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商法杨继
① 杨震被称谓四知先生的原因
天知,地知,我知,子知
东汉时的杨震,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版杨震在当荆州刺史权时,曾推荐当地名
士王密出任山东昌邑县令。两年后,杨震途径昌邑,在王密的县衙内歇息。到了
深夜,县令王密悄悄走进房来,拿出十斤黄金要送给杨震,说是为了报答他的大
恩。杨震吃惊而严肃地说:“我生平以清白要求自己,你难道不了解我的为人
吗?”王密说:“现在是深夜,我送你黄金来,没有一个人知道。”杨震生气地
说:“天知、地知、我知、子(你)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
中国还有一句俗话,叫做: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现代的教育也许是忽视了这样的美德,使我们的学生也好、孩子也好不知不觉中有了一些陋习。
② 古人资料 杨震的资料
杨震(59一124),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人。他出身名门,八世祖杨喜,在西汉高祖时因诛杀项羽有功,被封为"赤泉侯".高祖杨敞,汉昭帝时为垂相,因功被封安平侯。父亲杨宝,因刻苦攻读欧阳生所传授讲解的《今文尚书》,而成为当时名儒。衰、平二帝时,杨宝隐居民间,以教书为生。居摄二年(公元7),杨宝与龚胜、龚舍、蒋翊一起被朝廷征召,他因不愿出仕做官,便逃避隐匿、不知去向。东汉光武帝刘秀很敬重杨宝才华、学识、品德和气节,建武中特派官家车辆征召他人朝做官,他因年老有病,未能成行,而老死家中。
杨震从少年起就特别聪明好学。当时,今文经学居官学正统地位,非常盛行。他为了通晓今文经学的深刻含义,就拜桓郁为师,深钻细研《欧阳尚书》。桓郁是当朝九卿之一的太常,主管宗庙礼仪和选试博士,曾为汉章帝和汉和帝讲授儒经,是当时既显赫又有很高学术威望的经学大师。在桓郁的教授下,他通晓经传,博览群书,对各种学问无不深钻细研。
杨震对教育事业特别热心,从20岁以后,对于地方州郡长官征召他出仕做官的召请任命置之不理,一心一意自费设塾授徒,开始了他长达三十年的教育生涯。他当时家住华山脚下的牛心峪口,就利用其父授徒的学馆收徒传业。他坚持有教无类,不分贫富,因此,四方求学者络绎不绝,学生多达2000余人。由于他教学有方,名气很大,学生很多,因此,学馆如市,书声朗朗,规模很大。当时牛心峪槐树很多,故当时人称亡牛心峪为"杨震槐市".他教书育人以清白正直为要,其严谨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师德情操被人们誉为"槐市遗风".继牛心峪学馆讲学之后,杨震还在华阴双泉学馆、客居于湖(今河南灵宝市豫灵镇董社源)讲学将近十多年,弟子多达1000多人,加上牛心峪学馆的学生已超过了3000人,完全可以同孔子有三千弟子相媲美。所以,当时人们就称杨震为"关西孔子杨伯起(后人亦称其为'关西夫子')。"杨震教授的学生,英贤甚多,不少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如虞放、陈翼就出气自杨震门下,虞放在汉桓帝时,官至司空(掌管国家工程建设的官员)。
杨震在家乡办学30多年,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因此,名声很大,远近钦慕,连当时职掌统兵征战大权的军事首领大将军邓鹭都深知和十分敬重杨震的学识、贤名和品行,亲自派人征召杨展到自己幕府出仕任职。这时,杨震年已五旬,只好停止了他心爱的教育事业,到邓府上任。到大将军邓鹭幕府不久,杨震又被推举为"茂才"(即"秀才,')出任了地方,官,担任过襄城(今河北省襄城县)令;汉安帝永初四年(公元110)升为督察州郡政务的官员——荆州刺史;永初六年(公元112年),升迁为负责一郡政务的官员东莱(今山东省掖县)太守。汉安帝元初元年(公元114),调任为涿郡(今河北省涿县)太守。元初四年(公元117),杨震进入朝廷任职,担任了九卿之一的太仆,负责舆马及牧畜之事。同年十二月调为九卿之一的太常,掌管朝廷礼、乐、郊庙社视之事。汉安帝永宁元年(公元120),升为司徒,为"三公"之一,主管教化。汉安帝延光二年(公元123),升为太尉,掌管朝廷军事大权,任此职至延光三年兰月。杨震从应征人邓鹭幕府起,到被罢免太尉止,出仕二十多年。这二十年间,杨震能格尽职守,秉公办事,勤政廉洁,为国为民,成了千秋万代学习的楷模。
杨震为官清廉,不谋私利。他始终以"清白吏"为座右铭,严格要求自己,"不受私谒",这在古代不但是十分可贵的品德,就是在现代也是人们十分欢迎和敬仰的品质。
杨震在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路经昌邑(今山东巨野县东南)时,昌邑县令王密,是他在任荆州刺史时举"茂才"提拔起来的官员,听说杨震途经本地,为了报答杨震的恩情,特备黄金十斤,于白天谒见后,又乘更深夜静无人之机,将黄金送给杨震。杨震不但不接受,还批评说:"我和你是故交,关系比较密切,我很了解你的为人,而你却不了解我的为人,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现在深夜无人知道。"杨震说" "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无人知道呢!"受到谴责后,王密十分惭愧,只好作罢。杨震"暮夜却金"的事,古今中外,影响很大,后人因此称杨震为"四知先生".
杨震为官,从不谋取私利。在任涿郡(今河北省涿县)太守期间,从不吃请受贿,也不因私事求人、请人、托人,请客送礼。他的子孙们与平民百姓一样,蔬食步行,生活十分简朴。亲朋好友劝他为子孙后代置办些产业,杨震坚决不肯,他说:"让后世人都称他们为'清白吏'子孙,这样的遗产,难道不丰厚吗!"
