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畜禽屠宰管理條例
⑴ 飯店私自宰羊范了遼寧省畜禽屠宰管理條例哪條
飯店詩句,這樣犯了遼寧省畜禽屠宰管理條例,哪條自己上網去查一下。
⑵ 禽類屠宰相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禽類屠宰相關的國家級的法律法規主要有以下12種,另外各地方也制定有相關的地方性法律法規,我不知道你是哪個地方的,所以我只能提供這些了.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1997年7月3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通過
2.《肉品衛生檢驗試行規程》農業部、衛生部、對外貿易部、商業部1959年聯合發文
3.《生豬屠宰管理條例》1997年12月19日 國務院令第238號發布
4.《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實施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內貿易部令第4號1998年2月13日國內貿易部1998年第3次部長辦公會議通過
5.《動物檢疫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令第14號2002年5月24日農業部第11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6.《動物免疫標識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令第13號經2002年5月24日農業部第11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7.《一、二、三類動物疫病病種名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96號
8.《肉類加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13457-92
9.《畜禽病害肉屍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規程》GB 16548—1996
10.《生豬屠宰操作規程》 GB/T 17236—1998
11.《畜類屠宰加工通用技術條件》GB/T 17237—1998
12.《生豬屠宰產品品質檢驗規程 》GB/T 17996—1999
⑶ 屠宰肉鴨需要的法律法規
關於發布《家畜定點屠宰管理規定》的通知
/ 國內貿易部(1996-4-8)閱869次
國務版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生權豬等畜禽屠宰檢疫管理工作的緊急通知
/ 國務院辦公廳(1995-12-22)閱882次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畜禽屠宰管理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 國務院辦公廳(1995-2-20)閱352次
農業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於加強畜禽屠宰管理完善肉類衛生檢疫檢驗工作的通知
/ 農業部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4-9-6)閱570次
⑷ 沒有辦手續,隨便殺牛在街上賣,工商部門和防疫部門可以處罰他嗎
1、不可以處罰,復目前國家僅有對屠制宰生豬有相關的法律,對其他畜禽還未規定,目前《畜禽屠宰管理條例》還在修訂,未發布。
2、《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已經2007年12月19日國務院第201次常務會議修訂通過,現將修訂後的《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公布,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3、2014年5月5日,農業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徵求《畜禽屠宰管理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的通知,《條例(徵求意見稿)》共7章57條,該條例把牛豬羊統一納入該條例中,其中明確規定:國家實行畜禽定點屠宰制度;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統一負責、領導、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內的畜禽屠宰管理工作;國務院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畜禽屠宰的行業管理工作;推行畜禽定點屠宰廠場分級管理制度;畜禽定點屠宰廠場、點應當對畜禽屠宰活動和畜禽產品質量安全負責等內容。該條例目前還未完成立法、發布。
⑸ 私屠濫宰違反生豬管理條例哪一條
前言國務院頒布的《生豬屠宰管理條例》第二條明確規定:國家實行生豬定專點屠宰、屬集中檢疫制度。方法1未經定點,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生豬屠宰活動。 按照國家規定,生豬進入市場流通環節應具備「三章兩證」,即生豬定點屠宰專用章、肉品檢疫合格印章、肉品品質檢驗合格印章。兩證是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和畜禽產品品質檢驗合格證明。
⑹ 國家對牛羊屠宰有何法律依據
畜禽屠宰相關法規一覽
一、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回國食品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答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
二、行政法規
生豬屠宰管理條例
