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庄寨镇司法所

庄寨镇司法所

发布时间: 2021-12-07 08:14:39

『壹』 民告官第一案的存在风险

告官者被当庭拘押
近日,武夷山市人民法院的审判法庭内发生了一件怪事:身为行政诉讼案件被告的武夷山市公安局在案件诉讼期间当庭出示拘留证,欲强行拘留该案原告,后又进入法院办公楼强行抓原告。
1992年6月23日,原告彭朝阳不服武夷山市公安局收容审查,8月15日下午武夷山市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庭审期间,市公安局先后开来警车、摩托车四辆,出动公安干警八九人,当审判长宣布休庭,书记员准备和原告核对庭审笔录时,市公安局公安人员冲上前去,在未对原告宣布解除原治安处罚决定的情况下,向原告出示拘留证,亮出手铐,欲将原告当庭抓走。审判长当即予以制止,将原告带进法院办公室核对笔录。公安人员紧追不舍,闯入办公室,被审判长再次制止后又在法院会议室内守住楼梯口,将彭朝阳堵在行政庭办公室,声称:“我们早就要抓人了。”法院人员虽极力制止,同时报市委、市人大,彭朝阳仍于次日凌晨被押往市拘留所,以致法院要询问原告须经被告同意批准。
摘编自1992年9月8日第5版原题《被告当庭抓原告百姓怎敢再“告官”》
山东“曹县贴案”概要
曾受人们高度关注的山东“曹县贴案”终于尘埃落定。在互联网上发贴反映庄寨镇党委书记有关问题的曹县青年段磊日前获曹县人民检察院、公安局国家赔偿款16798元,而山东省有关部门对段磊所反映的问题也展开了调查。 (据新华网济南8月31日电)
山东“曹县贴案”深层次问题
本来是“民告官”的事件蹊跷地转化成了“官告民”的事件。当地公检法全部上手,迅速地完成了立案、侦查、刑拘、逮捕、提起公诉等司法程序,但终因证据不足,相继撤案撤诉、释放当事人、公开赔礼道歉、向当事人进行国家赔偿。这一司法过程从气势汹汹开始,到颜面丧尽收场,既如同一场随心所欲的儿戏,又恰似一场不负责任的闹剧。
其恶果,至少有三:
其一,国家赔偿最终由国家财政买单,司法机关的过错使国家财政平白无故地支出了一笔冤枉钱;
其二,司法机关的鲁莽行为使其自身的执行力、使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受到无法弥补的损伤,同时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被执法者在不经意间严重践踏;
其三,对群众监督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产生的消极影响难以估量。而事情的关键,那个镇党委书记到底有没有问题,在从2月份段磊发贴至今长达半年多的时间里,被悬了下来,究竟如何,还要等山东省有关部门调查结果出来后再说。
在我们现在这样的法治社会和大力反腐的环境下,群众反映领导干部有关问题,应该说是极其正常的事情。我们都知道,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与民主人士黄炎培的谈话中有这样的意思:只有人民起来监督政府、监督官员,政府和官员才不敢懈怠,我们的人民政权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不再重蹈“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覆辙。而我们现在的一些官员,遇到“民告官”、出现群众批评和质疑的声音,立即有一种自己的尊颜被冒犯、小民岂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反应,怒不可遏,甚而反戈一击,来个“官告民”,企图将反映自己问题的老百姓送进看守所、送上法庭。该事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部分官员已经丝毫听不得任何批评,已经完全忘记了革命领袖要求我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教诲。这种倾向发展、蔓延,将是极其危险的!
山东“曹县贴案”的反思
“曹县贴案”的当事人段磊,反映镇党委书记有关问题,但这些问题迟迟不被重视,反而受到传讯、刑拘、逮捕,可见“民告官”之如此艰难与坎坷。相反,被反映有问题的镇党委书记以自己被诽谤为由报案,公安机关即于2月8日立案侦查,2月25日将段磊刑拘,4月4日执行逮捕。其办案“效率”之“高”,真是令人叹服!可见,“官告民”是这样的简便易行、效果明显。一些司法机关就是这样,到现在还没有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人民的先进理念,而是固守着重官轻民、官官相护的陈腐思维。对普通老百姓反映的事,能拖则拖,想什么时候处理就什么时候处理。而在权势的影响下,不怕违法办案,失去法制理性,人为地将法律的天平偏向官员一方,导致出现错案。在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民告官”难、“官告民”易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和注意!
民告官,表明民主渠道畅通、监督机制正常、民意表达有序;官告民,表明一些官员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极其淡漠、滥用权力倾向极其严重,消除权力对司法公平的影响任重道远。民告官,有利于促进党和政府反腐倡廉、正确决策、长治久安;官告民,直接间离党和政府与人命群众的血肉联系,逐渐地会危害到社会和谐稳定,进而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因此,在我们的社会生活里,应该多重视些“民告官”的问题,少出现些“官告民”的现象。