杨震为官唯才是举,选贤任能。汉安帝元初四年(公元117),杨震被调人朝廷担任太仆之职,后来升调为太常。杨震在任太常之前,博士选举大多名不副实。杨震任太常后,唯才是举,他所选用的陈留、杨伦等,都是通晓经书、学识过人的今名士,能将所从事的本门学业弘扬光大,儒生们对此称赞不已。延光二年,杨震代替刘恺为太尉,汉安帝的舅父、官居大鸿胪(九卿之一,分管礼仪)的耿宝向杨震推荐中常侍(传达皇帝诏令和掌管文书的官员)李闰的哥哥,想让其人朝做官,杨震坚决予以拒绝。于是耿宝就亲自到杨震住处拜访,并威胁说:"李常侍是皇上所重用的人,想让你征召他的哥哥人朝做官,我耿宝仅仅只是给你传达一下皇上的意思而已。"杨震义正词严地说:"如果朝廷想让"三公"之府征召谁,就应该由尚书那里把皇帝的敕书送来,怎么能让你来传达皇上的意思呢?"耿宝无言以对,愤恨而去。皇后的哥哥官居执金吾(督巡三辅治安)的阎显也利用职权向杨震推荐自己的亲友人朝做官,杨震同样予以拒绝。而掌管工程建设的司空刘授听到这个消息后,当即征召此二人人朝做官,并且在很短时间内予以提升。两相对比,可见杨震为官是何等的光明磊落,无私无畏。但杨震因此召致阎显怨恨。
杨震为官疾恶如仇,敢于直谏。永宁元年,他代替刘恺任司徒职务,第二年,邓太后逝世后,朝廷中皇帝身边的内宠开始横行。汉安帝的乳母王圣,因从小保养安帝辛勤周到有功,深受安帝信任尊重。王圣便仗此地位骄横放纵,连她的女儿伯荣也经常出人禁宫,传通贿赂。于是,杨震就给安帝上书说:"臣听说,自古以来施政,主要是选用德才兼备的贤能人士治理国家,管理主要是惩治去除违法乱纪行为,所以唐尧虞舜时代,贤能有德的人,都在朝中为官,而恶人则被流放监禁,天下百姓都心悦诚服,国家一派兴旺发达的气象。当今之世,古人推崇的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等九种道德,未能发扬光大,而按幸小人却充斥朝廷内外。阿母王圣,出身卑微,因遭千载难逢的机会,得以奉养圣上。虽然有推燥居湿抚养陛下的辛勤劳苦,但陛下对她前后所封赏的财富荣耀,已远远超过了她的功劳。然而她贪得无厌的心理无法得到满足,经常交际朝臣,接受贿赂、请托,扰乱夭下,使朝廷清正的名声受到损毁,如同日月蒙上灰尘一样。《尚书》曾告诫说:母鸡啼鸣是不祥之兆;《诗经》也讽谕奸诈多谋的女子参政是丧国的根源。过去郑庄公屈从母亲意愿,任由弟弟叔段骄横不法,结果,叔段准备谋反,郑庄公不得不用暴力手段将其弟诛杀。《春秋》对此事持贬抑态度,认为郑庄公'不教而诛',是不道德的。自古以来,奸诈的女子和小人都是很难相处的,亲近她们,她们就会嬉闹放纵;疏远她们,她们又会心怀怨恨。《易经》上说:'无所遂其心愿,只能在家中操持家务',说的就是奸诈的妇人不能千予政事。因此,应当迅速送阿母出宫,让她居住在外面,同时还要阻断她女儿同宫内的往来,这样就能使恩情和德行都继续保持下来,对陛下和阿母都是好事。请陛下舍弃有碍大局的儿女私情,割除有害国家的仁爱优柔之心,把精力集中在日理万机的朝政上,谨慎使用封赏拜爵的权力,减少下面的贡奉,减少百姓的赋役征发,使天下德能兼备的'鹤鸣之士'都群集在陛下周围,为朝廷出力;让正在朝廷做官的士大夫莫因朝政不清而懊悔出仕;对诸侯国不要横征暴敛,使他们心存不满;让百姓安居乐业而不抱怨朝廷。要循着先朝英明皇帝的治国法则而行,与英明伟大的哲王比德,这岂不是很美好的事吗!"书上安帝后,安帝不仅不采纳杨震的忠谏,还把奏章拿出来给乳母王圣等看,一方面加深了这些人对杨震的憎恨,另一方面,这些人认为有皇帝的庇护,其行为更加骄横放纵。乳母王圣的女儿伯荣,得意忘形,与已故的朝阳侯刘护的远房堂兄刘瑰勾搭成奸,刘瑰为趋炎附势,遂姿伯荣为妻。安帝因此而让刘瑰承袭了刘护的爵位,官至侍中之职。对此,杨震坚决反对,再次向安帝上书说:"臣听说过去高祖皇帝执政时曾与群臣相约,不是有功之臣不得封侯拜爵。在爵位的继承上,自古以来都是父死子继,兄亡弟及,以防别人篡夺爵位。臣见诏书踢刘护的远房堂兄刘瑰承袭了刘护爵位为侯,而刘护的同胞弟弟刘威如今还健在,为什么不让刘威袭其胞兄刘护的爵位而让刘瑰承袭呢?臣听说,天子只封有功之臣,诸侯靠德行获得爵位。现在刘瑰没有任何功劳和德行,仅仅以匹配阿母之女的缘故,一时间就位至侍中,又得以封侯,这既不符合高祖定下的老制度,又不合乎道义,以致满朝文武议论纷纷,百姓迷惑不解。请陛下以历史为镜鉴,按照帝王应该遵循的规则办事,很人心,安天下。"对于杨震的再次忠谏,昏庸的安帝仍然我行我素,不予理采。
延光年间杨震任太尉时,安帝下语派人为阿母王圣修建府第,中常侍樊丰及侍中周广、谢挥等人,便从一旁推波助澜,弄得朝廷倾摇,不得安宁。为此,杨震又向安帝上书说:"臣听说耕种九年必有三年的储备积蓄,所以尧帝遇到洪水灾害时,人民照样有饭吃,有衣穿,不受饥俄折磨。臣思虑,如今灾害发生,且日见扩大,百姓储备空虚,不能自足,再加上蝗虫成灾,羌虏侵掠,边关震扰,战事连年不息,兵马粮草难以供应,大司农主管的国库资财匮乏,恐怕国家到了难以安定的时候了。臣适才看到皇上下诏为阿母在津城门内大建府第,合两坊为一坊,将街道都占完了,雕刻装饰极其精致。如今盛夏,正是草木旺长农业生产大忙的时候,在自然灾害严重、国库空虚、农业大忙的情况下,动用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开山取石,修建府第,不是很不合时宜吗?特别是动用大匠、左校以及其它官员,建造衙门官署几十处,相互攀比,费用过亿,耗资特别巨大。周广、谢恽兄弟,既不是皇上重要亲戚,又不是皇室枝叶贵属,仅仅依附皇上周围亲幸的奸债小人,与樊丰、王永等人共分权力,嘱托遍布州郡,威势动摇大臣,宰相衙府想征召人材,大多都要看他们的眼色行事,被招来的人差不多都是通过行贿买官的无能之辈,甚至一些过去因贪污纳贿被禁锢不许做官的人,一些放浪形骸、胡作非为的人,也都通过行贿重新得到了高官显位,以致黑白混淆,清浊不分,天下舆论哗然,都说上流地位是用金钱买来的,使朝廷招来无数讽刺漫骂。臣曾听老师说过:国家向人民征用赋役太多的话,百姓财尽就会埋怨,力尽就会叛乱。百姓同朝廷离心离德了,朝廷怎么去依靠百姓?所以,孔夫子说:'百姓不富足,君王又怎能富足呢?'请陛下斟酌考虑。"樊丰、谢挥等人见安帝不听杨震接二连三的苦谏,便更加肆无忌惮,进而假造诏书,调拨司农所管国库钱粮、大匠所管众多现成材木,各自大起家舍、园地、庐观,花费人力、财力不计其数。
为了规劝皇帝亲贤臣、远小人,杨震因京城地震一事又上书宣帝说:"臣幸蒙皇上恩宠,得以位列三公之位,却不能弘扬正气,调和阴阳。去年十二月四日,京城发生地震,臣曾听老师说过:'地是阴气之精,应当安安静静地承受阳气。'而现在发生地震,其原因就是阴气太盛所致。地震的那天是戊辰日全天干中的戊和地支中的辰都位列第五属土性,加上地震,三方面都是土,其征兆应该指的是中宫,是皇上周围的宦官过分擅权干予政事的征象。臣想陛下常常为边境战事未完需要大量钱物而忧心忡忡,因而自己生活异常俭朴,宫殿墙倾屋斜,仅用柱子来撑,并不进行修建,这样做是想让远近百姓都知道国家财政困难,皇帝带头实施政化清流,使老百姓学习效法皇帝的做法,节俭办事。而陛下身边那些亲幸小人,不与皇上同心同德,骄奢淫逸,超越礼法规则行事,广招工匠,盛修宅第,卖弄权势,作威作福,致使天下百姓人人怨恨。现在,地震就发生在京城,恐怕是上天发怒而惩罚的吧。再说,去年一冬无雪,今春又没有下雨,百官为此十分焦虑,而陛下身旁那些势利小人,仍旧修缮不停,这才是真正导致上天久早不雨的原因呢。《尚书》中说:'只有君主可以作威作福,锦衣玉食,做臣子的是不能仿效的。'请陛下刚健中正,逐弃那些骄奢不法的近幸小人,让那些蛊惑人心的传言停止传播,诚心诚意地接受皇天上帝的警示告诫,不要再让那些作威作福的幸臣小人再继续掌握实权,横行霸道,则天下幸甚,国家幸甚。"
杨震前后所上奏章婉转诚恳,切中时弊,安帝对此一点也听不进去,而且产生了厌烦不满情绪,樊丰等人更是侧目而视,恨之人骨。但都因杨震是当时名儒,名声很大而不敢加害于他。不久河间(今河北雄县一带)有一名叫赵腾的男子到宫门上书,批评朝政。安帝阅后非常生气,下诏将赵腾收捕人狱,严刑拷问,最后以诬惘皇上的罪名结案。杨震知道后,立即上书营救赵腾。他说:"臣听说尧舜时代,在朝廷置放敢于直谏的鼓,标立敢于诽谛的木,用以鼓励官吏和百姓给皇帝提批评意见;殷周时代的英明君主,特别注意倾听百姓的怨愤谩骂和不满,用以修正自己治国中的缺点和错误,用德行去教育感化人民。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让下情尽数上达,使人民无所忌讳地杨所欲言,让最下层人都能把意见讲出来,以便广泛采纳众议扩集思广益。现在赵腾虽因言语激烈攻击朝政而获罪,但这与那些杀人放火的犯罪分子是有明显差别的,臣请陛下减免已经定下的罪名,保全赵腾的性命,并以此鼓励最下层的广大人民坦率直言,以求广开言路,获取教益。"安帝看了杨展奏章,仍不醒悟,将赵腾押赴都市斩首。
适逢延光三年(公元124)春天,安帝东行巡游泰山,樊丰等人乘皇帝在外巡游之机,竟相修建宅第。杨震属下椽吏高舒召来大匠官署的令史查问,得到樊丰等人伪造假诏书等罪行证据,于是杨震便准备好奏章,等安帝巡游回京后上奏此事。
樊丰等人获悉这个消息后非常害怕,当时恰好发生太白犯昴的自然星象变化,太史官奏说此星变逆行,昭示人臣有悖逆犯上行为。樊丰等人乘机将此星象变化归罪到杨震身上,并在安帝前造谣诬陷杨震说:"自从赵腾死后,杨震对朝廷深怀怨恨,杨震本是邓氏家族的门生故吏,对当今朝廷一直存有怨恨之心。"等到安帝车驾东行归来,准备选择吉日人宫时,就连夜派使者收缴了杨震的太尉印缓,于是杨震就紧闭大门,谢绝一切宾客来访。樊丰等人对此还觉得不够解恨,就请大将军耿宝再上奏章,诬陷杨震对朝廷收缴他的印缓心怀怨气,有不服处置之罪。安帝于是下诏遣送杨震回归故里。杨震接诏后,立即动身返乡,在返乡途经洛阳城西几阳亭时,慷慨悲愤的对他的儿子和门人说:"死,本是士大夫的寻常本分之事,我蒙圣上之恩官居上司,痛恨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杀,厌恶奸邪的女人倾乱朝廷而不能禁止,我还有什么面目活于人世。我死之后,以杂木做棺板,以粗布作寿衣,既不要送我回归祖茔,也不要设祠祭祀".说完就饮毒酒而死了,当时年已七十多岁。弘农太守移良,秉承樊丰等人的意旨,派人在陕县截住了杨震的灵车,不准运回本籍,并将灵枢露停道旁,一任日晒雨淋。杨震的几个儿子则被罚做苦役,代替邮差往来送信,广大百姓无不为之垂泪。
一年以后,汉顺帝即位,樊丰、周广等人都被处死,杨震的门生虞放、陈翼等人上书顺帝要求重新调查处理杨震冤案。当时朝廷上下都交口称赞杨震的正直忠烈,于是,顺帝就下诏给杨震平反,除拜杨震的两个儿子为郎官赠钱百万外,还下诏以很高的礼仪改葬杨震于华阴潼亭。改葬这天,远近百姓络绎不绝都来参加葬礼,以纪念这位清正廉洁、正直无私、疾恶如仇、敢于直谏的好太尉。
