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締條例
❶ 相關法律條文中的取締如何執行
「取締」在《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是:「明令取消或禁止」。針對違法行為時,其表現的特點具有制裁性和終局性。
針對取締的法律含義人們往往莫衷一是,有人認為是行政處罰,有人認為是行政強制措施,實踐中存在種種不同的理解。那麼究竟「取締」的法律含義是什麼呢?
一、「取締」是行政處罰嗎
在我國《行政處罰法》中明確規定了六類行政處罰。其中並沒有包含「取締」。可見《行政處罰法》中並沒有把「取締」作為行政處罰種類之一,取締不是法定行政處罰。
但事實上,從法理上分析,「取締」的實際效果和行政處罰的效果非常相似,都具有制裁性、終局性的特點。所以說,筆者認為取締雖然不是行政處罰,但包含了行政處罰的重要特徵。
二、「取締」是行政強制措施嗎
應松年教授在《行政法學新論》中認為:「行政強制措施是行政機關為了預防、制止或控制危害社會行為的發生,依法採取的對有關對象的人身、財產和行為自由加以暫時性限制。使其保持一定狀態的手段」。鑒於行政強制措施的「預防性」、「暫時性」「非制裁性」,故取締不應歸為「行政強制措施」。
衛生部《食品衛生行政處罰辦法》第十一條中規定:「違反《食品衛生法》第二十七條規定,未取得衛生許可證或者偽造衛生許可證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的,根據《食品衛生法》第四十條的規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予以取締……」;同時第二款對取締中可以採取的措施予以明確:「取締可以收繳、查封非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用工具及用具,或者查封其非法生產經營場所,或者予以公告。」說明了衛生執法人員在取締時可以採取的行政強制措施有收繳、查封、公告等。表明了「取締」的含義實際上應包含行政強制措施在內。
三、那麼取締的含義究竟是什麼呢
綜合以上分析,筆者認為,在法律、法規未作明確規定之前,「取締」應理解為行政執法部門依照相關規定,採取措施終止未經許可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擅自從事有關生產、經營等活動而採取的一切行政行為。
四、理解「取締」的含義關鍵是在實踐中如何具體操作。
實踐中行政機關根據法律法規規定,對違法行為予以取締時,應當通過行政處罰、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等手段共同完成。針對某一違法行為,應當依照相關的處罰條款給予行政處罰;同時在查處過程中,還可以依法採取各種法定的行政強制措施;在做出處罰決定作出後,如果相對人不履行,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通過以上一些辦法和措施基本上都可以對違法行為予以取締。例如:在取締無照經營時,城管、工商部門可以針對違法經營工具採取「先行登記保存」、「暫扣」等行政強制措施,在案件調查清楚後,可以依據《城鄉個體工商戶管理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和國務院《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予以行政處罰。需要沒收經營工具、原材料等財物的,可以根據《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第十四條的規定予以沒收並處罰款。相對人如不履行行政處罰,城管、工商部門就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可見,執法部門通過這些手段和措施就可以達到取締的目的。
綜上,「取締」在法律法規未明確規定其含義之前,不屬於行政處罰或行政強制的任何一類。行政機關在「取締」違法行為時,必須通過相應的法定行政處罰和行政強制來完成,而不能隨意解釋取締的含義,想當然的認為取締就是沒收或者吊銷相關證照。同時實踐中,還要注意在給予行政處罰或行政強制時,必須嚴格依照相關的具體規定
❷ 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的14條例疑問
對無照經營行為抄的處罰,法律、襲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有些是對行業做出的專門的規定的,比如道路運輸經營,由道路運輸管理機構頒發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所以,假如道路運輸經營者無照經營的行為,就適合《道路運輸條例》,而不適用《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
❸ 《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一項內容是
中新網1月16日電新華社今天授權發布由國務院總理朱鎔基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70號:《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已經2002年12月18日國務院第67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
《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
第一條為了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促進公平競爭,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從事無照經營。
第三條對於依照法律、法規規定,須經許可審批的涉及人體健康、公共安全、安全生產、環境保護、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等的經營活動,許可審批部門必須嚴格依照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和程序進行許可審批。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必須憑許可審批部門頒發的許可證或者其他批准文件辦理注冊登記手續,核發營業執照。
第四條下列違法行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本辦法的規定予以查處:
(一)應當取得而未依法取得許可證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和營業執照,擅自從事經營活動的無照經營行為;
(二)無須取得許可證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即可取得營業執照而未依法取得營業執照,擅自從事經營活動的無照經營行為;
(三)已經依法取得許可證或者其他批准文件,但未依法取得營業執照,擅自從事經營活動的無照經營行為;
(四)已經辦理注銷登記或者被吊銷營業執照,以及營業執照有效期屆滿後未按照規定重新辦理登記手續,擅自繼續從事經營活動的無照經營行為;
(五)超出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擅自從事應當取得許可證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方可從事的經營活動的違法經營行為。
前款第(一)項、第(五)項規定的行為,公安、國土資源、建設、文化、衛生、質檢、環保、新聞出版、葯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等許可審批部門(以下簡稱許可審批部門)亦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賦予的職責予以查處。但是,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
第五條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依法履行職責,及時查處其管轄范圍內的無照經營行為。
第六條對於已經取得營業執照,但未依法取得許可證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或者已經取得的許可證或者其他批准文件被吊銷、撤銷或者有效期屆滿後未依法重新辦理許可審批手續,擅自從事相關經營活動,法律、法規規定應當撤銷注冊登記或者吊銷營業執照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撤銷注冊登記或者吊銷營業執照。
第七條許可審批部門在營業執照有效期內依法吊銷、撤銷許可證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或者許可證、其他批准文件有效期屆滿的,應當在吊銷、撤銷許可證、其他批准文件或者許可證、其他批准文件有效期屆滿後5個工作日內通知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撤銷注冊登記或者吊銷營業執照,或者責令當事人依法辦理變更登記。
