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內法規強調
① 注重黨內法規同國家法律的銜接和協調構建以什麼為根本
注重黨內法規同國家法律的銜接和協調構建應該以黨建為根本。這句內話的原句是要完善黨內容法規制定體制機制,注重黨內法規同國家法律的銜接和協調,構建以黨建為根本、若干配套黨內法規為支撐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提高黨內法規執行力。
黨建是指黨的建設。黨的建設包括: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反腐倡廉建設、純潔性建設等,具有鮮明的黨性和實踐性,指導黨在不同時代、不同情況下的工作與活動。
拓展資料:
黨建,即黨的建設的簡稱。黨的建設即馬克思主義建黨理論同黨的建設實踐的統一,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的應用。黨的建設包括三個方面的含義:一是研究黨的建設的理論科學;二是在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指導下所進行的黨的建設的實踐活動;三是作為理論原則與實際行動兩者中介的約法規章。
② 學習宣傳黨內法規對於進一步增強廣大黨員幹部的什麼意思
一、充分認識學習貫徹《准則》和《條例》的重要意義黨中央歷來高度重視加強黨的紀律建設。《准則》和《條例》的頒布實施,是在黨長期執政和全面依法治國條件下,實現依規管黨治黨、加強黨內監督的重大舉措,體現了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及全面從嚴治黨實踐成果。《准則》重申黨的理想信念宗旨、優良傳統作風,緊扣廉潔自律、堅持正面倡導、面向全體黨員、突出關鍵少數,強調自律,重在立德,為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樹立了一個看得見、夠得著的高標准,展現了共產黨人高尚的道德追求,是向全黨發出的道德宣誓和對人民的庄嚴承諾。《條例》堅持紀法分開、紀在法前、紀嚴於法,突出政黨特色、黨紀特色,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圍繞黨紀戒尺要求,開列負面清單,強調他律,重在立規,劃出了黨組織和黨員不可觸碰的底線。各級黨委(黨組)要把學習貫徹這兩部黨內法規作為切實擔當和落實好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的重要抓手,堅決把管黨治黨政治責任落到實處,把黨的紀律刻印在全體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的心上,真正把黨章黨規黨紀的權威性、嚴肅性在全黨樹立起來。二、認真組織開展「學黨紀、講規矩、守紀律」專題教育活動,抓好《准則》和《條例》的學習宣傳教育我們要統籌安排,從2015年12月起到2016年1月底,集中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在全體黨員中開展以學習《准則》和《條例》為主要內容的「學黨紀、講規矩、守紀律」專題教育活動。各級黨委(黨組)要結合各鎮、各部門、各單位實際,制訂「學黨紀、講規矩、守紀律」專題教育活動方案,對學習貫徹兩部黨內法規進行周密部署,精心組織,加強指導。在活動中通過開展黨委(黨組、黨支部)書記講黨課、專題輔導講座、討論交流、評論解讀、案例剖析等方式,組織廣大黨員逐條學習,反復學習,熟練掌握兩部黨內法規,牢記各項廉潔自律要求和黨的紀律底線。各黨委(黨組)中心學習組要把兩部黨內法規納入學習規劃中,帶頭先學,以上率下。縣委黨校和全縣各級各部門組織的培訓班要把學習兩部黨內法規作為今明兩年重要教學內容,有計劃地對黨員進行培訓。我們要把開展「學黨紀、講規矩、守紀律」專題教育活動和宣傳兩部黨內法規作為當前思想宣傳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結合全面從嚴治黨實際,充分發揮正面典型倡導和反面案例警示作用,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媒體加大宣傳力度,組織廣大黨員開展撰寫體會文章、舉行知識競賽、開專欄、召開學習研討會等多種活動,營造崇尚紀律、遵守紀律的濃厚氛圍。三、切實抓好《准則》和《條例》的貫徹實施《准則》和《條例》是我們的行為規范和指引,是管黨治黨的重要基礎性黨內法規,要在貫徹實施上狠下功夫,不能只是口上說說、紙上寫寫、牆上掛掛。各級黨委(黨組)要切實擔當和落實好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組織好兩部黨內法規的學習貫徹落實,要堅持以黨章為根本遵循,嚴明黨紀戒尺,堅持問題導向,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沿,把紀律嚴起來、立起來、執行到位,抓早抓小,動輒則咎;各級紀委(紀檢組)要找准在全面從嚴治黨中的職能定位,嚴格依紀依規履行職責,以修訂後的兩部黨內法規作為重要依據,把握運用「四種形態」,強化監督執紀問責,進一步探索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以嚴明的紀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黨員領導幹部要發揮表率作用,帶頭踐行廉潔自律規范,帶頭維護紀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廣大黨員要牢固樹立黨章黨規黨紀意識,做到守紀律、講規矩,知敬畏、存戒懼,自覺在廉潔自律上追求高標准,在嚴守黨紀上遠離違紀紅線,在全黨逐漸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衛制度的良好風尚。四、加強組織領導我們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認真開展「學黨紀、講規矩、守紀律」專題教育活動,切實加強對《准則》和《條例》的學習宣傳貫徹,黨委(黨組)主要負責同志要高度重視,親自部署,將兩部黨內法規的學習貫徹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要強化檢查考核,把學習貫徹《准則》和《條例》情況作為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的重要內容,強化結果運用,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深入開展。各級紀委(紀檢組)要加強對學習貫徹《准則》和《條例》情況的日常監督和專項檢查,堅決糾正隨意變通、惡意規避、無視制度等現象,確保全面從嚴治黨、依規治黨各項要求落到實處。