杨震,男,汉族,南京邮电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农工党江苏省副主任委员。1961年生,江苏武进人。毕业于南京邮电学院,1983年、1988年分别获学士、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博士学位。1992 —1993年赴联邦德国Bremen大学、2003年赴美国Maryland 大学进修。2000年4月任南京邮电学院信息工程系副主任,2001年12月任南京邮电学院副院长,2006年6月任南京邮电大学校长。
目前担任全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理事、中国通信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通信学会理事长;《中国邮电高校学报》(英文版)编委会副主任,《数据采集与处理》编委会副主任,《中兴通讯技术》、《江苏通信技术》编委,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本科电子信息类专业教材编审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第四届自然科学基金信息学科专家组成员,江苏省高等学校软件人才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市鼓楼区人大常委会专家咨询委员会顾问,南京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信息产业部“语音与智能信号处理”重点实验室主任。
长期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理论与技术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和参加完成了国家“863”、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校级和合作科研项目1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申请专利两项。1996年获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2001年获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006年获中国电子教育学会“先进学会工作者”称号;1998年和2001年分别入选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和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青蓝工程”新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曾获江苏省高校教学成果特等奖等4项、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一类优秀课程第一名,教育部多媒体网络课件奖1项、中国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会优秀论文奖1项,南京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2项。
杨震教授,博士,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现任黑龙江大学党委书记,黑龙江大学民商法博士生导师。1980年2月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哲学系,并留校任教。先后到中国政法大学和西南大学政法学院进修法学,回校后,主要从事民商法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任黑龙江大学法律系党总支副书记、书记,1998年5月任黑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2004年1月任黑龙江大学党委书记。同时兼任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商法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法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市人大常委、法制委员会副主任。
在从事民商法学教学与研究的20多年中,先后著有《公司法新论》、《票据法要论》、《继承法新论》、《法价值哲学导论》教材和专著10多部,在《法学研究》、《求是学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论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制度的完善》、《拟制交付与指示交付比较研究》、《商法规制信用机制的理论探源与宏观构想》等40余篇。经过20多年的学习与探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术风格,主要体现在:我国物权立法应确立观念交付制度、我国继承法应梳理并廓清继承立法理念、我国公司法人治理机构应做多方面的探讨。
③ 哪里可以下载德国商法典(中文版)
这是杜景林 卢谌翻译的
http://wenku..com/view/93bd6228915f804d2b16c17a.html
还有杨继 翻译的。我没回有找到答
④ 杨继元是谁
新华网湖北频道10月28日电 作为江汉平原最大的肿瘤防治中心的学科带头人,杨继元的名字已为无数肿瘤患者所熟悉,也被越来越多的患者家属所铭记,“延续生命的妙手神医”,“与癌魔搏斗的强手”已经成为杨继元三个字前面的定语,这不仅体现无数肿瘤康复者对他发自肺腑的敬仰和感激,同时也折射出一个肿瘤攻关者所具有的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敬业精神。
杨继元,湖北省抗癌协会理事, 湖北省抗癌协会胃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荆州市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荆州市内科学会委员……,这位曾经留学德国的医学专家,在肿瘤防治领域已独树一帜。
为了挽救更多的患者的生命,身为市一医慈济分院副院长兼肿瘤科主任的杨继元挤出一切时间来学习钻研肿瘤知识,抽出更多精力来关爱每一个病人。
无论是在德国留学期间还是现在,杨继元每晚坚持学习到深夜,除了了解国内国际治疗肿瘤的新技术,他还通过互联网与各国专家一起探讨肿瘤防治的新趋势和新进展,并进行当今肿瘤治疗的最基本模式及多学科研究。力求在肿瘤防治领域有新的突破,他撰写的《恶性心包间皮瘤的诊治临床研究》、《小肠恶性肿瘤诊治临床分析》等20余篇学术论文分别在国家级和省级杂志上发表,不仅得到国内知名肿瘤专家的认可,也给广大的肿瘤患者播种了生命的希望。
“工作严谨、关爱病人”是杨继元身边的医护人员对他的客观评价。在他们的记忆中,杨继元很少按时下班,身为副院长和肿瘤科主任的他,工作比别人要更繁忙,但他在工作中却非常严谨,在他每周一次的大查房中,他对每个病人都那么细致和认真,从病人的家庭结构到饮食状态,从发病前后的感觉和治疗过程中的种种反应,从病人的思想情绪到经济状况,再从一级医师、二级医师到三级医师的诊断治疗方案,他都要一一弄清楚。很多时候,他的查房时间会从早上九点延迟到下午二点,刚开始,随同查房的医生都不大理解,而现在大家都已
习以为常,因为他们真正懂得:随杨主任查房不单是普遍的查房,更是一个向其学习和交流的课堂。
家住沙市区的王大爹,逢人就夸杨继元的好。原来,王大爹曾是一位恶性淋巴瘤病人,于去年九月住进慈济分院肿瘤科,上午入院时精神还不错,家属将其送到医院就离开了。中午一点多钟,王大爹突然消化道大出血,殷红的血源源不断地从口中涌出,刚刚下班的杨继元闻讯立即赶往医院抢救,硬是将生命垂危的王大爹从死神手中夺回来。现已康复出院的王大爹逢人就说:“多亏了慈济分院杨主任,要不我早就不在人世了……”
杨继元不仅以他的实际行动感召着身边的医护人员,而且用他的医术和爱心温暖着每一位肿瘤患者。
肿瘤科曾有一位20多岁的肺癌患者,家境贫穷,加之患者被某大医院的医生宣判过“死期”,所以情绪非常悲观,入院后一直不肯配合治疗。杨继元了解情况后,一方面和患者及家属谈心,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精心设计出最佳的治疗方案,使患者在花费最小的情况下病情好转,最后康复出院。
作为肿瘤学科的领头雁,杨继元更致力于肿瘤专业的发展。他曾在德国系统学习了肿瘤化疗方案设计、干细胞移植及适形调强放疗、立体定向放疗,在专业技术上也得到橡山医院肿瘤权威Kulle教授和Becker博士的教诲,并三次参加德国肿瘤学术大会及欧洲肿瘤学术大会,在肿瘤防治上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回国后,他一方面致力于将新技术传授给医护人员,一方面将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用于实践,他认真落实三级医生查房制度,制定病房资料管理制度、患者病历书及考评制度、病人病案讨论暨会诊制度,他鼓励医护人员不断加强学习,勇于挑战自我,并制定医生科研成果考核制度及医生定向培养制度,将肿瘤科的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杨继元及全科医护人员的努力下,肿瘤科已由当初的普通科室发展到医院的重点专科,不仅拥有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肿瘤尖端设备和大批杰出人才,而市肿瘤医院也正朝着江汉平原最大的肿瘤防治中心迈进。(完)
⑤ 中财法律硕士(法学) 参考书目
以下答案仅供参考:
一、法理学及经济学原理部分:
法理学:法律哲学和法律方法(统一法理学) [美]博登海默,法律出版社
法理学问题(法经济学)[美]波斯纳,法律出版社
比较法总论[德]K?茨威格特 H?克茨 法律出版社
