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反面推论

民法反面推论

发布时间: 2022-01-12 04:57:14

民法上如何推论同时死亡却不知道其死亡顺序的请看例题

选A。
这是一道司考题,2008年的第60题。当时是让选择正确的选项,当时的A选项是:推定王某和李某先于女儿死亡。官方答案是4个都正确。

请看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条规定,相互有继承关系的几个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如不能确定死亡先后时间的,推定没有继承人的人先死亡。死亡人各自都有继承人的,如几个死亡人辈份不同,推定长辈先死亡;几个死亡人辈份相同,推定同时死亡,彼此不发生继承,由他们各自的继承人分别继承。本题中,王某、李某和女儿是相互有继承关系的人,他们相互之间都是彼此的继承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不能确定死亡先后时间,王某和李某是其女儿的长辈,应该推定王某和李某先于其女儿死亡,其女儿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王某和李某的遗产,A和D正确;又因为王某和李某是同一辈分,所以推定二人同时死亡,彼此不发生继承关系,B和C正确。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ABCD.

Ⅱ 如何进行民事纠纷中的意思表示合理推断

1、简单的来说也就是默示,优浩律师事务所提示是指以明示(以语言、文字、或当事人了解其意义的符号直接作出的意思表示)以外的其他方式,间接作出的意思表示。

2、默示分为两种:
(1)推定:从行为人作出的特定积极行为推知其意思表示内容。

(2)沉默:即从行为人的单纯沉默(消极不作为)中推知其意思表示的内容。

3、《民能意见》第66条规定:不作为的默示,只有在法律有规定或当事人双方有的情况下,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

Ⅲ 民法知识点

概念: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及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
调整对象:1、人身关系,是就人格、人格权和身份、身份权发生的社会关系;
2、财产关系,以财产,服务和知识产品为媒介的,具有相互的社会关系;
3,平等主体,强调私法主体的平等性
民法的渊源就是民法的表现形式
我国民法的渊源包括1、法律:宪法中关于民法的规范、民法典、民事单行法、国务院发布的各种法规或制定的条例、地方性法规、规章部门;2、习惯3、判例4、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5、国家政策6、司法解释7、学理
民法的适用范围:1、对人的范围:指民法适用于哪些人a、我国民适用于我国境内的一切人,包括我国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b、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本国法人和外国法人
2、对空间的适用范围:指民法在什么地域内适用。a、我国民法的适用范围以属地法为原则,凡在我国境内实施的民事行为,原则上都适用我国民法;b、但是在行为能力问题上,外国人可适用他们的属人法
3、对时间的适用范围:指民法从生效到失效的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内,民法持续地保持法律效力;另外,民法原则上没有溯及力
民法的解释方法1、在法条的可能文义范围内可解决的问题的方法:包括文义解释,体系解释,法意解释,反面解释,类推解释,扩张解释和目的性扩张,限缩解释和目的性限缩,当然解释,目的解释,和宪性解释,比较法解释和社会性解释
2、在法条的可能文义范围内不能解决问题时的方法:包括漏洞补充和价值补充两种方法
太多了,难的打!如果你是要参加公务员考试,建议你去买书看,网上东西太散!

Ⅳ 关于民法辩论赛

首先先分析流动商贩的家庭背景,大部分的人,都是家庭生活困难的,对于这样社会底层专的人,属这样的弱势群体应该是保护为主,然后在分析现在群众对城管的执法印象普遍不好。态度恶劣,动作野蛮等,相对小商贩他就是强势群体。把二者的势力进行比较。在这样身份悬殊的情况下,应当手下留情。第二找一些被媒体报道的过的,两者正反面案例来例证。第三在对反方的辩题在否定的基础上肯定。严格执法固然好,但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要把严格执法演变为蛮横跋扈

法官可以在证据不足下靠推断定罪吗民事

法院审理案件,必抄须以事袭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本着疑罪从无的原则进行审理,绝对不能靠推断判决。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七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第八条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第一百二十九条审判人员必须认真审核诉讼材料,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

Ⅵ 民法案例分析!