第八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查處無照經營行為,實行查處與引導相結合、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對於下崗失業人員或者經營條件、經營范圍、經營項目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應當督促、引導其依法辦理相應手續,合法經營。
第九條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涉嫌無照經營行為進行查處取締時,可以行使下列職權:
(一)責令停止相關經營活動;
(二)向與無照經營行為有關的單位和個人調查、了解有關情況;
(三)進入無照經營場所實施現場檢查;
(四)查閱、復制、查封、扣押與無照經營行為有關的合同、票據、賬簿以及其他資料;
(五)查封、扣押專門用於從事無照經營活動的工具、設備、原材料、產品(商品)等財物;
(六)查封有證據表明危害人體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威脅公共安全、破壞環境資源的無照經營場所。
第十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本辦法第九條的規定實施查封、扣押,必須經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主要負責人批准。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執法人員實施查封、扣押,應當向當事人出示執法證件,並當場交付查封、扣押決定書和查封、扣押財物及資料清單。
在交通不便地區或者不及時實施查封、扣押可能影響案件查處的,可以先行實施查封、扣押,並應當在24小時內補辦查封、扣押決定書,送達當事人。
第十一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實施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過15日;案件情況復雜的,經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主要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15日。
對被查封、扣押的財物,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妥善保管,不得使用或者損毀。被查封、扣押的財物易腐爛、變質的,經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主要負責人批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在留存證據後先行拍賣或者變賣。
第十二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在查封、扣押期間作出處理決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逾期未作出處理決定的,視為解除查封、扣押。
對於經調查核實沒有違法行為或者不再需要查封、扣押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作出處理決定後應當立即解除查封、扣押。被查封、扣押的易腐爛、變質的財物根據本辦法第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已經先行拍賣或者變賣的,應當返還拍賣或者變賣所得的全部價款。
依照本辦法規定,被查封、扣押的財物應當予以沒收的,依法沒收。
第十三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違反本辦法的規定使用或者損毀被查封、扣押的財物,造成當事人經濟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十四條對於無照經營行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予以取締,沒收違法所得;觸犯刑律的,依照刑法關於非法經營罪、重大責任事故罪、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危險物品肇事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並處2萬元以下的罰款;無照經營行為規模較大、社會危害嚴重的,並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無照經營行為危害人體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威脅公共安全、破壞環境資源的,沒收專門用於從事無照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材料、產品( 商品)等財物,並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對無照經營行為的處罰,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十五條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屬於本辦法規定的無照經營行為而為其提供生產經營場所、運輸、保管、倉儲等條件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立即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2萬元以下的罰款;為危害人體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威脅公共安全、破壞環境資源的無照經營行為提供生產經營場所、運輸、保管、倉儲等條件的,並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十六條當事人擅自動用、調換、轉移、損毀被查封、扣押財物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處被動用、調換、轉移、損毀財物價值5%以上20%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的,處被動用、調換、轉移、損毀財物價值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第十七條許可審批部門查處本辦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五)項規定的違法行為,應當依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罰;相關法律、法規對違法行為的處罰沒有規定的,許可審批部門應當依照本辦法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的規定處罰。
第十八條拒絕、阻礙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查處無照經營行為,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九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許可審批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未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核發營業執照、許可證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未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吊銷營業執照、撤銷注冊登記、許可證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未依照本辦法規定的職責和程序查處無照經營行為,或者發現無照經營行為不予查處,或者支持、包庇、縱容無照經營行為,觸犯刑律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關於受賄罪、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降級、撤職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
