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恐怖案例

刑法恐怖案例

发布时间: 2021-12-20 11:07:20

刑法的案例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一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情急之下,陈某一手抓住摩托车,一手将丁某推下摩托车(丁某倒地,但未受伤),骑车逃走的行为是为本人权利免受侵害而采取不得已的措施,具有紧迫性,属于紧急避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
(二)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
陈某将摩托车尾部的工具箱的锁撬开,将2000元现金和存单据为己有的行为成立盗窃罪,因为工具箱上锁,2000元现金和存单处于封闭状态,且陈某具有侵占该财产的故意,成立盗窃罪

第二百七十五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陈某将摩托车推至山下摔坏的行为构成毁坏财物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41)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几日后,陈某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在到期之前将存单中的2万元取出的行为符合信用卡诈骗罪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属于牵连犯,择一重罪处罚

综上,陈某构成盗窃罪,毁坏财物罪,诈骗罪伪造居民身份证罪(择一重),数罪并罚。

Ⅱ 恐怖案件算是刑事案件吗

您好,马成律师团为您解答:《刑法》第一百二十条规定:“组织、领导恐怖活动组织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因此,恐怖案件当然算是刑事案件。
如果您有法律问题,可登陆深圳律师团队马成律师团官网,我们会竭诚为您提供法律服务

Ⅲ 有个关于刑法的案例!

1.构成共犯(至于与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丙是否构成共犯,存在理论争议)
2.按实际盗取的金额计算,甲构成累犯加重情节;
乙共犯,甲乙丙按其在共同犯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来进行定罪量刑;
丙,13岁,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遂不负刑事责任。

Ⅳ 中国刑法中对于重大《恐怖案件》和《高科技恐怖案件》的相关法律法规

《刑法》第一百二十条规定:“组织、领导恐怖活动组织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因此,恐怖案件当然算是刑事案件。

北京泽永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永杰律师团队,王永杰律师团是2013年河南“死刑保证书案”,李怀亮无罪释放案辩护律师,是2011年“天价过路费案”时军锋的辩护律师,案件联系010-53303551.

Ⅳ 一道刑法真实案例

其实法院对盗窃车牌后又敲诈车主的行为在很多地方的法院都有判例,但是判处的罪名不尽相同,有的是判处敲诈勒索罪,有的是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两种说法均有道理。
我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客观方面表现为盗窃国家机关证件或印章的行为,所谓盗窃,即秘密窃取,是指行为人采取自认为不被证件保管者、使用人、所有人发觉的方法,暗中将证件取走的行为。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国家机关证件,所谓“国家机关证件”意为国家机关或有关部门制作并颁发的用以证明身份、经历或其他有关事项的证明文件,如结婚证、工作证、学生证、驾驶证等,汽车牌照是由公交机关和交管局共同颁发的,属于国家机关证件范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曾经出台《关于依法查处盗窃、抢劫机动车案件的规定》,其中第七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机动车牌证及机动车入户、过户、验证的有关证明文件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从中可以看出国家机关证件的外延涵盖了机动车牌照,故汽车牌照应属于国家机关证件,其可以作为本罪的犯罪对象。
至于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是国家机关的证件而仍决意盗窃,过失不构成本罪。至于其动机可多种多样,或为了出卖谋利,或为了自用等等。不论动机如何,均不影响本罪成立。
至于你所说的数罪并罚是不成立的,因为是一个行为,不能判处两个罪名,属于想象竞合,择一重罪处罚即可,因此,判处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或敲诈勒索罪都是可以的。

Ⅵ 刑法的案例:

