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进校园宣传的信息
1. 吉林长春宽城法院开展普法进校园活动
吉林长春宽城法院开展普法进校园活动
为深入推进“法治副校长”“普法进校园”活动深入开展,进一步加强学校法治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近日,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和工作人员走进长春市第一中学,开展以“护航青春 伴法成长”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活动首先举办了聘任仪式, 长春市一中党委书记为宽城法院民一庭庭长颁发了“法治副校长”聘书,并对宽城法院大力支持学校法治教育工作表示感谢。
随后,民一庭法官助理以线上线下同步直播的方式为在校师生开展了“护航青春 伴法成长”专题讲座,讲座内容根据青少年年龄和心理特征,带领大家从认识法庭开始,围绕模拟法庭、校园安全、校园欺凌三个主题进行讲解。她首先结合具体案例,通过让同学们当一次法官的模拟体验,带领大家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关于校园安全侵权责任的内容,强调青少年要多学习安全知识,对于日常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要有所预知并做到及时防范。
紧接着,她又向同学们讲解了校园欺凌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应对方法,并详细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相关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教育和引导同学们不做校园欺凌的施害者、受害者和旁观者。此次普法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今后将学会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下一步,宽城法院将不断深化与学校的常态化沟通联络机制,积极主动推进“法治副校长”“普法进校园”等活动深入开展,定期组织干警深入校园开展法治教育,为辖区法治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2. 2020民法典知识手抄报内容文字
这一部盛世之典不仅仅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也写满了14亿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梦想,它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必将在人类法治文明画出浓墨重彩的一笔。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民法典知识 手抄报 内容文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民法典知识手抄报内容文字
民法典宣传稿
结合贯彻落实依法治国重要论述、学习《民法典》的情况,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意义重大,《民法典》为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人民的福祉是的法律。”此次民法典草案亮点很多,的亮点就是为民立法、以民为本,化地谋求人民的利益。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也是第一部直接以“民”命名的法典。民法典的立法宗旨和目的都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保障私权,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民法典在被誉为“社会生活 网络 全书”的同时,也被誉为“权利保障的宣言书”。它的诞生更推进了我国民事立法的体系化,在中国法制具有深刻的里程碑意义。
民法典能够充分调动各类主体参与国家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一方面,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民事权利的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保障人民更加广泛的民事权利十分重要。民法典的分则各编由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和侵权责任编构成,既确认了个人享有各项具体民事权利,明确了这些权利的具体内容和边界,又保护个人能够正常行使和主张权利,免受他人不法侵害。如:民法典增设的居住权制度,为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提供了法律支撑;在产品责任制度中规定了惩罚性赔偿,可以有效保护人民“舌尖上的安全”;再如,鉴于高楼抛物行为频频发生,民法典在侵权责任编中专门规定了高楼抛物致人损害责任规则,强化了有关机关在查找行为人方面的职责,有力保护了人们“头顶上的安全”。另一方面,民法典通过确认和保护私权,成为依法行政的基本遵循,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规范公权的作用,有利于实现多层次、多维度的社会治理,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坚持人民至上,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为民职责
“悠悠百姓事,两会总关情”。“人民至上”是贯穿今年全国两会的主线,国家政府 工作 报告 中“就业”出现了39次,“民生”出现了18次,众多“热词”“新词”“暖心词”饱含着满满的民生温度,彰显着党和政府一以贯之的人民情怀。”我们应该牢牢抓住“人民至上”这个根本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公平正义是我们党追求的一个非常崇高的价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我们必须追求公平正义,保护人民权益、伸张正义。人民至上,从来不是一句空话,作为党和人民的干部,我们需要将其落实在实际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践行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为民职责与使命,比如:眼下,我们就需要用实际行动去答好“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这张大考卷!
