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例和准則一正一反
Ⅰ 條例和准則各是什麼意思
條例:由國家制定或批準的規定某些事項或某一機關的組織、職權等的法律文件,也指團體制定的章程。准則:言論、行動等所依據的原則。——《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
Ⅱ 貫徹《條例》和《准則》中遇到的問題有哪些
全面從嚴治黨的關鍵,就是不斷扎緊黨紀黨規的「籠子」。中央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為新形勢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重要遵循。《准則》緊扣廉潔自律,堅持正面倡導、重在立德,樹立了道德「高線」;《條例》開列負面清單,重在立規,劃出了不可觸碰的「底線」。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幹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將《准則》和《條例》堅決貫徹執行好,切實把黨的紀律立起來、嚴起來、執行到位。
一、強化學習宣傳,樹立黨規黨紀意識
學深悟透《准則》和《條例》精神實質,是貫徹落實好《准則》和《條例》的前提與基礎。抓好《准則》和《條例》的學習,不能等同於一般性文件的學習。各級黨組織要組織黨員幹部原原本本地學習、逐條逐句地學習,喚醒全體黨員的黨規黨紀意識,做到心中有敬畏,頭上有戒尺。近期,市委將舉辦一期以學習兩項法規為內容的「林邑講壇」,邀請專家解讀講座。明年,全市將開展以學習貫徹《准則》和《條例》為重點的「黨內法規學習教育年」活動,把兩項法規的學習教育作為黨內法規教育的主要內容,將兩項法規納入黨員幹部教育培訓總體規劃,作為各級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黨支部「三會一課」的重要內容,列入黨校教學課程,採取黨委常委會議、黨組會議、理論中心組學習等形式開展兩項法規專題學習,各地各單位黨委(黨組)和行政一把手要以《准則》和《條例》為內容講至少一堂黨課,確保實現全市黨員幹部學習兩項法規全覆蓋。各級黨的領導機關和黨員領導幹部要先學一步、深學一層,始終對黨的紀律和規矩心懷敬畏戒懼,帶頭學習紀律,帶頭遵守紀律,帶頭執行紀律,進而帶動全體黨員遵規守紀。全市各級紀檢監察幹部帶頭學習《准則》和《條例》,開展「學條例背准則守紀律」等活動,將《准則》和《條例》刻記在心,當好守紀護紀的模範先鋒。要把宣傳《准則》和《條例》作為當前宣傳思想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路、宣傳欄、廣告牌等平台做好宣傳報道、條規解讀工作,使黨員幹部熟悉掌握兩項法規,把黨的紀律刻印在心上。
二、強化貫徹執行,全面推進從嚴治黨
法規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不執行就形同虛設,就會成為「紙老虎」「稻草人」。無論是堅持「高線」,還是堅守「底線」,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實在的,必須從每個黨員做起,從小事做起,把紀律立起來嚴起來,必須全方位全覆蓋,一把尺子量到底。全市各級黨委(黨組)要切實擔當和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發揮黨委(黨組)的領導核心作用,嚴格按照《准則》和《條例》辦事,絕不能只是嘴上說說、紙上寫寫、牆上掛掛。各級黨委(黨組)書記作為「關鍵少數」,要模範遵守《准則》和《條例》,不僅要管好自己、管好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更要管好班子、帶好乾部隊伍,堅持一級抓一級,層層抓好落實,做到團結共事、干凈幹事。各級黨員領導幹部要以身作則,帶頭增強黨章黨規黨紀意識,敢於擔當、敢於較真、敢於斗爭,推動《准則》和《條例》的貫徹落實。廣大黨員幹部要學深悟透、融會貫通,使廉潔自律規范和「六項紀律」要求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衛制度的良好風尚。要把貫徹落實《准則》和《條例》與推動中心工作任務、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圍繞解決公款吃喝、打牌賭博、大操大辦等「四風」問題,收受紅包禮金問題,領導幹部親屬子女經商問題,「雁過拔毛」式腐敗等突出問題,逐一自查自糾,開展專項整治,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維護黨紀黨規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三、強化監督檢查,嚴格落實責任追究
