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主义刑法
⑴ 谁能跟我详细的介绍下美国的法律
美国法律:
(Survey of the law of the United States) 美国法来源于英国法,又根据美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作了较多的改变。美国建国初期就制定了成文的联邦宪法,但联邦和各州都自成法律体系。联邦除在国防、外交和州际商业等方面外,无统一的立法权;刑事和民商事方面的立法权基本上属于各州。
宪法的特点
①按三权分立和制衡原则建立总统制的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国会分参众两院,为最高立法机关。两者现在都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为100名,各州不论大小,一律两名;任期6年,每2年改选三分之一。众议员按人口比例选举产生,现固定为435名。法律须经两院通过,有分歧时组成两院联席会议解决。国会主要职权为立法、修改宪法和进行弹劲等,以及专由参议院行使的批准条约和审议重要官员的任命。总统任期4年,主要由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大党提名候选人,经普选产生的选举人间接选举产生。总统兼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三军统帅。国会只能按弹劾程序,由最高法院首席法官主持参议院审理通过,方得罢免总统。总统有否决两院通过的法案的权力;但如两院再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法律即有效。美国最高法院由总统提名并经参议院同意任命的9名终身法官组成,审判独立。
②联邦与州分权较复杂。各州均有其宪法与法律,但应符合联邦宪法。联邦的权力主要在外交、国防、货币、联邦预算、全国性财经政策、国际贸易和州际商业方面,至于卫生、教育、福利和税收等,各州都享有较大权力。
③法院享有司法复议权,可以受理对联邦和各州立法、行政法规和行政措施违宪的控告。这是从19世纪著名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的判例肇始的。
④对公民权利的保障,特别是诉讼权利的保障,有较详细的规定。
⑵ 什么是法家
法家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潮之一,属于诸子百家思想的一支。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战国时期的法家学派创始人韩非。法家以"法"为核心概念,强调法律和制度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
法家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法治思想:法家强调法律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制定明确的法律规范和有效的制度来管理社会和维护秩序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方法。法家追求严密而恢弘的法治体系,以规范行为并实现社会稳定与进步。
2、重视权谋和实用主义:法家将政治视为权谋活动,强调政治手段和策略的运用。法家提倡实用主义,注重实际效果和功利考量,强调符合国家利益和强大国力的施政措施。
3、强权政治:法家主张集权统治,强调君主的专断和权威。法家认为一个强大的君主可以通过合理有效的制度和法律来统治国家,并实现社会秩序和稳定。
4、重视刑法和奖罚:法家强调刑法的作用,主张严格的刑罚体系和明确的奖惩制度,以维护社会秩序和法律权威。他们认为通过严厉的惩罚可以震慑罪犯,从而实现社会安定。
5、经济发展与农商结合:法家注重经济发展,提倡农业和商业的发展,主张通过加强农业生产和商业贸易来增加国家财富和实力。
法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国传统政治和社会观念,对中国法律制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法家思想逐渐被其他思潮所取代,如儒家、道家等。
⑶ 高中生如果将来想当法官要选什么科
法律属于文科。过去有个大学自学辅导杂志,文科(社会科学)门类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政治、法律六大类。
在高中阶段,要以考大学为首要目标、当务之急,对知识的学习要按照高考大纲要求进行,不能太讲实用主义。
如果说实用主义,在中国当律师、基层司法人员,无须学习英语。而高中生不学英语,那么上大学的理想不可想象。
法律工作者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就逻辑本身而言,与数学有关,但似乎用不了多少高深的数学知识。但是逻辑的外壳——客观事实等,却涉及到物理、化学等等理科知识。如果没有必要的“多余知识”,就很可能在常识问题上闹笑话。而法律事务是丝毫不能开玩笑。
例如“定性定量分析”这个词语的来源,就是“分析化学”的专用术语。根据硫酸与重金属反应,会生成不同颜色的沉淀,从而利用硫酸试剂检查出某种重金属(如硫酸铜有结晶水为绿色),这叫做“定性分析”。到底包含有多少铜(离子),那要看用了多少硫酸试剂,这叫做“定量分析”。在刑法里,犯什么罪,叫“定性”,该判几年徒刑,叫“量刑”。现在不少人写文章也使用到“定性定量分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数学和语文一样,是能够联系到各种事物的“语言”。就律师来说,不懂得高等数学,那只能是承办居民生活中常见的纠纷等案件。如果涉及到桥梁建筑等需要高等数学“语言”才能理解的案件,懂高等数学的律师办起来更得心应手。
总之,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可以鼓励斗志。而为了考出理想的高考成绩,还是要根据大纲要求,全面学习。
⑷ 试论中华法系的特征
试论中华法系的特征:
1.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中华法系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道德伦理和人文关怀,注重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
2.礼法结合:中华法系强调礼法结合,即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则的结合。这种结合体现在法律制定和实施中,使得法律更加公正、合理。
3.刑法发达,民法薄弱:中华法系以刑法为主,民法相对薄弱。这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中注重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方面。
中华法系是理法结合得主刑辅的法系。礼和德既是法律制定必须遵循的基础性准则,也是法律适用,必须服从的指导性原则,由于理智和德智被持续地倡导,在司法程序中通过调节和教化来解决纠纷就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可以说,特别重视调解息讼也是中华法系颇为特色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