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
獸葯管理條例
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
三、部門規章
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實施辦法
動物檢疫管理辦法
動物防疫條件審查辦法
生豬定點屠宰廠(場)病害豬無害化處理管理辦法
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
⑺ 遼寧省畜禽屠宰管理條例的遼寧省畜禽屠宰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畜禽屠宰管理,保證畜禽產品質量安全,保障公民身體健康,根據《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和國家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人工飼養的豬、牛、羊、雞的屠宰及其監督管理。
本條例所稱畜禽產品是指畜禽屠宰後未經加工的胴體、肉、脂、臟器、血液、骨、頭、蹄(爪)、皮等。
第三條畜禽屠宰實行定點屠宰、集中檢疫制度。
未經定點,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畜禽屠宰活動。但農村地區個人自宰自食的畜禽和城鎮居民自宰自食的家禽除外。
第四條省、設區的市(以下簡稱市)、縣(含縣級市、區,下同)人民政府負責管理畜禽屠宰工作的行政部門(以下簡稱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畜禽屠宰的監督管理工作,其所屬的畜禽屠宰管理機構,負責畜禽屠宰監督管理的具體工作。
衛生、畜牧獸醫、環保、工商、質監、公安、建設、民族事務等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畜禽屠宰監督管理的有關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協助縣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門做好本鄉(鎮)的畜禽屠宰監督管理工作。
第五條引導、扶持畜禽定點屠宰廠進行技術改造和創新,鼓勵其向標准化、規模化、產業化方向發展,推廣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第六條清真用畜禽的定點屠宰,除符合本條例規定外,還應當遵守省清真食品生產經營管理的有關規定。
第七條縣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畜禽屠宰監督管理工作的領導,及時協調、解決畜禽屠宰監督管理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將畜禽屠宰管理工作所需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 第二章設置規劃與審批 第八條省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畜牧獸醫、環保等有關部門制訂畜禽定點屠宰廠(場)設置規劃。設置規劃應當符合城鄉規劃,並遵循合理布局、適當集中、保護環境、有利流通、方便群眾的原則。設置規劃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在地處偏僻、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屠宰量較小的鄉村,可以設置僅限於向本地市場供應畜禽產品的小型畜禽定點屠宰點。
第九條市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畜牧獸醫、環保等有關部門,根據省畜禽定點屠宰廠(場)設置規劃,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畜禽定點屠宰廠(場)和小型畜禽定點屠宰點(以下簡稱畜禽定點屠宰廠、點)的具體設置方案,經徵求省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門意見,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市畜禽定點屠宰廠、點設置方案應當在充分利用現有符合條件的畜禽定點屠宰廠、點及其設施的基礎上,規定本行政區域內畜禽定點屠宰廠、點的數量、規模、布局以及小型畜禽定點屠宰點的畜禽產品的銷售區域等內容。小型畜禽定點屠宰點的畜禽產品不得超出規定區域銷售。
第十條畜禽定點屠宰廠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與屠宰規模相適應,水質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的水源條件;
(二)有符合國家規定要求的待宰間、屠宰間、急宰間以及畜禽屠宰設備、冷藏設施和運載工具;
(三)有與屠宰規模相適應並依法取得健康證明的屠宰技術人員;
(四)有與屠宰規模相適應並經考核合格的肉品品質檢驗人員;
(五)有符合國家規定要求的檢驗設備、消毒設施和消毒葯品;
(六)有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的污染防治設施;
(七)有病害畜禽及畜禽產品無害化處理設施;
(八)依法取得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
第十一條小型畜禽定點屠宰點應當具備待宰間、屠宰間及必要的屠宰設備,有經考核合格的屠宰技術人員和專、兼職肉品品質檢驗人員,有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的污染防治設施和無害化處理設施,並符合衛生防疫規定。