法学方法论,[德] 卡尔?拉伦茨,商务印书馆
罗马法原论(上、下册) ,周枏,商务印书馆
近代私法史(上下册),[德]弗朗茨·维亚克尔,上海三联书店
西方商法史,何勤华,北京大学出版社
经济学原理,曼昆 机械工业出版社
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丛书(基础\发行承销\交易\基金\投资分析)
Central issues in jurisprudence : justice, laws, and rights ,by N.E. Simmonds ,Sweet & Maxwell, 1986.
A general jurisprudence of law and society,Brian Z. Tamanaha,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二、民法部分:
财产理论 [美]斯蒂芬·芒泽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
财产法:案例与材料约翰·克利贝特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物权法研究,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人身权法论(第三版),杨立新:人民法院社2006年版
德国民法总论 ,[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著邵建东/译
德国民法通论(上下册),[德]卡尔?拉伦茨/著王晓晔、邵建东等/译
德国物权法(上下册),[德] 鲍尔/施蒂尔纳/著张双根、申卫星、王洪亮/译
德国债法总论 ,[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著杜景林、卢谌/译
法国民法典(上下册) 罗结珍译,法律出版社
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德]巴尔著,张新宝译,焦美华 译,张新宝 审校
美国合同法(原书第3版) [美]E.艾伦.范斯沃思,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
民事法律行为,董安生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侵权法重述,许传玺 等译,法律出版社
Casebook on contract, Jill Poole ,Blackstone Press, 2001.
Contract law today : Anglo-French comparisons,edited by Donald Harris and Denis Tallon Harris, Clarendon Press ,1989.
Fundamentals of modern property law, by Edward H. Rabin, Roberta Rosenthal Kwall, Jeffrey L. Kwall ,Foundation Press, c2000.
Steven L. Emauel, Torts, CITIC & ASPEN (2003).
三、商法部分:
美国统一商法典及其正式评述,孙新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证券法,[美]托马斯?李?哈森,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公众公司及其股权证券,何美欢,北京大学出版社
[德]C.W.卡纳里斯/著,杨继/译,《德国商法》,法律出版社
[法]居荣著,《法国商法第1卷》,罗结珍,赵海峰译,法律出版社2004
[德]托马斯?莱塞尔等著、《德国资合公司法》,高旭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
[美]罗伯特?C?克拉克,《公司法则》,胡平、林长远、徐庆恒、陈亮翻译,工商出版社,1999年版
[加]布莱恩R.柴芬斯:《公司法:理论、结构与运作》,林华伟、魏旻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美]斯蒂芬?加奇:《商法》(第2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商法总论,王保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商法总则制度研究,张民安,法律出版社2007年
商法的价值、源流及本体,范建王建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股东有限责任――现代公司法律之基石,虞政平,法律出版社2001年
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权的保护,刘俊海,法律出版社
企业所有权论,亨利·汉斯曼著,于静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现代公司资本制度比较研究 冯果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
现代英美董事法律地位研究 张民安法律出版社 2000年
[英]费尔摩里著,《现代公司法之历史渊源》,虞政平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
[美]阿道夫?A.伯利加德纳?C.米恩斯,《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信托法原理研究,何宝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信托法(第四版),[英]D.J.海顿,周翼译,法律出版社
银行金融服务业务的管制,[美] 莉沙·布鲁姆、杰里·马卡姆,法律出版社
金融监管,[美]杰克逊,西蒙斯著,吴志攀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Company law : fundamental principles ,Stephen Griffin, Longman
Developments in European company law,University of London. Institute of Advanced Legal Studies Centre for Corporate Law and Practice,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securities law, NY : Lexis Pub., c2001. ,Steinberg, Marc I.
Business law : principles for today's commercial environment, David P. Twomey, Marianne Moody Jennings ,Thomson/South-Western West,c2004
Commercial law,Robert Bradgate and Fidelma White,Blackstone Press Limited, 2001
⑥ 请问,股票注册制是什么意思审核制和它的区别在哪里它们的利弊各在哪里,国外和香港是否都是采用注册
注册制 对企业创业是好的 注重企业的发展 但也是最宽松的监管 经营不好就退市
⑦ 助理营销师
《商业营销基础》
一,考试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科目考试,检验考生对从事商业营销职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及实践应用技能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测试考生是否达到从事商业营销工作岗位的资格要求.
二,试题的主要类型
1,是非题:对给出的每个命题是否正确做出判断.
2,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的答案.
3,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的答案.
三,考试时间
本科目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四,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绪 论
一,商业,营销与商业营销
商业的涵义;商业活动的特点;商业营销的涵义;商业营销学科的研究.
二,商业营销学的核心概念
需要,欲望和需求;产品;价值和满足;交换和交易;市场;营销和营销者;营销管理等涵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二部分 现代营销观念
一,微观营销环境
微观营销环境的涵义及其影响因素.
二,宏观营销环境
宏观营销环境的涵义及其影响因素.
三,现代营销观念
营销环境和营销观念的涵义;营销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三部分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一,消费品市场和购买行为模式
消费品市场的涵义及作用;消费品购买特点和分类;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
二,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
文化因素,社会因素,个人特征和心理特征的分析.
三,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参与者;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类型;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主要阶段分析.
四,生产者购买行为分析
生产者市场的涵义及特点;生产者市场的作用;生产资料购买决策的参与者;生产资料购买决策过程分析.
