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四川省農民負擔管理條例

四川省農民負擔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1-02-01 07:38:13

1. 四川省職工代表大會條例的條例條款

第一條為了發展社會主義基層民主,完善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建立和諧的勞動關系,促進企業、事業單位健康發展,根據憲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四川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企業、事業單位。
第三條職工代表大會是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實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和行使民主管理權利的機構。職工代表大會實行民主集中制。
第四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負責監督檢查本條例的執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工會協助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監督檢查本條例的執行。 第五條按照法律規定與企業、事業單位建立勞動關系或者聘用關系的職工,可當選為職工代表。職工代表由職工民主選舉產生,實行常任制,可連選連任,任期與職工代表大會屆期一致。
第六條選舉職工代表應當根據企業、事業單位職工的分布狀況,劃分選區,分配名額,由職工直接選舉產生。選舉應當有選區三分之二以上職工參加方為有效,職工代表獲得選區全體職工過半數贊成票始得當選。
職工代表可以按選區或者分布狀況組成代表團(組),推選團(組)長。
第七條企業、事業單位職工人數100人以上不足1000人的,職工代表人數不得低於30人;職工人數1000人以上不足10000人的,職工代表人數不得低於100人;職工人數10000人以上的,職工代表人數不得低於150人。
第八條職工代表中一線職工代表不少於職工代表總人數的百分之五十,中層以上經營管理人員不超過職工代表總人數的百分之二十五。女職工代表應當占適當的比例。
第九條職工代表在任期內,與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聘用關系的,其代表資格自行終止。職工代表不履行職責的,可以撤換其代表職務。代表缺額由原選區及時補選。撤換或補選程序由職工代表大會確定。
第十條職工代表的權利:
(一)參加職工代表大會並行使提案、審議、表決、評議和質詢等與職工代表大會有關的權利;
(二)選舉公司董事會和監事會中的職工代表;
(三)職工代表因履行代表職責佔用工作時間的,其工資福利及其他待遇不受影響。
第十一條職工代表的義務:
(一)認真履行職工代表的職責,如實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執行職工代表大會的決議、決定,承擔職工代表大會交辦的各項工作;
(二)對本選區職工負責,定期向職工通報履行職工代表職責的情況,接受職工的評議和監督;
(三)遵守本單位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維護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 第十二條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職工代表大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聽取和審議企業工作報告、經營方針、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及執行情況;聽取和審議企業改制、改組及破產方案,重大技術改造方案、廠務公開、履行集體合同、工資集體協議等情況的報告;聽取和審議財務報告、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等情況的報告,提出意見和建議;
(二)審議通過廠務公開實施細則、企業經濟責任制考核方案和職工收入分配方案、裁員、分流和安置方案、集體合同草案和工資集體協議草案,以及勞動安全衛生保護措施、職工獎懲辦法等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要規章制度;
(三)審議決定有關職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項;
(四)評議企業中層以上領導人員,提出獎懲和任免建議;
(五)選舉、罷免公司董事會、監事會中的職工代表;
(六)依照法律、法規規定,或者經企業與工會協商確定需由職工代表大會行使的其他職權。
第十三條集體企業職工代表大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聽取和審議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履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工資集體協議等情況的報告,提出意見和建議;
(二)審議通過廠務公開實施細則和企業改制、改組及破產方案、集體合同、工資集體協議等草案;
(三)審議決定企業經營管理方案、收入分配方案、解除、變更或者撤銷勞動合同等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和企業提交的其他議案;
