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初中政治

刑法初中政治

发布时间: 2021-12-31 01:32:14

⑴ 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 启示 初中政治

你好笼统的给您解答一下,违法的范围比较大,包括违反我国所有的法律,如民法刑法行政法劳动法、知识产权法等等法律,而犯罪是特只违反刑法的行为,,SoDspk

⑵ 刑法处罚的类型(初中政治老师要求的)

我国《刑法》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的种类如下: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无期徒刑;
(五)死刑。
附加刑的种类如下:
(一)罚金;
(二)剥夺政治权利;
(三)没收财产。
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
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⑶ 九年级政治题 把酒驾列入刑法有何意义

1.醉酒驾驶往往引发交通事故,造成重大的人身财产损失,对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将醉酒驾驶列入刑法 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居民人身财产安全;
2.现行法律对醉酒驾驶的处理多定性为交通肇事,如今将醉酒驾驶列入刑法符合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也能体现公平正义,更能预防和减少醉酒驾驶的行为;
3.行为人明知饮酒驾车违法、醉酒驾车会危及公共安全,却无视法律法规醉酒驾车,主观上构成故意,符合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相关构成要件。因此为达到惩罚和预防犯罪的目的,立足目前我国醉酒驾驶高发态势的实际情况,应当对醉酒驾驶的行为定性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如果合适,记得给分哦~~~

⑷ 初中政治要掌握哪些法律

初中政治啊,呵呵,《宪法》,因为是母法,根本大法。
民法,主要有《民法通则》,包括《婚姻法》,《继承法》也看看,《刑法》主要看分则部分,拣主要的罪状看看,其实能理解就看看,不能理解就算,毕竟才初中生,要求不要太高。

⑸ 初中政治题造谣犯法吗

造谣是犯法的。
法律条文:
(1)严重的会构成犯罪。《刑法》规定:【侮辱、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2)不构成犯罪的,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违法行为,会受到拘留、罚款等处罚。

⑹ 初中政治关于犯罪的问题

1.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一般违法一般违反的是民法和行政法,而犯罪则是违反刑法。
一般违法社会危害较小,而犯罪社会危害性严重。
一般违法一般是受行政处罚或赔偿民事损失,犯罪则要受到刑事制裁(即刑罚)。当然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是否违反刑法。
2.四者的区别主要就是违反的法律不同,不过顺便说一句,其实民事,行政和刑事违法都可以说是违宪行为,因为这些法律就是根据宪法制定的,只不过现实生活中一般只把这违反三者没有具体规定,而宪法中有原则规定的行为认为是违宪行为。

⑺ 刑事是什么,怎样就应承担刑事责任,是关于初中政治的,谢谢

违法行为根据所违反的法律不同,我们将其分为四类: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以及违宪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又称之为犯罪,最有三大特征:1、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这是其最本质的特征;2、违反了刑法,这是其法律标志;3、刑罚处罚性,这是必然结果
刑事违法行为要受到刑事制裁又称之为刑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等。
在这里要注意一点附加刑是不能独立适用的,只能附加在主刑之后,还有一定是罚金而不是罚款。

⑻ 请教一下,在初中政治里,如何区分民事违法,行政违法,刑事违法呢

刑事违法,是对社会有严重危害性、触犯刑法、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成为严重违法行为。民事违法,如违背民事合同,民事侵权等。行政违法,分为行政主体违法和行政相对人违法,前者主要指行政机关等违法行政,比如工商局没有依据查封你家开的公司。后者主要指公民、法人、其他组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而行为,比如你开车闯红灯。民事违法,行政违法称为一般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如工商登记干部吃拿卡要对申请符合颁发工商执行的刁难不发民事违法行为如堵住邻居的排水管道不让雨水从自家屋边流过违反相邻权刑事违法行为;如A偷B家现金5万元侵犯公民合法的财产权刑事违法行为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违法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环境保护法、税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工商管理条例。。。)民事违法行为民法通则、经济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婚姻法

⑼ 初中政治有哪些法律 例如《治安管理处罚法》

宪法,刑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⑽ 初中政治,法律部分

首先,犯罪必然已经违法,违法不一定构成犯罪。

触犯刑法的行为只是说明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但具有刑事违法性并不必然构成犯罪。

《刑法》关于犯罪的规定,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第一,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
第二,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也就是说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同时是触犯《刑法》规定的行为,才构成犯罪。
第三,犯罪必须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只有应受刑罚处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才被认为是犯罪。上述特征是确定任何一种犯罪必须具备的缺一不可的条件。
《刑法》同时还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就说明,行为的情节和对社会危害的程度是区分违法和犯罪的界限。

热点内容
艾滋病防治条例自几日起施行 发布:2025-08-15 17:12:30 浏览:339
公司委员会工作条例 发布:2025-08-15 17:07:41 浏览:813
曹海晶行政法 发布:2025-08-15 17:03:24 浏览:86
民法的调整对象论文 发布:2025-08-15 16:49:41 浏览:77
大学法律知识竞赛ppt模板下载 发布:2025-08-15 16:38:19 浏览:509
劳动法每周上班时间 发布:2025-08-15 16:24:46 浏览:465
租房人侵权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15 16:24:04 浏览:825
经济法基础章节 发布:2025-08-15 16:16:50 浏览:193
襄汾法院网 发布:2025-08-15 15:55:26 浏览:634
探视权如何约定具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8-15 15:54:25 浏览: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