『贰』 舆情监控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吗

舆情监控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吗?回答是肯定的。因为网络的力量越来越大,网络舆情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下面我用事实说话。
一种应运而生的网络舆情工作新工具

一、 网络舆情之时代背景
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
——胡锦涛
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数量达到3.38亿人,网民规模已稳居世界第一位,互联网的影响力也日益提升,网络舆论已成为不可小觑的强大社会力量。
近年来,网络热点事件频发,其大背景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涌现出一些新矛盾和新问题,如贫富悬殊、官员腐败、传统价值观受冲击等;二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上网获取新闻信息,发表见解和诉求,传统媒体垄断的传播格局被打破,网络成为草根阶层最便利的表达渠道。专家指出,一个事件能引起网民的高度关注,聚集网络舆情焦点,主要是该事件刺激了网民乃至社会公众“最紧绷的那根神经”,这体现在以下8个方面。

网络舆情焦点
典型事例

1
个别政府官员的违法乱纪行为
天价烟、罗彩霞案、贵州习水官员嫖宿幼女案

2
涉及代表国家机器的政法、城管队伍
俯卧撑、躲猫猫事件、邓玉娇案 、王帅案

3
涉及代表特权和垄断的政府部门、央企
北京站售票、央视大火、3G频段分配

4
衣食住行等全国性的民生问题
房价、养老保险、医疗体制改革、教育公平

5
社会分配不合理、贫富分化
国泰君安天价薪酬、高管降薪

6
涉及国家利益、民族自豪感
家乐福事件

7
重要或敏感国家、地区的突发性事件
奥巴马就职

8
影响力较大的热点明星的火爆事件
艳照门

近期网络曝光部分案例

序号 网络曝光时间
事件
备注
载体

1
2009-02-03
段磊发帖举报曹县庄寨镇书记郭峰
段磊被逮捕,后司法机关撤诉并道歉
天涯社区/新浪博客等

2
2009-02-12
王帅发帖举报政府违法征地
枯王帅被跨省追捕,后警方承认是错案
天涯社区

3
2009-03-03
浙江温州市官员低价购拆迁安置房
官方证实事件属实,随后司法介入,三个责任人被判刑
天涯社区

4
2009-5-22
湖南祁阳接待领导干部涉黄消费清单
红旗水库管理所原所长杨某等9名党员干部受到免职和其它相应处分
天涯社区

5
2009-06-17
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
市委成立联合调查组,该副局长停止工作接受调查
新华网
网络

6
2009-06-23
湖北29岁市长“打伞照”
官方无回应
凯迪社区

7
2009-06-25
重庆市高考状元造假
高考状元没被录取
各大论坛

8
2009-06-29
温州一警车在路上慢悠行驶被网友戏称“遛狗门”
公安局党委决定免除支队副队职务,并全市通报,研究加强队伍管理
温州“703804”论坛、新浪、网易、腾讯

