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海商法88条

海商法88条

发布时间: 2022-01-15 16:50:23

❶ 依据我国《海商法》之规定,货物承运人可以免责的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四章 五十一条,下有12种承运人回免责
在责任期间货物答发生的灭失或者损坏是由于下列原因之一造成的承运人不负赔偿责任:
(一)船长、船员、引航员或者承运人的其他受雇人在驾驶船舶或者管理船舶中的过失:
(二)火灾,但是由于承运人本人的过失所造成的除外;
(三)天灾,海上或者其他可航水域的危险或者意外事故;
(四)战争或者武装冲突;
(五)政府或者主管部门的行为、检疫限制或者司法扣押;
(六)罢工、停工或者劳动受到限制;
(七)在海上救助或者企图救助人命或者财产;
(八)托运人、货物所有人或者他们的代理人的行为;
(九)货物的自然特性或者固有缺陷;
(十)货物包装不良或者标志欠缺、不清;
(十一)经谨慎处理仍未发现的船舶潜在缺陷;
(十二)非由于承运人或者承运人的受雇人、代理人的过失造成的其他原因。
承运人依照前款规定免除赔偿责任的,除第(二)项规定的原因外,应当负举证责任。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承运人援引这十二条中的任意一条免责条款的前提是,承运人已经尽到了适航义务。

❷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二百一十条第一款规定是什么

第二百一十条
除本法第二百一十一条另有规定外,海事赔偿责任限制,依回照下列规定计算赔偿限额:答

(一)关于人身伤亡的赔偿请求

1、总吨位300吨至500吨的船舶,赔偿限额为333000计算单位;

2、总吨位超过500吨的船舶,500吨以下部分适用本项第1目的规定,500吨以上的部分,应当增加下列数额:

501吨至3000吨的部分,每吨增加500计算单位;

3001吨至30000吨的部分,每吨增加333计算单位;

30001吨至70000吨的部分,每吨增加250计算单位;

超过70000吨的部分,每吨增加167计算单位。

❸ 如何正确理解我国《海商法》第71条的规定

《海商法》第七十一条 提单,是指用以证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和货物已经由承运人接收或者装船,以及承运人保证据以交付货物的单证。提单中载明的向记名人交付货物,或者按照指示人的指示交付货物,或者向提单持有人交付货物的条款,构成承运人据以交付货物的保证。

后面半句是对前面半句的最后一个分句的解释,主要的理解还是在于前半句,就是提单的定义。这里面提出了提单在我国《海商法》下的性质,主要有三点:
第一,提单是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证明,也就是说提单本身并不构成海上货物运输合同。
第二,提单是货物收据,即货物已经由承运人接收或者装船,实践中,接收货物后签发的提单叫收货待运提单,装船后签发的提单为已装船提单,前者在货物实际装船后可以直接加批注即成为已装船提单。
第三,物权凭证或者说交货凭证,实践中的体现就是凭提单交付货物,这也就直接将无单放货的非法性定义在内了。

供你参考。

❹ 《海商法》第七十八条规定

中华人民复共和国海商法

第七十八制条 承运人同收货人、提单持有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依据提单的规定确定。
收货人、提单持有人不承担在装货港发生的滞期费、亏舱费和其他与装货有关的费用,
但是提单中明确载明上述费用由收货人、提单持有人承担的除外。

http://ke..com/view/414722.htm

❺ 海商法案例题求解!

1. 属于船抄舶优先权。
2. 船舶优袭先权优于船舶抵押权受偿。
3. 船舶优先权的清偿顺序是:船员工资>港口规费>救助款项>碰撞损失。

参考资料:
1.《海商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享有优先权的内容是:
一、船长、船员和在船上工作的其他在编人员,根据劳动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劳动合同所产生的工资、其他劳动报酬、船员遗反费用和社会保险费用的给付请求;
二、在船舶营运中发生的人身伤亡的赔偿请求;
三、船舶吨税、引航费、港务费和其他港口规费的缴付请求;
四、海难救助费的救助款项的给付请求;
五、船舶在营运中因侵权行为产生的财产赔偿请求;

2, 船舶优先权的受偿顺序,又叫船舶优先权的位次,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优先权竞合时,如何决定其效力的优劣次序问题。我国《海商法》第23条对此作了如下安排:前述5项海事请求,依照顺序受偿,但是,第4项海事请求,如果后于第1、2、3项发生的,应当先于第1、2、3项受偿;第1、2、3、5项中有两个以上海事请求的,不分先后,同时受偿;不足受偿的,按照比例受偿。第4项中有两个以上海事请求的,后发生的先受偿。

