6月8日,由他在东京与日本换文批准该条约。1917年8月,任中日合办的中华汇业银行总理,多次经手向日本借款。1919年4月19日,任察哈尔龙阳铁矿(今属河北)公司督办。五四运动中,与曹汝霖、章宗祥同被群众斥为卖国贼。6月,被罢免。1925年后一度出任临时参政院参政。1940年,汪伪国民政府成立,被聘为行政院顾问。1941年6月1日病死于北平。

⑺ 北洋军阀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南京临时政府,的先后顺序请帮忙排一下!!

1、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2日)

1912年1月1日成立,由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之临时管治机构,也是中华民国建国以来第一个中央政府机构。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改用民国纪年,中华民国正式建国。

其存在时间约3个月。1912年4月1日,孙文在南京向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4月2日解散。

2、北洋军阀政府(1912年——1928年)

1912年2月15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当选中华民国首任正式大总统,标志着北洋政府正式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和平的方式完整继承前朝疆域的政权,也是中国继清朝灭亡后第一个被国际承认的中国政府。

1928年6月8日,国民党军队进入北京,北洋军阀政府在中国的统治最后结束。

3、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4月18日~1948年5月20日)

1927年4月15日,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蒋介石、胡汉民、吴稚晖、李石曾、张静江、邓泽如、陈果夫等在南京开谈话会,决定建都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取消武汉国民政府。

1948年3月29日,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行宪国大,选出蒋介石为总统、李宗仁为副总统,国民政府改组为总统府,中华民国由训政时期进入宪政时期。同年秋冬,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决战,组织了三大战役,国民党政府的覆灭已成定局。

(7)北洋司法局扩展阅读:

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年4月至1916年6月。内容包括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府建立,袁世凯复辟帝制及其失败。

2、皖系军阀统治时期:1916年6月至1920年7月。内容包括北洋军阀的分裂,段祺瑞把持北京中央政权,直皖战争皖系战败。

3、直系军阀统治时期:1920年7月至1924年10月。内容包括第一、二次直奉战争和冯玉祥北京政变等。

4、奉系军阀统治时期:1924年10月至1928年12月。内容包括张、段、冯的短暂联合,直奉联合反对国民军,北伐成功,奉系军阀张作霖退回东北。

⑻ 北洋时期的国务院是干嘛用的

中华民国国务院,是中华民国辛亥革命时期和北洋政府时期的最高行政机关。以国务总理为首长。
1912年4月20日,始设国务院。1915年5月1日,袁世凯为集中总统权力,改《中华民国约法》,废除国务院,设政事堂,废除国务总理,设国务卿。政事堂附属总统府,不再是独立行政权力机关。1917年5月8日,恢复国务院建制。第二次直奉战争后,段祺瑞在民国十四年1925年11月24日任临时执政,集总统、国务总理权力于一身,废国务院与国务总理,1925年12月26日复设。张作霖于十七年(1928年)6月18日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自任中华民国安国海陆军大元帅,也设置国务院与国务总理。
历届国务院均以秘书厅为办事机构,秘书厅设秘书长,下分若干课。国务院所辖各部:南京临时政府有陆军、海军、司法、外交、财政、内务、教育、实业、交通九部。迁都北京后,国务院设外交、内务、财政、陆军、海军、司法、教育、农林、工商、交通十部,后撤销农林部、工商部,设农商部。中华民国军政府时,设外交、军事、内务、财政、司法、教育、实业、农工、交通九部。
以上摘自维基网络,希望对你有帮助。

⑼ 为什么军阀各派系争夺北洋政府的领导权

北洋政府实际上就是没了皇帝的清政府。以太平天国为代表的晚清大动乱,让清朝中央政府的权力严重下移,形成了清朝中央政府和江南督抚势力的二元权力格局,这两方在对外政策上往往存在分歧,不能一致对外,是造成甲午战争失败,庚子国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因为这两次战争,清朝中央政府权威大降,南方督抚的权力进一步增强。辛亥革命实际上就是这些人对清末新政权力分配不满的造反。辛亥革命后维持封建统治秩序的儒家道德体系随着清王朝灭亡也随之崩溃,这种情况下,掌控国家只能靠强人政治。民国初年最需要的是建立一套有效的民主宪政制度,让国家步入正轨,但宋教仁遇刺让中国宪政遭到巨大损失,随后孙中山挑起“二次革命”开了军阀混战恶劣的先例。当时的人们都知道民主共和好,但怎么做,怎么实现都不知道,唯一的带头人宋教仁也被暗杀,当时如果用司法程序来解决宋教仁遇刺案,无疑是一次普及宪政思想的好机会,但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让很多人看到天天宣传民主共和思想的人都用枪杆子来解决问题,这些人也就学着用枪杆子解决问题。袁世凯活着的时候,面临地方势力不断索要权力,走宪政这条路走不通,最后又走回了帝制的老路,结果在反对声中败亡,袁世凯死后再也没有强人可以控制全局,北洋政府随之分裂,列强出于自身利益考量,扶植各个派系军阀,让彼此间谁都不能轻易消灭谁,加剧了中国的分裂。

⑽ 北洋政府为什么叫北洋

北洋政府是史称,被叫“北洋”的原因是:当时掌控北京政府的主要是北洋军阀,北洋军阀一称是指在晚清时期由袁世凯培植起来的北洋新军的一些军事将领。

北洋政府民国军阀势力之一,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袁死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各领导人以省割据导致分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

在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但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故而在北洋军阀时期北京政府又有北洋军阀政府(简称北洋政府)的称呼。历史上把长江吴淞口以北的军阀也称北洋军阀。

北洋——黄海的别称

北洋在古代,最早是黄海的别称,约从宋朝出现。清朝乾隆后期,把上海吴淞口的长江出海口定为北洋的南界,长江以北地区,统称为北洋,反之称南洋。

咸丰十年(1861年),朝廷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设三口通商大臣。1870年,三口通商大臣撤销,所有洋务事宜,一并由直隶总督接管。直隶总督管的北洋地界,也称北洋通商大臣,或简称为北洋大臣。李鸿章在这一年接任直隶总督,管理北洋。

热点内容
海商法英国 发布:2025-08-26 02:42:32 浏览:936
新民法典物业管理 发布:2025-08-26 02:26:58 浏览:919
刘飏法院 发布:2025-08-26 02:26:58 浏览:347
经济法基础总论 发布:2025-08-26 02:19:24 浏览:753
桐乡房产律师 发布:2025-08-26 02:10:52 浏览:104
蔡辉司法考试 发布:2025-08-26 02:08:34 浏览:688
司法部牵头的 发布:2025-08-26 02:07:57 浏览:387
国家法律责任的形式有 发布:2025-08-26 02:01:04 浏览:92
政府是立法 发布:2025-08-26 01:53:50 浏览:975
法律咨询口号 发布:2025-08-26 01:49:00 浏览: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