第十二條申請設立(包括新建、改建、擴建)畜禽定點屠宰廠,應當向市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書面申請,並提交建設項目規劃選址意見書和環境影響評價的批准文件。市人民政府應當依照行政許可法規定的審批期限,組織畜禽屠宰、畜牧獸醫、環保、建設等部門,依照本條例和畜禽定點屠宰廠設置方案進行審查,並徵求省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經審查符合條件的,作出同意建設畜禽定點屠宰廠的書面決定;不符合條件的,應當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申請設立小型畜禽定點屠宰點,應當持符合本條例第十一條規定條件的有關材料,經縣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門向市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書面申請,由市人民政府按前款規定進行審查。
第十三條畜禽定點屠宰廠、點建成後,申請人應當向市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竣工驗收書面申請,並提交符合本條例第十條規定條件的有關技術資料和說明文件。市人民政府應當依照行政許可法規定的審批期限,組織畜禽屠宰、畜牧獸醫、環保等部門,對竣工的畜禽定點屠宰廠、點進行驗收。驗收合格的,頒發畜禽定點屠宰證書和畜禽定點屠宰標志牌。
市人民政府應當將其確定的畜禽定點屠宰廠、點名單及時向社會公布,並報省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畜禽定點屠宰廠、點應當持畜禽定點屠宰證書和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向工商部門辦理登記手續。
第十四條畜禽定點屠宰廠、點應當將畜禽定點屠宰標志牌懸掛於顯著位置。
畜禽定點屠宰廠、點不得出租、出借或者轉讓畜禽定點屠宰標志牌和證書。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冒用或者使用偽造的定點屠宰標志牌和證書。 第三章定點屠宰 第十五條畜禽定點屠宰廠、點屠宰的畜禽,應當持有畜禽產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出具的檢疫合格證明和畜禽標識。
畜禽定點屠宰廠、點不得屠宰沒有檢疫合格證明和畜禽標識的畜禽。
第十六條畜禽定點屠宰廠、點屠宰畜禽,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操作規程和技術要求。
第十七條畜禽定點屠宰廠、點應當如實記錄其屠宰的畜禽來源和畜禽產品流向。畜禽來源和畜禽產品流向記錄保存期限不少於兩年。
第十八條畜禽定點屠宰廠、點應當按照國家肉品品質檢驗規程進行肉品品質檢驗。肉品品質檢驗包括宰前檢驗和宰後檢驗。檢驗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健康狀況;
(二)傳染性疾病和寄生蟲病以外的疾病;
(三)有害腺體;
(四)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質;
(五)有害物質;
(六)白肌肉(PSE肉)或黑干肉(DFD肉);
(七)種豬及晚閹豬;
(八)國家規定的其他檢驗內容。
第十九條畜禽肉品品質檢驗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肉品品質檢驗應當與畜禽屠宰同步進行;
(二)建立肉品品質檢驗結果及其處理情況登記制度,記錄保存期限不少於兩年;
(三)對經肉品品質檢驗合格的畜禽產品,應當出具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對畜類胴體或者片鮮肉加蓋肉品品質檢驗合格驗訖印章;對禽類產品附加肉品品質檢驗合格標識;對分割包裝未經熟制的肉品,應當在包裝物封口處加封肉品品質檢驗合格標識。
畜禽定點屠宰廠、點屠宰的畜禽產品未經肉品品質檢驗或者經肉品品質檢驗不合格的,不得出廠、點。
第二十條小型畜禽定點屠宰點屠宰的畜禽產品經肉品品質檢驗合格的,應當加蓋小型畜禽定點屠宰點專用的肉品品質檢驗合格印章,出具小型畜禽定點屠宰點專用的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
第二十一條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章、標識由省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門統一製作,由市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發放。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塗改、出租、出借或者轉讓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章、標識。
第二十二條畜禽定點屠宰廠、點對檢疫、檢驗出的病害畜禽及其產品,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理,並如實記錄處理情況,處理情況記錄保存期限不得少於兩年。對無害化處理產生的費用和損失,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給予必要的補助。
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對無害化處理的過程進行現場監督。
第二十三條畜禽定點屠宰廠、點以及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對畜禽或者畜禽產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質。
畜禽定點屠宰廠、點不得屠宰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質的畜禽。
第二十四條畜禽定點屠宰廠對未能及時銷售或者及時出廠的畜禽產品,應當採取冷凍或者冷藏等必要措施予以儲存。
第二十五條運輸畜禽產品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畜禽產品具有動物產品檢疫、檢驗合格證明和檢疫、檢驗標志;
(二)使用符合國家衛生要求的專用的密閉運載工具;
(三)運輸有溫度要求的畜禽產品應當使用專用的冷藏車或者保溫車;
(四)畜類片鮮肉應當吊掛運輸;
(五)畜類分割產品和禽類產品應當使用專用容器或者專用包裝。