第四部分 市场调研和市场预测
一,市场营销调研
市场营销调研的涵义;市场营销调研的原则;市场营销调研的内容;市场营销调研的程序;市场营销调研分析方法.
二,市场营销预测
市场营销预测的涵义;市场营销预测的内容和分类;市场营销预测的基本方法.
第五部分 目标市场战略
一,市场细分
市场细分的涵义;市场细分的意义;市场细分的标准;市场细分的方法.
二,目标市场
目标市场的涵义;目标市场的选择;目标市场策略及影响因素.
三,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的涵义;市场定位的程序;市场定位策略.
第六部分 产品策略
一,产品的整体概念
产品的整体概念; 产品的三个层次.
二,产品生命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的涵义;产品生命周期的特点及其营销.
三,产品组合
产品组合,产品线,产品项目等涵义;产品组合的长度,宽度,深度,相关度的涵义及其决策.
四,新产品开发
新产品的涵义;新产品分类;新产品开发程序;新产品采用过程;新产品采用者分类.
五,品牌
品牌的涵义;品牌决策;品牌设计的基本要求.
六,包装
包装的涵义;包装的三个层次;包装设计的基本要求;包装的基本策略.
第七部分 定价策略
一,影响企业定价的主要因素
影响企业定价的内部和外部因素.
二,定价方法
成本加成定价方法,竞争导向定价方法和需求导向定价方法的涵义及其运用.
三,定价策略
新产品定价策略,差别定价策略,心理定价策略,折扣定价策略,分地区定价策略,相关产品定价策略,系列产品定价策略,降价保证策略的涵义及其运用.
第八部分 渠道策略
一,分销渠道的概念与类型
分销渠道的概念;分销渠道的特征;直接渠道,间接渠道,宽渠道,窄渠道的涵义及区别;密集性分销,选择性分销,独家分销的涵义及其运用;分销渠道类型的发展趋势.
二, 中间商
中间商的涵义;中间商的功能;各类中间商的涵义及作用.
三,零售业态的发展
零售业态的涵义;各类零售业态的涵义及区别;零售业态的发展趋势.
四,分销渠道的选择与管理
影响分销渠道选择的因素;分销渠道的管理.
五,商品实体分配
商品实体分配的涵义;商品实体分配的内容;运输方式的分类;合理库存公式及其运用.
第九部分 促销策略
一,促销与促销组合
促销的涵义;促销预算的制定方法;各种促销方式的涵义及其对不同产品的重要性;推动策略和拉引策略;决定促销组合的因素.
二,促销形式
广告的涵义及其决策运用;人员推销的涵义及特点;人员推销决策的运用;营业推广的涵义及其决策运用;公共关系的涵义及其决策运用.
主要参考书目:
《商业营销实务》 杨谊青等主编
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年8月
《商业法规基本知识》
一,考试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科目考试,检验考生对从事商业营销职业所必需的法律法规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测试考生是否达到从事商业营销工作岗位的资格要求.
二,试题的主要类型
是非题.对给出的每个命题是否正确做出判断.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
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
三,考试时间
本科目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四,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商业法律基础知识
一,商业法律概述
商及商业行为的概念.民法,商法,经济法的概念.
民法的主要法律制度.民商分立.民商合一.传统商法的主要内容.经济法的主要法律制度.
各国商法立法体例:以商行为为标准作为立法的基础的 "法国商法法系";以商人为标准作为立法基础的 "德国商法法系";以商行为和商人两种标准兼作立法之基础的 "折中商法法系."
二,商业法律体系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框架.市场体系法律制度及主要法律.市场主体法律制度及主要法律.市场主体经营行为法律制度及主要法律.市场秩序法律制度及主要法律.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及主要法律.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及主要法律.
商业法律体系.
第二部分 民 法
第三部分 合同法
第四部分 担保法
第五部分 劳动法
第六部分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七部分 经济仲裁与诉讼法律制度
主要参考书目:
《商业法律与法规》 方名山主编
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年8月
商业营销师考试大纲
《商业营销实务》
一,考试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科目考试,检验考生对从事商业营销职业所必需的实践应用技能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测试考生是否达到从事商业营销工作岗位的资格要求.
二,试题的主要类型
1,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的答案
2,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至5个正确的答案.
3,简述题:对问题的要点进行回答.
4,案例分析题:给出一个案例,要求考生运用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分析,提出处理问题的方法或对问题的看法.
5,计算题:根据题目要求,通过计算,给出结果.
三,考试时间
本科目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四,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绪论
一,商业,营销与商业营销
商业的涵义;商业活动的特点;商业营销的涵义;商业营销学科的研究.
二,商业营销学的核心概念
需要,欲望和需求;产品;价值和满足;交换和交易;市场;营销和营销者;营销管理等涵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二部分 现代营销观念
一,微观营销环境
微观营销环境的涵义及其影响因素.
二,宏观营销环境
宏观营销环境的涵义及其影响因素.
三,现代营销观念
营销环境和营销观念的涵义;营销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三部分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一,消费品市场和购买行为模式
消费品市场的涵义及作用;消费品购买特点和分类;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
二,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
文化因素,社会因素,个人特征和心理特征的分析.
三,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参与者;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类型;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主要阶段分析.
四,生产者购买行为分析
生产者市场的涵义及特点;生产者市场的作用;生产资料购买决策的参与者;生产资料购买决策过程分析.
第四部分 市场调研和市场预测
一,市场营销调研
市场营销调研的涵义;市场营销调研的原则;市场营销调研的内容;市场营销调研的程序;市场营销调研分析方法.
二,市场营销预测
市场营销预测的涵义;市场营销预测的内容和分类;市场营销预测的基本方法.
第五部分 目标市场战略
一,市场细分
市场细分的涵义;市场细分的意义;市场细分的标准;市场细分的方法.
二,目标市场
目标市场的涵义;目标市场的选择;目标市场策略及影响因素.
三,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的涵义;市场定位的程序;市场定位策略.
第六部分 产品策略
一,产品的整体概念
产品的整体概念; 产品的三个层次.
二,产品生命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的涵义;产品生命周期的特点及其营销.
三,产品组合
产品组合,产品线,产品项目等涵义;产品组合的长度,宽度,深度,相关度的涵义及其决策.
四,新产品开发
新产品的涵义;新产品分类;新产品开发程序;新产品采用过程;新产品采用者分类.
五,品牌
品牌的涵义;品牌决策;品牌设计的基本要求.
六,包装
包装的涵义;包装的三个层次;包装设计的基本要求;包装的基本策略.
第七部分 定价策略
一,影响企业定价的主要因素
影响企业定价的内部和外部因素.
二,定价方法
成本加成定价方法,竞争导向定价方法和需求导向定价方法的涵义及其运用.
三,定价策略
新产品定价策略,差别定价策略,心理定价策略,折扣定价策略,分地区定价策略,相关产品定价策略,系列产品定价策略,降价保证策略的涵义及其运用.
第八部分 渠道策略
一,分销渠道的概念与类型
分销渠道的概念;分销渠道的特征;直接渠道,间接渠道,宽渠道,窄渠道的涵义及区别;密集性分销,选择性分销,独家分销的涵义及其运用;分销渠道类型的发展趋势.
二, 中间商
中间商的涵义;中间商的功能;各类中间商的涵义及作用.
三,零售业态的发展
零售业态的涵义;各类零售业态的涵义及区别;零售业态的发展趋势.
四,分销渠道的选择与管理
影响分销渠道选择的因素;分销渠道的管理.
五,商品实体分配
商品实体分配的涵义;商品实体分配的内容;运输方式的分类;合理库存公式及其运用.
第九部分 促销策略
一,促销与促销组合
促销的涵义;促销预算的制定方法;各种促销方式的涵义及其对不同产品的重要性;推动策略和拉引策略;决定促销组合的因素.
二,促销形式
广告的涵义及其决策运用;人员推销的涵义及特点;人员推销决策的运用;营业推广的涵义及其决策运用;公共关系的涵义及其决策运用.