③ 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提出逐步構建什麼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工作,建立健全黨內法規制度體系,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黨內法規是黨的中央組織以及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制定的規范黨組織的工作、活動和黨員行為的黨內規章制度的總稱。
黨章是最根本的黨內法規,是制定其他黨內法規的基礎和依據。
第三條 黨的中央組織制定的黨內法規稱為中央黨內法規。下列事項應當由中央黨內法規規定:
(一)黨的性質和宗旨、路線和綱領、指導思想和奮斗目標;
(二)黨的各級組織的產生、組成和職權;
(三)黨員義務和權利方面的基本制度;
(四)黨的各方面工作的基本制度;
(五)涉及黨的重大問題的事項;
(六)其他應當由中央黨內法規規定的事項。
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就其職權范圍內有關事項制定黨內法規。
第四條 黨內法規的名稱為黨章、准則、條例、規則、規定、辦法、細則。
黨章對黨的性質和宗旨、路線和綱領、指導思想和奮斗目標、組織原則和組織機構、黨員義務和權利以及黨的紀律等作出根本規定。
准則對全黨政治生活、組織生活和全體黨員行為作出基本規定。
條例對黨的某一領域重要關系或者某一方面重要工作作出全面規定。
規則、規定、辦法、細則對黨的某一方面重要工作或者事項作出具體規定。
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制定的黨內法規,稱為規則、規定、辦法、細則。
第五條 黨內法規的內容應當用條款形式表述,不同於一般不用條款形式表述的決議、決定、意見、通知等規范性文件。
第六條 制定黨內法規在中央統一領導下進行。制定黨內法規的日常工作由中央書記處負責。
中央辦公廳承擔黨內法規制定的統籌協調工作,其所屬法規工作機構承辦具體事務。
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負責職權范圍內的黨內法規制定工作,其所屬負責法規工作的機構承辦具體事務。
第七條 制定黨內法規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從黨的事業發展需要和黨的建設實際出發;
(二)以黨章為根本依據,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
(三)遵守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的規定;
(四)符合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要求;
(五)有利於推進黨的建設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
(六)堅持民主集中制,充分發揚黨內民主,維護黨的集中統一;
(七)維護黨內法規制度體系的統一性和權威性;
(八)注重簡明實用,防止繁瑣重復。
第二章 規劃與計劃
第八條 制定黨內法規應當統籌進行,科學編制黨內法規制定工作五年規劃和年度計劃,突出重點、整體推進,逐步構建內容協調、程序嚴密、配套完備、有效管用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
第九條 中央黨內法規制定工作五年規劃,由中央辦公廳對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提出的制定建議進行匯總,並廣泛徵求意見後擬訂,經中央書記處辦公會議討論,報中央審定。
中央黨內法規制定工作年度計劃,由中央辦公廳對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每年年底前提出的下一年度制定建議進行匯總後擬訂,報中央審批。
第十條 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提出的中央黨內法規制定建議,應當包括黨內法規名稱、制定必要性、報送時間、起草單位等。
第十一條 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可以根據職權和實際需要,編制本系統、本地區黨內法規制定工作規劃和計劃。
第十二條 黨內法規制定工作規劃和計劃在執行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第三章 起草
第十三條 中央黨內法規按其內容一般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起草,綜合性黨內法規由中央辦公廳協調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有關部門起草或者成立專門起草小組起草。
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制定的黨內法規,由其自行組織起草。
第十四條 黨內法規草案一般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名稱;
(二)制定目的和依據;
(三)適用范圍;
(四)具體規范;
(五)解釋機關;
(六)施行日期。
第十五條 黨內法規應當方向正確,內容明確,邏輯嚴密,表述准確、規范、簡潔,具有可操作性。
第十六條 起草黨內法規,應當深入調查研究,全面掌握實際情況,認真總結歷史經驗和新的實踐經驗,充分了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意見和建議。必要時,調查研究可以吸收相關專家學者參加或者委託專門機構開展。