1、王强第一批无权代理30条皮被,得到李刚的追认,是生效的代理,无权要求撤销。

王强第二批无权代理30条皮被,未得到李刚的追认,是无效的。

2、王强自己承担第二批皮裤所导致的损失。

Ⅶ 民事案件为什么二审法院不开庭要传被上诉人去做笔录

在审理方式上,民事二审分为开庭审理和不开庭审理,但只要是经人民法院传票传唤,上诉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均可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规定,按撤诉处理。【案情】上诉人(原审原告)黄某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沈某黄某系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投资系副教授,管理学博士,国内券商首批行业研究员。沈某为住建部房地产司司长。2010年12月20日,黄某发表了两篇为“第三轮楼市调控”建言献策的文章,分别为《上海证券报》发表的《把控制楼价涨幅纳入明年工作目标》、《证券时报》发表的《禁止投资性购房应上升为基本国策》,文章涉及了“把控制楼价涨幅纳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标”、“禁购第三套,限制第二套”等的调控建议。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即是被称为“新国八条”的房地产调控政策。黄某认为 “新国八条”的主要政策创新大部分来自于黄某发表的上述两篇文章的观点。黄某据此向住建部索取政策建议被政府部门采纳应用的书面证明,但未果。黄某遂于2012年2月16日对住建部及沈某提起知识产权诉讼。2012年2月17日晚,上海电视台第一财经频道“财经夜行线”栏目报道沈某向记者称黄某的行为属于炒作,自己不会理会。2012年2月18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中“学者状告住建部”一文报道沈某在电话中告诉记者“黄某只是想炒作,住建部政策来源于黄某观点是不可能的”。 黄某诉称,沈某上述言论被媒体报道及转载,在社会上产生广泛而巨大的影响,社会后果十分消极,致使其社会形象遭受了严重损害,社会评价在短时间内明显降低。沈某上述行为已经构成对黄某名誉权的严重损害,给其造成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并造成巨大的精神损害以及经济损失,沈某应当为其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现黄某起诉要求沈某:1、停止侵权行为,撤销相关诽谤言论,消除诽谤言论造成的影响,公开道歉:分别在《证券市场周刊》、上海电视台第一财经频道“财经夜行线”栏目刊登公告至少3次,向黄某公开赔礼道歉;并在新浪网、财经网、凤凰网等网站头版显著位置,以及《东方早报》、《中国知识产权报》、《光明日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等刊发道歉公告至少一次。公开道歉的内容需经法院和黄某审阅认可,相关费用由沈某承担;2、赔偿黄某经济损失40,000元、精神损害抚慰金35,000元、维权费用15,000元。

Ⅷ 民事诉讼中能用推断的方法判案吗

不能用推断了判案。要依靠证据,没有证据的要依证据规则。不能依证据规则的依法律原则。

Ⅸ 民法逻辑三段论推理

T→R(具备来T的要件时,即适用R的法律效自果)
S=T(特定的案件事实该当于T的要件)
S→R(关于认为特定案件事实,适用R的法律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法律规范(T)一般有众多要件特征组成,因此特定的案件事实(S),必须符合该法律规范(T)所有的要件特征,才能发生该法律规范所定的法律效果。而这一思维模式也被称为确定法律效果的三段论法。

依据上述过程不难判断,一般的法律适用的过程最主要的步骤是确定作为大前提的法律规范和认定作为小前提的具体特定的案件事实。一旦确定了应当适用的法律规范,并认定了具体特定的案件事实,只需运用涵摄的方法即可获得一定的法律效果。涵摄指将外延较窄的概念划归于外延较宽的概念之下的一种推演过程。

热点内容
提前离职劳动法 发布:2025-07-29 09:43:19 浏览:679
劳动法怎样规定三八妇女节假日 发布:2025-07-29 09:41:47 浏览:144
传染病给别人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29 09:40:31 浏览:787
购买盗版者不应负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29 09:14:01 浏览:677
cpa经济法每天一练 发布:2025-07-29 09:11:52 浏览:59
开展道德讲堂的意义 发布:2025-07-29 08:54:36 浏览:844
法官征拆 发布:2025-07-29 08:53:58 浏览:329
舒城法律服务所 发布:2025-07-29 08:47:59 浏览:331
香港的终审法院是哪里 发布:2025-07-29 08:44:27 浏览:88
邮政站所工作人员规章制度 发布:2025-07-29 08:42:10 浏览: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