運輸小型畜禽定點屠宰點的畜禽產品,應當符合衛生要求,不得敞運,防止肉品污染。
第二十六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為未經定點違法從事畜禽屠宰活動的單位或者個人提供畜禽屠宰場所或者畜禽產品儲存設施,不得為對畜禽或者畜禽產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質的單位或者個人提供場所。
第二十七條畜禽定點屠宰廠、點應當建立產品召回制度,發現其產品不安全時,應當立即停止生產,向社會公布有關信息,通知銷售者停止銷售,告知消費者停止使用,召回已經上市銷售的產品,並向當地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畜禽定點屠宰廠、點對召回的產品應當進行無害化處理,防止該產品再次流入市場。
第二十八條從事畜禽產品銷售、肉食品生產加工的單位和個人以及餐飲服務經營者、集體伙食單位銷售、使用的畜禽產品,應當是畜禽定點屠宰廠、點屠宰並經檢疫和肉品品質檢驗合格的畜禽產品,並登記其來源。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銷售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質的畜禽產品。
從事畜禽產品銷售的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明示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或者檢驗合格標識。
定點屠宰廠屠宰的種豬和晚閹豬,應當在胴體和《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上標明相關信息,並不得用於加工無皮鮮、凍片豬肉,銷售時應當明示。 第四章監督管理 第二十九條畜禽定點屠宰廠、點應當建立信息報送制度,按照國家有關屠宰統計報表制度的要求,及時報送屠宰、銷售等相關信息。
第三十條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對畜禽屠宰活動進行監督檢查,可以採取下列措施:
(一)進入畜禽屠宰等有關場所實施現場檢查;
(二)向有關單位和個人了解有關情況;
(三)查閱、復制有關記錄、票據以及其他資料;
(四)查封與違法畜禽屠宰活動有關的場所、設施,扣押與違法畜禽屠宰活動有關的畜禽、畜禽產品以及屠宰工具和設備。
第三十一條縣以上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舉報制度,公布舉報電話、通信地址或者電子信箱,受理對違反本條例規定行為的舉報,及時依法處理,並為舉報人保密。舉報經調查屬實的,對舉報人應當給予獎勵。
第三十二條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門發現畜禽定點屠宰廠、點已經不具備本條例和國家有關規定條件的,應當責令其限期整改;拒不整改或者經整改仍達不到本條例和國家有關規定條件的,由市人民政府取消其畜禽定點屠宰廠、點資格。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三十三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未經定點非法從事畜禽屠宰活動的,由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屠宰的畜禽、畜禽產品、屠宰工具和設備以及違法所得,並處貨值金額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貨值金額難以確定的,對個人並處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對非法從事畜類屠宰活動的單位並處十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非法從事禽類屠宰活動的單位並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違反本條例第十四條第二款規定,出租、出借或者轉讓畜禽定點屠宰標志牌或者證書的,由市人民政府取消其畜禽定點屠宰資格;有違法所得的,由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
第三十四條違反本條例第九條第二款規定,小型畜禽定點屠宰點屠宰的畜禽產品超出規定區域銷售的,由工商行政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並處貨值金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貨值金額難以確定的,並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五條違反本條例第十六條、第十七條、第十八條和第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畜禽定點屠宰廠、點未按規定進行畜禽屠宰和肉品品質檢驗的,未如實記錄、保存畜禽來源和畜禽產品流向的,由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兩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業整頓,對其主要負責人處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六條違反本條例第十九條第二款規定,畜禽定點屠宰廠、點出廠未經肉品品質檢驗或者經肉品品質檢驗不合格的畜禽產品的,由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業整頓,沒收畜禽產品和違法所得,並處貨值金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對其主要負責人處一萬元以上兩萬元以下的罰款;貨值金額難以確定的,對畜類定點屠宰廠並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禽類定點屠宰廠和小型畜禽定點屠宰點並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上述違法行為造成嚴