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最高人民法院禁止指导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禁止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 2022-01-10 03:00:23

① 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还在适用吗

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通知》不再适用了。

【1】在[2015]2号最高法院关于废止部分司法解释其中第11个被废除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通知》,被《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实施量刑规范化工作的通知》所代替。

② 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还在适用吗

有效倒是有效,但这个《意见》只是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参考的回。

每个省都有本省的量刑答指导意见。即使是在同一个省,各市也都有自己的量刑指导意见。

记住:要以当地法院的量刑指导意见为准。换句话说,犯罪嫌疑人被起诉到哪个法院,就以哪个法院的量刑指导意见为准。

③ 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已经废止了吗

该意见在二0一四重新修订了,没有废止,现行有效。

④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与高级人民法院指导意见哪个效力高

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具有法律效力,高级法院的指导意见不具有法律效力,只能在审判时参考,因此,二者没有可比性。

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全文在哪里可以找到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全文,包括版(二权)、(三)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0-09/14/c_12551250_5.htm

⑥ 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意见法律效力如何

这个问题在实践中经常令很多法官律师困惑,一较真谁也说不好答案。
关于回司法指导文答件、司法解释的定义的问题。在1997年7月1日以前,最高院对司法解释的形式没有统一的规定,在这之前凡属于对应用法律、法令解释的,不论形式,不管是通知、纪要、决定、答复等等,全部归于司法解释。比如最高院关于民法通则的意见就是司法解释。其余的除去行政管理、人事管理之外的,涉及到法律适用问题的,属于司法指导文件,即你所指的“意见”一类。
关于司法指导文件的法律效力问题。最高院的司法指导文件不能作为裁判依据,即不能在裁判文书的裁判依据部分写“依据最高院×××的意见之第××条之规定”。但是,可以在裁判理由部分用于说理,也就是说司法指导文件在实际上法律效力还是很高的,因为它是最高院用于统一裁判的规定。
本答案的依据:由周强院长主编的《司法解释汇编》(迄今为止周院长唯一挂名主编的书)一书中,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面梳理司法解释,作出了以上说明,绝对权威。

⑦ 高级人民法院的指导意见能作为法律依据吗

高级法院不具有立法权,其制定的指导意见当然不能作为法律依据,如果该意见与法律规定相抵触,则属违法。

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属于国家法律法规

不属于法律法规。属于指导性文件(政策)。

根据《关于常见内犯罪的量刑指导意容见》正文首句:“为进一步规范刑罚裁量权,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增强量刑的公开性,实现量刑公正,根据刑法和刑事司法解释等有关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指导意见。”可见,该《意见》不属于法律和司法解释。

根据《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的文号“法发[2013]14号”可见,此《意见》为最高法院制发的文件。

据此,《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为指导性文件(政策)。

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防范和制裁虚假诉讼的指导意见作者是谁

您好,这是最高法发布的指导意见,没有具体的作者,也不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范畴。

《著作权法》第五条本法不适用于:

(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二)时事新闻;

(三)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⑩ 最高院出台指导意见规范醉驾量刑 哪些醉驾有望免刑

今后,醉驾不再一律入刑?如果醉驾犯罪情节轻微的,还可以免于刑事处罚?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针对八种常见犯罪的量刑,出台指导意见,其中关于涉及醉驾的危险驾驶罪的量刑意见特别引人关注。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二)》(试行)当中,关于危险驾驶罪的表述为:“对于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被告人,应当综合考虑被告人的醉酒程度、机动车类型、车辆行驶道路、行车速度、是否造成实际损害以及认罪悔罪等情况,准确定罪量刑。”
什么样的醉驾属于“轻微”程度?对此,《意见》提出: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予定罪处罚;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该《意见》一经发布,随即引发热议。有人担忧,这个口子一开,是否会导致司法实践中“破一个大洞”,从而违背当初醉驾入刑的立法本意。
应该如何理解最高院这次的量刑意见?今后“醉驾一律入刑”是不是真的要“松动”?什么样的醉驾算得上“情节轻微”?还有,隔夜醉酒再驾、酒后停车场移车等行为,今后是否可以不入刑?
针对这些问题,昨日,导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刑法专家和律师。多数专家认为,“醉驾一律入刑”的刚性条款有了微调,一些情节轻微的行为今后确实有望不入刑,但这不是醉驾入刑的松动,而是司法理性的回归。
据了解,浙江、天津等地此前已开始针对规范醉驾量刑出台相关文件,浙江的规定明确了可不作为犯罪处理的情形,不起诉或免予起诉的标准有所放宽。
问:醉驾量刑,为何要调整?
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吴晨楠律师:最高院的指导性意见并没有对“醉驾一律入刑”进行松绑,而是在尺度上进行微调,让该法律规定变得更加规范化。对醉驾行为从严执法的合理回归,体现了罪责刑相适应的刑法原则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热点内容
库车律师电话 发布:2025-08-01 02:03:44 浏览:670
公司法律风险事项管理办法 发布:2025-08-01 02:02:17 浏览:572
盖了公章就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8-01 01:55:09 浏览:725
对虚假交易进行兑付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01 01:46:03 浏览:344
2017经济法考试答案 发布:2025-08-01 01:44:32 浏览:614
武汉新条例 发布:2025-08-01 01:37:48 浏览:917
上海市司法鉴定人 发布:2025-08-01 01:32:02 浏览:35
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 发布:2025-08-01 01:31:05 浏览:255
反驳道德绑架 发布:2025-08-01 01:29:45 浏览:375
企业内部科室公章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8-01 01:29:39 浏览: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