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職工代表大會條例
① 企業職工代表大會實施細則是什麼意思
細則也稱實施細則,是有關機關或部門為使下級機關或人員更內好地貫徹執行某一法令、條容例和規定,結合實際情況,對其所做的詳細的、具體的的解釋和補充。細則是應用寫作研究的主要文體之一。細則一般由原法令、條例、規定的制定機構或其下屬職能部門制定,與原法令、條例、規定配套使用,其目的是堵住原條文中的漏洞,使原條文發揮出具體入微的工作效應。
細則多是主體法律、法規、規章的從屬性文件,它具有如下特點:
規范性
細則是對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補充說明或輔助性的規定,自然具有法律、法規、規章的規范特點。
補充性和輔助性
細則是主體法律、法規、規章的從屬性文件,它對法令、條例、規定或其部分條文進行解釋和說明,制定細則的目的是為了補充法律、法規、規章條文原則性強而操作性弱的不足,以利於貫徹執行。
操作性強
細則對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基本概念進行界定,規定具體適用的標准及執行程序,從而使主體規范性文件具有更強的操作性。
② 職代會制度
職代會的屆,確定方法一般是從最初的成立開始起算是第一屆,到目前為止是第幾屆,版就是第幾屆。比如這一權屆職代會是第六屆了,那麼就是職代會六屆。
職代會的次,確定方法是在這一屆中,第一次召開會議就是一次,第二次召開就是二次,依次類推。
比如目前是第六屆,今年是第二次召開,那麼就是職代會六屆二次會議。
職代會簡介:
職代會是職工代表大會的簡稱,是企業實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權力的機構。工會依照法律規定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組織職工參與本單位的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職工代表大會是國有企業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權力的機構。
③ 職工代表大會條例什麼時候開始實施
我國的《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條例》從一九八六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④ 企業職工代表大會制度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貫徹執行《山東省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條例》的精神,充分發揮幹部職工的智慧和創造力。保障管理企業的民主權利,特製定本章程。
第二條********職工代表大會(以下簡稱職代會),是企業實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權力的機構。
第三條 職代會應接受企業工會領導。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正確處理國家、企業和職工三者利益關系,在其職權范圍內行使自己的職權。職代會應積極支持公司董事會行使經營管理決策和統一指揮業務活動的職權。
第四條 職代會的組織原則是民主集中制。
第二章職工代表
第五條依法享有政治權利並與企業建立勞動關系的職工,可以當選為職工代表。
第六條職工代表必須由職工民主選舉產生。職工代表實行常任制,可以連選連任,任期與職工代表大會屆期相同。
職工代表的具體選舉和罷免辦法由企業工會組織制定。
第七條職工代表中一線職工和科技人員的比例應當不低於70%。
女職工代表比例一般不低於本企業女職工佔全體職工人數的比例。
第八條職工代表享有下列權利:
(一)參加職工代表大會,有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二)對涉及職工權益的事項有知情權;
(三)有權參加職工代表大會及其工作機構組織的活動,閉會期間對企業執行職工代表大會決議和落實提案情況進行監督;
(四)參加職工代表大會或者經企業同意組織的活動,工資和其他福利待遇不受影響。
第九條職工代表履行下列義務:
(一)學習有關法律、法規、政策,提高政治、文化、技術業務素質和參與管理的水平;(二)代表職工合法利益,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認真執行職工代表大會的決議,做好職工代表大會交辦的各項工作;
(三)遵守法律、法規和企業規章制度,保守企業商業秘密,做好本職工作。
第十條職工代表對選舉單位的職工負責。選舉單位的職工有權監督和罷免本單位的職工代表。
