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法律法規順序規定

法律法規順序規定

發布時間: 2021-03-03 16:15:45

Ⅰ 遵循法規的順序問題:是不是有法律法規的條款遵循的是後面的條款不能違反前面的條款的規定

每條基本是獨立的,條下的稱為款,每款也是規定的不一樣的情形

Ⅱ 請問法律規定繼承權先後順序是怎樣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條相關規定,繼承順序如下:

1、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2、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3、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3、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4、繼承開始後,有第一順序繼承人時,遺產由其繼承。

5、只有在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或者在第一順序繼承人全部放棄或喪失了繼承權的時候,第二順序的繼承人才能繼承。

6、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應當予以照顧;對被繼承人生前盡了主要扶養義務的可以多分。對有扶養能力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Ⅲ 法律法規優先順序問題

這個叫優先順序也行,一般叫法律淵源的位階吧。我國的法律位階基本參照《內立法法》(憲法性法律)容
第七十八條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第七十九條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
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
第八十條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於本行政區域內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第八十二條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許可權范圍內施行。
綜上:從效力上說,法律>行政法規 > 地方法規 >地方規章 ,然後,部門規章=地方法規;部門規章=地方規章,這個要注意,不能用單純的數學比大小的邏輯,去認識地方法規 、部門規章、 地方規章的關系。原因是,各自製定的主體不同,地方人大和國務院及其部委的微妙關系,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之間的關系,要用心體會一下。

Ⅳ 法律優先原則的原則要求

在上一位階法律規范已有規定的情況下,下一位階的法律規范不得與上一位階的內法律規范抵觸;上容一位階法律規范沒有規定,下一位階法律規范作了規定的,一旦上一位階法律規范就該事項作出規定,下一位階法律規范就必須服從上一位階法律規范。實踐中,若是法律、法規、規章均對某事項作了規定,法規、規章與法律不一致的,適用的順序依次是法律、法規、規章。這是行政機關在依照法律、法規、規章實施行政管理時必須遵守的基本准則。

Ⅳ 法律規則與法律原則在適用上是否有先後順序

法律規則與法律原則的適用,其實重心在於法律原則的適用。相對於法律規則而言,法律原則有其優勢,可以克服法律規則的僵硬性缺陷,彌補法律漏洞,保證個案正義,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規范與事實之間的縫隙,從而能夠使法律更好地與社會相協調一致。另一方面,法律原則也有自己的劣勢:由於內涵高度抽象,外延寬泛,不像法律規則那樣對假定條件和行為模式有具體明確的規定,所以當法律原則直接作為裁判案件的標准發揮作用時,會賦予法官較大的自由裁量權,從而不能完全保證法律的確定性和可預測性。這樣,為了將法律原則的不確定性減小到一定程度之內,就需要對法律原則的適用設定嚴格的條件: 1、順序限制:窮盡法律規則,方得適用法律原則。這個條件要求,在有具體的法律規則可供適用時,不得直接適用法律原則。即使出現了法律規則的例外情況,如果沒有非常強的理由,法官也不能以一定的原則否定既存的法律規則。只有出現無法律規則可以適用的情形,法律原則才可以作為彌補「規則漏洞」的手段發揮作用。這是因為法律規則是法律中最具有硬度的部分,最大程度地實現法律的確定性和可預測性,有助於保持法律的安定性和權威性,避免司法者濫用自由裁量權,保證法治的最起碼的要求得到實現。 2.目的限制:除非為了實現個案正義,否則不得舍棄法律規則而直接適用法律原則。這個條件要求,如果某個法律規則適用於某個具體案件,沒有產生極端的人們不可容忍的不正義的裁判結果,法官就不得輕易舍棄法律規則而直接適用法律原則。這是因為任何特定國家的法律人首先理當崇尚的是法律的確定性。在法的安定性和合目的性之間,法律首先要保證的是法的安定性。 3.說理限制:沒有更強理由,不得徑行適用法律原則。在判斷何種規則在何時及何種情況下極端違背正義,其實難度很大,法律原則必須為適用第二個條件規則提出比適用原法律規則更強的理由,否則上面第二個條件規則就難以成立。德國當代法學家、基爾大學法哲學與公法學教授羅伯特·阿列克西(Robert Alexy,1945— )對此曾做過比較細致的分析。他指出,當法官可能基於某一原則P而欲對某一規則R創設一個例外規則R』時,對R』的論證就不僅是P與在內容上支持R的原則R.p之間的衡量而已。P也必須在形式層面與支持R的原則R.pf作衡量。而所謂有在形式層面支持R之原則,最重要的就是「由權威機關所設立之規則的確定性」。要為R創設例外規則R』,不僅P要有強過R,p的強度,P還必須強過R.pf。或者說,基於某一原則所提供的理由,其強度必須強到足以排除支持此規則的形式原則,尤其是確定性和權威性。而且,主張適用法律原則的一方(即主張例外規則的一方)負有舉證(論證)的責任。顯然,在已存有相應規則的前提下,若通過法律原則改變既存之法律規則或者否定規則的有效性,卻提出比適用該規則分量相當甚至更弱的理由,那麼適用法律原則就沒有邏輯證明力和說服力。(轉載)

