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财产刑的规定

刑法财产刑的规定

发布时间: 2025-05-08 04:39:56

Ⅰ 关于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2000年1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39次会议通过)法释〔2000〕4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已于2000年11月1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39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0年12月19日起施行。 二○○○年十二月十三日为正确理解和执行刑法有关财产刑的规定,现就适用财产刑的若干问题规定如下:
第一条刑法规定“并处”没收财产或者罚金的犯罪,人民法院在对犯罪分子判处主刑的同时,必须依法判处相应的财产刑;刑法规定“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或者罚金的犯罪,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及犯罪分子的财产状况,决定是否适用财产刑。
第二条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如违法所得数额、造成损失的大小等,并综合考虑犯罪分子缴纳罚金的能力,依法判处罚金。刑法没有明确规定罚金数额标准的,罚金的最低数额不能少于一千元。对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判处罚金,但罚金的最低数额不能少于五百元。
第三条依法对犯罪分子所犯数罪分别判处罚金的,应当实行并罚,将所判处的罚金数额相加,执行总和数额。一人犯数罪依法同时并处罚金和没收财产的,应当合并执行;但并处没收全部财产的,只执行没收财产刑。
第四条犯罪情节较轻,适用单处罚金不致再危害社会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可以依法单处罚金:
(一)偶犯或者初犯;
(二)自首或者有立功表现的;
(三)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
(四)犯罪预备、中止或者未遂的;
(五)被胁迫参加犯罪的;
(六)全部退赃并有悔罪表现的;
(七)其他可以依法单处罚金的情形。
第五条刑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的“判决指定的期限”应当在判决书中予以确定;“判决指定的期限”应为从判决发生法律效力第二日起最长不超过三个月。
第六条刑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的“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确实有困难的”,主要是指因遭受火灾、水灾、地震等灾祸而丧失财产;罪犯因重病、伤残等而丧失劳动能力,或者需要罪犯抚养的近亲属患有重病,需支付巨额医药费等,确实没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情形。具有刑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可以酌情减少或者免除”事由的,由罪犯本人、亲属或者犯罪单位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人民法院审查以后,根据实际情况,裁定减少或者免除应当缴纳的罚金数额。
第七条刑法第六十条规定的“没收财产以前犯罪分子所负的正当债务”,是指犯罪分子在判决生效前所负他人的合法债务。
第八条罚金刑的数额应当以人民币为计算单位。
第九条人民法院认为依法应当判处被告人财产刑的,可以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决定扣押或者冻结被告人的财产。
第十条财产刑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犯罪分子的财产在异地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委托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代为执行。
第十一条自判决指定的期限届满第二日起,人民法院对于没有法定减免事由不缴纳罚金的,应当强制其缴纳。对于隐藏、转移、变卖、损毁已被扣押、冻结财产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四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人民法院根据需要,依据有关法律的规定,设立执行机构,专门负责执行工作。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 二、执行管辖 10.仲裁机构作出的国内仲裁裁决、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前款案件的级别管辖,参照各地法院受理诉讼案件的级别管辖的规定确定。

Ⅱ 财产刑罚金刑

财产刑罚金刑,即罚金,是指人民法院根据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判决其向国家缴纳一定金额金钱作为刑罚的一种手段。罚金的适用范围主要涵盖三种类型的犯罪:



  • 经济犯罪:刑法第三章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有90多条法律规定了罚金,几乎独立或附加适用。

  • 财产犯罪:刑法第五章的侵犯财产罪,有14条法文,其中有超过半数的9个条文规定了罚金。

  • 其他故意犯罪:刑法第六章的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约50%的法条也包含罚金。同时,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中的第240条、第244条也规定了并处罚金的可能。


罚金刑的种类主要有:



  1. 普通罚金制:法院依据刑法规定的数额幅度,灵活裁量罚金的具体金额。

  2. 倍比罚金制:特定情况下,罚金数额与犯罪金额成比例。

  3. 无限额罚金制:对于某些严重犯罪,法律未设上限,法院可酌情决定罚金金额。




(2)刑法财产刑的规定扩展阅读

财产刑是以剥夺犯罪分子的财产为惩罚内容的刑种,有没收财产和罚金两种。没收财产是指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强制没收其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罚金是指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强制其向国家缴纳个人所有的一定数额的金钱。2013年3月两会期间,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应勇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完善相关法律,实现职务犯罪财产刑的全覆盖,以有效震慑犯罪分子。

热点内容
2016交通法律法规知识 发布:2025-05-10 22:56:37 浏览:837
政策法规英语 发布:2025-05-10 22:56:36 浏览:935
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5-10 22:53:17 浏览:651
劳动法适用建筑单位吗 发布:2025-05-10 22:46:09 浏览:171
怎样才能下载国家劳动法 发布:2025-05-10 22:36:13 浏览:526
北京第二人民法院淘宝 发布:2025-05-10 22:21:17 浏览:629
劳动合同法46条规定 发布:2025-05-10 22:13:17 浏览:163
劳动合同法中关于未成年人用工 发布:2025-05-10 22:11:33 浏览:754
中国出口贸易佣金法规 发布:2025-05-10 21:54:53 浏览:222
全省首届法治微电影 发布:2025-05-10 21:54:14 浏览: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