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焦虑症
㈠ 患有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患者犯罪付法律责任吗
抑郁症和焦虑症是精神病的一种,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专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属结果,不负刑事责任,但要经法定程序鉴定。
《刑法》第十八条【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㈡ 被打伤两月后被诊断为中度抑郁症和重度焦虑症,可司法鉴定成轻伤吗
在解郁网网上帮您找到的,不知道能不能有帮助啊。
中度抑郁症的表现
1、情绪低落、心境恶劣、缺乏兴趣和精力减退,是中度抑郁症典型表现和特征之一。中度抑郁患者抑郁、悲伤、失望、苦恼、意志消沉等负性情绪相当显着。
2、脑功能阻滞和忧郁性认知。患者感到自己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注意力涣散,大脑效能下降,无法胜任正常工作。或具有忧郁心境导致思维认识上消极悲观和自卑,称为“忧郁性认知”。
3、精神运动性阻滞。这是中度抑郁症典型表现,行动迟缓,患者很少有自发性动作。不想做事,懒散无力是中度抑郁患者的重要特征。
4、明显的焦虑和激越。中度抑郁症患者在临床上出现明显的惊慌不安、激惹不宁、焦虑色彩,被称为“激越性抑郁症”。
㈢ 如何对待那些以精神疾病为挡箭牌为所欲为的人
不要看第一张图片病人的眼神就以为是精神病 是医院那些药吃多了 有些病人会变成这样看人
㈣ 焦虑证杀人是不是可以不负法律责任
建议对嫌疑人进行精神病司法鉴定。根据《刑法》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㈤ 重度抑郁症焦虑症和轻微人格分裂如果杀人了犯法吗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责任,至使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造成他人经济损失或人身伤害的,应负责赔偿损失或承担医疗费用,情节严重的一并追究行政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
还有,重度抑郁焦虑不算精神疾病,杀人还是犯法的,至于你说的轻微人格分裂是要到正规医院开过证明才能证明的,而且就算是精神病人是在清醒状态下杀人也是要正常负法律责任的
㈥ 关于精神病司法鉴定的过程请专家回答
法医精神病鉴定 一. 对可能患有精神疾病的下列人员进行鉴定
1. 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被害人
2. 民事案件的当事人
3. 行政案件的原告人
4. 违反治安管理应当受拘留处罚的人员
5. 劳动改造的罪犯
6. 劳动教养人员
7. 收容审查人员
8. 和案件有关需要鉴定的其他人员
二.刑事案件中,法医精神病鉴定包括
1. 确定被鉴定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患何种精神疾病,实施危害行为时的精神状态,精神疾病和所实施的危害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有无刑事责任能力
2. 确定被鉴定入在诉讼过程中的精神状态以及有无诉讼能力。
3. 确定被鉴定人在服刑期间的精神状态以及对应当采取的法律措施的建议。
三.民事案件精神疾病司法鉴定
1. 确定被鉴定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患何种精神疾病,在进行民事活动时的精神状态,精神疾病对其意思表达能力的影响,以及有无民事行为能力。
2. 确定被鉴定人在调解或审理阶段期间的精神状态,以及有无诉讼能力。
四.确定各类案件的被害人等,在其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的精神状态,以及对侵犯行为有无辨认能力或者自我防卫,保护能力.
五.确定案件中有关证人的精神状态,以及有无作证能力.
精神医学与司法鉴定 作者:古津贤//高磊
内容提要
司法精神病学是精神病学和法学的一个交叉学科,是精神病学近年来所形成的并为大家所确认的一个独立的新专业。本书主要介绍了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法律能力评定、精神疾病症状学、精神分裂症及司法鉴定、器质性精神病及司法鉴定、应激相关障碍等。
目录
第一节 司法精神病学概念
第二节 司法精神病学的发展
第三节 司法精神病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
第一节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概念
第二节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特征
第三节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指导原则
第四节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组织机构
第五节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鉴定人
第六节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主要任务
第七节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程序
第三章 司法精神病学的鉴定方法
第一节 与被鉴定人会见和交谈
第二节 对被鉴定人精神疾病的医学客观检查
第三节 对被鉴定人进行精神检查
第四节 对被鉴定人智能活动的检查
第四章 法律能力评定
第一节 刑事责任能力
第二节 限定责任能力
第三节 服刑、作证和(性)自我防卫能力
第四节 精神病人的辨认和控制能力
第五节 民事行为能力
第五章 精神疾病症状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感知觉障碍
第三节 思维障碍
第四节 注意障碍
第五节 记忆障碍
第六节 智能障碍
第七节 自知力和定向力障碍
第八节 情感障碍
第九节 意识障碍
第十节 意志行为障碍
第六章 精神分裂症及司法鉴定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临床表现与临床分型
第三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四节 病程、治疗与康复
第五节 司法鉴定相关问题
第六节 典型案例分析
第七章 偏执性精神障碍及其司法鉴定
第一节 偏执性精神病
第二节 偏执狂
第三节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
第四节 司法鉴定与相关问题
第五节 典型案例分析
第八章 心境障碍及其司法鉴定
第一节 心境障碍
第二节 司法鉴定与有关问题
第三节 典型案例分析
第九章 器质性精神病及司法鉴定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第三节 司法鉴定
第四节 典型案例分析
第十章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阿片类药物所致精神障碍
第三节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第四节 镇静、催眠、抗焦虑药
第五节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
第六节 典型案例分析
第十一章 应激相关障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应激相关障碍
第三节 感应性精神病
第四节 典型案例分析
第十二章 人格障碍及其司法鉴定
第一节 人格障碍
第二节 司法精神鉴定与有关问题
第三节 典型案例分析
第十三章 神经症、癔症及其司法鉴定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癔症
第三节 焦虑症
第四节 典型案例分析
第十四章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
第一节 心理发育障碍
第二节 儿童少年行为和情绪障碍
第三节 司法鉴定
第四节 社会监护
第五节 典型案例分析
第十五章 性心理障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性变态
第三节 易性别癖
第四节 同性恋
第五节 司法鉴定
第六节 典型案例分析
第十六章 精神疾病的伪装
㈦ 请问做精神鉴定时医院是否通知鉴定者的家人或亲属陪同,并要求他们签字呢
如果你是打官司需要的精神鉴定,是需要到特殊机构的,一般医院精神科出具的是精神疾患诊断,并不一定具有你需要的法律效力。因为法律的精神鉴定除了要确定当事人是否具有精神疾患,还要评估中案件发生的时候,当事人是否具有独立做判断的能力。在一般医院的精神科做诊断,只要不是重性精神病,一般并不需要监护人陪同。费用就是一般门诊挂号费。至于法律方面的鉴定,还要和你的律师商量。
㈧ 被打伤两月后被诊断为中度抑郁症和重度焦虑症,可司法鉴定成轻伤吗
摘要 如果伤情鉴定为轻微伤,你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人身损害赔偿;同时可以要求给予行政处罚。
㈨ 抑郁症患者打人违反法律吗
如果属于精神病复,且在病制发时打人,那么不承担刑事责任。
最后,劝大家尽量不要刺激抑郁症患者,给他过大的精神压力会刺激抑郁症患者做出过激行为。
㈩ 刑法规定抑郁症犯罪者能减刑吗
从道德的角度来说,我觉得是应该的,因为他们在精神上面的确是有问题的。但是从法律的角度应该是不可以的。因为精神抑郁症患者毕竟还不是精神病。而我们国家的法律是对这个是没有减刑的规定的。如果是精神病侵犯别人隐私啊或者犯罪都会减刑甚至不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