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司法考试卷三解析
❶ 2002年司法考试卷三第一题
2002年司法考试卷三第一题
1.甲公司要运送一批货物给收货人乙公司,甲公司法定代表人丙电话联系并委托某汽车运输公司运输。汽车运输公司安排本公司司机刘某驾驶。运输过程中,因刘某的过失发生交通事故,致货物受损。乙公司因未能及时收到货物而发生损失。现问,乙公司应向谁要求承担损失?
A.甲公司
B.丙
C.刘某
D.汽车运输公司
答案是A,这道题考的是合同效力的相对性,即合同的效力仅约束合同双方,而不能涉及到第三人。该题中,甲乙是买卖合同的双方当事人,而运输公司与甲之间是另外一个运输合同,当甲交付的货物不能按时交付给乙时,承担违约责任的只能是甲,而甲赔偿后可以再根据其与运输公司的合同追究运输公司的违约责任。所以,乙的损失应由甲来赔偿。
❷ 2006年司法考试试卷三67题困惑
个人建议不要一直抠一道题,司法考试民法总则部分不仅考法条掌握,还考法理运用。法理不外乎人情,老师常说作为理性的一般人的认知。选C没什么问题。建议听听李仁玉的,有助于提高法理认知。
❸ 司法考试2006年卷三51
朋友,司考题做多了,已经陷入误区
这是多选题,A项和B项根据合同法专74条和属合同法52条很明显正确
C项合同法意见一12条规定、专属权利禁代位
D项 说法过于绝对了和主观,你自己也说了,瑕疵包括权利和物的瑕疵;你只考虑该赠与物的权利瑕疵而没考虑赠与物物的瑕疵。该房若安全质量问题造成丙的人身伤害,而甲又明知而不告诉。丙是有权因因受赠房屋瑕疵造成的损失请求甲赔偿的。不能否定这种情况可能性
❹ 2006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三第10题解析
答案是A,当事人一放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的,应当向对放承担违约责任.在代办托运的情况下,货物交乘运人即为交付,所以已有权请求甲承担违约责任,然后甲在向丙要求赔偿.
❺ 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试卷三)
你好!
本题答案解析:所谓的反诉,是指在诉讼进行过程中,本诉的被告以原告内为被告,向受理容本诉的人民法院提出与本诉具有牵连关系的、目的在于抵消或者吞并本诉原告诉讼请求的独立的反请求,本题中,甲公司认为乙公司的电脑质量不合格而反诉乙公司,主体是符合条件的;而且本题中甲公司的反诉与本诉中乙公司请求支付余款及其利息是有牵连关系的,所以A的说法是正确的。《证据规定》第34条,当事人提出反诉,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注意这里的举证期限不等同于答辩期,因此B的说法是错误的。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18条规定,被告提起反诉、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决定合并审理的,分别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所以C是正确的。《民诉意见》第153条规定,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受理后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本题中,反诉虽然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但是法院应该裁定受理,因此D的说法是错误的,本题正确答案是AC。
❻ 07年司法考试卷三94题
本题考察返还请求权。可以参考2007年第6题,几乎是同一个知识点。
王某与丁某订立房屋买卖合同,丁某支付价款,王某交付房屋,但是没有办理产权移转登记。此时房屋所有权转移并未发生效力(物权法第9条),王某仍是房屋的所有权人。此时,王某是否有权请求丁某返还房屋?