第十七條 起草黨內法規的部門和單位,應當就涉及其他部門和單位工作范圍的事項,同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商一致。經協商未能取得一致意見的,應當在報送黨內法規草案時對有關情況作出說明。
第十八條 起草黨內法規,應當與現行黨內法規相銜接。對同一事項,如果需要作出與現行黨內法規不一致的規定,應當在草案中作出廢止或者如何適用現行黨內法規的規定,並在報送草案時說明情況和理由。
第十九條 黨內法規草案形成後,應當廣泛徵求意見。徵求意見范圍根據黨內法規草案的具體內容確定,必要時在全黨范圍內徵求意見。徵求意見時應當注意聽取黨代表大會代表和有關專家學者的意見。與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黨內法規草案,應當充分聽取群眾意見。
徵求意見可以採取書面形式,也可以採取座談會、論證會、網上征詢等形式。
第二十條 起草部門和單位向審議批准機關報送黨內法規草案,應當同時報送草案制定說明。制定說明應當包括制定黨內法規的必要性、主要內容、徵求意見情況、同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商情況等。
第四章 審批與發布
第二十一條 審議批准機關收到黨內法規草案後,交由所屬負責法規工作的機構進行審核。主要審核以下內容:
(一)是否同黨章和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相抵觸;
(二)是否同憲法和法律不一致;
(三)是否同上位黨內法規相抵觸;
(四)是否與其他同位黨內法規對同一事項的規定相沖突;
(五)是否就涉及的重大政策措施與相關部門和單位協商;
(六)是否符合制定許可權和程序。
對存在問題的黨內法規草案,審核機構經批准可以向起草部門和單位提出修改意見。如起草部門和單位不採納修改意見,審核機構可以向審議批准機關提出修改、緩辦或者退回的建議。
第二十二條 黨內法規的審議批准,按照下列職權進行:
(一)涉及黨的中央組織、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產生、組成和職權的黨內法規,以及涉及黨的重大問題的黨內法規,由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審議批准;
(二)涉及黨的地方組織和基層組織產生、組成和職權的黨內法規,涉及黨員義務和權利方面基本制度的黨內法規,以及涉及黨的各方面工作基本制度的黨內法規,由黨的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中央政治局會議或者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批准;
(三)應當由中央發布的其他黨內法規,根據情況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批准,或者按規定程序報送批准;
(四)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發布的黨內法規,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審議批准;
(五)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發布的黨內法規,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審議批准。
第二十三條 經審議批準的黨內法規草案,由負責法規工作的機構核文後按規定程序報請發布。
黨內法規一般採用中共中央文件、中共中央辦公廳文件、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文件、中央各部門文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文件、黨委辦公廳文件的形式發布。
黨內法規經批准後一般應當公開發布。
第二十四條 實際工作迫切需要但還不夠成熟的黨內法規,可先試行,在實踐中完善後重新發布。
第五章 適用與解釋
第二十五條 黨章在黨內法規中具有最高效力,其他任何黨內法規都不得同黨章相抵觸。
中央黨內法規的效力高於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制定的黨內法規的效力。
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制定的黨內法規不得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制定的黨內法規相抵觸。
第二十六條 同一機關制定的黨內法規,一般規定與特別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舊的規定與新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第二十七條 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制定的黨內法規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的,提請中央處理。
第二十八條 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發布的黨內法規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中央責令改正或者予以撤銷:
(一)同黨章和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相抵觸的;
(二)同憲法和法律不一致的;
(三)同中央黨內法規相抵觸的。
第二十九條 中央黨內法規解釋工作,由其規定的解釋機關負責。本條例施行前發布的中央黨內法規,未明確規定解釋機關的,由中央辦公廳請示中央後承辦。
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制定的黨內法規由其自行解釋。
黨內法規的解釋同黨內法規具有同等效力。
第六章 備案、清理與評估