Ⅵ 1.國內法律法規的地位性是怎樣排序的

一,特警,武警和民警被授予權利的法規不一樣
1,武警特警和武警都屬於現役軍人,屬於義務兵,他們權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等軍隊法律規定和賦予的。
2,公安特警和民警屬於公安系統的,都屬於公務員,他們的權利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警察法》等和警察系統相關法規賦予的。
二,特警分為武警特警和公安特警,屬於義務兵,民警屬於公務員。
1,武警是從各地徵兵,而武警特警是從武警里挑選的精英,相當與選拔特種兵一樣,所以武警特警屬於服兵役的義務兵。
2,公安特警是指公安機關內部的特警隊伍,屬於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一個沒有標準的、定義不準確的警種。他們不是單指SWAT那樣的特警突擊隊,而是一個包括防暴警察、持自動槍械巡警(所謂「巡特警」或「特巡警」)和傳統意義上的SWAT(公安稱為"突擊隊")以及其他公安系統擁有武力的警種在內的機動體系。
3,人民警察(簡稱民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警察的正式名稱。包括公安系統(由公安部領導)、國家安全系統(由國家安全部領導)、監獄/勞教系統(分別由司法部下屬的監獄管理局和勞教管理局領導)的在職公務員和事業編制的行業警察(鐵道公安、森林公安等)。他們的警服臂章上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警察」字樣。
附:
我國警察分為警察和武警部隊
一,警察,是國家公務員,制服顏色以藏青色為主,實行警監、督、司、員的警銜制度,按照隸屬關系分為四大類或者五大類
1,公安警察,由公安部領導,主要有戶籍、治安、刑偵、交通等警種
此外,還有公安部與國家相關部委共同領導的行業警察,包括鐵道、海關、森林等
2,國家安全警察,由國家安全部領導
3,司法部門警察,由司法部監獄管理局領導
4,法院、檢察院的司法警察
二,武警部隊,是國家武裝力量,成員是現役軍人,制服顏色以橄欖綠色為主,實行將、校、尉、士官、兵的警銜制度,由中央軍委和國務院共同領導,,統帥機關是武警總部
1,內衛部隊,是武警部隊的主體
2,專業建設部隊,分為黃金、水電、交通、森林,由武警總部各專業指揮部領導
3,公安武警部隊,是列入武警序列,但是事實上由公安部領導的現役部隊,分為邊防、消防和警衛
公安民警、鐵路民警和武警部隊等系統內部,都有自己的特警部隊,應付突發事件

Ⅶ 法律法規排序

憲法-----法律、最高院司法解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部門規章、
對於條約與國版內法的相權比較的效力,我國在這一問題上亦無原則性法律規定。但一些專門的法律、法規作出條約與國內法發生沖突時,條約效力高於國內法規定。我國的《民法通則》第142條有相關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規定的,適用國際條約的規定,但中華人民共和國聲明保留的條款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國際慣例。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國際條約的效力肯定是低於憲法的。

Ⅷ 我國的法律權力大小排列順序

從高到低,依次為:
憲法

法律 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的

行政法規 國務院通過的

部門內規章、地方性法規 由國務院各部委容或者各省級政府頒布的

地方性法規 計劃單列市政府頒布的

地方性有約束力的文件 其他地方政府以其職權頒布的

Ⅸ 法律、條例、法規、規定排列

憲法 法律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規范性文件 地方性法規 行政法規 政府規章 部門規章

熱點內容
1000萬訴訟法多少錢 發布:2025-09-10 09:08:52 瀏覽:293
新婚姻法修改重點 發布:2025-09-10 09:07:54 瀏覽:69
法院判的賠償怎麼辦 發布:2025-09-10 09:07:13 瀏覽:231
關於法律知識的廣播稿 發布:2025-09-10 09:05:53 瀏覽:378
gsp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10 08:51:32 瀏覽:18
道德教育的圖片 發布:2025-09-10 08:45:29 瀏覽:687
法治與人治的區別論文 發布:2025-09-10 08:45:29 瀏覽:930
法律碩士非法學選專業 發布:2025-09-10 08:40:10 瀏覽:142
法律咨詢實時在線 發布:2025-09-10 08:00:41 瀏覽:144
澳門行政法務司司 發布:2025-09-10 07:43:54 瀏覽: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