第十部分 营销战略和营销管理过程
一,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的涵义及特点;企业战略的内容和步骤.
二,市场营销管理过程
市场营销管理过程的涵义;市场营销管理过程的步骤.
第十一部分 营销控制管理
一,市场营销计划
市场营销计划的涵义和作用;市场营销计划的内容.
二,市场营销组织
企业组织结构设置的模式;影响企业组织结构设置的因素;市场营销部门的演变;市场营销部门的组织形式;市场营销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三,市场营销实施
市场营销实施过程;影响市场营销有效实施的因素.
四,市场营销控制
市场营销控制的涵义与步骤;市场营销控制的内容与方法;营销审计涵义与特点;营销审计步骤与内容.
第十二部分 营销理论的新发展
一,大市场营销
大市场营销的涵义及其特点.
二,品牌营销
品牌营销的涵义和设计要求;品牌决策和定位;著名品牌的创立和维护.
三,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的涵义及功能;网络营销的构成及策略.
四,服务营销
服务营销的涵义;服务营销的最新理论;服务营销对策.
五,其他营销新理论
文化营销的涵义;绿色营销的涵义;关系营销的涵义;整合营销的涵义.
主要参考书目:
《商业营销实务》 杨谊青等主编
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年8月
《商业法规》
一,考试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科目考试,检验考生对从事商业营销职业所必需的商业法律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测试考生是否达到从事商业营销工作岗位的资格要求.
二,考题的主要类型
1,是非题:对给出的每个命题是否正确做出判断
⑧ 杨继的发表的法学论文、著作
论文目录:
⒈杨继:商法通则统一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法学,2006⑷
⒉杨继,中国票据法对票据行为无因性规定之得失,比较法研究,2005⑹
⒊杨继,中国股份公司法定代表人制度的存废,现代法学,2004⑹
⒋杨继,股份公司监事会制度研究,载王保树主编,商事法论集(第8卷),法律出版社,2005
⒌杨继,公司董事注意义务与忠实义务辨,比较法研究,2003⑶
⒍杨继,中国不必创立无限公司制度 – 考查德国商法的启示,载王保树主编,商事法论集(第6卷),法律出版社,2002
⒎杨继,德国法学高等教育的几个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清华教育研究,2002⑵
⒏王保树、杨继,论股份公司控制股东的义务与责任,法学,2002⑵
⒐杨继,严格责任和过错责任究竟有何区别,社会科学研究,2001⑹
⒑杨继,自由工商营业的宪章 – 德国工商管理法简介,企业与法,2001⑸
10. 从欧洲视角考查德国公司法的发展-基本原则、基本结构、基本规范和基本类型,译著,【德】科尔著,现代法学,2003⑹
著作:
股份公司代表人制度研究 (Das Vertretungssystem der Aktiengesellschaft),德国科瓦奇出版社(Verlag Dr. Kovac),2005
译著:
【德】卡纳里斯,德国商法,法律出版社,2006
⑨ 杨震拒贿 个别字翻译,
杨震(一124),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人。他出身名门,八世祖杨喜,在西汉高祖时因诛杀项羽有功,被封为"赤泉侯".高祖杨敞,汉昭帝时为垂相,因功被封安平侯。父亲杨宝,因刻苦攻读欧阳生所传授讲解的《今文尚书》,而成为当时名儒。衰、平二帝时,杨宝隐居民间,以教书为生。居摄二年(公元7),杨宝与龚胜、龚舍、蒋翊一起被朝廷征召,他因不愿出仕做官,便逃避隐匿、不知去向。东汉光武帝刘秀很敬重杨宝才华、学识、品德和气节,建武中特派官家车辆征召他人朝做官,他因年老有病,未能成行,而老死家中。
杨震从少年起就特别聪明好学。当时,今文经学居官学正统地位,非常盛行。他为了通晓今文经学的深刻含义,就拜桓郁为师,深钻细研《欧阳尚书》。桓郁是当朝九卿之一的太常,主管宗庙礼仪和选试博士,曾为汉章帝和汉和帝讲授儒经,是当时既显赫又有很高学术威望的经学大师。在桓郁的教授下,他通晓经传,博览群书,对各种学问无不深钻细研。
杨震对教育事业特别热心,从20岁以后,对于地方州郡长官征召他出仕做官的召请任命置之不理,一心一意自费设塾授徒,开始了他长达三十年的教育生涯。他当时家住华山脚下的牛心峪口,就利用其父授徒的学馆收徒传业。他坚持有教无类,不分贫富,因此,四方求学者络绎不绝,学生多达2000余人。由于他教学有方,名气很大,学生很多,因此,学馆如市,书声朗朗,规模很大。当时牛心峪槐树很多,故当时人称亡牛心峪为"杨震槐市".他教书育人以清白正直为要,其严谨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师德情操被人们誉为"槐市遗风".继牛心峪学馆讲学之后,杨震还在华阴双泉学馆、客居于湖(今河南灵宝市豫灵镇董社源)讲学将近十多年,弟子多达1000多人,加上牛心峪学馆的学生已超过了3000人,完全可以同孔子有三千弟子相媲美。所以,当时人们就称杨震为"关西孔子杨伯起(后人亦称其为'关西夫子')。"杨震教授的学生,英贤甚多,不少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如虞放、陈翼就出气自杨震门下,虞放在汉桓帝时,官至司空(掌管国家工程建设的官员)。
杨震在家乡办学30多年,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因此,名声很大,远近钦慕,连当时职掌统兵征战大权的军事首领大将军邓鹭都深知和十分敬重杨震的学识、贤名和品行,亲自派人征召杨展到自己幕府出仕任职。这时,杨震年已五旬,只好停止了他心爱的教育事业,到邓府上任。到大将军邓鹭幕府不久,杨震又被推举为"茂才"(即"秀才,')出任了地方,官,担任过襄城(今河北省襄城县)令;汉安帝永初四年(公元110)升为督察州郡政务的官员——荆州刺史;永初六年(公元112年),升迁为负责一郡政务的官员东莱(今山东省掖县)太守。汉安帝元初元年(公元114),调任为涿郡(今河北省涿县)太守。元初四年(公元117),杨震进入朝廷任职,担任了九卿之一的太仆,负责舆马及牧畜之事。同年十二月调为九卿之一的太常,掌管朝廷礼、乐、郊庙社视之事。汉安帝永宁元年(公元120),升为司徒,为"三公"之一,主管教化。汉安帝延光二年(公元123),升为太尉,掌管朝廷军事大权,任此职至延光三年兰月。杨震从应征人邓鹭幕府起,到被罢免太尉止,出仕二十多年。这二十年间,杨震能格尽职守,秉公办事,勤政廉洁,为国为民,成了千秋万代学习的楷模。
杨震为官清廉,不谋私利。他始终以"清白吏"为座右铭,严格要求自己,"不受私谒",这在古代不但是十分可贵的品德,就是在现代也是人们十分欢迎和敬仰的品质。
杨震在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路经昌邑(今山东巨野县东南)时,昌邑县令王密,是他在任荆州刺史时举"茂才"提拔起来的官员,听说杨震途经本地,为了报答杨震的恩情,特备黄金十斤,于白天谒见后,又乘更深夜静无人之机,将黄金送给杨震。杨震不但不接受,还批评说:"我和你是故交,关系比较密切,我很了解你的为人,而你却不了解我的为人,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现在深夜无人知道。"杨震说" "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无人知道呢!"受到谴责后,王密十分惭愧,只好作罢。杨震"暮夜却金"的事,古今中外,影响很大,后人因此称杨震为"四知先生".
杨震为官,从不谋取私利。在任涿郡(今河北省涿县)太守期间,从不吃请受贿,也不因私事求人、请人、托人,请客送礼。他的子孙们与平民百姓一样,蔬食步行,生活十分简朴。亲朋好友劝他为子孙后代置办些产业,杨震坚决不肯,他说:"让后世人都称他们为'清白吏'子孙,这样的遗产,难道不丰厚吗!"