第三十條 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制定的黨內法規應當自發布之日起30日內報送中央備案,備案工作由中央辦公廳承辦。具體備案辦法由中央辦公廳另行規定。
第三十一條 黨內法規制定機關應當適時對黨內法規進行清理,並根據清理情況及時對相關黨內法規作出修改、廢止等相應處理。
第三十二條 黨內法規制定機關、起草部門和單位可以根據職權對黨內法規執行情況、實施效果開展評估。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三條 黨內法規的修改、廢止,適用本條例。
黨章的修改適用黨章的規定。
第三十四條 中央軍事委員會及其總政治部依照本條例的基本精神制定軍隊黨內法規。
第三十五條 本條例由中央辦公廳負責解釋。
第三十六條 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1990年7月31日中共中央印發的《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程序暫行條例》同時廢止。
④ 4. ( )同志提出將黨內法規作為規范黨內關系、統一黨的各級組織的行為依據。
( 毛澤東)同志提出將黨內法規作為規范黨內關系、統一黨的各級組織的行為依據。
⑤ 黨內法規和憲法法律是,什麼樣的
價值取向的一致性
《決定》指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要「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可以看到,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在國家法治體系中呈現出一種價值同向性關系。兩者共存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中,在根本價值指向上一致。黨內法規是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制度依據和保障,目的是讓黨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國家法律是推進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制度依據和保障,目的是讓人民生活得更美好。「一切為了人民,是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基礎。」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統一於人民利益福祉這一最高目標之下。正是在此意義上,「新形勢下,我們黨要履行好執政興國的重大職責,必須依據黨章從嚴治黨、依據憲法治國理政。」
規范對象的相融性
《決定》強調,依法執政「既要求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也要求黨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可以看到,黨內法規著眼於全體黨員,體現黨的主張,規范黨組織的工作、活動和黨員行為,保證著黨的理想信念宗旨,是執政的中國共產黨黨員的行為底線;國家法律著眼於全體公民,體現國家意志,規范公民行為,是全體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行為底線。二者並不相互排斥,反而相互支撐、相互融洽。這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的要求。作為執政黨的黨員應當是公民中的優秀分子,對黨員的更加嚴格甚至苛刻的要求對於其他公民的向善向上具有示範意義。
⑥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指出,什麼是最根本的黨內法規,是管黨治黨的總規矩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抄條例》指出,黨章是最根本的黨內法規,是管黨治黨的總規矩。
黨的紀律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黨組織和黨員必須自覺遵守黨章,嚴格執行和維護黨的紀律,自覺接受黨的紀律約束,模範遵守國家法律法規。
《中國共產黨章程》 是中國共產黨為實現黨的綱領、開展正規活動、規定黨內事務所規定的根本法規,是黨賴以建立和活動的法規體系的基礎,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基本准則和規定,具有最高黨法、根本大法的效力。
(6)黨內法規強調擴展閱讀
黨章是黨的整體意志的體現。黨章內容包括黨的活動和黨的建設的基本規定,代表了全黨的最高利益和最大利益,是這些利益的集中體現,實際上也集中了全黨的信念和願望。
黨章是黨內的普遍行為規范。毛澤東曾經說:「政黨就是一種社會,是一種政治的社會。「黨內有大量的人與人的關系問題,有復雜的行使權力和承擔義務的問題。
像整個社會需要確立法律規范一樣,在共產黨內為了維護正常的生活秩序,正確高速黨內關系,也需用要確定一種適用於所有黨員的普遍行為規范,以指導和約不人們的行為,黨章就是這種規范。
⑦ 學習宣傳黨內法規,增強黨員幹部什麼意識
加強對黨紀黨規黨法的學習,是推進各級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工作作風、生活作風的持續轉變和增強培育黨員幹部清正廉潔價值理念的一大決策和舉措。如果確保學習不偏不頗不走過場。筆者認為: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要加強對黨紀黨規黨法的宣傳力度。各級各部門要從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宣傳黨紀黨規黨法,大力營造濃郁的學習氛圍。同時,要將學習遵守黨紀黨規黨法列入各級黨委黨組的重要學習內容,增強黨員幹部尤其是黨員領導幹部率先垂範意識,切實讓黨員幹部及時了解黨紀黨規黨法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精神,深刻認識嚴格遵守黨紀黨規黨法是每一名黨員應盡的義務,自覺養成依紀依規依法事、用權和施政的習慣。二是要加強對黨員幹部的教育培訓。