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加大刑法

加大刑法

发布时间: 2021-12-31 04:47:55

Ⅰ 加重刑法力度是什么意思

加大刑复罚力度,可以增加犯罪成制本,理论上可以威慑犯罪,减少犯罪率。但是,单单指加大刑罚力度还是不能有效的减少犯罪,还需要执法者严格执行法律,严格执法违法必究等等,多种措施一起施行,才可以有效的威慑犯罪,减少犯罪。

Ⅱ 刑法中的扩大解释,缩小解释以及类推解释,如何区分

扩大解释和限制解释(缩小解释)比较容易区分:

1、一个法律概念通常的定义内是一般人可以想容象到的或者说经验就可以理解,如果法律解释的定义超出了一般的人经验那么就属于扩大解释,如果低于一般的经验那么属于限制解释。

2、至于扩大解释和类推解释,虽然理论很多,但是现在依旧是一个难题。就好比上文的把财产性利益解释为财物,是扩大解释还是类推解释,貌似都有道理,很难区分。所以想容易区分扩大解释和类推解释是不可能的。

Ⅲ 刑法中的扩大解释和缩小解释怎样才能易于理解

扩大解释和缩小解释都不能超出词语本身涵盖的范围,如果超出,就是类推解释了。

举例:

扩大解释:刑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怀孕妇女在羁押期间自然流产审判时是否可以适用死刑问题的批复》(法释[1998]18号 1998年8月7日公布 自1998年8月13日起施行):怀孕妇女因涉嫌犯罪在羁押期间自然流产后,又因同一事实被起诉、交付审判的,应当视为“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依法不适用死刑。

缩小解释:《最高院关于审理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4号2001年1月17日公布 自2001年1月22日起施行)第一条第二项 刑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的“情报”,是指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尚未公开或者依照有关规定不应公开的事项。

(3)加大刑法扩展阅读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具体些说,也就是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和应该负刑事责任,并给犯罪嫌疑人 刑罚处罚的法律。刑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刑法是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广义上的刑法不仅仅指刑法典,还包括对刑法典中局部内容进行修改补充的决定或补充规定,如1998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3];也包括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责任条款,如1998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十一章中有16个条文作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此外还有“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进行内幕交易的,从重处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行使监督检查职权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

对刑法典进行局部修改补充的决定或补充规定,理论上称为单行刑法;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责任条款,理论上称为附属刑法。所以,广义刑法是由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组成的。狭义刑法则仅指系统地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刑法典。在我国,即指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Ⅳ 中国应加大刑法力度!现在这个年代太乱了,看看报道随时随地都有。公交,地铁,火车等等,偷盗、抢 ...

刑法加重只会治标不治本 没有好的道德环境 司法不独立 妄谈也

Ⅳ 为了减少犯罪,为什么不加大刑罚

因为如果加大刑罚,效果会适得其反,这不是刑罚的目地。如对待小偷,强奸犯一律实行死刑后,这类犯人事前就会权衡利弊,作案后会不留活口,这样得不偿失。

Ⅵ 刑法扩大解释和类推解释有什么区别看了很久都很难理解,谁能举例为我解释一下。

1、两者定义:
类推解释是指,需要判断的具体事实与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基本相似时,将后者的法律效果适用于前者。我国刑法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
扩大解释是指,刑法条文的字面通常含义比刑法的真实含义窄的时候,将其字面意思扩张,使其符合刑法的真实含义。我国刑法并不禁止扩大解释。
2、二者常常容易混淆,其区别有如下几个方面:
类推解释超出了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即在文义范围之外进行了解释。而扩大解释没有超出刑法字面含义,即在文义范围之内。
类推解释着眼于刑法规范之外的事实,是对相似事实的比较。而扩大解释仍然着眼于刑法本身,是对刑法规范的逻辑解释。
类推解释是认识到某行为不是刑法处罚的对象,而以该行为与刑法规定的相似行为具有同等的恶害性为由,将其作为处罚对象的。扩大解释是扩张性地划定刑法的某个概念,使应受处罚的行为包含在该概念中。类推解释在公民预测可能性范围之外,即不是可以预测的。扩大解释则是在公民预测可能性之内。
3、举例:
2000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行为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共同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暂由公共财物的,以贪污罪公法论处。刑法中明文规定贪污罪的发最主体限于“国家工作人员”,而上法条则认为国家工作人员以外的行为人满足一定条件时,仍可以构成贪污罪,这里存在一个类推解释,解释主体将“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作为类推的连接点,认为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是,同样利用了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与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自己的身份并无实质区别,应当得到相似的处理。
扩大解释在司法实践中较为常见。比如刑法第341条“出售”解释为“包括出卖和以营利为目的的加工利用行为”。
需要提醒的是,罪刑法定原则,新刑法已禁止类推解释。