第十一條職工代表依法行使民主權利,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壓制、阻撓和打擊報復。
職工代表在任職期間內非因法定事由,企業不得與其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章職工代表大會的組織制度
第十二條公司按照「100人以上的企業應當建立職工代表大會。100人以上不足1000人的企業,職工代表人數按照20人至50人確定;1000人以上不足1萬人的企業,職工代表人數按照50人至100人確定;1萬人以上的企業,職工代表人數不少於100人。」的規定確定代表人數。
第十三條職工代表大會每屆任期5年,每年至少召開1次會議,每次會議必須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職工代表出席。
職工代表大會由會議選舉的主席團主持。
職工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遇有重大事項,經企業管理機構、工會或者三分之一以上職工代表提議,應當召開職工代表大會臨時會議。
第十四條職工代表大會根據需要可以設立若干職工代表團(組)、專門委員會或者專門小組,負責辦理職工代表大會交辦的事項。
職工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需要臨時解決的重要事項由企業工會組織召集職工代表團(組)長和專門委員會或者專門小組負責人聯席會議協商處理,並提請下一次職工代表大會確認。
第十五條企業工會組織應當在職工代表大會召開15日前將會議議題通知職工代表。
職工代表大會決議和職工代表提案的落實情況應當向下一次職工代表大會報告。
第十六條職工代表大會選舉和審議通過重大事項,採用無記名投票方式表決,一般事項也可以採用其他方式表決,均須經企業全體職工代表半數以上通過。
第十七條職工代表大會應當建立健全工作程序、考核、檢查、獎懲以及檔案管理制度。
第四章職工代表大會的職權
第十八條聽取企業關於經營管理情況、職工社會保險費繳納情況、企業制定規章制度情況以及履行集體合同等情況的報告,並提出意見和建議;
第十九條依照法律、法規規定,審議通過或者否決集體合同草案、工資集體協議草案以及勞動安全衛生措施計劃;
第二十條監督企業實施勞動法律、法規和履行集體合同的情況;(四)選舉、罷免職工監事以及參加平等協商的職工方代表;(五)依照法律、法規規定,或者經企業與企業工會組織協商確定需要由職工代表大會行使的其他職權。
第二十一條依法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審議的事項而未提交審議的,企業就該事項作出的決定無效。
職工代表大會在其職權范圍內依法決定的事項,非經職工代表大會同意不得變更。
第二十二條職工代表大會依法作出的決議、決定對企業以及全體職工具有約束力,企業以及全體職工應當嚴格執行。
第六章 附 則
第二十三條本章程如與上級規定有抵觸時則按上級規定執行。
第二十四條 本章程自二0一一年七月一日起實行。
⑤ 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條例的內容
第一條 為保障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職工的民主管理權力,充分發揮職工的積極性、智慧和創造力,辦好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特製定本條例。
第二條 企業在實行廠長負責制的同時,必須建立和健全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下同)制度和其他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與發揮工會組織和職工代表在審議企業重大決策、監督行政領導、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等方面的權力和作用。
第三條 職工代表大會是企業實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權力的機構。企業工會委員會是職工代表大會的工作機構,負責職工代表大會的日常工作。
第四條 職工代表大會接受企業黨的基層委員會(含不設基層委員會的黨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以下簡稱黨委)的思想政治領導,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正確處理國家、企業和職工三者利益關系,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行使職權。
第五條 職工代表大會應當積極支持廠長行使經營管理決策和統一指揮生產活動的職權。