第二十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舉報無照經營行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一經接到舉報,應當立即調查核實,並依法查處。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為舉報人保密,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獎勵。
第二十一條農民在集貿市場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指定區域內銷售自產的農副產品,不屬於本辦法規定的無照經營行為。
第二十二條本辦法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完)
❹ 如何區分效力規范和取締規范
這種劃分是對強制抄規范的劃分:
所謂效力性規范,指法律及行政法規明確規定違反了這些禁止性規定將導致合同無效或者合同不成立的規范;或者是法律及行政法規雖然沒有明確規定違反這些禁止性規范後將導致合同無效或者不成立,但是違反了這些禁止性規范後如果使合同繼續有效將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規范。
所謂管理性規范或取締性規范,指法律及行政法規沒有明確規定違反此類規范將導致合同無效或者不成立,而且違反此類規范後如果使合同繼續有效也並不損害國家或者社會公共利益,而只是損害當事人的利益的規范。
二者的主要區別方法在於:
看違反該強制性規定繼續履行合同是否會損害國家、集體、第三人利益及社會公共利益。如果違反該強制性規定繼續履行合同,會損害國家、集體、第三人利益及社會公共利益的,那麼該強制性規定即為效力性強制性規定。法律、法規沒有規定:違反其規定,將導致合同無效或不成立,雖然違反該規定,但若使合同繼續有效並不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而只是損害當事人利益的,屬於取締性規定(管理性規定)。
❺ 《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
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3/content_62598.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第370號
《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已經2002年12月18日國務院第67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
總理朱鎔基
二○○三年一月六日
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
第一條為了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促進公平競爭,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從事無照經營。
第三條對於依照法律、法規規定,須經許可審批的涉及人體健康、公共安全、安全生產、環境保護、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等的經營活動,許可審批部門必須嚴格依照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和程序進行許可審批。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必須憑許可審批部門頒發的許可證或者其他批准文件辦理注冊登記手續,核發營業執照。
第四條下列違法行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本辦法的規定予以查處:
(一)應當取得而未依法取得許可證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和營業執照,擅自從事經營活動的無照經營行為;
(二)無須取得許可證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即可取得營業執照而未依法取得營業執照,擅自從事經營活動的無照經營行為;
(三)已經依法取得許可證或者其他批准文件,但未依法取得營業執照,擅自從事經營活動的無照經營行為;
(四)已經辦理注銷登記或者被吊銷營業執照,以及營業執照有效期屆滿後未按照規定重新辦理登記手續,擅自繼續從事經營活動的無照經營行為;
(五)超出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擅自從事應當取得許可證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方可從事的經營活動的違法經營行為。
前款第(一)項、第(五)項規定的行為,公安、國土資源、建設、文化、衛生、質檢、環保、新聞出版、葯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等許可審批部門(以下簡稱許可審批部門)亦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賦予的職責予以查處。但是,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
第五條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依法履行職責,及時查處其管轄范圍內的無照經營行為。
第六條對於已經取得營業執照,但未依法取得許可證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或者已經取得的許可證或者其他批准文件被吊銷、撤銷或者有效期屆滿後未依法重新辦理許可審批手續,擅自從事相關經營活動,法律、法規規定應當撤銷注冊登記或者吊銷營業執照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撤銷注冊登記或者吊銷營業執照。
第七條許可審批部門在營業執照有效期內依法吊銷、撤銷許可證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或者許可證、其他批准文件有效期屆滿的,應當在吊銷、撤銷許可證、其他批准文件或者許可證、其他批准文件有效期屆滿後5個工作日內通知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撤銷注冊登記或者吊銷營業執照,或者責令當事人依法辦理變更登記。
第八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查處無照經營行為,實行查處與引導相結合、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對於下崗失業人員或者經營條件、經營范圍、經營項目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應當督促、引導其依法辦理相應手續,合法經營。
第九條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涉嫌無照經營行為進行查處取締時,可以行使下列職權:
(一)責令停止相關經營活動;
(二)向與無照經營行為有關的單位和個人調查、了解有關情況;
(三)進入無照經營場所實施現場檢查;
(四)查閱、復制、查封、扣押與無照經營行為有關的合同、票據、賬簿以及其他資料;
(五)查封、扣押專門用於從事無照經營活動的工具、設備、原材料、產品(商品)等財物;
(六)查封有證據表明危害人體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威脅公共安全、破壞環境資源的無照經營場所。
第十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本辦法第九條的規定實施查封、扣押,必須經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主要負責人批准。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執法人員實施查封、扣押,應當向當事人出示執法證件,並當場交付查封、扣押決定書和查封、扣押財物及資料清單。
在交通不便地區或者不及時實施查封、扣押可能影響案件查處的,可以先行實施查封、扣押,並應當在24小時內補辦查封、扣押決定書,送達當事人。
第十一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實施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過15日;案件情況復雜的,經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主要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15日。
對被查封、扣押的財物,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妥善保管,不得使用或者損毀。被查封、扣押的財物易腐爛、變質的,經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主要負責人批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在留存證據後先行拍賣或者變賣。
