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最高人民法院审限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审限规定

发布时间: 2025-07-23 23:28:31

⑴ 审限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为了严格执行法律和有关司法解释关于审理期限的规定,提高审判工作效率,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案件审限管理规定》

第一条 审理刑事上诉、抗诉案件的期限为一个月,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

第二条 审理对民事判决的上诉案件,期限为三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审理对民事裁定的上诉案件,期限为一个月。

第三条 审理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的民事决定不服申请复议的案件,期限为五日。

第四条 审理行政上诉案件的期限为两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两个月。

第五条 审理赔偿案件的期限为三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第六条 办理刑事复核案件的期限为两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院长批准。

办理再审刑事复核案件的期限为四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院长批准。

第七条 对不服本院生效裁判或不服高级人民法院复查驳回、再审改判的各类申诉或申请再审案件,应当在三个月内审查完毕,作出决定或裁定,至迟不得超过六个月。

第八条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理的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为三个月;有特殊情视需要延长的,经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裁定再审的民事、行政案件,根据再审适用的不同程序,分别执行第一审或第二审审理期限的规定。

第九条 办理下级人民法院按规定向我院请示的各类适用法律的特殊案件,期限为三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第十条 涉外、涉港、澳、台民事案件应当在庭审结束后三个月内结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院长批准。

第十一条 办理管辖争议案件的期限为两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两个月。

第十二条 办理执行协调案件的期限为三个月,至迟不得超过六个月。

⑵ 民事案件中人民法院延长审限和扣除审限的规定

一审民事案件,按照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区分。简易程序适用于纠纷简单、金额不大案件,审限一般3个月;普通程序则处理较复杂案件,同样审限3个月。对于二审民事案件,不论简易还是普通程序,审限均为3个月,上诉案件例外。

然而,案件审理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并未在规定的审限内结案,可能是审限延长或存在未计入审限的情形。以下集中描述民事法律中审限延长与不计入审限的几种情况。

审限延长通常仅因特殊事由,由院长批准,还需延长时,需上级法院批准。具体法律依据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审限,普通程序案件需在立案后6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需延长6个月,还需上级法院批准;简易程序案件需3个月内审结。二审民事案件需在立案后3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需延长由本院院长批准。对裁定不服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0日。特别程序案件需在立案后30日内审结,特殊情况需延长由本院院长批准,但选民资格案件除外,必须在选举日前审结。

不计入审限的事由较多,如再审案件、申请再审案件、民事、行政、执行案件的公告、鉴定期间等。法律详细规定如下:

《民诉法解释》等法律文件中列举了不计入审限的具体事由,包括但不限于对案件的鉴定时间、当事人提出的管辖异议处理时间、专业机构进行审计、评估及资产清理的时间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中明确指出,案情重大、疑难需由审判委员会作出决定的案件,自提交审判委员会之日起至作出决定之日止的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

在民事调解工作过程中,当事人在诉讼中自行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依法确认制作调解书,调解期间不计入审限。双方当事人申请庭外和解的期间同样不计入审限。在答辩期满前进行调解的,普通程序案件需在15天内,简易程序案件需在7天内达成协议;未达成的,经各方同意,可以继续调解,但延长的调解期间不计入审限。

综上所述,民事案件的审限管理和不计入审限的事由均有明确法律规定,旨在确保案件公正、高效审理。不同情形下,审限延长或不计入审限的处理方式各有规定,旨在适应案件复杂性,确保法律适用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⑶ 民事一审审限多长时间

民事一审审限一般为3至6个月。
法律分析
民事案件一审审理按不同审理程序有不同的期限:1、对于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一审审理期限应该为立案之日起的六个月内。如有特殊情况,可经本院院长批准延长至一年。仍需延长的,应向上级人民法院报批;2、对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其审理期限为三个月。在审理过程中发现不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可转为普通程序,其审理期限相应延长。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期限为六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延长的,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长三个月。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一百二十八条 再审案件按照第一审程序或者第二审程序审理的,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审限。审限自再审立案的次日起算。 第一百六十一条 对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的案件,在第二审人民法院接到报送的案件之前,当事人有转移、隐匿、出卖或者毁损财产等行为,必须采取保全措施的,由第一审人民法院依当事人申请或者依职权采取。第一审人民法院的保全裁定,应当及时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

热点内容
为法使用危爆用品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24 06:15:06 浏览:977
科教园法律硕士 发布:2025-07-24 06:00:01 浏览:931
公民几岁要付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24 05:59:23 浏览:786
依法治国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发布:2025-07-24 05:57:18 浏览:623
上法院诉讼 发布:2025-07-24 05:57:13 浏览:888
属于地方性法规的 发布:2025-07-24 05:55:44 浏览:892
公司法85条 发布:2025-07-24 05:55:40 浏览:590
劳动合同法退休知网 发布:2025-07-24 05:52:46 浏览:233
员工的行为代表公司法律规定 发布:2025-07-24 05:47:09 浏览:138
劳动法意见 发布:2025-07-24 05:46:59 浏览: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