第六條 職工代表大會實行民主集中制。 第七條 職工代表大會行使下列職權:一、定期聽取廠長的工作報告,審議企業的經營方針、長遠和年度計劃、重大技術改造和技術引進計劃、職工培訓計劃、財務預決算、自有資金分配和使用方案,提出意見和建議,並就上述方案的實施作出決議;二、審議通過廠長提出的企業的經濟責任制方案、工資調整計劃、獎金分配方案、勞動保護措施方案、獎懲辦法及其他重要的規章制度;三、審議決定職工福利基金使用方案、職工住宅分配方案和其他有關職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項;四、評議、監督企業各級領導幹部,並提出獎懲和任免的建議。對工作卓有成績的幹部,可以建議給予獎勵,包括晉級、提職。對不稱職的幹部,可以建議免職或降職。對工作不負責任或者以權謀私,造成嚴重後果的幹部,可以建議給予處分,直至撤職。五、主管機關任命或者免除企業行政領導人員的職務時,必須充分考慮職工代表大會的意見。職工代表大會根據主管機關的部署,可以民主推薦廠長人選,也可以民主選舉廠長,報主管機關審批。
第八條 職工代表大會對廠長在其職權范圍內決定的問題有不同意見時,可以向廠長提出建議,也可以報告上級工會。
第九條 在職工代表大會上,可以由廠長代錶行政、工會主席代表職工簽訂集體合同或共同協議,為企業發展的共同目標,互相承擔義務,保證貫徹執行。 第十條 按照法律規定享有政治權利的企業職工,均可當選為職工代表。
第十一條 職工代表的產生,應當以班組或者工段為單位,由職工直接選舉。大型企業的職工代表,也可以由分廠或者車間的職工代表相互推選產生。
第十二條 職工代表中應當有工人、技術人員、管理人員、領導幹部和其他方面的職工。其中企業和車間、科室行政領導幹部一般為職工代表總數的五分之一。青年職工和女職工應當占適當比例。為了吸收有經驗的技術人員、經營管理人員參加職工代表大會,可以在企業或者車間范圍內,經過民主協商,推選一部分代表。職工代表按分廠、車間、科室(或若干科室)組成代表團(組),推選團(組)長。
第十三條 職工代表實行常任制,每兩年改選一次,可以連選連任。職工代表對選舉單位的職工負責。選舉單位的職工有權監督或者撤換本單位的職工代表。
第十四條 職工代表的權利:一、在職工代表大會上,有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二、有權參加職工代表大會及其工作機構對企業執行職工代表大會決議和提案落實情況的檢查,有權參加對企業行政領導人員的質詢;三、因參加職工代表大會組織的各項活動而佔用生產或者工作時間,有權按照正常出勤享受應得的待遇。對職工代錶行使民主權力,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壓制、阻撓和打擊報復。
第十五條 職工代表的義務:一、努力學習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不斷提高政治覺悟、技術業務水平和參加管理的能力;二、密切聯系群眾,代表職工合法利益,如實反映職工群眾的意見和要求,認真執行職工代表大會的決議,做好職工代表大會交給的各項工作;三、模範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企業的規章制度、勞動紀律,做好本職工作。 第十六條 職工代表大會選舉主席團主持會議。主席團成員應有工人、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企業的領導幹部。其中工人、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應超過半數。
第十七條 參加企業管理委員會的職工代表,由職工代表大會推選產生。參加企業管理委員會的職工代表要向職工代表大會匯報工作,接受職工代表大會監督。職工代表大會有權撤換參加管理委員會的職工代表。
第十八條 職工代表大會至少每半年召開一次。每次會議必須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職工代表出席。遇有重大事項,經廠長、企業工會或三分之一以上職工代表的提議,可召開臨時會議。職工代表大會進行選舉和作出決議,必須經全體職工代表過半數通過。
第十九條 職工代表大會應當圍繞增強企業活力、促進技術進步、提高經濟效益,針對企業經營管理、分配製度和職工生活等方面的重要問題確定議題。
第二十條 職工代表大會在其職權范圍內決定的事項,非經職工代表大會同意不得修改。
第二十一條 職工代表大會可根據需要,設立若干精乾的臨時的或經常性的專門小組(或專門委員會,下同),完成職工代表大會交辦的有關事項。其主要工作是:審議提交職工代表大會的有關議案;在職工代表大會閉會期間,根據職工代表大會的授權,審定屬本專門小組分工范圍內需要臨時決定的問題,並向職工代表大會報告予以確認;檢查、督促有關部門貫徹執行職工代表大會決議和職工提案的處理;辦理職工代表大會交辦的其他事項。專門小組進行活動需要佔用生產或者工作時間,有權按照正常出勤享受應得的待遇,但需經廠長同意。各專門小組的人選,一般在職工代表中提名;也可以聘請非職工代表,但必須經職工代表大會通過。各專門小組對職工代表大會負責。