第十二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在查封、扣押期間作出處理決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逾期未作出處理決定的,視為解除查封、扣押。
對於經調查核實沒有違法行為或者不再需要查封、扣押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作出處理決定後應當立即解除查封、扣押。被查封、扣押的易腐爛、變質的財物根據本辦法第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已經先行拍賣或者變賣的,應當返還拍賣或者變賣所得的全部價款。
依照本辦法規定,被查封、扣押的財物應當予以沒收的,依法沒收。
第十三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違反本辦法的規定使用或者損毀被查封、扣押的財物,造成當事人經濟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十四條對於無照經營行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予以取締,沒收違法所得;觸犯刑律的,依照刑法關於非法經營罪、重大責任事故罪、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危險物品肇事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並處2萬元以下的罰款;無照經營行為規模較大、社會危害嚴重的,並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無照經營行為危害人體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威脅公共安全、破壞環境資源的,沒收專門用於從事無照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材料、產品(商品)等財物,並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對無照經營行為的處罰,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十五條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屬於本辦法規定的無照經營行為而為其提供生產經營場所、運輸、保管、倉儲等條件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立即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2萬元以下的罰款;為危害人體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威脅公共安全、破壞環境資源的無照經營行為提供生產經營場所、運輸、保管、倉儲等條件的,並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十六條當事人擅自動用、調換、轉移、損毀被查封、扣押財物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處被動用、調換、轉移、損毀財物價值5%以上20%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的,處被動用、調換、轉移、損毀財物價值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第十七條許可審批部門查處本辦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五)項規定的違法行為,應當依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罰;相關法律、法規對違法行為的處罰沒有規定的,許可審批部門應當依照本辦法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的規定處罰。
第十八條拒絕、阻礙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查處無照經營行為,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九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許可審批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未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核發營業執照、許可證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未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吊銷營業執照、撤銷注冊登記、許可證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未依照本辦法規定的職責和程序查處無照經營行為,或者發現無照經營行為不予查處,或者支持、包庇、縱容無照經營行為,觸犯刑律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關於受賄罪、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降級、撤職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
第二十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舉報無照經營行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一經接到舉報,應當立即調查核實,並依法查處。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為舉報人保密,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獎勵。
第二十一條農民在集貿市場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指定區域內銷售自產的農副產品,不屬於本辦法規定的無照經營行為。
第二十二條本辦法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
❻ 《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辦法是法規嗎
是行政法規。
《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於回2003年1月6日發答布,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
相關法律規定:
《立法法》第六十五條 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
(二)憲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的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
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規,經過實踐檢驗,制定法律的條件成熟時,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
❼ 關於《取締非法傳銷條例》(《反金字塔詐騙條例》)
一個機會!一個電話!一個謊言!!一個想法!一時沖動!
一心夢想!一生難忘!一塌糊塗!一言難盡!!一生後悔!
一個級別知道一個級別的事!!!!!!!!!!!!!!
你知道嗎,當你考察的時候問到一些尖銳問題的時候。他們會避開你這個問題,而用另一種現象塞給你,然後再『踢你』。很多人一直問,這個行業到底是不是國家乾的,怎麼回事?我說句心裡話,我到現在都不知道是不是。你認可行業,可以當它就是國家搞的。
你不認可,那你可以認為它就是傳銷。但首先,不管行業是不是國家搞的,行業客觀存在這是一個原因。你說國家為什麼打擊,而且越打擊越多人?這是一個事實。行業現在確實是沒有什麼立法出來,所以肯定不犯法!..交..~流行業確實是一個好行業,能夠利國利民,能夠在裡面學到很多東西,也很鍛煉人,但是你一旦做失敗了後果將不堪設想。可能是眾叛親離的下場。
aaaaa--交流 -- 10-- -40--60-- 22--= 88 交 流 aaaa
aaaaa--交流 -- 10-- -40--21-- 99--= 88 交 流 aaaa
.
