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司法打赢了

司法打赢了

发布时间: 2021-12-02 03:08:48

Ⅰ 官司打赢了,但是对方就是不给钱,该怎么办呢

不得不说,遇到这样的情况就跟遇上老赖的情形是一样的。不过,对方也可能有一定情况,还是需要看情况而定去采取行动的。

法院判决之后,需要给钱的一方若存在不给钱,有三种情况可考虑。第一种,如果是一审判决,可能想着提起上诉;第二种,尽可能想拖着,能晚付一天是一天;第三种,是真的没钱。

如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这对于老赖们来说,也是有很大震慑作用。

目前,司法实践当中对老赖的制约会越来越严格,督促有还款额能力的债务人履行生效的法律文书确认的付款义务。

Ⅱ 如果去打官司打赢了,对方的律师费是不是要胜诉方出

民事诉讼中律师费的承担模式在世界各国主要有三种:一是由败诉方承担模式,主要是以法国、德国等一些大陆法系国家以及英国等国家为代表,即胜诉当事人对于律师的法定报酬和支出费用,在各种诉讼中均应由败诉方偿付;

二是各自承担为主,特别申请为辅模式,以美国为典型代表,对于律师费的请求,法院根据认定的事实、得出的法律结论单独作出判决;

三是各自承担为主,明确例外规定模式,以日本为代表,如日本最高法院有判决认为,侵权行为的被害者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利不得已提起诉讼时的律师费,如与侵权行为有因果关系的损失,可请求对方当事人赔偿。

我国对于律师费的承担,长期以来在司法实践中形成当事人各自承担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局面。但在理论上对律师费承担问题仍存在两种不同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律师费应当由败诉方承担,其主要理由是:

(1)律师费是败诉方应当赔偿的一种间接损失。随着我国法制建设日臻完善,法律规定和诉讼工作越来越复杂,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当事人聘请律师参与诉讼是一种客观现实的需要。当事人支付的律师费亦是因受到侵害而遭受损失的一部分,无疑应当纳入败诉方赔偿的范围。

(2)律师费由败诉方承担具有相应的法律依据。

(3)律师费由败诉方承担有助于减少滥诉现象。如果由败诉方承担律师费,由于加大过错方承担的责任,使得原告不会轻启诉讼念头,迫使当事人采取和解等其他途径解决纠纷,有利于节约国家司法资源,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4)律师费由败诉方承担是许多国家和地区司法的通例

另一种观点认为,律师费应当由聘请律师的一方当事人自行承担,主要理由是:

(1)现有关于律师费承担规定仅适用于部分领域,不能当然理解为败诉方(有过错方)承担律师费的法律依据;

(2)是否聘请律师是当事人的权利,而不是必须行为,法院不会因当事人是否聘请律师而改变案件审理结果,因此聘请律师与提起诉讼并不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3)我国现行有关规定对律师收费标准没有完全统一,且当事人和委托律师之间可自行协商,因此由法院界定收费的准确性有很大难度;

(4)由败诉方承担律师费还可能导致律师之间恶意竞争,不利于我国当前的法制建设。

Ⅲ 官司打输了赢了, 什么时间能拿到钱

判决书下来了,随时可以请求对方支付

Ⅳ 民事纠纷,司法处理不了。到法院打官司,打赢了对方拿不出钱来赔偿。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对方当事人在法院规定时间内没有履行判决,你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Ⅳ 我们家里面与政府打官司,打赢了,最终判决是分两次给钱,可是这第一次给钱的时间已经到了,但是他们迟迟

交涉下先,不行去法院,在不行就打电话给电视台

Ⅵ 律师为被告打官司如果打赢了是不是可以拿到很多钱

律师为被告打官司,一般情况下收取律师代理费,但是,律师也可以与委托人签订风险代理协议,最多可以取得一半的本金的回报,也许按照比例分成。如果有违法行为,可以向当地司法局举报。

Ⅶ 官司打赢啦但是对方没钱怎么办能拘留吗能拘留几次

不可以,民事判决只可以依据判决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只有在对方有拒不执行,藏匿财产的行为时候法院才可以采取十五天一下司法拘留。

司法拘留是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审判活动正常进行,对实施了严重妨害诉讼活动的人,采取限制其短期限的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法院拥有司法拘留的决定权。

第一百一十一条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

(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

(四)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的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

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一十三条被执行人与他人恶意串通,通过诉讼、仲裁、调解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一十五条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十万元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五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

拘留的期限,为十五日以下。

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机关看管。在拘留期间,被拘留人承认并改正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解除拘留。

热点内容
法院调查取证时间 发布:2025-08-25 18:45:09 浏览:723
环境道德的主要内容 发布:2025-08-25 18:27:38 浏览:523
法院会计工作 发布:2025-08-25 18:22:54 浏览:300
20年经济法教材 发布:2025-08-25 18:21:24 浏览:746
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不能统一 发布:2025-08-25 18:11:51 浏览:995
中国道德状况 发布:2025-08-25 18:11:40 浏览:890
法治的logo 发布:2025-08-25 18:04:58 浏览:19
李惠律师 发布:2025-08-25 17:58:04 浏览:44
化妆品生产管理条例 发布:2025-08-25 17:53:30 浏览:767
合同法387条 发布:2025-08-25 17:46:09 浏览: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