貫徹落實《准則》和《條例》,必須堅持有紀必執、有執必嚴,有違必查、有查必究,讓黨的紀律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各級黨組織要堅持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把學習貫徹兩項法規工作納入對各級黨組織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的重要考核內容,作為黨員領導幹部述責述廉的重要內容,強化組織協調,嚴格監督檢查,確保《准則》和《條例》的各項規定落實到位。各級紀委(紀檢組)要牢牢把握《准則》這個執政黨道德宣示的最高標准,充分運用《條例》這把管黨治黨的尺子,進一步深化「三轉」,找准在全面從嚴治黨中的職能定位,強化執紀監督問責。要堅持抓早抓小,把紀律和規矩挺在最前沿,發現問題該提醒的提醒,該教育的教育,該處理的處理,特別是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防止小錯釀成大錯、違紀走向違法,努力改變要麼是「好同志」、要麼是「階下囚」的狀況。要進一步扎緊織密制度「籠子」,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加大查處違反「條例」的行為力度,決不搞選擇性執紀,決不搞「法不責眾」「下不為例」,堅決防止從上到下執紀強度遞減的現象。尤其是對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行為,以及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實「兩個責任」不到位等問題,要進行嚴肅執紀問責,用最堅決的態度減少腐敗存量,
Ⅲ 新《准則》,《條例》和新《准則》和《條例》的區別
法規分為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行政法規是國務院制定的,可以以條例來內命名。容
行政法規的具體名稱有條例、規定和辦法。對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比較全面、系統的規定,稱「條例」;
對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規定,稱「規定」;
對某一項行政工作作比較具體的規定,稱「辦法」。地方性法規是地方人大制定的,一般是較大市以上的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規效力才高。
行政規章區分為部門規章和地方規章兩種。部門規章就是一般指國務院各部委制定的,地方規章是由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人民政府,以及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
規定是規范性文件,不屬於法律范疇,效力低於法律。
法律效力等級為: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
Ⅳ 一準則一條例一規則指的是什麼
一準則一條例抄一規則指的是:《關襲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
Ⅳ 黨的准則和條例有哪些
兩個來准則:《關於新源形勢下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
四個條例:《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
(5)條例和准則一正一反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擁有牢固的執政地位和堅強的執政能力,與其政治上的先進性分不開,這也是加強黨的建設應反復強調的。
與此同時,必須清醒認識的是,共產黨的先進性不是一勞永逸的,只有不斷修正自我,才能保證政治上先進。
怎樣才能滿足要求?提供強有力的組織制度保障是關鍵。
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在黨內法規體系中位階比較高,僅次於黨章」的《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正是這方面的最新努力,《准則》和《條例》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重要保障。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准則》《條例》呈現三大特點 著力增強黨的自凈能力
Ⅵ 黨的准則與與條例有哪些
一是《准則》重申黨的理想信念宗旨、優良傳統作風,緊扣廉潔自律、堅持正面倡導、面向全體黨員、突出關鍵少數,強調自律,重在立德,為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樹立了一個看得見、夠得著的高標准,展現了共產黨人高尚的道德追求,是向全黨發出的道德宣誓和對人民的庄嚴承諾。《條例》堅持紀法分開、紀在法前、紀嚴於法,突出政黨特色、黨紀特色,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圍繞黨紀戒尺要求,開列負面清單,強調他律,重在立規,劃出了黨組織和黨員不可觸碰的底線。二是能夠促進黨員幹部廉潔自律工作的深入開展。《規定》提出的八項嚴格禁止性要求,細化了黨員領導幹部在經濟和社會交往方面的政策界限,充實完善了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行為規范。有利於黨員領導幹部提高警惕性和防範意識,未雨綢繆,廉潔自律;有利於增強黨組織和人民群眾監督的針對性,提高巡視、專項檢查、考察考核、信訪舉報、社會監督等監督方式的效果。三是體現了黨中央和各級黨組織對廣大黨員幹部的關心和愛護。新修訂頒布《規定》,在黨內早打招呼,早提醒,允許《規定》發布後三十日內主動說清問題的可考慮從寬處理,既是對黨員幹部的嚴格要求,更是對黨員幹部的關心、愛護,同時對犯有這些違紀行為的同志也是一種改過自新和挽救。
Ⅶ 修訂後的《准則》和《條例》有哪些變化
《准則》覆蓋全體黨員 強調自律重在立德