重後果的,由市人民政府取消其畜禽定點屠宰資格;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七條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畜禽定點屠宰廠、點以及其他單位和個人對畜禽、畜禽產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質的,由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門沒收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質的畜禽、畜禽產品、注水工具和設備以及違法所得,並處貨值金額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對畜禽定點屠宰廠或者其他單位的主要負責人處一萬元以上兩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貨值金額難以確定的,按照以下規定處以罰款:
(一)對畜類、畜類產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質的,對畜禽定點屠宰廠或者其他單位並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並處一萬元以上兩萬元以下的罰款;小型畜禽定點屠宰點對畜類、畜類產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質的,並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對禽類、禽類產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質的,對畜禽定點屠宰廠或者其他單位並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並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小型畜禽定點屠宰點對禽類、禽類產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質的,並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畜禽定點屠宰廠、點對畜禽、畜禽產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質的,除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外,還應當由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業整頓;造成嚴重後果,或者兩次以上對畜禽、畜禽產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質的,由市人民政府取消其畜禽定點屠宰資格。
第三十八條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畜禽定點屠宰廠、點屠宰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質的畜禽的,由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質的畜禽、畜禽產品以及違法所得,並處貨值金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對其主要負責人處一萬元以上兩萬元以下的罰款;貨值金額難以確定的,並處兩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的,責令停業整頓;造成嚴重後果的,由市人民政府取消其畜禽定點屠宰資格。
第三十九條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運輸畜禽產品不符合規定條件的,由畜禽屠宰或者工商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並處兩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部門吊銷許可證。
第四十條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為未經定點違法從事畜禽屠宰活動的單位或者個人提供畜禽屠宰場所或者畜禽產品儲存設施,或者為對畜禽、畜禽產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質的單位或者個人提供場所的,由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對單位並處兩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並處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一條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八條第一款和第二款規定,銷售、使用非畜禽定點屠宰廠、點屠宰的畜禽產品、未經肉品品質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畜禽產品以及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質的畜禽產品的,由工商、食品葯品監督、質監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沒收尚未銷售、使用的畜禽產品以及違法所得,並處貨值金額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貨值金額難以確定的,按照以下規定處以罰款:
(一)非法銷售、使用畜類產品的,對單位並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並處一萬元以上兩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非法銷售、使用禽類產品的,對單位並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並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
