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環境法律法規2014年更新

環境法律法規2014年更新

發布時間: 2021-03-05 08:20:31

❶ 試述2014年《環境保護法》修改後亮點。舉例說明」

總體來看,具有以下亮點:
(1)立法理念有創新。此次《環境保護法》修訂,不僅提出生態文明的理念,而且規定了相關的法律制度、機制和責任,以及保障生態文明理念的具體實施。此外,為建設生態文明,解決現實的環境問題,還必須在先進的立法理念指導之下,創新環境法的基本原則。此次修訂在對傳統的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原則修正的基礎之上,明確了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的環境優先原則,體現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特點和新趨勢,並表明了我國已經具備解決環境問題所需要的經濟實力與技術能力,以及黨和政府對解決環境問題的決心。與此同時,和前幾稿相比,此次《環境保護法》通過稿還確立了一個新的基本原則,即損害者擔責原則。這是四審稿的一個重大突破,以前的修改稿強調的僅僅是污染者擔責而忽視了生態破壞者的責任,而此次修訂則把環境污染和生態損害的責任加以合並,用損害者擔責原則予以概括,更為准確、到位。
(2)基礎手段有加強。環境保護必須加強基礎工作,此項基礎工作既包括教育與科技,也包括經濟投入與社會支持。此次《環境保護法》修訂,特別注重教育手段的加強,如將6月5日確定為環境日,而眾所周知6月5日也是世界環境日,這勢必會使得我國公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得到進一步提高。同時,環境問題也是一個科技問題,因此,此次《環境保護法》的修訂亦十分注重通過以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為手段來解決環境問題,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抓手。如此法規定,加強環境與健康風險調查研究,加強環境風險評估等。
(3)監管模式有轉型。法律必須解決現實的問題,而當下的環境問題和1989年《環境保護法》制定時候的情況可謂大相徑庭。和以前相比,現在的環境問題既是點上的問題,也是面上和線上的問題。1989年《環境保護法》側重於點源的控制與點源違法的法律責任追究。20多年過去了,我國經濟、社會粗放式的快速發展,使得點源污染之間以及點源污染與社會性排放之間相疊加,導致線上與面上的環境污染問題頻發。最近幾年越來越突出的流域水污染問題和區域霧霾污染就是最典型的寫照,在現在的環境法律法規中難以找到有效解決流域水污染和區域霧霾防治的手段。因此,必須通過區域間的聯動、協同、互助及責任分配予以妥善解決。在此次修訂的《環境保護法》中,設置了專門條款來規范流域水污染和區域大氣污染的防治問題,實現了由點源的控制向區域的協調和聯動防治轉型,體現了解決環境問題的針對性。另外,對畜禽養殖和屠宰場的設置可能引發的區域性面源污染,此法也做了考慮。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修訂在環境監管中引入了「許可管理」和「信用管理」的模式。通過許可管理,對排污企業實施排污許可,盡可能合並對企業的審批和環境監管,減輕企業的負擔;通過環境信用,那些造成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的企業,將面臨降低甚至喪失環境信譽的處罰,從而使其減少或者失去進一步發展的機會。在當下建設公民信用和企業信用的社會大背景下,這一手段有利於發揮公民和企業守法的自覺性,使強制守法變為自覺守法。
(4)監管手段出硬招。環境問題現在之所以如此嚴重,環保部門和其他的一些監管部門的監管不力是主要原因之一,而造成監管不力的主要原因則在於立法所授予的監管措施缺乏強制手段,且實效性不夠。此次《環境保護法》修訂,授予了環境保護和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對違法排污設備的查封、扣押權,這對及時解決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違法問題意義重大。另外,為了保證監管的實效性,在此次《環境保護法》修訂中提出了一些協同監管的具體措施,譬如對於環境污染企業,供水部門可停止供水,土地管理部門可禁止向其提供土地,銀行則不得給予其授信,進出口管理部門不得給予其出口配額,證券監管部門可限制其上市或已經上市的不得繼續融資等。這一系列的措施將不僅有利於促進企業實行綠色生產、清潔生產,也有利於地區經濟結構大調整,更有利於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此外,此次《環境保護法》修訂在借鑒了《水污染防治法》立法經驗的基礎之上,對於只重經濟增長而忽視環境保護的地方政府,規定了區域限批制度,即對環境污染嚴重的地區,可以暫停審批其環境影響報告書,限制其進一步發展,用限制發展的措施來倒逼地方政府解決區域性的環境問題,倒逼相關企業解決其企業內部的環境問題。另外,對於區域規劃未進行環評而開始建設的,新法也作了措施規定。
(5)監督參與顯民主。首先,此次修訂的《環境保護法》中專門設立了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一章,體現了環境保護的民主性。基於公眾參與必須堅持科學參與的要求,此次《環境保護法》的通過稿還專門規定了信息公開的要求、程序及條件,並對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渠道、方式和程序做了原則性規定。由此可見,此次《環境保護法》修訂積極響應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國家治理應注重發揮社會治理作用的方針。其次,為了監督各級人民政府依法履責、保護環境,此次《環境保護法》的修訂中除了規定環境保護地方政府負責制以外,還規定各級政府應向同級人大常委會報告環境保護工作和及時通報重大環境事件的制度,使政府的環境保護工作接受人大的監督,從而通過人大的監督有效地解決地方政府消極履職問題。再次,由於環境保護涉及到千千萬萬社會公眾的利益,為了解決違法企業和地方政府可能發生的不當作為甚至不作為問題,此次《環境保護法》的修訂科學借鑒了國際通行的公民訴訟制度,建立起環境公益訴訟制度。和前幾稿相比,通過稿放寬了環境公益訴訟主體的資格條件,即在設區的市級以上民政部門登記的環保社會組織,只要從事5年以上環境保護工作且無違法記錄即信譽良好,即可以作為原告主體對違法的企業或地方政府提起環境民事或行政公益訴訟,發揮社會監督政府與企業的作用。而且,此次《環境保護法》通過稿還規定了環保社會組織不得以公益訴訟來謀取利益,以避免公益訴訟的混亂或壟斷情形發生。上述規定,健全了環境保護的力量架構,政府、企業、社會達成新的角色平衡,從而形成了新的法律秩序。
(6)法律責任求嚴厲。毋庸置疑,法律的強制性在於其嚴厲性。我國的環境污染形勢之所以如此嚴峻,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法律責任不嚴厲。此次《環境保護法》的修訂,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強了法律責任的嚴厲性,讓《環境保護法》長出了能夠制裁違法行為的「爪」與「牙」:其一,對4種情況規定了行政拘留措施。如未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就擅自開工建設的污染項目,對其負責人予以行政拘留;對於偷排、暗排的企業,對其負責人及相關責任人予以行政拘留;對於隱報、瞞報或篡改排污數據的企業責任人予以行政拘留;對於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尚不構成犯罪的相關人員亦可予以行政拘留。行政拘留措施的採用具有極大的威懾力,將對推卸責任的企業起到有效的威懾作用。其二,針對發生重大環境違法事件的地方政府分管領導及環境監管機關的主要負責人,設立了引咎辭職制度。即對於那些因監管缺位、越位、不到位,以及其他一些環境行政違法行為而造成重大影響,或者發生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的地方政府或環境監管機關的相關領導,責令其引咎辭職,從而通過與其政治前途掛鉤的做法促使其忠實地履行法律規定的職責。其三,對企業規定了按日計罰的措施,即對於那些責令其限期整改卻屢教不改的企業,從責令之日起按日計算罰款,並且鼓勵各地方按照地方實際設定罰款的數額,可見罰款上不封頂。這種嚴厲的制裁措施有利於遏制那些心存僥幸的企業的僥幸心理,並解決違法成本低而守法成本高的問題,做到原則性與靈活性的有效結合。