與2010年1月頒布實施的《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准則》相比,修訂後的《准則》,名稱變了,適用對象從黨員領導幹部擴大到全體黨員、突出「關鍵少數」。內容從3600餘字精簡至281字,緊扣「廉潔自律」,強調自律,重在立德,為黨員和領導幹部樹立了一個看得見、夠得著的標准,充分體現全面從嚴治黨要求。
原《准則》中對黨員領導幹部提出的「8個禁止」、「52個不準」未出現在修訂後的《准則》中,很多內容作為「負面清單」,移入同步修訂的《條例》。
《條例》開列「負面清單」 強調他律重在立規
與2003版《條例》相比,修訂後的《條例》新增、去除、修改條文比例高達近90%,有的章節達100%。修訂後的《條例》堅持紀法分開、紀在法前、紀嚴於法,強調他律,重在立規。
1、增6類「負面清單」 政治紀律列六大紀律之首
修訂後的《條例》將原有條例規定的10類違紀行為梳理整合、科學修訂為六類: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把黨章關於紀律的要求具體化,並在分則各章中按照同類相近和從重到輕的原則進行排序。
同時,強化「負面清單」作用,對黨員幹部禁止行為的事實范圍進行了調整,內容細化,可操作,不僅告誡黨員幹部哪類行為不能做,同時提出清晰的處罰依據,違紀行為不再有空可鑽。例如,政治紀律、政治規矩等以前存在模糊地帶,此次修訂明確列出,可以「對號入座」;原條例第150條中關於「通姦」「包養情婦(夫)」的提法在新條例中被刪除,范圍擴大到「與他人發生不正當性關系」,讓紀律處分的面更寬更嚴。
《條例》把政治紀律、政治規矩和組織紀律列在突出位置,明確增加了拉幫結派、對抗組織審查、搞無原則一團和氣等違反政治紀律條款,把非組織活動、不如實向組織說明問題、不執行請示報告制度、不如實報告個人事項等列入違反組織紀律要求中。
2、70多項與法律重合內容刪除
修訂後的《條例》修訂刪除了70餘條與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重復的內容。修訂後,條例從原來的3編、15章、178條、24000餘字縮減為3編、11章、133條、17000餘字。例如,之前與刑法等重合的貪污賄賂、失職瀆職等內容,不再單獨規定於黨紀中。
3、八項規定寫進《條例》
新《條例》將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反對「四風」等方面的問題增加到了「廉潔紀律」一章中,充分體現了十八大以來實踐成果的有效固化,使得執行八項規定、反對「四風」上升到了黨內法規保障的層面上,對下一步繼續遏制「四風」問題蔓延起到了「有規可依」的作用。
另外,原《條例》中的「通姦」的字眼在新《條例》中被刪除,與之相關的新條文一個是在違反廉潔自律一章中第103條「搞權色交易或者給予財物搞錢色交易」的規定,另一個是在違反生活紀律一章中的「與他人發生不正當性行為,造成不良後果」。
Ⅷ 條例+准則+制度
條例的概念:條例是領導機關制定或批准規定某些事項或機關團體的組織、職權等帶有規章性質的法規性文件。條例具有法規性的特點,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制發機關的法定性。條例的製作、發布機關有一定的限制。(2)內容的法規性。條例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的重要或比較重要的事項,具有強制力和約束力,要求有關人員必須遵照執行,不得違反。條例的分類根據管轄的許可權不同,條例可以分為直接頒發性條例和批准頒發性條例;根據內容的不同,條例可以分為事項性條例和規定機關、團體的組織、職權的條例。
准則:准則是單位主管部門對某一方面的工作規定的應用文。
格式:1標題。2正文:開頭概括說明制訂的目的,主體部分可分條陳述。3署名、日期。
制度的概念制度一詞有廣義的解釋與狹義的解釋。就廣義而言,在一定條件下形成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體系就是制度(或叫體制),如政治制度、經濟制度、社會主義制度、資本主義制度等等。就狹義來講,是指一個系統或單位制定的要求下屬全體成員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准則,如工作制度、財務制度、作息制度、教學制度等等。這里講的制度專指一種公務文書。2.制度的作用制度可使某個團體或單位的所有成員共同遵守某些辦事規程和行動准則;從而為完成任務或目標提供保證。3.制度的分類制度的種類很多,各條戰線、各個部門、各個單位的工作性質不同,情況千差萬別,因而制度也不一樣。如保密制度與醫葯制度,真是風馬牛不相及。4.制度的結構制度的寫法是條文式,即把制度內容分條款逐一寫出,其結構可分為標題、正文、結尾三部分。(1)標題 由制定單位、工作內容、文種三部分組成。如:××醫院住院部交接班制度制定單位工作內容文種。有的制度標題中不寫制定單位,而將它寫在末尾。(2)正文。這是制度的主體部分。寫條文前可加一小段引言,簡要、概括地說明制定這項制度的原因、根據、目的等情況。接著逐條寫各項內容。一個單位內部的制度也可以不寫引文,直接寫條款。條文寫完後還要寫明此項制度從什麼日期執行。(3)結尾。條文寫完了就自然結束,寫上制定單位、公布日期。是單位內部的制度行文公布不必蓋章,如是一級政府或一個系統的制度需廣泛下發執行者,必須落款公章。以增強其真實性嚴肅性。5.制度的實例<實例>一檔案管理制度一、歸檔文件、材料范圍凡是反映省政府機關工作活動,具有查考利用價值的文件材料均屬歸檔范圍。
Ⅸ 黨的准則與與條例有哪些
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我已經回答的很清楚了你不採納是什麼意思我是黨員領導幹部已經解答清楚了還有黨內監督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