各級黨委組織部門要切實將黨紀黨規黨法的學習納入黨員幹部教育規劃,統籌抓好黨紀黨規黨法的學習教育培訓,要創造條件讓黨員幹部認認真真學、原原本本學、深入系統學、結合實際學,真正達到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三是要加強制度建設。按照《中央黨內法規制定工作五年規劃綱要(2013——2017年)》的要求,各級黨組織要交推進黨的建設,提高執政能力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加強對執行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以及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民主集中制建設等各方面黨紀黨規黨法制度體系建設。四是要加大對學習和遵守黨紀黨規黨法的督促檢查。加大督查,切實把黨員幹部掌握、熟悉、遵守、運用黨紀黨規黨法的情況,作為綜合目標管理、黨員幹部考核考察的重要評價依據同,對執行不力的堅決追究責任,形成提升執行效果的倒逼機制。對黨紀黨規黨法意識不強、不按黨紀黨規黨法事的要及時提醒,對嚴重違反黨紀黨規黨法的行為要堅決糾正,真正做到有紀有規有法必依、執紀執規執法必嚴、違紀違規違法必究。五是加大對違反黨紀黨規黨法的懲處追責。加強黨員幹部黨風廉政教育,推進示範教育、警示教育和崗位廉政教育。利用勤奮創業、清正廉潔的領導幹部先進典型開展示範教育,表彰激勵勤廉兼優的先進榜樣。通過開展廉政書畫展、談話提醒、召開警示教育大會,觀看警示教育片、廉政公益戲、參觀警示教育基地、剖析典型案例等方式,加強崗位廉政教育,提高公職人員廉政風險防範意識。用身邊的人、身邊的事開展教育活動,提升教育效果。加大對村級黨員幹部黨風廉政教育力度,村級黨員幹部自覺遵守黨紀黨規黨法,增強黨員幹部廉潔從政、依法事的自覺性。對於陽奉陰違、自行其是,在執行過程中打折扣、做選擇、走形式、搞變通的行為,要堅決予以制止並給予嚴厲懲戒,不管涉及什麼人,不論職位高低,只要觸犯了黨紀黨規黨法,都要嚴懲不貸。通過狠抓黨員幹部認真學習和嚴格遵守黨紀黨規黨法工作,促進各級黨員幹部牢固樹立黨紀黨規黨法意識,培育清正廉潔的價值理念,全力營造不願、不能、不敢違紀違規違法的法治環境,進一步激發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激情,不斷推進黨的工作和黨的建設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為推動同步小康創建和實現「中國夢」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組織保障和制度保障。
⑧ 什麼原則是黨內法規的前提條件
你說的應該是民主集中制原則吧?
⑨ 注重黨內法規同國家法律的銜接和協調構建以什麼為根本
注重黨內法規同國家法律的銜接和協調構建應該以黨建為根本。
這句內話的原句是要容完善黨內法規制定體制機制。
注重黨內法規同國家法律的銜接和協調。
構建以黨建為根本、若干配套黨內法規為支撐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提高黨內法規執行力。
(9)黨內法規強調擴展閱讀:
中國法律體系已基本形成 換屆後的十屆全國人大提出,本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立法工作的目標是「基本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立法重點將是「提高立法質量」。
法工委有關負責人稱,基本形成即在初步形成的基礎上。
將每個法律部門中支架性的、現實亟須的、條件成熟的法律制定和修改完成。
法律清理是立法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中國成立後,全國人大常委會先後於1954年和1979年兩次作過具有法律清理性質的決議。
1987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對新中國成立以來至1978年底制定的134件法律進行了一次全面清理。
宣布已經失效的有111件,繼續有效或者繼續有效正在研究修改的有23件。
⑩ 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是什麼關系
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既有明顯區別,又有緊密聯系;既有各自「分管回領域」答,又相互協調銜接。四個方面看不同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都集中體現了黨和人民的意志,都是通過特定程序制定的行為規范,都屬於制度范疇。兩者在4個方面存在明顯不同。制定機關和制定程序不同,黨內法規是由省級以上黨組織按規定程序制定的,國家法律是由國家立法機關依據立法程序制定的;調整對象不同,黨內法規主要調整的是黨內關系和黨內政治生活,國家法律主要調整的是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適用范圍不同,黨內法規僅適用於黨組織和黨員,國家法律適用於一切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公民;實施方式不同,黨內法規以黨的紀律作為強制手段,國家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三個方面看統一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相輔相成,辯證統一,共同服務於建設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國家法律是黨內法規的制定約束。黨章規定「: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黨內法規不得同憲法和法律相抵觸。黨內法規是國家法律的重要保障。黨嚴格遵守黨章和黨內法規,是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先決條件。鄧小平同志在總結「文化大革命」的慘痛教訓時深刻指出「:國要有國法,黨要有黨規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