首先你看看你是否具備做行業的條件
第一:要有強大的經濟作為後盾:後面的運作資金,吃喝的錢,房租還有接新朋友的吃住都要自己掏還有新朋友的來去車費錢也就是說你做上平台老總六百單,至少要花費十萬左右第二:
你是否有強大的人際關系:行業靠發展才有錢拿說什麼做上經理是萬元工資打底沒有發展誰給你發萬元工資呢這個很簡單的道路一分析就知道啊老總說什麼幾十萬一個月的工資發展好或許有,發展不好誰給你幾十萬的工資。
第三:你能否承受得住親人朋友的不理解擔心隻身在外在你加入之前想想看看你身邊的朋友跟你的情況如何應該你所處的交際圈裡的人跟你都差不多是個月光族或許有比自己強的但是交情不是很深真的要他們拿出幾千幾萬來做這個他們是會猶豫的也許你敢來異地考察你的朋友敢嗎?
在考慮准備做的朋友,不要被他們的氣氛所感染,他們告訴你是多麼多麼簡單,不就是幾個人嗎,其實太難了,國家的宏.觀.調控讓你根本叫不到人,發展不動,再說行業運作15年,還是商機嗎,還輪到我們這些普通人去做嗎?。
aaaaa--交流 -- 10-- -40--60-- 22--= 88 交 流 aaaa
aaaaa--交流 -- 10-- -40--21-- 99--= 88 交 流 aaaa
過年了!回家吧!該是合家團聚的時候!!
不要再讓你的家人和朋友擔驚受怕,遭受全家離散之苦了,他們等待得太久,已經哭乾眼淚,望穿秋水,不要再讓他們遭受折磨和煎熬了。難咽的大鍋飯,哪裡有家裡的好酒好菜有滋有味呢?
回家吧!放棄那遙不可及的夢想!!
放棄那充滿謊言又見不得陽光的生活,下定決心,馬上收拾行囊,踏上列車,回家的路其實很短! 回家吧!該是回家團聚的時候,出門在外的朋友,你們的親人,你們的戀人,你們的朋友期待著你踏回回家之路。 請記住,真正拯救你的人是你自己!
在這里再次呼喚親情、友情和愛情, 送給所有的朋友兩句話:一.天上不會掉餡餅;二.不要輕易相信別人,更不要過分相信自己。做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後行。世界上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笨人征服世界,聰明人征服自己解惑!!!!!:
????????????
❽ 效力性強制規范與取締性強制規范二者的區別
效力性強制規范和取締性強制規范二者的主要區別方法在於:
如果違反該強制性規定繼續履行合同是否會損害國家、集體、第三人利益及社會公共利益。那麼該強制性規定即為效力性強制性規定。
法律、法規沒有規定違反其規定,將導致合同無效或不成立,雖然違反該規定,但若使合同繼續有效並不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而只是損害當事人利益的,屬於取締性強制規范。
效力性強制規范是指法律及行政法規明確規定違反了這些禁止性規定將導致合同無效或者合同不成立的規范;或者是法律及行政法規雖然沒有明確規定違反這些禁止性規范後將導致合同無效或者不成立,但是違反了這些禁止性規范後如果使合同繼續有效將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規范。
取締性強制規范是指法律及行政法規沒有明確規定違反此類規范將導致合同無效或者不成立,而且違反此類規范後如果使合同繼續有效也並不損害國家或者社會公共利益,而只是損害當事人的利益的規范。
(8)取締條例擴展閱讀:
取締規范,指行為人違反之將被取締其行為的強行規范。
禁止性規范可再分為效力規范與取締規范。
所謂取締規范,顧名思義指行為人違反之將被取締其行為的強行規范。
違反取締規范並不導致行為的當然無效,需依賴人民法院來裁判認定。
取締性規范,其被違反所發生的法律後果,只是取締違反該規范的行為,對行為人給予制裁,而不影響違反此規范的行為在私法上的效力,亦即該行為並不因違反該規范而無效。
效力性規范,其被違反所發生的法律後果中,不僅取締違反此規范的行為,對行為人給予制裁,而且否定違反此規范的行為在私法上的效力,亦即該行為因違反此規范而無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效力性強制規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取締規范
❾ 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
商場管理方應該給你說的哦!!!找他們!!!是他們的過錯!!工商那邊你寫個材料去,說明你確實不知道這個情況,請求免於或減輕處罰,這個也許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