研究王某的请求权是否成立,必须考察王某的请求权基础,即他依据哪一项法律规范,能够向丁某请求返还房屋?请求权根据其据以发生的实体权利,可以区分为物上请求权和债权请求权。就返还请求权而言,也在物权和债权法律体系中具有不同的形态。在物权法上,为所有物返还请求权,在债法上,为合同下的返还请求权。
所有物返还请求权的成立要件为:(一)请求权主体为所有权人;(二)请求权相对人为无权占有人;(三)物并未灭失(物权法第34条)。所有物返还请求权是所有权的占有权能发生的请求权,只有所有权人,才能行使所有物返还请求权,自不必言。所有物返还请求权只能向无权占有人行使,倘物在他人的有权占有下,则有权占有这一事实就构成对所有物返还请求权的有效抗辩,并排除所有物返还请求权的效力(史尚宽认为对有权占有人,仍得行使所有物返还请求权,只是有权占有人得为有效抗辩。是为请求权成立说与抗辩权发生说的区别,但这基本上是法律观念上的讨论)。物如果已经灭失,则物权因失其客体而归于消灭,所有权人的返还请求权将转化为损害赔偿请求权,并应适用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法律规范。本题中,王某的所有物返还请求不难满足以上(一)(三)要件,但是应注意到,丁某取得对房屋的占有,并非无权占有。该占有的合法权源,为王某与丁某之间的有效合同,以及已经完成的有效交付。根据王某与丁某之间的合同,王某负有交付标的物并移转标的物所有权的义务,其中交付义务已经履行,使丁某取得了对标的物的有权占有,而移转标的物所有权的义务(登记义务)尚未履行,不影响丁某之占有为有权占有的事实。丁某得以有权占有为抗辩,以对抗王某的所有物返还请求权,使之不生请求效力。即,由于要件(二)不成立,故王某的所有物返还请求权不成立。
我国合同法第235、377条等规定了返还请求权,这是一种独立的返还请求权类型,称为合同下的返还请求权。不同于所有物返还请求权,合同下的返还请求权据以发生的实体权利,为有效合同产生的债权。合同下的返还请求权的成立要件为:(一)存在有效合同;(二)合同约定了当事人的返还义务;(三)请求权相对人为合同当事人;(四)物并未灭失。由要件(二)可知,合同下的返还请求权,一般产生于租赁、借贷、保管、运输等合同类型。对于买卖合同而言,当事人并不在合同下负有返还义务。本题中,王某与丁某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为有效合同;王某负有移转标的物所有权的义务,但尚未履行;丁某并未在合同下负返还义务。因此,要件(二)不成立,王某的合同下的返还请求权不成立。题外的话:所有物返还请求权与合同下的返还请求权由于其请求权基础不同,有时会发生竞合的关系,比如租赁合同到期后,作为出租人的所有权人即可以行使所有物返还请求权,也可以行使合同下的返还请求权,此时两个请求权竞合,出租人可以择一行使。
综上,王某无权向丁某请求返还房屋。相反,他有义务向丁某转移房屋所有权(办理登记)。拒不履行这一义务将产生违约责任。A对,B错。
小王是否能够向丁某请求返还,也可以通过上面两个返还请求权基础的分析加以判断。
小王为王某的继承人,根据物权法第29条,自继承开始时(王某死亡时)即取得房屋的所有权。因此,小王为所有权人。他对丁某的所有物返还请求权是否成立,则完全与王某的所有物返还请求权是否成立做同样分析。简言之,由于丁某并非无权占有,王某对丁某并无所有物返还请求权。
小王继承了王某的全部遗产,此为对遗产的概括继承,在遗产价值范围内继承人有义务清偿被继承人之债务(继承法第33条)。故,就王某与丁某的房屋买卖合同,小王作为继承人须概括承受,他可以将已支付的价款作为遗产的一部分加以继承,也须负担合同下的给付和移转所有权之义务。小王作为买卖合同的概括承受人,对丁某是否得主张合同下的返还请求权,则与王某的合同下的返还权分析完全相同。简言之,由于买卖合同有效,丁某并无返还义务,小王的合同下的返还请求权不成立。
综上,小王亦无权向丁某请求返还房屋。C对,D错。
❼ 2012年司法考试卷三的一个题不理解,此题较长,需要一定的法律水平才能解答,望有耐心的高手指点
“占有”状态与物权归属没有必然联系,所以物权绝对性与乙方主张回有权占有并不矛盾。乙答方可以主张“有权占有”,但这不意味着他对房子有所有权。占有是一种事实状态,而不是一种权利,从物权法对“占有”保护的特殊规定,即可看出这一点。
❽ 2006年司法考试卷三第13题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千问题的解释》专第5条规定,法人或属者其他组织以人格权利遭受侵害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此本题中国土局的诉讼主张不能成立。第8条规定,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因此副局长及前局长的诉讼主张也不能成立,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