(四)依法制定、修改企業章程和其他重要規章制度;
(五)按照國家規定選舉、評議、罷免、聘用、解聘企業負責人;
(六)法律、法規和企業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
第十四條非公有制企業職工代表大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聽取和審議企業年度工作計劃、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履行集體合同、工資集體協議等情況的報告,提出意見和建議;
(二)討論有關勞動報酬、勞動定額、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解除、變更或者撤銷勞動合同等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提出方案和意見;
(三)審議通過職工與企業平等協商的集體合同草案或專項集體合同草案;
(四)根據企業要求,評議企業經營管理人員;
(五)依照法律、法規規定,或者經企業與工會協商確定需由職工代表大會行使的其他職權。
第十五條事業單位職工代表大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聽取和審議單位工作報告、發展規劃、重大改革方案、財務報告和事務公開情況等的報告,提出意見和建議;
(二)審議通過職工聘用聘任、獎懲和收入分配辦法、集體合同草案等重要規章制度;
(三)審議決定有關職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項;
(四)評議單位中層以上領導人員,提出獎懲和任免建議。
第十六條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的決議、決定,企業、事業單位及其全體職工應當執行。
職工代表大會作出的決議、決定等不得與有關法律法規相抵觸。 第十七條職工代表大會每屆任期三年或者五年,具體任期由職工代表大會確定。任期屆滿應當按時換屆。
第十八條職工代表大會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每次會議必須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職工代表出席。遇有重大事項或者特殊情況,經企業、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工會或三分之一以上職工代表提議,應當召開職工代表大會。
第十九條職工代表大會選舉主席團,主持職工代表大會會議,領導大會期間的各項活動。
第二十條企業、事業單位和工會經協商,提前七天共同以書面形式向職工代表公布會議議題。
第二十一條職工代表大會進行選舉和對涉及職工利益的重大議案作出決議、決定,採取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表決,經全體職工代表過半數同意,方為有效。
第二十二條職工代表大會可以根據工作需要設立專門委員會或者專門工作小組,負責辦理職工代表大會交辦的事項。
第二十三條職工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需要臨時解決的重要問題,由企業、事業單位工會委員會召集職工代表團(組)長和專門工作小組負責人聯席會議,協商處理,並向下一次職工代表大會報告予以確認。
第二十四條企業、事業單位工會委員會是職工代表大會的工作機構,負責組織職工選舉職工代表和職工代表大會的籌備工作以及閉會期間的日常工作。
第二十五條職工代表大會開展工作的經費由企業、事業單位在行政經費中列支。 第二十六條企業、事業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責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給予通報批評;拒不改正的,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處理:
(一)拒不建立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的;
(二)不按規定召開職工代表大會的;
(三)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的事項而不提交的;
(四)拒不執行職工代表大會決議、決定的;
(五)打擊報復職工代表的;
(六)違反本條例規定的其他行為。
第二十七條對違反本條例的單位和個人,企業、事業單位工會及職工有權向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上級工會申訴,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上級工會應當依法進行處理;屬於人民法院受理范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對侵犯職工代表大會職權及打擊報復職工代表等違法違紀行為,企業、事業單位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工會有權進行通報,並向有關部門提出處罰建議,有關部門應當將處理結果通報工會。 第二十八條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其它經濟組織的職工代表大會參照本條例的規定執行。
第二十九條職工人數不足100人的企業、事業單位建立職工大會,並參照本條例執行。
第三十條本條例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2. 四川省減輕農民負擔辦公室電話號碼是多少