三、坚持以身作则,领导干部要发挥“关键少数”的作用
围绕全面依法治国理念,构建法治社会已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我们领导干部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基本 法律知识 的掌握,还应充分了解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更好地树立正确的法治价值观,同时还应充分了解法律立改废释的来龙去脉,深入理解国家治理的现状和形势。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结合我分管的公安、司法、城市管理、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等工作而言,我更需树立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更需要掌握法律 方法 、法律手段来解决实际问题,该履行的法律程序必须履行、有相关法律规定的就必须严格依照执行,决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等行为。只有这样以身作则,才能更好发挥“关键少数”的作用。
2020民法典知识手抄报内容文字相关 文章 :
★ 2020民法典手抄报图片
★ 2020民法典进校园手抄报内容资料
★ 2020民法典手抄报初中
★ 2020民法典手抄报一年级
★ 2020民法典手抄报简单又字少
★ 2020民法典手抄报素材
★ 民法典手抄报图片2020
★ 2020民法典手抄报图片素材大全
★ 2020小学生民法典手抄报图片大全
★ 民法典在我心中手抄报大全2020
3. “民法典”进校园的背景
为进一步推动落实最高检“一号检察建议”,深入开展《民法典》普法教育工作,近日,额尔古纳市人民检察院联合额尔古纳市教科局,先后前往额尔古纳市7所中小学开展民法典进校园宣讲活动,为700余名学生讲授了一堂精彩生动的法治课。
根据学生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未检检察官以平实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讲解了未成年人的行为能力、姓名权、肖像权等相关法律知识。一个个贴近未成年日常生活的事例,让在场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并对《民法典》有了初步认知。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互动,学习氛围热烈而愉悦。
授课结束时,未检检察官以“学法,是人生必修课;用法,是平安的护身符”为寄语,希望同学们通过此次宣讲活动加深对民法典的了解,树立法治观念。
少年强则国强,抓好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成长的法治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额尔古纳市检察院将持续做好法治进校园活动,深入开展法治教育,为未成年人提供全面的司法保护,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4. 民法典进校园手抄报内容
1、学法以明道,用法以立身。2、学法以正,普法以诚,明法以精,尚法以恒。3、诚信是生活的通行证,法治是社会的安全网。4、传播法律知识,培养法制观念,弘扬法治精神。5、依法治国,执政为民。6、与法同行,成长有保障。1、学法以明道,用法以立身。2、学法以正,普法以诚,明法以精,尚法以恒。3、诚信是生活的通行证,法治是社会的安全网。4、传播法律知识,培养法制观念,弘扬法治精神。5、依法治国,执政为民。6、与法同行,成长有保障。
5. 民法典进校园手抄报
民法典进校园手抄报如下:
民法典和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都息息相关,除附则外,民法典共七编一千二百六十条,创下新中国立法史的新纪录,民法典有合同编、总则编、物权编、人格权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婚姻家庭编等六个分编,以及附则构成,这就是民法典的基本构成。
民法典的立法宗旨和目的就是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保障私权,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只有充分保护私权,才能全面保障和维护公民的切身利益,并有利于规范公权。
民法典不仅仅是法律条文的汇编,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新时代精神的立法表达,反映出一个民族对生存发展民生关键问题的基本立场。纵观世界法制发展史,那些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法典,通常都是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处在蓬勃发展的时期形成的,凝聚起这一时期社会发展要求的广泛共识。
6. 为什么民法典要进校园
因为民法典里面的知识很丰富,在学校里面学的政治课也包含了民法典知识。民法典进入学校,也是遵循全民学法守法的宗旨,从小抓起,从学生时代开始,教育我国青年一代,让他们德智体美劳的德这方面得到更好认知,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更好的让他们健康成长。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手抄报内容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
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民事法律制定实施。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在中央苏区、陕甘宁边区等局部地区就制定实施了涉及土地、婚姻、劳动、财经等方面的法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相继制定实施了婚姻法、土地改革法等重要法律和有关户籍、工商业、合作社、城市房屋、合同等方面的一批法令。我们党还于1954年、1962年、1979年、__年4次启动制定和编纂民法典相关工作,但由于条件所限没有完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事商事法制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先后制定或修订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婚姻法、经济合同法、商标法、专利法、涉外经济合同法、继承法、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企业破产法、外资企业法、技术合同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著作权法、收养法、公司法、担保法、保险法、票据法、拍卖法、合伙企业法、证券法、合同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一大批民事商事法律,为编纂民法典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党的__以来,我们顺应实践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把编纂民法典摆上重要日程。党的__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对编纂民法典作出部署。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经过5年多工作,民法典终于颁布实施,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
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实施好民法典,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加强民法典重大意义的宣传教育。
第二,加强民事立法相关工作。
第三,加强民法典执法司法活动。
第四,加强民法典普法工作。
第五,加强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理论研究。
通过这次学习,我充分认识到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做好宣传工作,推动民法典实施,以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
8. “民法典进校园”宣讲活动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学习法律,遵守法律要从小抓起,从学生开始培养法律思维对建设法治社版会具有积极意义。民法典进权校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法典,知道民法典对其生活的影响,促使学生运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保护自己的利益。民法典进校园可以促进民法典的实施,只有理解了法律才能更好的适用法律。民法典进校园是建设法治社会的途径之一,可以唤醒民众对法律的尊重和敬仰,提高法治的地位,使民众尊法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