違反第二十八條第四款規定加工、銷售種豬和晚閹豬肉品的,由工商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銷售,沒收違法銷售的肉品以及違法所得,並處貨值金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上述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照)機關吊銷有關證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二條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工作人員在畜禽屠宰監督管理工作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利用職務之便謀取非法利益的;
(二)拒絕履行法定職責或者未在規定時限內辦理有關事項,給畜禽屠宰企業造成損失的;
(三)實施違法行政行為並造成嚴重後果的;
(四)有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行為的。 第六章附則 第四十三條本條例規定范圍以外鴨、鵝、食用犬等畜禽的定點屠宰,由省人民政府根據具體情況規定,其中行政審批的設置和程序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執行。
第四十四條本條例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
⑻ 我國有關於屠宰肉狗的管理規定嗎
目前還沒有這方面專門的管理規定。
僅供參考:
一、關於立法問題。《肉狗屠宰檢疫標准》的制定有賴於上位法《動物保護法》的精神。與世界各地一樣,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吃狗肉的傳統,有些地區甚至有豐富多彩的吃狗肉民俗。為保障動物養殖安全、維護人民身體健康,我國先後設立了《動物防疫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畜牧法》、《漁業法》等法律。
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食物短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動物福利被普遍重視,發達國家紛紛設立《動物保護法》或《反虐待動物法》,旨在推進精神文明建設、人道對待動物、保障公眾身心健康和維護公共安全。
我國的《動物保護法》尚在立法的准備階段。此項立法工作既要基於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也要考慮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發展理念;既要尊重民俗,也要尊重世界普遍價值觀;既要考慮科學性,也要考慮可行性。
200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常紀文推出《動物保護法(專家建議稿)》,經過公開徵求意見後修改成為《反虐待動物法(專家建議稿)》,並再次面向社會徵求意見;2011年,人大代表敬一丹在全國兩會上提出制定《反虐待動物法》議案。
2014年,廣西玉林荔枝狗肉節引發的吃狗護狗之爭,受到國內廣泛關注,加快了我國《動物保護法》的立法進程。
地方人大沒有國家層面的法律作為依據,無法確定狗的社會地位,無法對狗進行伴侶動物、經濟動物的分類,如果提前設立地方性法規,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與上位法相抵觸。
二、關於規范狗肉屠宰檢疫問題。我國現行法律規定,動物檢疫實行申報制度,分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兩步,產地檢疫合格證明是實施屠宰檢疫的前提條件。
為預防、控制和撲滅犬類動物疫病,確保犬類動物的飼養與運輸安全,國家農業部於2011年出台了《犬產地檢疫規程》,規定了犬產地檢疫的檢疫對象、檢疫合格標准、檢疫程序、檢疫結果處理、檢疫記錄和防護要求。
(8)四川省畜禽屠宰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相關爭論
隨著夏至臨近,關於廣西玉林「夏至荔枝狗肉節」的爭論日益增多,近一個月來,「抵制玉林狗肉節」的輿論風潮已起。玉林夏至吃狗肉的習俗受到愛狗人士和動物保護主義者的質疑和抵制,同時也引起了政府的重視和關注。
玉林市政府發表官方聲明:近年來,玉林城區少部分市民習慣在農歷夏至這一天聚在一起吃狗肉、品荔枝,以致在一定范圍內逐漸形成一種飲食習慣。所謂「夏至荔枝狗肉節」只是個別商家和民間的一種說法,其實並不存在這個節日。
除了廣西,湖南、廣東、浙江等地也有食用狗肉的習俗,而在國外,韓國、越南以及部分歐洲國家也有食用狗肉的人群。與此同時,狗也被稱為人類最忠誠的衛士,動物保護主義者對狗的寵愛甚重。於是,食用狗肉是舌尖上的美食還是對狗的殘忍,就成了社會熱議的話題。
動保人士表示,食用狗肉不符合當今社會尊重生命、倡導文明的潮流,現在已有一些國家和地區禁食貓狗等伴侶動物,顯示人類對動物生命的尊重。
不少市民卻認為,不能將寵物狗和肉狗混為一談,吃肉狗和吃雞鴨魚並沒有區別,就好像很多人都吃河魚、海魚,但沒有人會將魚缸里的金魚吃掉,吃和不吃之間有飲食習慣的界限。社會進步在逐漸點滴積累。偷盜、虐殺是一種殘忍,大張旗鼓地宣揚吃狗肉是對愛狗人士的傷害;愛狗人士反對吃狗肉。
⑼ 農業部規定的屠宰場11項管理制度是哪些
生豬屠宰廠(場)監督檢查規范
為加強生豬屠宰管理,規范生豬屠宰監督檢查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和標准制定本規范。
1.適用范圍
1.1本規范規定了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對生豬屠宰廠(場)進行監督檢查的內容和要求。
1.2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依照法律、法規和本單位職能,適用本規范對生豬屠宰廠(場)進行監督檢查。