農民已經沒有負擔了,還會給予各種糧食補助。也不需要繳納各種稅費。
你有問題可以咨詢當地鄉政府或者縣農業農村局。

3. 成都市關於農村拆遷安置補償管理辦法條例

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國土資源局
關於成都市征地補償安置辦法實施中有關具體問題意見的通知
成辦發[2003]15號
頒布日期:20030218 實施日期:20030218 頒布單位: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各區(市)縣政府,市級有關部門:

市國土資源局報送的《<成都市征地補償安置辦法>實施中有關具體問題的意見》已經市政府第91次常務會研究通過,現轉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二○○三年二月十八日

《成都市征地補償安置辦法》實施中有關具體問題的意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辦法》和《成都市征地補償安置辦法》(以下簡稱78號令)的有關規定,為統一征地拆遷農房補償安置標准,進一步做好征地拆遷房補償安置及有關工作,切實解決好被征地范圍內人民群眾的住房問題,確保社會穩定,結合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及征地補償安置實際情況,現就實施78號令中征地拆遷補償安置等有關問題提出如下意見:

一、農房安置方式 農房安置實行貨幣化安置或現(建)房安置,被安置對象可自主選擇安置方式。允許被安置戶部分人選擇貨幣化安置,部分人選擇現(建)房安置。鼓勵貨幣化安置。

選擇現(建)房安置的,嚴格按78號令的有關標准進行安置。安置房建設必須符合城市規劃要求,相對集中選點修建。

二、農房搬遷及獎勵

(一)選擇貨幣化安置的,一次性按8000元/人獎勵。

(二)選擇貨幣化安置或現(建)房安置方式,自拆遷通知之日起10日內簽訂安置協議並交出舊房的,按3000元/人獎勵;20日內簽訂安置協議並交出舊房的,按1000元/人獎勵;超過20日的不予獎勵。

(三)選擇現(建)房安置需過渡的,按每人每月200元發給過渡費。被安置人員在農房拆遷單位的安置通知時限內未入住的,停發過渡費。

(四)一個安置戶中部分人員選擇貨幣化安置、部分人員選擇現(建)房安置方式的,以原證載住房戶的人均面積為基數,對其中選擇貨幣化安置的人員按規定給予獎勵。

(五)選擇現(建)房安置方式的,原《農村房屋宅基地使用證》記載人均面積不足35M2的,仍按78號令及本意見的有關標准結算。在征地單位規定時限內一次性結清房屋補差款的,征地單位可按50%優惠結算該補差款。

三、農轉非人員配偶的住房安置及婚嫁生育人口住房安置的確認 凡具有五城區及高新區非農業正住戶口,持有《農村房屋宅基地使用證》,經所在單位證明未參加房改或在他處無住房的「農轉非」人員的配偶,納入住房安置人數計算,其補償安置按下列規定辦理:

(一)實行貨幣化安置的,以其持有的《農村房屋宅基地使用證》所載正房面積為依據進行結算: 原有住房人均面積不足35 M2的,按人均35 M2給予補償,不足部分以相鄰區位經濟適用房標准價格扣減300元/ M2進行結算; 原有住房面積超出人均35 M2的,超出部分由征地單位按300元/ M2給予補償。

(二)實行現(建)房安置的,以其持有的《農村房屋宅基地使用證》所載正房面積為依據進行結算: 原有住房面積超過人均35 M2的,超出部分由征地單位按最高不超過300元/ M2的建設成本價給予補償;

原有住房面積達到人均35 M2,但所安置的房屋不足人均35 M2的,不足部分由征地單位按600元/ M2予以補助;

原有住房面積不足人均35 M2而按人均35 M2安置的,超出部分按900元/ M2購買;

安置住房超出人均35 M2的,超出部分由被人員按當時當地的商品房指導價格購買。

(三)征地公告後,依法婚嫁、生育人口必須具有徵地范圍內正住戶口,方可作為安置對象。其轉非安置和住房安置的截止日期為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准之日。

四、鄉鎮企業拆遷補償及獎勵

(一)拆遷征地范圍內具有合法土地使用手續的鄉、鎮(含村、組)企業及私營企業的建(構)築物,按78號令附表四「公共建築物」的標准給予補償。

(二)鄉、鎮 (含村、組)企業及私營企業, 自拆遷通知之日起15內簽訂拆遷補償協議並交出土地及房屋的,除按78號令第10條規定的搬遷補償標准執行外,另按該企業建(構)築物補償總額的3%給予獎勵;25日內簽訂拆遷補償協議並交出土地及房屋的,按該企業建(構)築物補償總額的1%給予獎勵。超過25日的不予獎勵。

五、執行時間

凡2003年1月1日後公布征地公告的,一律按本意見執行。

又找到一個早些時候的,你看看要得不>

成都市人民政府令
第78號
《成都市征地補償安置辦法》已經市人民政府第35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施行。

