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人民法院旁听
A. 怎么进南昌法院旁听
向其提出申请。(针对某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程序制度的规定(回试行)》答:“五、开庭审理 除涉及阴私或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外,一律公开进行。要预先公告,允许群众旁听。有重大教育意义的案件,还可以组织适当范围的人员旁听。”
法律上没有“旁听证”的规定,更没有限制旁听人数或资格限制。
不敢说该院设置“旁听证”是否有其他问题或背景,至少,限制旁听是违反法律程序的。
B. 怎么去法院旁听
法院旁听需要带身份证。直接去法院,不需要登记。有一部分开庭信息可以在网上看到。案法院要求去做即可,不存在欢不欢迎的说法。如果是符合旁听条件,法院是不能拒绝群众旁听的。只要是法院公开开庭审理的案件都可以旁听,旁听案件审理必须遵守法庭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
第八条公开审理的案件,公民可以旁听;根据法庭场所和参加旁听人数等情况,需要时,持人民法院发出的旁听证进入法庭。
下列人员不得旁听:
(一)未成年人(经法院批准的除外);
(二)精神病人和醉酒的人;
(三)其他不宜旁听的人。
第九条旁听人员必须遵守下列纪律:
(一)不得录音、录像和摄影;
(二)不得随意走动和进入审判区;
(三)不得发言、提问;
(四)不得鼓掌、喧哗、哄闹和实施其他妨害审判活动的行为。
C. 在法院进行旁听需要预约吗还是自己进去就行
到法院进行旁听,一般情况下是不用预约的,持身份证进入法庭旁听即可。
但是,内基于某些案件需要,容可由法庭发放旁听证,旁听人需持旁听证入场旁听。《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第八条规定:公开审理的案件,公民可以旁听;根据法庭场所和参加旁听人数等情况,需要时,持人民法院发出的旁听证进入法庭。
公民参加旁听,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的规定,并主动申报有否携带违禁物品接受安全检查。
(3)江西人民法院旁听扩展阅读:
法院旁听不得实施行为:
(一)鼓掌、喧哗;
(二)吸烟、进食;
(三)拨打或接听电话;
(四)对庭审活动进行录音、录像、拍照或使用移动通信工具等传播庭审活动;
(五)其他危害法庭安全或妨害法庭秩序的行为。
D. 法院庭审可以随便去旁听吗
法院庭审不可以随便去旁听。
去法院旁听开庭有限制。根据法律规定,只要是公开审理的案件,必须允许旁听,一般情况下,只要凭身份证就可以进入法庭了。有些案件需要时,根据法庭场所和参加旁听人数等情况,不一定满足所有人的旁听愿望,所以必须持人民法院发出的旁听证进入法庭。
法庭旁听需要的条件如下:
1、公民要求旁听的案件应为依法应公开审理的案件;
2、公民要求旁听公开审理案件,应向法院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法院根据法庭场所和要求旁听的人员情况决定发放旁听证的数量,公民持有旁听证方能进入法院旁听案件的审判。公开审理的案件,外国公民要求旁听的,依照有关外事管理规定办理;
3、下列公民不得要求旁听公开审判,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经法院批准的除外,精神病人和醉酒的人,其他不宜旁听的人;
4、公民旁听公开审判应遵守法庭规则,在案件审判过程中应关闭寻呼机,手持电话机,不得录音,录像和摄影,不得随意走动和进入审判区,不得发言,提问,不得鼓掌,喧哗,哄闹和实施其他妨害审判活动的行为,要爱护法庭设施,保持法庭卫生。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
第十二条 出庭履行职务的人员,按照职业着装规定着装。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着正装:
(一)没有职业着装规定;
(二)侦查人员出庭作证;
(三)所在单位系案件当事人。
非履行职务的出庭人员及旁听人员,应当文明着装。第二十二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审判人员违反本规则的,可以在庭审活动结束后向人民法院提出处理建议。
诉讼参与人、旁听人员认为审判人员、书记员、司法警察违反本规则的,可以在庭审活动结束后向人民法院反映。
E. 去法院旁听需要什么条件
大家对于律师或者法院都有莫名的尊敬,包括我们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接触,这一行业,毕竟大家都希望能够平和的生活,不要出现大的纷争。
但在生活中,会身不由己的出现一些问题,在解决问题时,每个人的选择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有自己的标准,而这些标准也形成了我们的处事风格和个人性格。人有千面正是这个意思,正确的价值观,会让我们获益颇多。如果迫不得已必须要去法院起诉,那么身边的人必定要旁听,那么去法院旁听需要什么条件呢?下面小编就来仔细讲解。
毕竟每个人进入这类庄严的场所,心中还是会有胆怯,这个时候家人的陪伴是十分重要的。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去法院旁听需要什么条件的内容,法院是一个庄严的场所,是为了维护百姓的利益而存在。如果有任何自己私下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都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法律的途径,向法院起诉,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F. 去法院旁听 需要什么证件
去法院旁听不需要证件,只要旁听席位足够。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
第九条公开的庭审活动,公民可以旁听。
旁听席位不能满足需要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的先后顺序或者通过抽签、摇号等方式发放旁听证,但应当优先安排当事人的近亲属或其他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旁听。
