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互联网司法模式

互联网司法模式

发布时间: 2021-12-19 09:00:43

A. 互联网+法律服务的商业模式

借鉴之前具有普适性的新美大平台等的O2O服务为典型特征的电商服务平台的发内展路径,可以大致猜想出容互联网法律服务平台未来的商业价值:
1.形成线上垄断后实施会员收费服务的定价权;
2.形成线上垄断入口地位后,以此为依托进行传统法律服务行业的规划化整合,包括服务主体的律师等、服务主体的机构、服务的内容等等的整合,进行行业的整体化升级改造;
3.形成线上平台对于线下服务主体资源的吸聚,并且挖掘这些律师等专业人士的边际价值,诸如与跨界产业的结合等等。所有的模式无非围绕资源和入口两个关键词展开。
然而由于法律服务行业的非标准化,非刚需不高频,直接导致其实现平台流量的绝对垄断道路十分漫长,实现最后更大商业价值变现的路途也无比艰难,当然,实现存量收入的保底或许并不是难事儿。

B. 目前互联网法院已经实现互联网化了吗

目前,互联网法院已经实现互联网化,诉讼过程全程在线,当事人甚至一次都不用跑,但大数据仍然沉淀在那里,离人工智能化审理还有很大差距。“如果强大的数据库再加上云计算的配合,那互联网法院的数据就“跑”起来,实现自我更新。”章浩期待着计算机领域的专家能为人工智能审判出谋划策。

杭州互联网法院院长杜前在会上表示,法院期待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在提炼互联网治理领域新规则、打造互联网司法审判新标杆、描绘互联网法院新发展三方面共同探索。

C. 互联网法院主要范围是什么

根据《关于增设北京互联网法院、广州互联网法院的方案》,互联网法院集中管辖版所在市的辖区内应当由基层权人民法院受理的特定类型互联网案件。《规定》立足互联网法院职能定位,围绕人民群众对互联网司法的新需求新期待,细化明确了互联网法院的案件管辖范围:
(一)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签订或者履行网络购物合同而产生的纠纷;
(二)签订、履行行为均在互联网上完成的网络服务合同纠纷;
(三) 签订、履行行为均在互联网上完成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小额借款合同纠纷;
(四)在互联网上首次发表作品的著作权或者邻接权权属纠纷;
(五)在互联网上侵害在线发表或者传播作品的著作权或者邻接权而产生的纠纷;
(六)互联网域名权属、侵权及合同纠纷;
(七)在互联网上侵害他人人身权、财产权等民事权益而产生的纠纷;
(八)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购买的产品,因存在产品缺陷,侵害他人人身、财产权益而产生的产品责任纠纷;
(九)检察机关提起的互联网公益诉讼案件;
(十)因行政机关作出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互联网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管理等行政行为而产生的行政纠纷;
(十一)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的其他互联网民事、行政案件。

D. 互联网法院给传统的法院审判模式带来什么变化

就当前而言,纯属自找麻烦。

E. 最高法发布全球首部互联网司法白皮书,代表着什么

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中国法院的互联网司法》白皮书,同步发布互联网司法典型案例。体现了国内互联网司法制度框架初步建立、规模效应初步形成、改革成效逐步显现。

其中,“电子签名”和“区块链电子存证”,分别作为“创新互联网司法便民利民机制”和“完善互联网司法在线诉讼机制”的典型案例之一,被直接点名。

当前,互联网司法的总体发展呈现4大特点:

  • 应用领域由司法公开向全流程全方位拓展

  • 平台载体由单一维度向多元化系统化延伸

  • 诉讼模式由线性封闭向集成开放智能转变

  • 工作重心由机制创新向推动依法治网演进

在上述要点的详细内容中,裁判文书网、司法信息化、电子证据、区块链、互联网法院等与电子签名强相关的内容均被提及。

电子合同作为电子证据的典型载体,目前在司法信息化的大风潮下,已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互联网业务风险由于其具有无形性、隐蔽性、强破坏性、范围广、影响人数多等特点,至今缺乏行之有效的风险化解和纠纷解决方式。