❻ 什么是海商法

主要内容抄

①适用范围为调袭整海上运输关系和船舶关系。海上运输是指海上货物运输和海上旅客运输,包括海江之间、江海之间的直达运输。但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规定,不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之间的海上货物运输。船舶是指海船和其他海上移动式装置,但是用于军事的、政府公务的船舶和20总吨以下的小型船艇除外。船舶包括船舶属具。

②详细规定了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旅客运输合同、船舶租用合同、海上拖航合同、海上保险合同的成立,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

③实行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原则,即船舶所有人、救助人,可依法规定限制赔偿责任。该法还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本法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

❼ 海商法,船舶优先权的受偿顺序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下列各项海事请求具有船舶优先权:

1、船长、船员和在船上工作的其他在编人员根据劳动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劳动合同所产生的工资、其他劳动报酬、船员遣返费用和社会保险费用的给付请求;

2、在船舶营运中发生的人身伤亡的赔偿请求;

3、船舶吨税、引航费、港务费和其他港口规费的缴付请求;

4、海难救助的救助款项的给付请求;

5、船舶在营运中因侵权行为产生的财产赔偿请求。

载运2000吨以上的散装货油的船舶,持有有效的证书,证明已经进行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者具有相应的财务保证的,对其造成的油污损害的赔偿请求,不属于前款第(五)项规定的范围。

(7)海商法88条扩展阅读:

1、船舶抵押权、船舶留置权、船舶优先权三者的受偿顺序

在关于船舶的这三项权利中,只有船舶留置权需要占有船舶。这就使得在同一船舶上可能会发生存在两种或三种担保物权的情况,必须确定它们竞合时的受偿顺序,根据我国海商法的规定,三者受偿顺序为:船舶优先权、船舶留置权、船舶抵押权。

如此设定顺序,其原因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才设立了船舶优先权制度,用以保护特定的债权人,所以,该制度是应该得到最优先的考虑。

船舶留置权所担保的债权直接占有了船舶,居于有利的地位,而且船舶留置权对于航运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船舶留置权也得到较优先的考虑。

而船舶抵押权所担保的一般为借贷之债的普通债权,虽然船舶抵押权对航运业的发展也很重要,但是其受偿的迫切性明显弱于前两种权利,因而船舶抵押权被置于其他两个权力之后。

2、船舶优先权项目的受偿顺序

该权利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受偿顺序的原则也与一般债权不同,这些原则主要是:

(1)公共政策原则。公共政策原则是指各国立法机关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而规定海事请求权人享有不同的受偿顺序。

该原则主要表现在对船员等不利地位人员利益的特殊保护,对因侵权行为所导致的无辜受害者的保护,对海难救助的鼓励等。船舶优先权的项目在社会公共利益的指导下,分成等级,依次受偿。

(2)倒序原则。即时间上后发生的债权优先于先发生的债权受偿。一般说来,优先权范围内的同类海事请求,受偿遵循比例原则。

但是,对于其他具有对已存在的船舶优先权起到保全的海事请求时,比例原则不再适用,这是我们应遵循倒序原则。

例如,多个救助报酬请求权同时存在时,时间在后的请求权应该最先受偿,因为在后的请求权不仅保全了其他海事请求优先受偿的担保物,使其他船舶优先权得以存续,还使得在前发生的救助报酬请求权得以存续。因此应当给予其更为优先的受偿地位。

我国海商法明确规定海事请求受偿顺序,以维护公共利益。其中救助报酬请求权又适用了倒序原则。

如果存在两个救助报酬请求权,后发生的应该先受偿。根据我国海商法的规定,救助报酬请求权之外的其他四种海事请求权,如果同时存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海事请求在同一顺序中,那么它们地位应该是相等的,可以同时得到船舶拍卖所得价款的赔偿。

但是,如果船舶拍卖所得不够清偿同类海事请求的全部的,就应该按照该类海事请求债权的比例分别得到赔偿。

此外,应该注意到,我国海商法第24条规定了先行拨付制度,即行使船舶优先权产生的费用,以及为维护公共利益的支出可以于拍卖所得中得到最先赔付。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海商法虽然没有规定船舶优先权的项目包括司法费用和为债权人共同利益支出的费用,即使如此,仍然可以看出两者可以优先于船舶优先权的项目受偿。