这个人的主观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所以他肯定是构成犯罪。第一种是盗窃罪,构成盗窃罪必须具备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并且行为人实施了秘密窃取的行为。第二种是侵占罪。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遗忘物,是指出于自己的本意,本应带走却因遗忘没有带走的财物,如买东西将物品忘在柜台上,到他人家里玩将东西遗忘在人家家里,乘坐出租车把财物遗忘在车里等。应当提出,遗忘物不等于遗失物。
盗窃罪有4个种处罚
1.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所谓“数额较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是指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5百元至2千元以上。 2、犯本罪,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判处罚金所谓情节严重,是指数额巨大或者其他严重情节。所谓数额巨大,根据《解释》,是指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5千元至2万元以上。 3、犯本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是指数额特别巨大或者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所谓“数额特别巨大”,根据《解释》是指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万元至10万元以上。4、犯本罪,具有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或者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情形之一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侵占罪与盗窃罪同属侵犯财产罪,其主体都是一般主体。其区别主要表现在:盗窃罪是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在盗窃时,财物并不在行为人控制之下:而侵占罪则是行为人侵占物主委托管理的财物,其实施侵占行为时,被侵占之物当时已在他的实际控制之下。
侵占罪是典型的“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本条是刑法分则中规定的五种“告诉才处理” 的犯罪中惟一没有例外,只能由受害人或依刑法第98条的规定由其近亲属告诉的犯罪。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Ⅶ 求助刑法经典真实案例

去找法官或是自己去走访,这样你的见解会更加独到

Ⅷ 刑法案例

1、简述:被告人李某先有抢劫的故意在先,继而有强奸的故意,但是由于李某嫌财物数额太少而自动放弃犯罪并返还了所得的财物,接着产生了强奸董某的想法,但是由于董某的反抗及机智周旋而使李某中止了强奸的行为,并且在事后李某又拿出500元钱给董某,让其看伤,从始至终董某没有受到实质性的伤害。
2、争议焦点及法律适用:是未遂还是中止?针对李某实行的两个阶段的行为,判断是既遂、未遂还是中止?
《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它方法抢劫公司财产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它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刑法》二百三十六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它手段强奸妇女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得超过3年,拘役最高不得超过1年,有期徒刑最高不得超过20年。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
3、具体分析:讲李某的行为分为两个部分,前部分为抢劫部分,后部分为强奸部分。
抢劫:李某的行为有抢劫的故意,又根据二百六十三条之规定,李某的行为明显是入室抢劫,既遂的处罚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但是李某因嫌数额太少而返还财物并自动放弃了继续犯罪,所以应判定为李某中止犯罪,根据二十四条第二款之规定,应当免除处罚。
强奸:继入室抢劫中止后李某对董某产生了强奸的想法,根据二百三十六条之规定,既遂的处罚为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由于董某的反抗及机智周旋,有效的阻止了李某的行为,而董某也未造成损害,可以判定为是以李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又根据二十三条第二款之规定,可以比照既遂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据以上分析,李某犯抢劫罪和强奸罪,又根据数罪并罚原则及李某具体的行为,最终处罚应为3年以上10年以下(从轻或减轻后应为3年,这是我个人的想法,具体判决视法院具体判决为定)。

Ⅸ 经典刑法案例分析

1、构成犯罪,故意杀人罪。
2、罪过形式是间接故意。因王明知有专人偷瓜,却仍在瓜中注射农药属,是明显的放任结果的发生,属间接故意。王虽然明确告知瓜内有毒,但这不足以为其开脱,因为如题所述“王某便在全村喊话:“西瓜打了农药,偷吃西瓜出了人命我不负责”,但此后西瓜仍然被盗。”,所以有足够证据证明王既不是不知亦不是过于自信,而是放任。
3、bc
4、无罪
5、acd

Ⅹ 刑法典型案例分析-紧急避险

我觉得女干部的行为不属于紧急避险,因为紧急避险要求行为人保护的合法权专益必须要大于已属经损害的法益,否则就是避险无效。但是人的生命的法益是无法衡量的,不能说女干部的命比女孩的命值钱,所以我觉得该女干部的行为属于避险过当,但是按照期待可能性原理,应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热点内容
生产型企业规章制度范本 发布:2025-08-18 15:24:18 浏览:89
秘法学家效果 发布:2025-08-18 14:56:29 浏览:647
如何填写法律援助结案报告表 发布:2025-08-18 14:43:57 浏览:881
铁路工务规章制度 发布:2025-08-18 14:37:22 浏览:85
2016民法基础先修讲义 发布:2025-08-18 14:18:40 浏览:780
非法捕鱼处罚条例 发布:2025-08-18 14:14:26 浏览:941
合同法第一百六十七条怎样解读 发布:2025-08-18 14:07:16 浏览:886
东京审判中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8-18 13:58:33 浏览:414
玉田律师网 发布:2025-08-18 13:50:24 浏览:267
中国现在是法治社会吗 发布:2025-08-18 13:50:21 浏览: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