市長:王榮軒

二000年九月二十六日

成都市征地補償安置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保障征地的順利進行, 維護被征地單位和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和《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辦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的,結合成都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市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華五城區(含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統稱五城區)行政區域內徵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補償、人員安置、住房安置,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征地補償安置工作在市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由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具體負責實施。

市計劃、勞動、民政、公安、糧食、規劃等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應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做好征地工作。

區、鄉(鎮)人民政府應協助做好征地補償安置工作。

第四條 徵用土地經依法批准,並對當事人依法補償、安置後,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向被征地單位發出交地通知,被征地單位應當按通知規定的期限交付土地,不的拒絕和阻撓。

第二章 征地補償

第五條 徵用土地方案經依法批准並公告後,被徵用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道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經批準的徵用土地方案,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並在被徵用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聽取被徵用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經依法批准後,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4. 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執法依據


別 序
號 名 稱 制定機關 生效及修改時間 法
律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 全國人大常委會 2002年01月01日 行政
法規 2 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 國務院 2004年07月01日 地方性法規 3 四川省國家投資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條例 省人大常委會 2004年01月01日 4 四川省開發區管理條例 省人大常委會 1997年01月01日 部


章 5 工程建設項目招標范圍和規模標准規定 原國家計委 2000年04月04日 6 招標公告發布暫行辦法 原國家計委 2000年07月01日 7 工程建設項目自行招標試行辦法 原國家計委 2007年07月01日 8 評標委員會和評標方法暫行規定 原國家計委
等七部委 2001年07月05日 9 工程建設項目施工招標投標辦法 原國家計委
等七部委 2003年05月01日 10 工程建設項目勘察設計招標投標辦法 原國家計委
等七部委 2003年08月01日 11 工程建設項目貨物招標投標辦法 原國家計委
等七部委 2005年03月01日 12 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活動投訴處理辦法 原國家計委
等七部委 2004年07月27日 13 工程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增加招標內容和核准招標事項暫行規定 原國家計委 2001年06月18日 14 評標專家和評標專家庫管理暫行辦法 原國家計委 2003年04月01日 15 企業投資項目核准暫行辦法 國家發改委 2004年11月25日 16 外商投資項目核准暫行辦法 國家發改委 2004年10月09日 17 境外投資項目核准暫行辦法 國家發改委 2004年10月09日 18 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貸款投資項目管理暫行辦法 國家發改委 2005年03月01日 19 國家重大建設項目招標投標監督暫行辦法 原國家計委 2002年02月01日 20 中央投資項目招標代理機構認定管理辦法 國家發改委令
第36號 2005年11月01日 21 國家重大建設項目稽察辦法 原國家計委(國
務院辦公廳轉發) 2000年08月17日 政


章 22 四川省重大建設項目招標投標稽察辦法 省政府
(第166號令) 2003年03月01日 23 四川省電源開發權管理暫行辦法 省政府
(第182號令) 2004年10月01日 24 四川省工程建設項目招標代理辦法 省政府
(第191號令) 2005年05月01日 25 四川省政府投資工程建設項目比選辦法 省政府
(第197號令) 2006年02月15日

5. 四川省農村拆遷補償標准和辦法是什麼

四川對征地補償安置標准進行規范調整
新華社信息成都7月12日電(記者呂慶福)四川省政府近日轉發了四川省國土資源廳《關於規范和調整征地補償安置標准有關問題的意見》,規定按人均耕地多少確定補償安置倍數。

該《意見》規定,除國家有明確規定的外,全省所有徵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倍數一律按以下標准執行:人均耕地在1畝及1畝以上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之和不低於徵用耕地前三年種植業的平均年產值的10倍;人均耕地每減少0.1畝其兩項補償費倍數相應增加3倍,但兩項補償費倍數之和不超過30倍。

徵用耕地前三年種植業的平均年產值以統計部門調查公布的數額為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更改。對交通能源、大型水利、水電等項目建設用地,所在市、縣的統計、國土資源和農業部門應對被征土地的產值進行實地調查,不得使用全縣的平均年產值數據。