❷ 國家環保最新的法律法規

至今現行有效的環境法律法規(截止2015)
一、國家綜合性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2007)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的目錄 第一批
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的目錄 第二批
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的目錄 第三批
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
全國污染源普查條例
二、保護大氣環境的法律法規及標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環境空氣質量標准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准

砼外加劑中釋放氨的限量

三、保護水環境的法律法規及標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治陸源污染物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

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治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的決定

污水綜合排放標准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

海水水質標准

船舶污染物排放標准

四、防治固體廢棄污染環境的法律法規及標准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

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放射性廢物安全管理條例

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儲存處置污染控制標准

土壤環境質量標准

全國城鎮生活垃圾處理信息報告、核查和評估辦法

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

五、防治噪音污染環境的法律法規及標准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

聲環境質量標准

城市區域環境振動標准

建築施工場界環境雜訊排放標准

工業企業廠界環境雜訊排放標准

社會生活環境雜訊排放標准

六、關於防治化學危險品污染環境的法律法規及標准等

國務院第144次常務會議通過《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修訂

國家危險廢物名錄

常用危險化學品貯存通則

危險廢物儲存污染控制標准

七、關於防治建設項目污染環境的法律法規及標准等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管理規定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程序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計規定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程序規定

建築施工現場環境與衛生標准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分級審批規定

八、關於水土保持有關的法律法規及標准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修訂通過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實施細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❸ 近一年新頒布的環境方面的法律法規