2.監督檢查事項
2.1屠宰資質
2.1.1取得生豬定點屠宰證書、生豬屠宰標志牌情況。
2.1.2取得《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情況。
2.2布局及設施設備
2.2.1布局
2.2.1.1廠區是否分為生產區和非生產區,生產區是否分為清潔區與非清潔區。
2.2.1.2生產區是否設置生豬與廢棄物的出入口,是否設置人員和生豬產品出入口。
2.2.1.3是否在場內設置生豬產品與生豬、廢棄物通道。
2.2.2設施設備
2.2.2.1屠宰設施設備能否正常運行。
2.2.2.2檢驗檢疫設施設備能否正常使用。
2.2.2.3無害化處理設施設備能否正常運轉。
2.2.2.4是否配備與生產規模和產品種類相適應的冷庫,是否配備符合要求的運輸車輛,且正常使用。
2.2.2.5是否配備與屠宰生產相適應的供排水、照明等設備。
2.2.2.6是否有充足的冷、熱水源。
2.2.2.7是否對設施設備進行檢修、保養。
2.3進場
2.3.1是否查驗《動物檢疫合格證明》。
2.3.2是否對進場生豬進行臨床健康檢查、畜禽標識佩戴情況檢查。
2.4 待宰
2.4.1是否按要求分圈編號。
2.4.2是否及時對生豬體表進行清潔。
2.4.3是否達到宰前停食靜養的要求。
2.4.4是否對臨床健康檢查狀況異常生豬進行隔離觀察或者按檢驗規程急宰。
2.4.5是否按規定進行檢疫申報。
2.4.6是否如實記錄待宰生豬數量、臨床健康檢查情況、隔離觀察情況、停食靜養情況,以及貨主等信息。
2.5 生豬屠宰
2.5.1屠宰生產
2.5.1.1 是否按淋浴、致昏、放血、浸燙、脫毛、編號、去頭、去蹄、去尾、雕圈、開膛、凈膛、劈半(鋸半)、整修復驗、整理副產品、預冷等工藝流程進行屠宰操作。
2.5.1.2是否回收畜禽標識,並按規定保存、銷毀。
2.5.2肉品品質檢驗
2.5.2.1是否按照檢驗規程對頭、體表、內臟、胴體進行檢驗。
2.5.2.2是否摘除腎上腺、甲狀腺、病變淋巴結,是否對檢驗不合格的生豬產品進行修割。
2.5.2.3 是否對待宰生豬或者在屠宰過程中進行「瘦肉精」等檢驗。
2.5.2.4是否對檢驗合格的生豬產品出具《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在胴體上加蓋檢驗合格印章。
2.5.2.5是否如實完整記錄肉品品質檢驗、「瘦肉精」等檢驗結果。
2.6 無害化處理
2.6.1是否對待宰死亡生豬、檢驗檢疫不合格生豬或者生豬產品,以及召回生豬產品進行無害化處理。
2.6.2是否採用密閉容器運輸病害生豬或生豬產品。
2.6.3是否如實記錄無害化處理病害生豬或生豬產品數量,以及處理時間、處理人員等。
2.7出場生豬產品
2.7.1出場生豬產品是否附有《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和《動物檢疫合格證明》。
2.7.2胴體外表面是否加蓋檢驗合格章、動物檢疫驗訖印章,經包裝生豬產品是否附具檢驗合格標志、加施檢疫標志。
2.7.3是否如實記錄出場生豬產品規格、數量、肉品品質檢驗證號、動物檢疫證明號、屠宰日期、銷售日期以及購貨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信息。
2.8 肉品品質檢驗人員和屠宰技術人員條件要求
2.8.1肉品品質檢驗人員是否經考核合格。
2.8.2肉品品質檢驗人員和屠宰技術人員是否持有依法取得的健康證明。
2.9 消毒
2.9.1是否在運輸動物車輛出入口設置與門同寬,長4米、深0.3米以上的消毒池。
2.9.2入場動物卸載區域是否有固定的車輛消毒場地,並配有車輛清洗、消毒設備。
2.9.3屠宰間出入口是否設置人員更衣消毒室。
2.9.4加工原毛、生皮、絨、骨、角的,是否設置封閉式熏蒸消毒間。
2.9.5是否對屠宰車間、屠宰設備、器械及時清洗、消毒。
2.10管理制度
是否建立生豬進場檢查登記制度、待宰巡查制度、生豬屠宰和肉品品質檢驗制度、肉品品質檢驗人員持證上崗制度、生豬屠宰場證(章、標志牌)使用管理制度、生豬屠宰統計報表制度、無害化處理制度、消毒制度、檢疫申報制度、疫情報告制度、設施設備檢驗檢測保養制度等。
2.11信息報送
2.11.1是否按要求報告動物疫情信息。
2.11.2是否按照國家《生豬等畜禽屠宰統計報表制度》的要求,及時報送屠宰相關信息。
2.11.3是否按要求報告安全生產信息。
2.12檔案管理
是否及時將進場查證驗物登記記錄、分圈編號記錄、待宰記錄、肉品品質檢驗記錄、「瘦肉精」等檢驗記錄、無害化處理記錄、消毒記錄、生豬來源和產品流向記錄、設施設備檢驗檢測保養記錄等歸檔,並保存兩年以上。
3.監督檢查要求
3.1 監督檢查人員應當認真填寫《生豬屠宰廠(場)年度監督檢查記錄表》(附件1)或者《生豬屠宰廠(場)日常監督檢查記錄表》(附件2),經生豬屠宰廠(場)負責人或者指定人員簽字後將監督檢查記錄現場交給生豬屠宰廠(場)。
3.2 對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應當提出整改意見,並跟蹤整改。
3.3 對監督檢查過程中發現違法行為的,應當進行調查取證,依法處理。
3.4 對涉嫌犯罪的,應當按程序移送司法機關。
3.5對發現違法行為不屬於職能范圍內的,應當移送給有關部門。
4.監督檢查頻次
4.1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應當按照本規范,對生豬屠宰廠(場)進行全面監督檢查。全面監督檢查每年至少進行一次。
4.2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應當按照本規范,對生豬屠宰廠(場)進行日常監督檢查。檢查人員應當從執法人員庫中隨機抽調。
4.3在動物疫情排查、公共衛生和食品安全事件處置、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指派或者存在生豬產品質量安全隱患等特定條件下,應當增加對生豬屠宰廠(場)監督檢查的頻次。
5.監督檢查檔案管理
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應當建立生豬屠宰廠(場)監督檢查檔案管理制度。實行一廠(場)一檔,全面記錄監督檢查、問題整改落實和違法行為查處情況,做到痕跡化管理,並分年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