Ⅶ 刑法中的扩大解释是什么意思扩大解释到羁押期间又是什么概念呢

(此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提问要点不明。) 5、犯罪的外国人用什么刑罚 答9、我国刑法中告诉才处理的罪名 答:侮辱罪、诽谤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Ⅷ 加大刑法范围 是什么意思 是单纯指惩罚加重 还是也指扩大刑罚范围

不是指处罚力度,而是指扩大刑法调整范围,把原本不是刑法管辖的法律关系,也纳入刑法范畴。

Ⅸ 规定增加刑法第二百零五条之一有什么必要

法律的修改有严密的程序,增加的条款是对刑法的补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五条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本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是指有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行为之一的。

第二百零五条之一虚开本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发票,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9)加大刑法扩展阅读: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主体包括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和非增值税纳税人。从主体资格上来看,可将其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有权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整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总数上,这种主体实施此种犯罪所占比例较少,但仍时有发生。

第二类是具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单位和个人。此种主体实施本罪有两种情况,一是为了销售货物,为他人开具“大头小尾”的发票,或者为了多抵扣税款,在购进货物时请他人为自己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一种是用本单位领取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以收取“开票费”为条件,到处为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牟取暴利。

第三类是不具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单位和个人。这些单位和个人,有的通过非法手段,如盗窃、骗取、抢劫、抢夺等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有的则通过拾取、他人赠与、他人转让等方式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然后虚开,借以牟利。

他们虚开使用的目的也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自己虚开以骗税、偷税等;有的是为他人虚开以牟取“开票费”等。

Ⅹ 刑法中的扩大解释,缩小解释以及类推解释,如何容易区分

扩大解释。法律条文的含义因为社会生活的变迁,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情况严重按照字面含义难以纳入刑法的调整范围,将法律条文的含义适度扩大化,即其外延会变化。扩大的部分是与法律条文的本义基本相关的,能够从法律条文的含义适当推演出来。但是类推解释中,类推解释也是超出了条文的字面含义,但这个超出过份了一些,不能够从条文含义推演出来。拐卖妇女罪中的“妇女”不可能包括“男性”,因为男性不具有女性特征。 缩小解释(限制解释)。将刑法中的含义解释为小于字面含义。 从刑法保障人权的角度来讲,刑法由于规定的是涉及生杀予夺的犯罪与刑罚,因此,刑法缩小解释有助于限制刑法的处罚范围,有利于保障人权。缩小解释在保障人权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刑法的加重构成要件的解释,意义非常重大。

热点内容
艾滋病防治条例自几日起施行 发布:2025-08-15 17:12:30 浏览:339
公司委员会工作条例 发布:2025-08-15 17:07:41 浏览:813
曹海晶行政法 发布:2025-08-15 17:03:24 浏览:86
民法的调整对象论文 发布:2025-08-15 16:49:41 浏览:77
大学法律知识竞赛ppt模板下载 发布:2025-08-15 16:38:19 浏览:509
劳动法每周上班时间 发布:2025-08-15 16:24:46 浏览:465
租房人侵权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15 16:24:04 浏览:825
经济法基础章节 发布:2025-08-15 16:16:50 浏览:193
襄汾法院网 发布:2025-08-15 15:55:26 浏览:634
探视权如何约定具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8-15 15:54:25 浏览: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