你到網路里搜,最新環境保護的相關法規,裡面都有的,希望能夠幫到你

❹ 最新環境法律法規有哪些

從狹義來看:最新環境法律有《環境保護法(1989年12月26日公布施行)》
最新環境法規內有地方法規:XX省實施《中華人民容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辦法
從廣義上來看:最新環境法律有《海洋環境保護法(自2000年4月1日起施行)》、《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自2005年4月1日起施行)》、《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修正)》、《草原法(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野生動物保護法(2004年8月28日修正)》、《野生植物保護法(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大氣污染防治法(自2000年9月1日起施行)》、《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自1997年3月1日起施行)》、《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自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等。
廣義上的最新配套環境法規行政法規、地方法規很多,你可對應查找,在此不再一一列舉。

❺ 有關環保最新法律法規

序號 國家法律法規 標准編號 頒布時間 實施時間 頒布部門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1982-12-4 1982-12-4 全國人大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摘錄) … … … 全國人大
3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 1989-12-26 1989-12-26 全國人大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 1996-5-15 1996-5-15 全國人大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 1995-10-30 1996-4-11 全國人大
6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 1988-1-21 1988-7-1 全國人大
7 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 1997-11-1 1998-1-1 全國人大
8 中華人民共的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 … 1996-10-29 1997-3-1 全國人大
9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 2000-4-29 2000-9-1 全國人大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 1998-4-29 1998-9-1 全國人大
11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准 GB16297-96 1996-4-12 1997-1-1 國家環保部
1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 2000-3-20 2000-3-20 國務院
13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2002-1-9 2002-3-15 國務院
14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企業廠界雜訊標准 GB12348-90 1990 1990 國家環保部
15 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 2000-7-20 2000-7-20 國家環保局
16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管理規定 1994-12-31 1994-12-31 國家環保局
17 工業污染源監測管理辦法(暫行) 1991-2-22 1991-2-22 國家環保局
18 排放污染物申報登記管理規定 1992-10-1 1992-10-1 國家環保局
19 環境雜訊超標排污費徵收標准 2002 國家環保局
20 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 GB8978-1996 1996 1998-1-1 國家環保局
21 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辦法 國家環保總局令 第5號 1999-6-1 1999-10-2 國家環保局
22 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 國務院令 第408號 2004-5-19 2004-7-1 國務院
23 常用化學危險品儲存通則 GB15603-95 1995-7-26 1996-2-1 國家技監局
24 城市綠化條例 … 1992-6-22 1992-8-1 國務院
25 關於在非必要場所停止再配置哈龍滅火器的通知 … 1994-11-11 1994-11-11 公安部
26 國家危險廢物名錄 … 1998-1-4 1998-7-1 國家環保局
27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 … 2001-10-19 公安部
28 京都議定 1992-5-9 1997-12-11 柏林授權

29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2000年修正) 2000-09-01 全國人大
30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1995.1.1 全國人大
31 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 1992.4.3/2005.8.28修改 全國人大
32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2002.5.1 全國人大
33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1992.4.3/2001.10.2修改 全國人大
34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2005.10.27修訂 全國人大
35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 1988.4.1 全國人大
36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 1986.7.1 全國人大
37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1999.10.1 全國人大
38 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主席令77號 2008-04-01 全國人大
39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11 1994-01-01 全國人大
40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主席令九屆第77號 2003-09-01 全國人大
41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主席令第8號 2004-05-01 全國人大