杨震为官唯才是举,选贤任能。汉安帝元初四年(公元117),杨震被调人朝廷担任太仆之职,后来升调为太常。杨震在任太常之前,博士选举大多名不副实。杨震任太常后,唯才是举,他所选用的陈留、杨伦等,都是通晓经书、学识过人的今名士,能将所从事的本门学业弘扬光大,儒生们对此称赞不已。延光二年,杨震代替刘恺为太尉,汉安帝的舅父、官居大鸿胪(九卿之一,分管礼仪)的耿宝向杨震推荐中常侍(传达皇帝诏令和掌管文书的官员)李闰的哥哥,想让其人朝做官,杨震坚决予以拒绝。于是耿宝就亲自到杨震住处拜访,并威胁说:"李常侍是皇上所重用的人,想让你征召他的哥哥人朝做官,我耿宝仅仅只是给你传达一下皇上的意思而已。"杨震义正词严地说:"如果朝廷想让"三公"之府征召谁,就应该由尚书那里把皇帝的敕书送来,怎么能让你来传达皇上的意思呢?"耿宝无言以对,愤恨而去。皇后的哥哥官居执金吾(督巡三辅治安)的阎显也利用职权向杨震推荐自己的亲友人朝做官,杨震同样予以拒绝。而掌管工程建设的司空刘授听到这个消息后,当即征召此二人人朝做官,并且在很短时间内予以提升。两相对比,可见杨震为官是何等的光明磊落,无私无畏。但杨震因此召致阎显怨恨。
杨震为官疾恶如仇,敢于直谏。永宁元年,他代替刘恺任司徒职务,第二年,邓太后逝世后,朝廷中皇帝身边的内宠开始横行。汉安帝的乳母王圣,因从小保养安帝辛勤周到有功,深受安帝信任尊重。王圣便仗此地位骄横放纵,连她的女儿伯荣也经常出人禁宫,传通贿赂。于是,杨震就给安帝上书说:"臣听说,自古以来施政,主要是选用德才兼备的贤能人士治理国家,管理主要是惩治去除违法乱纪行为,所以唐尧虞舜时代,贤能有德的人,都在朝中为官,而恶人则被流放监禁,天下百姓都心悦诚服,国家一派兴旺发达的气象。当今之世,古人推崇的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等九种道德,未能发扬光大,而按幸小人却充斥朝廷内外。阿母王圣,出身卑微,因遭千载难逢的机会,得以奉养圣上。虽然有推燥居湿抚养陛下的辛勤劳苦,但陛下对她前后所封赏的财富荣耀,已远远超过了她的功劳。然而她贪得无厌的心理无法得到满足,经常交际朝臣,接受贿赂、请托,扰乱夭下,使朝廷清正的名声受到损毁,如同日月蒙上灰尘一样。《尚书》曾告诫说:母鸡啼鸣是不祥之兆;《诗经》也讽谕奸诈多谋的女子参政是丧国的根源。过去郑庄公屈从母亲意愿,任由弟弟叔段骄横不法,结果,叔段准备谋反,郑庄公不得不用暴力手段将其弟诛杀。《春秋》对此事持贬抑态度,认为郑庄公'不教而诛',是不道德的。自古以来,奸诈的女子和小人都是很难相处的,亲近她们,她们就会嬉闹放纵;疏远她们,她们又会心怀怨恨。《易经》上说:'无所遂其心愿,只能在家中操持家务',说的就是奸诈的妇人不能千予政事。因此,应当迅速送阿母出宫,让她居住在外面,同时还要阻断她女儿同宫内的往来,这样就能使恩情和德行都继续保持下来,对陛下和阿母都是好事。请陛下舍弃有碍大局的儿女私情,割除有害国家的仁爱优柔之心,把精力集中在日理万机的朝政上,谨慎使用封赏拜爵的权力,减少下面的贡奉,减少百姓的赋役征发,使天下德能兼备的'鹤鸣之士'都群集在陛下周围,为朝廷出力;让正在朝廷做官的士大夫莫因朝政不清而懊悔出仕;对诸侯国不要横征暴敛,使他们心存不满;让百姓安居乐业而不抱怨朝廷。要循着先朝英明皇帝的治国法则而行,与英明伟大的哲王比德,这岂不是很美好的事吗!"书上安帝后,安帝不仅不采纳杨震的忠谏,还把奏章拿出来给乳母王圣等看,一方面加深了这些人对杨震的憎恨,另一方面,这些人认为有皇帝的庇护,其行为更加骄横放纵。乳母王圣的女儿伯荣,得意忘形,与已故的朝阳侯刘护的远房堂兄刘瑰勾搭成奸,刘瑰为趋炎附势,遂姿伯荣为妻。安帝因此而让刘瑰承袭了刘护的爵位,官至侍中之职。对此,杨震坚决反对,再次向安帝上书说:"臣听说过去高祖皇帝执政时曾与群臣相约,不是有功之臣不得封侯拜爵。在爵位的继承上,自古以来都是父死子继,兄亡弟及,以防别人篡夺爵位。臣见诏书踢刘护的远房堂兄刘瑰承袭了刘护爵位为侯,而刘护的同胞弟弟刘威如今还健在,为什么不让刘威袭其胞兄刘护的爵位而让刘瑰承袭呢?臣听说,天子只封有功之臣,诸侯靠德行获得爵位。现在刘瑰没有任何功劳和德行,仅仅以匹配阿母之女的缘故,一时间就位至侍中,又得以封侯,这既不符合高祖定下的老制度,又不合乎道义,以致满朝文武议论纷纷,百姓迷惑不解。请陛下以历史为镜鉴,按照帝王应该遵循的规则办事,很人心,安天下。"对于杨震的再次忠谏,昏庸的安帝仍然我行我素,不予理采。
延光年间杨震任太尉时,安帝下语派人为阿母王圣修建府第,中常侍樊丰及侍中周广、谢挥等人,便从一旁推波助澜,弄得朝廷倾摇,不得安宁。为此,杨震又向安帝上书说:"臣听说耕种九年必有三年的储备积蓄,所以尧帝遇到洪水灾害时,人民照样有饭吃,有衣穿,不受饥俄折磨。臣思虑,如今灾害发生,且日见扩大,百姓储备空虚,不能自足,再加上蝗虫成灾,羌虏侵掠,边关震扰,战事连年不息,兵马粮草难以供应,大司农主管的国库资财匮乏,恐怕国家到了难以安定的时候了。臣适才看到皇上下诏为阿母在津城门内大建府第,合两坊为一坊,将街道都占完了,雕刻装饰极其精致。如今盛夏,正是草木旺长农业生产大忙的时候,在自然灾害严重、国库空虚、农业大忙的情况下,动用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开山取石,修建府第,不是很不合时宜吗?特别是动用大匠、左校以及其它官员,建造衙门官署几十处,相互攀比,费用过亿,耗资特别巨大。周广、谢恽兄弟,既不是皇上重要亲戚,又不是皇室枝叶贵属,仅仅依附皇上周围亲幸的奸债小人,与樊丰、王永等人共分权力,嘱托遍布州郡,威势动摇大臣,宰相衙府想征召人材,大多都要看他们的眼色行事,被招来的人差不多都是通过行贿买官的无能之辈,甚至一些过去因贪污纳贿被禁锢不许做官的人,一些放浪形骸、胡作非为的人,也都通过行贿重新得到了高官显位,以致黑白混淆,清浊不分,天下舆论哗然,都说上流地位是用金钱买来的,使朝廷招来无数讽刺漫骂。臣曾听老师说过:国家向人民征用赋役太多的话,百姓财尽就会埋怨,力尽就会叛乱。百姓同朝廷离心离德了,朝廷怎么去依靠百姓?所以,孔夫子说:'百姓不富足,君王又怎能富足呢?'请陛下斟酌考虑。"樊丰、谢挥等人见安帝不听杨震接二连三的苦谏,便更加肆无忌惮,进而假造诏书,调拨司农所管国库钱粮、大匠所管众多现成材木,各自大起家舍、园地、庐观,花费人力、财力不计其数。
为了规劝皇帝亲贤臣、远小人,杨震因京城地震一事又上书宣帝说:"臣幸蒙皇上恩宠,得以位列三公之位,却不能弘扬正气,调和阴阳。去年十二月四日,京城发生地震,臣曾听老师说过:'地是阴气之精,应当安安静静地承受阳气。'而现在发生地震,其原因就是阴气太盛所致。地震的那天是戊辰日全天干中的戊和地支中的辰都位列第五属土性,加上地震,三方面都是土,其征兆应该指的是中宫,是皇上周围的宦官过分擅权干予政事的征象。臣想陛下常常为边境战事未完需要大量钱物而忧心忡忡,因而自己生活异常俭朴,宫殿墙倾屋斜,仅用柱子来撑,并不进行修建,这样做是想让远近百姓都知道国家财政困难,皇帝带头实施政化清流,使老百姓学习效法皇帝的做法,节俭办事。而陛下身边那些亲幸小人,不与皇上同心同德,骄奢淫逸,超越礼法规则行事,广招工匠,盛修宅第,卖弄权势,作威作福,致使天下百姓人人怨恨。现在,地震就发生在京城,恐怕是上天发怒而惩罚的吧。再说,去年一冬无雪,今春又没有下雨,百官为此十分焦虑,而陛下身旁那些势利小人,仍旧修缮不停,这才是真正导致上天久早不雨的原因呢。《尚书》中说:'只有君主可以作威作福,锦衣玉食,做臣子的是不能仿效的。'请陛下刚健中正,逐弃那些骄奢不法的近幸小人,让那些蛊惑人心的传言停止传播,诚心诚意地接受皇天上帝的警示告诫,不要再让那些作威作福的幸臣小人再继续掌握实权,横行霸道,则天下幸甚,国家幸甚。"
杨震前后所上奏章婉转诚恳,切中时弊,安帝对此一点也听不进去,而且产生了厌烦不满情绪,樊丰等人更是侧目而视,恨之人骨。但都因杨震是当时名儒,名声很大而不敢加害于他。不久河间(今河北雄县一带)有一名叫赵腾的男子到宫门上书,批评朝政。安帝阅后非常生气,下诏将赵腾收捕人狱,严刑拷问,最后以诬惘皇上的罪名结案。杨震知道后,立即上书营救赵腾。他说:"臣听说尧舜时代,在朝廷置放敢于直谏的鼓,标立敢于诽谛的木,用以鼓励官吏和百姓给皇帝提批评意见;殷周时代的英明君主,特别注意倾听百姓的怨愤谩骂和不满,用以修正自己治国中的缺点和错误,用德行去教育感化人民。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让下情尽数上达,使人民无所忌讳地杨所欲言,让最下层人都能把意见讲出来,以便广泛采纳众议扩集思广益。现在赵腾虽因言语激烈攻击朝政而获罪,但这与那些杀人放火的犯罪分子是有明显差别的,臣请陛下减免已经定下的罪名,保全赵腾的性命,并以此鼓励最下层的广大人民坦率直言,以求广开言路,获取教益。"安帝看了杨展奏章,仍不醒悟,将赵腾押赴都市斩首。