下列人员不得旁听:
(一)证人、鉴定人以及准备出庭提出意见的有专门知识的人;
(二)未获得人民法院批准的未成年人;
(三)拒绝接受安全检查的人;
(四)醉酒的人、精神病人或其他精神状态异常的人;
(五)其他有可能危害法庭安全或妨害法庭秩序的人。
依法有可能封存犯罪记录的公开庭审活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组织人员旁听。
依法不公开的庭审活动,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任何人不得旁听。
(6)江西人民法院旁听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
第十一条依法公开进行的庭审活动,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通过电视、互联网或其他公共媒体进行图文、音频、视频直播或录播:
(一)公众关注度较高;
(二)社会影响较大;
(三)法治宣传教育意义较强。
第十二条出庭履行职务的人员,按照职业着装规定着装。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着正装:
(一)没有职业着装规定;
(二)侦查人员出庭作证;
(三)所在单位系案件当事人。
非履行职务的出庭人员及旁听人员,应当文明着装。
第十三条刑事在押被告人或上诉人出庭受审时,着正装或便装,不着监管机构的识别服。
人民法院在庭审活动中不得对被告人或上诉人使用戒具,但认为其人身危险性大,可能危害法庭安全的除外。
G. 法院旁听怎么预约
1、首先只要你年满18周岁,具有公民身份证就可以到人民法院进行旁听,需要提前进行预约。凭身份证进行预约。
2
、
如果出现旁听人数特别多,那么会进行抽签摇号等方式发放旁听证,或者优先安排当事人以及近亲家属和案件有关的人进行旁听。
3、申请旁听证的时候,需要详细的填写个人的信息,保证准确性,完整性,提交预约申请以后,等待短信通知,短信通知,通常会在当天6点之前送达,如果提示预约失败,那么就说明预约没有成功。
4
、在旁听过程中不允许出现喧哗,鼓掌,吸烟,拨打或者接听电话,也不能够对审判活动进行录像,录音拍照等传播活动。不得带打火机等易燃易爆品入场。
5
、申请旁听证,每个人每天只能预约一次。多次申请是无效的。
6
、
预约成功以后,应该按照预约的时间提前10分钟到场,如果迟到。不予入场。旁听时要携带旁听证以及本人的二代有效身份证入场,否则不允许入场。
H. 怎样到法院里去旁听
对于公开审理的案件,公民可以去法院听审,一般的案件可以带身份证去版旁听,权如果是影响大的案件或者旁听人数太多,法庭容纳不下的,法院可以发给旁听证,持旁听证听审。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
第八条 公开审理的案件,公民可以旁听;根据法庭场所和参加旁听人数等情况,需要时,持人民法院发出的旁听证进入法庭。
下列人员不得旁听:
(一)未成年人(经法院批准的除外);
(二)精神病人和醉酒的人;
(三)其他不宜旁听的人。
I. 可以去人民法院旁听吗
法庭旁听需要的条件:
_1、公民要求旁听的案件应为依法应公开审内理的案件。
2、公民要容求旁听公开审理案件,应向法院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法院根据法庭场所和要求旁听的人员情况决定发放旁听证的数量;公民持有旁听证方能进入法院旁听案件的审判。公开审理的案件,外国公民要求旁听的,依照有关外事管理规定办理。
3、下列公民不得要求旁听公开审判: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经法院批准的除外)、精神病人和醉酒的人,其他不宜旁听的人。
4、公民旁听公开审判应遵守法庭规则,在案件审判过程中应关闭寻呼机、手持电话机;不得录音、录像和摄影;不得随意走动和进入审判区;不得发言、提问;不得鼓掌、喧哗、哄闹和实施其他妨害审判活动的行为;要爱护法庭设施,保持法庭卫生。
J. 法院旁听的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第八条的规定,只要是公开审理的案件,都必须允许旁听,一般情况下,只要凭身份证就可以进入法庭了。
有些案件需要时,根据法庭场所和参加旁听人数等情况,不一定满足所有人的旁听愿望,所以必须持人民法院发出的旁听证进入法庭。
(10)江西人民法院旁听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第八条 公开审理的案件,公民可以旁听;根据法庭场所和参加旁听人数等情况,需要时,持人民法院发出的旁听证进入法庭。
下列人员不得旁听:
1、未成年人(经法院批准的除外);
2、精神病人和醉酒的人;
3、其他不宜旁听的人。
第九条 旁听人员必须遵守下列纪律:
1、不得录音、录像和摄影;
2、不得随意走动和进入审判区;
3、不得发言、提问;
4、不得鼓掌、喧哗、哄闹和实施其他妨害审判活动的行为。
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般包括:
1、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
2、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
3、十四岁以上不满十六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经人民法院决定不公开审理的十六岁以上不满十八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
4、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决定不公开审理的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
5、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决定不公开审理的离婚案件;
6、法律另由规定的其他不公开审理的案件。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