❻ 2014年環保法新增了哪些內容

修訂後的《環境保護法》條款更新之處
(2014年4月24日第號主席令公布施行)
1.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2. 保護環境是國家的基本國策
3. 國家採取有利於節約和循環利用資源
4. 促進環境保護信息化建設
5. 每年6月5日為環境日
6. 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編制國家環境保護規劃
7. 可以制定嚴於國家環境質量標準的地方環境質量標准
8. 建立監測數據共享機制
編制有關開發利用規劃
9. 未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開發利用規劃,不得組織實施;未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建設項目,不得開工建設。
10. 實施現場檢查的部門、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應當為被檢查者保守商業秘密。
11. 在污染物排放符合法定要求的基礎上,進一步減少污染物排放的,人民政府應當依法採取財政、稅收、價格、政府采購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予以鼓勵和支持。
12. 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設施、設備。
13. 國家實行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
14. 國家在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等區域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嚴格保護。
15. 國家建立、健全生態保護補償制度。
16. 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應當合理開發,保護生物多樣性
17. 國家促進清潔生產和資源循環利用。
18. 嚴禁通過暗管、滲井、滲坑、灌注或者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者不正常運行防治污染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違法排放污染物。
19. 依照法律規定徵收環境保護稅的,不再徵收排污費。
20. 國家實行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
21. 對超過國家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或者未完成國家確定的環境質量目標的地區,省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暫停審批其新增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22. 未取得排污許可證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23.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環境污染公共監測預警機制
24. 企業事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製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25. 禁止將不符合農用標准和環境保護標準的固體廢物、廢水施入農田。
26. 縣級人民政府負責組織農村生活廢棄物的處置工作。
27. 國家鼓勵投保環境污染責任保險。
28. 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統一發布國家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監測信息及其他重大環境信息。省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定期發布環境狀況公報。
29. 重點排污單位應當如實向社會公開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稱、排放方式、排放濃度和總量、超標排放情況,以及防治污染設施的建設和運行情況,接受社會監督。
30. 負責審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部門在收到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後,除涉及國家秘密和商業秘密的事項外,應當全文公開
31.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違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罰款處罰,被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自責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處罰數額按日連續處罰。
32.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超過污染物排放標准或者超過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排放污染物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可以責令其採取限制生產、停產整治等措施;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責令停業、關閉。
33. 建設單位未依法提交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或者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批准,擅自開工建設的,由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責令停止建設,處以罰款,並可以責令恢復原狀。
34. 第六十三條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有下列行為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除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外,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一)建設項目未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被責令停止建設,拒不執行的;
(二)違反法律規定,未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放污染物,被責令停止排污,拒不執行的;
(三)通過暗管、滲井、滲坑、灌注或者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者不正常運行防治污染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違法排放污染物的;
(四)生產、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生產、使用的農葯,被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35. 第六十四條 因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造成損害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的有關規定承擔侵權責任。
36. 第六十五條 環境影響評價機構、環境監測機構以及從事環境監測設備和防治污染設施維護、運營的機構,在有關環境服務活動中弄虛作假,對造成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負有責任的,除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外,還應當與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其他責任者承擔連帶責任。
37. 第六十八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過、記大過或者降級處分;造成嚴重後果的,給予撤職或者開除處分,其主要負責人應當引咎辭職:

❼ 2014年修訂的《環境保護法》是否有公益訴訟條款,請列舉具體的法律條文。

《環境保護法》第五十八條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專,符合下列條件的社會組織屬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一)依法在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
(二)專門從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連續五年以上且無違法記錄。
符合前款規定的社會組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提起訴訟的社會組織不得通過訴訟牟取經濟利益。

❽ 2014年-2015年ISO14001環境法律法規更新了哪些

隨著公眾對環境、健康、安全的關注日益增長,國家的相關立法也日趨回嚴格。環境、健答康、安全是民生、是幸福、是生命,是「中國夢」、「強國夢」的核心價值,其理念必將影響整個社會發展。了解EHS法律法規變更趨勢,可幫助企業掌握適用尺度、規避潛在風險、發展和建立風險預防機制;可幫助個人了解EHS未來趨勢,衡量自身職業發展方向,拓寬思想與視野,了解決策層的戰略思路。

2014年EHS法律法規更新要點網路研討會為您解讀2014年全年EHS法規框架,更新及要點。
為滿足因時間安排未能參會的朋友,幫助企業更好地了解2014年EHS立法情況,我們特舉辦此次網路研討會。
活動內容:

中國EHS法律法規總體框架
2014年環保法律法規更新要點
2014年職業健康與安全法律法規更新要點

活動時間:2015年1月29日 14:00
需要網鏈接請聯系我報名參加

❾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的法律法規

《行政許可法》經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通過,於2004年7月1日起版施行。環保部門依法承權擔著大量的行政許可審批職能,保證行政許可法全面、正確的實施,是各級環保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
我部在對環境保護法律、行政法規設定的由我部實施的行政許可項目及其法律依據進行了匯總梳理後,形成了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設定的由環境保護部實施的行政許可項目及依據目錄(本目錄適用的法律、行政法規依據截止到2010年1月1日,今後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修改或廢止情況,適時對目錄內容作相應調整)。
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設定的由環境保護部實施的行政許可項目中,詳細列舉了相關法律法規依據,並對各項目的項目類型、審批內容、受理范圍、審批條件、審批程序、審批流程圖、申請書格式、承諾時限、收費標准和審批結果查詢或公開方式等重要內容分別做了摘錄。

熱點內容
社會與法節目表2019 發布:2025-09-11 11:33:39 瀏覽:45
民事訴訟法一審事實不清 發布:2025-09-11 11:05:00 瀏覽:40
民事訴訟法第64和144條 發布:2025-09-11 11:03:44 瀏覽:885
勞動法規定加班時間不能多久 發布:2025-09-11 10:52:33 瀏覽:803
民事訴訟法法261 發布:2025-09-11 10:40:11 瀏覽:253
法律法規效力級別 發布:2025-09-11 10:34:38 瀏覽:91
法院辦公系統 發布:2025-09-11 10:33:50 瀏覽:616
法律知識比賽團隊展示 發布:2025-09-11 10:29:15 瀏覽:853
免費的醫療事故法律援助 發布:2025-09-11 10:29:12 瀏覽:94
句容法院淘寶網 發布:2025-09-11 10:23:55 瀏覽: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