参考资料来源:全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



❽ 现在海商法诉讼时效是多久的呢

您好,
诉讼时效为一年的:
1:海上货物运输向承运人要求赔偿的诉讼请求,时效期间为一年,自承运人交付或者应当交付货物之日起;在时效期间内或者时效期间届满后,被定为负有责任的人向第三人追偿请求的,时效期间为九十日,自追偿请求人解决原赔偿请求之日或者受到受理对其本人提起诉讼的法院的起诉状副本之日起计算。
2:有关海上拖航合同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一年,自知道或者直到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3:有关共同海损分摊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一年,自理算结束之日起计算。
诉讼时效为二年的:
1:海上旅客运输向承运人要求赔偿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二年,依照下列方法计算:
(一):有关旅客人身伤害的请求权,自旅客离船或者应当离船之日起计算。
(二):有关旅客死亡的请求权,发生在运送期间的,自旅客应当离船之日起计算;因运送期间内的伤害而导致旅客离船后死亡的,自旅客死亡之日起计算,但此期限自离船之日起不得超过三年。
(三):有关行李灭失或者损害的赔偿请求权,自旅客离船或者应当离船之日计算。
2:有关船舶租用合同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二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3:有关船舶被碰撞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二年,自碰撞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本法第一百六十九条第三款规定的追偿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一年,自当事人连带支付损害赔偿之日起计算。
4:有关海难救助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二年,自救助作业结束之日起计算。
5依据海上保险合同向保险人要求保险赔偿的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
诉讼时效为三年的:
有关船舶发生油污污染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3年,自损害发生之日起计算;但是,在任何情况下时效期间不得超过从损害发生之日起六年。

❾ 关于海商法中的计算单位

《海商法》第来277条规定:“本源法所称计算单位,是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的特别提款权;其人民币数额为法院判决之日、仲裁机构裁决之日或者当事人协议之日,按照国家外汇主管机关规定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对人民币的换算办法计算得出的人民币数额。”这一条款相当明确地规定了特别提款权换算成人民币的时间点,即“裁判之日”或者“当事人协议之日”。但是,如果对这一条款作文义理解,可以发现《海商法》所规定的责任限额,并不是上文中有关海事法院裁决的按照“事故发生之日”或“基金设立之日”的人民币——特别提款权兑换率所换算的人民币数额,更不是按照该日美元——特别提款权的兑换率所换算的美元数额。换言之,上述裁决中有关特别提款权换算成流通货币的几种计算方法,与《海商法》的具体规定是不相一致的。

❿ 我国海商法规定的承运人的一般免责事项有哪些

我国海商法规定的承运人的一般免责事项有以下方面:
我国《海商法》第51条规定:在责任期间货物发生的灭失或者损坏是由于下列原因之一造成的,承运人不负赔偿责任:
(一)船长、船员、引航员或者其他受雇人在驾驶船舶或者管理船舶中的过失;
(二)火灾,但是由于承运人本人的过失所造成的除外;
(三)天灾。海上或者其他可航水域的危险或者意外事故;
(四)战争或者武装冲突;
(五)政府或者主管部门的行为、检疫限制或者司法扣押;
(六)罢工、停工或者劳动受到限制;
(七)在海上救助或者企图救助人命或者财产;
(八)托运人、货物所有人或者他们的代理人的行为;
(九)货物的自然特性或者固有缺陷;
(十)货物包装不良或者标志欠缺、不清;
(十一)经谨慎处理仍未发现的船舶潜在缺陷;
(十二)非由于承运人或者承运人的受雇人、代理人的过失造成的其他原因。
承运人免责是指按照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一定的情况下,承运人对货物的灭失或损坏享有免除赔偿责任的权利。
从这12项免责规定中可以看出,承运人对货物在责任期间所发生的灭失或损坏是否负责,依其本人、船长、船员、其他受雇人或代理人有无过失而定,有过失便应负责,无过失便可免责;但作为例外,如果货物的灭失或损坏系船长、船员、其他受雇人或代理人在驾驶船舶或管理船舶中的过失所致,或者由于他们的过失所引起的火灾所致,承运人仍可免责。

热点内容
厨房规章制度仪容仪表 发布:2025-07-27 09:15:31 浏览:474
节水统计规章和制度 发布:2025-07-27 09:15:26 浏览:209
泰州高港法院 发布:2025-07-27 09:12:39 浏览:239
上海法律援助规定 发布:2025-07-27 09:06:34 浏览:856
由教育部制定的教育规章称教育规章 发布:2025-07-27 08:57:56 浏览:377
男方撕女方照片能追究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7-27 08:57:18 浏览:208
劳动法退休补偿标准2015 发布:2025-07-27 08:51:28 浏览:105
法学院上课 发布:2025-07-27 08:50:20 浏览:508
小学节能规章与制度 发布:2025-07-27 08:47:59 浏览:688
法院办案复工 发布:2025-07-27 08:47:49 浏览: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