9
2009-07-03
河北鹿泉市地方干部暴打请愿群众
官司方证实该事件属实

10
2009-07-20
四川洪雅县官员就餐后打砸饭馆引发饭馆人员上访
招商局局长作党内警告处分
四川在线天府论坛

11
2009-08-29
北京经适房资格公示“最牛身份证号”
网友和媒体从政府公示中发现线索,相关部门作出解释
各大论坛

12
2009-09-10
上海交通管理部门“钓鱼执法”
当事人发帖求助,司法介入,纠正错误执法
天涯社区

13
2009-10-08
新疆建设兵团“最牛团长夫人”打人
发贴曝光团长夫人欧打讲解员,其夫妇双双被免职
新华网论坛、红网论坛

14
2009-11-05
承德某乡镇书记“要跳楼就去五楼”
该书记因“对待接访工作不负责”被免职
各大论坛

15
2009-11-09
南京徐宝宝住院死亡案件
网友参加调查组推翻官司方结论,值班医生的确在玩游戏,患儿母亲曾下跪求救
天涯社区

16
2009-11-27
内蒙古贫困县阿荣旗检察院检察长刘丽洁借豪车
有关部门给予党内警告和行政处分,本人提出辞呈。
人民网
中国报业网
大河论坛

17
2010-2-28
广西来宾市烟草局原局长韩峰的“日记门”
已被批准逮捕,相关部门正在调查。
天涯社区

……

二、网络舆情之工作现状
作为信息时代的新兴产物,部分地方政府、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面对网络舆情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认识不够:片面认为网络是年轻人的娱乐工具,有荒诞低俗甚至“很负面”的东西。表现在工作中,满足于传统或既有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模式,习惯地认为做工作还是靠开会、发文件、看报纸来得现实;
二、重视不够:不愿意接受来自“虚拟世界”的声音,与其看到或听到不那么“顺眼”的“恶意”攻击,不如不看不听“眼不见”为净,信奉“真相不辩自明”,“身正不怕影子斜”,“谣言止于智者”等信条;
三、直面不够:内心怕网络、主观躲网络,“不怕通报,就怕网报”。一旦出“负面情况”避之不及,不是下达“封口令”就是摆起“鸿门宴”,以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意与网络保持一定的距离;
四、反应不够:敷衍塞责,一方面是不好说而不想说,另一方面是不屑一说,虽有所回应,但犹抱琵琶半遮面,三言两语,闪烁其词,凡此种种。
作为地方政府或领导干部,不敢面对网络舆情,小则影响个人形象和政府公信力,大则影响发展大局和社会稳定。网络舆情和其他事物一样,也是一把双刃剑!
事实表明,大多数网络舆论事件的发源地都在基层,但解决路径却依赖着高层;对于事件的处理,网民大都对党政高层存在较高期待和好感,对基层则持失望和不信任态度,表现出显著的舆论落差。对网络舆论事件的干预解决,主要是越级干涉,发生事件的主体部门、同级乃至直接上级主管部门大都没有参与事件的解决。虽然越级干涉的效果比较明显,但是它不可能成为常规的解决方式,而且也会刺激此类事件越来越多。如果不激发基层政府解决问题的活力和动力,而是一味将矛盾上交,很有可能引发更大的风潮。而从干涉的时机来看,严重滞后!在危机公关和议题管理上,最好是事件发生后12小时内作出反应和启动应急预案。但目前政府多是在事件成为网络舆情热点后才“千呼万唤始出来”,错过了改变舆情意见流向和正负态势的良好时机,往往造成网民的情绪淤积。如天价烟事件11天后干预,躲猫猫事件7天后干预,北京站售票事件4天后干预。
由此可见,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亟待提高。造成应对能力严重滞后除有前述的主观因素外,也与目前我们地方政府网络舆情专业人才短缺,应对机制不全,网络舆情监控的技术手段严重缺乏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热点内容
劳动法中木工定义 发布:2025-08-23 09:08:54 浏览:860
法官想退额 发布:2025-08-23 08:59:38 浏览:591
县级政府行政法规吗 发布:2025-08-23 08:44:31 浏览:881
律师商务照 发布:2025-08-23 08:32:08 浏览:506
阐述畜牧兽医行政法的组成 发布:2025-08-23 08:30:41 浏览:158
云南省法律援助第七条 发布:2025-08-23 08:30:34 浏览:715
十几岁能承担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23 08:29:54 浏览:17
组织的规章条例越多 发布:2025-08-23 08:29:14 浏览:568
依法治国人民当家做主 发布:2025-08-23 08:29:12 浏览:34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几本 发布:2025-08-23 08:24:38 浏览: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