今後凡徵用土地都必須根據《集體土地所有證》進行權屬調查,確定集體土地權屬,確保農村集體土地權益不受侵犯。征地面積必須由有資質的測量單位進行實地測量,製作勘測定界圖。城(鎮)規劃區范圍內的土地應進行城鎮地籍測量,以確保被征土地面積准確無誤。農用地、建設用地、未利用地三大地類應以規劃基期年為准。決不允許在征地時將耕地、園地、養殖水面等歸類為其他土地。青苗及附著物補償標准每五年修訂一次,由各市(州)政府報省政府審核批准後執行。

在市(州)、縣(市、區)政府征地方案依法批准後,要在10個工作日內將征地批准機關、批准文號,徵用土地的用途、范圍、面積,征地補償標准,農業人員安置辦法,辦理征地補償的期限等,在被征地的所在鄉(鎮)、村予以公告。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和其他權利人應當在徵用土地公告規定的期限內辦理征地補償登記手續。征地補償將由市(州)、縣(市、區)國土資源部門直接支付給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避免中間環節截留。土地補償費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鄉鎮等其他任何單位不得截留或變相截留。土地補償費要納入公積金管理,用於被征地農民參保、發展生產、公益性建設,不得平分到戶,也不得列為集體經濟債務清欠資金,實行專款專用並接受財政和審計部門的監管。

6. 1992年山東省農民負擔管理條例的解釋和說明

每個地方都不一樣的,比如:1991年10月22日山東省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專會議通過。屬山東省農民負擔管理條例。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關系,減輕農民負擔,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根據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有關規定,結合本省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的機關、團體、部隊、企業事業單位、鄉(鎮)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和個人,都必須遵守本條例。第三條農民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繳納稅費,完成國家農產品定購任務,向鄉(鎮)村上繳一定數額的村集體提留和鄉(鎮)統籌費,承擔一定數量的義務工和勞動積累工,是應盡的義務,屬於合理負擔,應按規定完成。

7. 國家農民負擔監督管理條例是哪一年頒布

每個地方都不一樣的,比如:1991年10月22日山東省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回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答會議通過。山東省農民負擔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關系,減輕農民負擔,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根據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有關規定,結合本省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的機關、團體、部隊、企業事業單位、鄉(鎮)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和個人,都必須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農民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繳納稅費,完成國家農產品定購任務,向鄉(鎮)村上繳一定數額的村集體提留和鄉(鎮)統籌費,承擔一定數量的義務工和勞動積累工,是應盡的義務,屬於合理負擔,應按規定完成。

8. 關於農民負擔相關政策的問題,請回答!

在人民公社體制下,農村的土地等基本生產資料歸集體所有,並由集體統一使用,組織集體勞動,農民個人只是集體經濟組織內的生產者。當時收益分配的順序是:⑴全年收獲的收入首先扣除當年生產費用,包括:種子、肥料、農葯、燃料、機耕費、排灌費、農機具維修費及小型農具購置費、耕畜飼養費和固定資產折舊等生產過程中直接耗費的生產資料價值;⑵國家稅收和糧食統購任務;⑶管理費;⑷集體提留;⑸社員分配。在這種收益分配體制下,先進行集體的和社會的扣除,後給社員分配,並不直接由農民承擔負擔開支。

熱點內容
合同法52條第5 發布:2025-07-18 20:16:21 瀏覽:621
法院拾荒者 發布:2025-07-18 20:06:21 瀏覽:200
經濟法律法規試卷 發布:2025-07-18 19:59:37 瀏覽:653
微信造謠刑法 發布:2025-07-18 19:55:48 瀏覽:574
學前教育有關的法規 發布:2025-07-18 19:48:14 瀏覽:881
經濟危機和勞動合同法 發布:2025-07-18 19:30:07 瀏覽:604
船舶停靠法規 發布:2025-07-18 19:03:05 瀏覽:745
新勞動法辭退賠償基本工資 發布:2025-07-18 18:34:37 瀏覽:228
二審調解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18 18:34:30 瀏覽:3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英文對照 發布:2025-07-18 18:34:23 瀏覽: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