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提问

刑法提问

发布时间: 2021-12-31 08:20:32

刑法提问

可能定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或者聚众斗殴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犯聚众斗殴罪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众斗殴的;
(二)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
(三)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
(四)持械聚众斗殴的。

故意杀人罪

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❷ 刑法案例 提问

1,苏某因母亲生病而退出,属于犯罪预备(因为已经定好犯罪时间、地点),吴某也应属于犯罪预备,而章某、汪某属于抢劫既遂犯(虽然章某事先没有预定要汪某杀人,但事后章某分了赃款,属于共犯)。
2,跟上面一样,苏某、吴某两人为盗窃罪共犯,只是苏某、章某属于预备犯,汪某、吴某属于抢劫既遂犯,在抢劫行为中成立共同犯罪。
3,上面应该说过了。
4,本案例涉及法条有:刑法
第二十二条【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第二百六十三条 【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
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
(二)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一)项规定的“入户抢劫”,是指为实施抢劫行为而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包括封闭的院落、牧民的帐篷、渔民作为家庭生活场所的渔船、为生活租用的房屋等进行抢劫的行为。
对于入户盗窃,因被发现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入户抢劫。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如下:
(一)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五百元至二千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
(二)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
(三)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分别确定本地区执行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
(抢劫罪数额也是这样)

❸ 刑法题提问

他已经构成犯罪了,第一次他试图强奸你没有成功,应该是强奸未遂。第二次他虽然杀的是自己的妹妹,但是他已经涉嫌故意杀人了。他和她的母亲都应该被判刑。

❹ 刑法知识问答

你好
刑法中的正当防卫我认为不是私利救济
它不止对受害人自身可以防卫
对于正在进行的危害他人的暴力犯罪
也可以采取正当防卫
它不仅仅维护自己权益
还维护其他人的权利
也就是达到了维护社会治安的目的
这是从大的方面来考虑.因此我觉得根据我国
刑法
立法精神
它维护的是更多的是公权利.

❺ 提问一个刑法学的案例。。请高手进来回答

这个案例不能定为包庇罪。我认为应当以C的共犯论处,因为法律并未规定共同犯罪必须有事先预谋。B的行为在客观上和主观上都在帮助C完成其绑架的犯罪行为,综合绑架罪的构成要件,B均符合。所以应当以共同犯罪论。但比照C应当从轻处罚。

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条 提问

第二十四条 【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有实际问题就带上相关材料来律师事务所解决。

如果是学生,就去问自己老师。

❼ 有关刑法的提问,请高手回答~

(1)可以。我国在刑侦阶段的原则是口供主义,并且公安将口供记录好后是要由犯罪嫌疑人签字按手印的。那么这就证明犯罪嫌疑人自己承认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当检察院起诉后,当然对法院定案有很大影响。
(2)可以。找到犯罪工具就是物证
(3)错误一:“7月8日上午8时依法将杨某从居住地B县拘传到C区,晚上10时,杨某饥饿难受,双手被反铐肿痛,开始交代犯罪过程。”,拘传不得超过12小时。
错误二:“杨某闭口不谈,侦查人员用手铐将杨某反铐在窗户铁枝上”,犯罪嫌疑人有沉默权,这是变相的刑讯逼供。
错误三:“侦查人员立即抓捕同案犯梁某归案”,公安进行抓捕需要经过必要程序持有逮捕证。
错误四:“公安机关对淫秽物品未作处理。”公安机关应依法扣留。
错误五:“侦查人员在看守所进行辨认,犯罪嫌疑人杨某经过辨认,将同案犯梁某从5名辨认对象中指认出来。”据公安部《规定》辨认嫌犯时,被辨认人的人数不得少于7人。
本人能力有限,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❽ 提问提问刑法案例

这是作业题?慢慢分析,
如您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打电话咨询 王律师电话13219631806(24年法律工作经验,曾在纪委,监察局工作)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本律师

❾ 刑法学的问答题

1.刑事复责任是说行为人对制违反刑事法律义务的行为所引起的刑事法律后果的一种应有的、体现国家对行为人否定的道德政治评价的承担的标准。刑罚是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适用的限制或剥夺某种权益的强制性制裁方法。至于它们的关系。。。我觉得,刑事责任扮演的是决定于犯罪而又决定刑罚的角色,是介于犯罪和刑罚之间,对犯罪和刑罚关系起到调节作用的调节器。
2.具有暴力性、破坏性,对客体造成损害且在时间上具有急迫感的不法侵害行为适用正当防卫。你说的特别防卫权我没见过,只听说过紧急避险。
3.敲诈勒索罪的特征是说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实施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它的构成要件,客体为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客观表现为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迫使被害人当场或者限期交付财物的行为;主观为直接故意,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

❿ 关于法律条文的提问

那你可以不让小孩子去啊,为什么要处罚人家呢!就是看了也是你们大人的错误,你可是他的监护人啊!

热点内容
艾滋病防治条例自几日起施行 发布:2025-08-15 17:12:30 浏览:339
公司委员会工作条例 发布:2025-08-15 17:07:41 浏览:813
曹海晶行政法 发布:2025-08-15 17:03:24 浏览:86
民法的调整对象论文 发布:2025-08-15 16:49:41 浏览:77
大学法律知识竞赛ppt模板下载 发布:2025-08-15 16:38:19 浏览:509
劳动法每周上班时间 发布:2025-08-15 16:24:46 浏览:465
租房人侵权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15 16:24:04 浏览:825
经济法基础章节 发布:2025-08-15 16:16:50 浏览:193
襄汾法院网 发布:2025-08-15 15:55:26 浏览:634
探视权如何约定具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8-15 15:54:25 浏览: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