第二十二條 職工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需要臨時解決的重要問題,由企業工會委員會召集職工代表團(組)長和專門小組負責人聯席會議,協商處理,並向下一次職工代表大會報告予以確認。聯席會議可以根據會議內容邀請企業黨政負責人或其他有關人員參加。 第二十三條 企業工會委員會作為職工代表大會的工作機構承擔下列工作:一、組織職工選舉職工代表;二、提出職工代表大會議題的建議,主持職工代表大會的籌備工作和會議的組織工作;三、主持職工代表團(組)、專門小組負責人聯席會議;四、組織專門小組進行調查研究,向職工代表大會提出建議,檢查督促大會決議的執行情況,發動職工落實職工代表大會決議;五、向職工進行民主管理的宣傳教育,組織職工代表學習政策、業務和管理知識,提高職工代表素質;六、接受和處理職工代表的申訴和建議,維護職工代表的合法權益;七、組織企業民主管理的其他工作。
第二十四條 上級工會有指導、支持和維護職工代表大會正確行使職權的責任。 第二十五條 車間(分廠)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採取職工大會或職工代表大會、職工代表組等形式,對本單位許可權范圍內的事務行使民主管理的權力。車間(分廠)民主管理的日常工作,由車間(分廠)工會委員會主持。
第二十六條 班組的民主管理,由職工直接參加,在本班組的工會組長和職工代表的主持下開展活動,也可以根據需要推選若干民主管理員,負責班組的日常民主管理。 第二十七條 本條例原則上適用於全民所有制交通運輸、郵電、地質、建築施工、農林、水利等企業。
第二十八條 本條例由中華全國總工會負責解釋。
第二十九條 本條例自一九八六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⑥ 職工代表大會條例目前還在延用嗎
如果您說的是《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條例》,該條例並未廢止。如果您是問地方性的條例,請向當地立法部門咨詢
⑦ 關於建立和完善區域性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的指導意見有最新的文件嗎
一、職工代表的產生 (一) 職工代表的條件及比例: 1.職工代表的條件:《職工代表大會條例》規定:按照法律規定享有政治權利的企業職工,均可當選為職工代表。職工代表要具有一定的政治覺悟和政策水平;具有一定的業務技術知識和管理能力;做好本職工作,有較強的責任感;關心集體、遵守紀律、聯系群眾、辦事公正;在職工群眾中具有一定的威信等。(企業職工包括進城務工人員); 2.職工代表的比例:《職工代表大會條例》規定:職工人數為1000-1500人的企業職工代表一般應為10%左右;超過1500人的企業可適當縮小比例;不足1000人的企業可適當增加比例;100人以下的企業一般實行職工大會制度,職工工作地點分散或連續作業,不便於召開職工大會的,也可以實行職工代表大會制度;職工人數較少的企業,職工代表不得少於30人;其中一線職工應占職工代表人數總數的50%以上;中層以上行政領導人員一般為職工代表總數的五分之一;女職工和青年職工代表的比例,應與其在企業職工整體結構中的比例相適應。 (二)職工代表的選舉程序: 1.制定選舉方案:根據企業的職工人數和行政單位的設置狀況,確定職工代表的總數及名額的分配辦法,並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按班組或分廠、車間劃分選區,制定具體選舉辦法。 2.進行宣傳發動:企業工會要組織做好宣傳發動工作,要對職工(代表)大會的性質、意義和職權,以及職工權利和義務等方面進行廣泛的宣傳,使廣大職工充分明確選舉職工代表的重要性,以高度負責的態度來選好職工代表。 3.推薦職工代表的侯選人:在組織宣傳發動的基礎上,以選區為單位,充分發揚民主,積極推薦職工代表的候選人。 4.直接選舉職工代表:各選區按照分配的代表名額,直接選舉產生職工代表。選舉的方式一般採用無記名方式差額選舉(候選人應多於應選代表的20%;候選人獲得參加選舉人的過半數選票時,方為有效),也可用舉手錶決的方式。對廠級領導應分到選區,以普通職工的身份參加選舉(選舉後的代表填寫《第×屆×次職工代表大會代表登記表》)。 5.職工代表資格的審查:由職工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小組)對選出的職工代表進行資格審查。審查的內容主要是:選出的職工代表是否是享有政治權利的本企業職工;選舉過程中是否嚴格按照民主程序,是否存在不正當的競選行為等。對不符合規定的,應取消其代表資格;對於審查合格後的予以公示,公示後若無異議,填寫《代表花名冊》。 6.組成各代表團(組):職工代表選出後,應按選舉單位的行政隸屬關系,組成代表團(組),選舉產生代表團(組)長(下發《職工代表提案表》)。 二、職工(代表)大會的准備工作 (一)建立籌備工作的領導機構(小組)和工作機構(小組) 1.