经过多年的累积,互联网业务风险已成为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在各行业已爆发出的风险所造成的影响、破坏可见一斑。然而,把传统线下司法处置直接搬到线上的机械化模式,已无法真正应对互联网上日益增加的民事纠纷。

系统化地对司法处置方式进行技术改造以适用于互联网生态系统,已成为现阶段互联网法律系统实现自身价值的当务之急。

“实槌”保全系统在我平台电子合同系统的基础上,完成了在线司法处置通道的塑造,在司法服务的垂直领域中,为互联网业务纠纷提供集成化的解决方案,在合规范围内,为用户提供最高效的电子证据保全和司法处置服务。

F. 究竟什么是互联网法院

何为互联网法院?简言之就是“互联网+法院”或“互联网+审判”。它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通过网络审理案件;二是审理的案件大多与网络纠纷有关,如电子商务交易纠纷、网络支付纠纷、网络金融借款纠纷、网络著作权纠纷等。



司法审判乘上“互联网+”的东风,其好处显而易见:一是降低了维权成本,为网络维权插上了翅膀,路途遥远、时间漫长不再成为阻碍,网络维权将像网购一样方便;二是降低了司法审判成本,不仅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审判效率。这两个好处加起来,还会促成另一个更大的好处:网络维权步伐加快,将倒逼商家和网民规范网上行为,促进互联网健康生态的形成,让互联网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G. 互联网法院的性质是什么

互联网法院复作为一个新的制法院模式,现处于开始运行和摸索阶段,目前只管辖特定类型的互联网案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纠纷:互联网购物、服务合同纠纷;互联网金融借款、小额借款合同纠纷、互联网著作权权属和侵权纠纷;互联网域名纠纷;互联网侵权责任纠纷;互联网购物产品责任纠纷;互联网公益诉讼案件;因互联网行政管理引发的行政纠纷;其他互联网民事、行政案件。

H. “互联网法院”与普通法院有何区别

北京互联网法院的筹建工作有进一步消息。8月16日上午,来自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的任命消回息显示,张答雯任北京互联网法院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目前50岁的张雯为北京市丰台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根据北京高院此前发布的消息,北京互联网法院也将集中管辖全市辖区内特定类型涉互联网第一审案件,探索建立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审判模式,推动起诉、调解、立案、庭审、判决、执行等诉讼环节全程网络化。

来源:新浪新闻

I. 为什么要设立互联网法院

8月18日,全国首家互联网法院——杭州互联网法院正式揭牌成立。在这里,起诉、立案、送达、举证、开庭、裁判,每个环节全流程在线,诉讼参与人的任何诉讼步骤即时连续记录留痕,当事人可以“零在途时间”“零差旅费用支出”完成诉讼。

据了解,英国曾动议成立“线上法院”,酝酿了2年,至今没有实现。因此,杭州互联网法院不仅在全国是第一家,在世界范围看也是首创。

比如,北京的网友因网购纠纷状告淘宝公司,可以不用到杭州起诉,淘宝公司也不用派人到北京应诉。双方可以自愿选择由杭州互联网法院在网上审理。以前,此类案件,双方几乎都要提出管辖权异议,希望案件在自己所在地法院审理,以节省诉讼成本,这耗费了双方和法院很多精力。现在,在网上就可以直接审理了。

热点内容
刑法有争议的案例 发布:2025-08-20 23:05:21 浏览:763
法官太赖 发布:2025-08-20 23:05:05 浏览:621
贵州省住广州市法律咨询 发布:2025-08-20 22:50:31 浏览:333
国家司法开始 发布:2025-08-20 22:41:20 浏览:809
当当网规章制度 发布:2025-08-20 22:30:56 浏览:779
法律服务所收费登记表模板 发布:2025-08-20 22:17:20 浏览:751
全球化视野下的企业社会责任法律研究 发布:2025-08-20 22:11:33 浏览:363
招投标文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8-20 22:11:13 浏览:650
解读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 发布:2025-08-20 22:08:23 浏览:99
法院申请欠薪 发布:2025-08-20 22:08:19 浏览: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