适逢延光三年(公元124)春天,安帝东行巡游泰山,樊丰等人乘皇帝在外巡游之机,竟相修建宅第。杨震属下椽吏高舒召来大匠官署的令史查问,得到樊丰等人伪造假诏书等罪行证据,于是杨震便准备好奏章,等安帝巡游回京后上奏此事。
樊丰等人获悉这个消息后非常害怕,当时恰好发生太白犯昴的自然星象变化,太史官奏说此星变逆行,昭示人臣有悖逆犯上行为。樊丰等人乘机将此星象变化归罪到杨震身上,并在安帝前造谣诬陷杨震说:"自从赵腾死后,杨震对朝廷深怀怨恨,杨震本是邓氏家族的门生故吏,对当今朝廷一直存有怨恨之心。"等到安帝车驾东行归来,准备选择吉日人宫时,就连夜派使者收缴了杨震的太尉印缓,于是杨震就紧闭大门,谢绝一切宾客来访。樊丰等人对此还觉得不够解恨,就请大将军耿宝再上奏章,诬陷杨震对朝廷收缴他的印缓心怀怨气,有不服处置之罪。安帝于是下诏遣送杨震回归故里。杨震接诏后,立即动身返乡,在返乡途经洛阳城西几阳亭时,慷慨悲愤的对他的儿子和门人说:"死,本是士大夫的寻常本分之事,我蒙圣上之恩官居上司,痛恨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杀,厌恶奸邪的女人倾乱朝廷而不能禁止,我还有什么面目活于人世。我死之后,以杂木做棺板,以粗布作寿衣,既不要送我回归祖茔,也不要设祠祭祀".说完就饮毒酒而死了,当时年已七十多岁。弘农太守移良,秉承樊丰等人的意旨,派人在陕县截住了杨震的灵车,不准运回本籍,并将灵枢露停道旁,一任日晒雨淋。杨震的几个儿子则被罚做苦役,代替邮差往来送信,广大百姓无不为之垂泪。
一年以后,汉顺帝即位,樊丰、周广等人都被处死,杨震的门生虞放、陈翼等人上书顺帝要求重新调查处理杨震冤案。当时朝廷上下都交口称赞杨震的正直忠烈,于是,顺帝就下诏给杨震平反,除拜杨震的两个儿子为郎官赠钱百万外,还下诏以很高的礼仪改葬杨震于华阴潼亭。改葬这天,远近百姓络绎不绝都来参加葬礼,以纪念这位清正廉洁、正直无私、疾恶如仇、敢于直谏的好太尉。
杨震,男,汉族,南京邮电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农工党江苏省副主任委员。1961年生,江苏武进人。毕业于南京邮电学院,1983年、1988年分别获学士、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博士学位。1992 —1993年赴联邦德国Bremen大学、2003年赴美国Maryland 大学进修。2000年4月任南京邮电学院信息工程系副主任,2001年12月任南京邮电学院副院长,2006年6月任南京邮电大学校长。
目前担任全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理事、中国通信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通信学会理事长;《中国邮电高校学报》(英文版)编委会副主任,《数据采集与处理》编委会副主任,《中兴通讯技术》、《江苏通信技术》编委,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本科电子信息类专业教材编审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第四届自然科学基金信息学科专家组成员,江苏省高等学校软件人才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市鼓楼区人大常委会专家咨询委员会顾问,南京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信息产业部“语音与智能信号处理”重点实验室主任。
长期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理论与技术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和参加完成了国家“863”、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校级和合作科研项目1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申请专利两项。1996年获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2001年获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006年获中国电子教育学会“先进学会工作者”称号;1998年和2001年分别入选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和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青蓝工程”新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曾获江苏省高校教学成果特等奖等4项、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一类优秀课程第一名,教育部多媒体网络课件奖1项、中国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会优秀论文奖1项,南京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2项。
杨震教授,博士,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现任黑龙江大学党委书记,黑龙江大学民商法博士生导师。1980年2月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哲学系,并留校任教。先后到中国政法大学和西南大学政法学院进修法学,回校后,主要从事民商法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任黑龙江大学法律系党总支副书记、书记,1998年5月任黑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2004年1月任黑龙江大学党委书记。同时兼任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商法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法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市人大常委、法制委员会副主任。
在从事民商法学教学与研究的20多年中,先后著有《公司法新论》、《票据法要论》、《继承法新论》、《法价值哲学导论》教材和专著10多部,在《法学研究》、《求是学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论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制度的完善》、《拟制交付与指示交付比较研究》、《商法规制信用机制的理论探源与宏观构想》等40余篇。经过20多年的学习与探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术风格,主要体现在:我国物权立法应确立观念交付制度、我国继承法应梳理并廓清继承立法理念、我国公司法人治理机构应做多方面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