籌備工作領導機構(小組)的成員組成:在會前成立職工(代表)大會籌備領導小組,在黨組織的統一領導下,具體負責籌備工作,籌備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必須經工會委員會和聯席會議集體討論決定,並報送同級黨委審批。 2.籌備工作機構的設置及其任務 根據工作需要,領導小組下面可設立若干工作小組,如代表資格審查組、組織秘書組、宣傳會務組等,負責大會的事務工作。 ⑴ 代表資格審查組。工作人員一般由組織、人事、勞資、團委、工會等人員組成,組長由工會負責同志擔任。主要任務是按照選舉辦法,審查選舉的程序和代表的合法性。 ⑵ 組織秘書組。工作人員一般由工會、黨組織辦公室、廠長(經理)辦公室等人員組成,組長由工會負責同志擔任。主要任務是做好大會的組織工作和文件的起草工作。 ⑶ 宣傳會務組。工作人員一般由工會、黨組織宣傳部等人員組成中,組長由工會負責同志擔任。主要任務是負責會前、會議期間、會後的宣傳教育工作,負責大會的會務工作。 (二)制定職工(代表)大會籌備工作的方案 1.明確大會籌備工作的主要領導成員、大會所設立的專門工作機構及其組成人員和工作職能。一般來說,大會工作機構主要由代表資格審查小組、文秘組、會務組和宣傳報道組組成。 2.確定大會的主要任務。如:大會的指導思想、上次(屆)大會 以來的工作總結、今後的工作思路和目標任務、大會需審議和通過的文件和提案、選舉產生新一屆委員會和專門工作委員會等。 3.確定大會代表和條件、構成及產生程序。 4.確定領導機構的配置和推選辦法。 5.擬定大會召開的日期及會期日程安排。 6.預算大會會議經費。 (三)向同級黨組織或上級工會呈報職代會安排的請示及同級黨組織和上級工會的批復 1.向同級黨組織或上級工會呈報關於本次職工(代表)大會安排的請示。職工(代表)大會籌備工作方案一經工會委員會、代表團(組)長和專門工作小組(委員會)負責人聯席會議通過後,應及時向同級黨組織和上級工會呈報《關於第×屆×次職工(代表)大會安排的請示》。 請示的內容主要包括:職工(代表)大會的議程、大會代表的產生和比例、大會的時間安排、組織機構、職代會專門工作委員會的設置、選舉方法、會議時間等。 2.同級黨組織或上級工會對呈報大會安排請示的批復。同級黨組織或上級工會收到基層工會《關於第×屆×次職工(代表)大會安排的請示》,經黨組織或上級工會討論同意,下發批復文件。 3.根據批復精神作出本次大會的安排意見。基層工會在收到同級黨組織和上級工會批復意見後,應根據批復精神,作出《關於第×屆×次職工(代表)大會的安排意見》。主要內容應包括: ⑴ 職工(代表)大會和組織領導; ⑵ 職工代表的比例構成; ⑶ 職工(代表)大會的議題; ⑷ 職工(代表)大會的時間安排; ⑸ 對各級工會組織開好職工(代表)大會提出的具體要求。 四、職工(代表)大會主要程序 會議名稱:×××第×屆職工代表大會第×次會議(以後按屆別和會議次數類推)。 (一)召開職工(代表)大會預備會議(由工會委員會主持): 1.報告職工(代表)大會籌備工作; 2.通過職工(代表)大會議程; 3.選舉產生職工(代表)大會主席團和秘書長。 (稍事休息,轉為正式會議,由大會主席團主持) (二)職工(代表)大會正式會議的程序: 1.宣布開會,大會執行主席核實出席大會的職工代表人數(到會職工代表超過代表總數的三分之二可宣布開會); 2. 全體起立,唱《國歌》,致開幕詞; 3. 由廠長(經理)作工作報告; 4. 由行政有關負責人作職工提案處理情況的報告; 5. 由工會主席及職工(代表)大會專門小組負責人就上次職代會決議落實情況、集體合同執行情況、工資集體協商情況等向大會作出報告; 6. 以職工代表團(組)為單位,就以上報告、議案分組進行討論; 7. 大會發言。應安排時間讓職工代表在大會上發言,可由各代表團(組)推選代表,在大會上陳述本團(組)討論審議的意見和建議,也可讓職工代表書面發言; 8. 討論通過大會決議(審議通過集體合同、工資協議時應宣讀全文); 9. 上級領導講話; ⒑ 致閉幕詞,全體起立,唱《國歌》,宣布大會閉幕。 五、文件材料的歸檔 職工(代表)大會閉幕後,由企業工會代管,及時將文件材料整理歸檔,建立起一套系統完整的檔案。首先做好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進行整理歸類;其次立卷歸檔(材料要完整無缺)。建檔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有關職工(代表)大會工作的上級文件; (二)本屆職工代表登記表和花名冊,代表(組)團、專門小組等機構設置、人員安排及其變更情況; (三)本次職工(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會議記錄等; (四)本次職工(代表)大會提案徵集、處理的資料; (五)其他應予保存的材料和資料。 職工(代表)大會結束後,工會要盡快寫出大會情況報告,一式兩份報送上級工會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