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術法規
『壹』 奧運會馬術比賽的規則是哪些
奧運會馬術比賽,是第屆奧運會比賽項目之一。1900年,在第2屆奧運會上馬術的超越障礙就是正式比賽項目之一。第29屆奧運會馬術比賽將於2008年8月9日~20日在中國香港舉行。場地障礙賽和盛裝舞步比賽在沙田賽馬場擴建成的主賽場進行;越野賽部分安排在雙魚河鄉村俱樂部會所和香港高爾夫球會會場內舉行。
比賽的規則:
參賽權:馬術運動是少有的幾個男女同場競技的奧林匹克運動項目之一。共有三輪比賽,每輪中參賽的選手和他的馬要表演一系列不同的動作,以檢驗騎馬者對馬的控制水平。每輪中參賽選手錶演一套動作,而裁判組根據運動員的表現給他打分。在個人比賽中,得分最高的運動員獲勝;團體比賽是根據第一輪比賽結束時每隊成績最高的三名運動員成績之和即為該隊的成績。大獎:第一輪是大獎比賽,同時也是團體的比賽。運動員所作的是規定的一套馬術動作,包括象旋轉,小步跑等。並採用不同的步伐:走,小步跑和慢跑。
大獎專項:首輪表現最好的前25名隊員進入第二輪的比賽—大獎專項,這是第一輪比賽的更短更集中的版本。而這次的前15名進入下一輪第三輪即決賽的比賽。
自由式表演:在決賽的自由式表演比賽階段,運動員不是作規定的馬術動作,而是表演一套他們自己設計的比賽舞蹈動作,和著他們自己選定的舞蹈音樂。這輪比賽可以包含第一輪的動作。
裁判:馬術一共有五名裁判,坐在圓形競技場的四周,評估運動員的表現給打出0(未出場)到10(優秀)不等的分數。有些難度較大的動作的得分是要加倍的。在給總分時裁判同時還會考慮表演的總體美學水平,包括:馬的步伐,動作和恭順程度以及運動員的騎姿等。
騎手:當裁判給騎手打分時,一條很重要的是騎手的每一個動作都做到自然不費力氣。騎手的腰部和髖部應該保持平衡,上體自然,放鬆且直立。雙手放低接近,但相互不接觸也不觸及馬。大腿和小腿連貫且向下伸直。拇指向上,而手臂和關節靠近身體。騎手只能用施壓和接觸的方法控制馬,而不許吆喝和喊叫,否則將受到很高的罰分。對馬的要求:在評判馬時,馬的態度至關重要。馬應該表現的高興和警覺,耳朵向上直立或略向後,頭部穩定,尾部輕擺。尾巴來回搖動,頭搖晃,耳朵向後附的馬則認為是處於緊張和抵抗狀態。十分重要的是,馬必須願意聽從騎手的指揮。馬應該時刻處於馬嚼子的控制之下,也就是頭部直立,頸部向上彎曲,表明處於馬嚼子的控制之中。馬怎樣完成直線和曲線運動也很重要。而且後腿應該與前腿走相同的路線。身體要直,或彎向它所走的弧線。馬所走的圓和步伐之間的轉換要圓滑,而且在轉換步伐後馬應該很快適應新的節奏。在比賽開始前騎手將有幾分鍾時間來使自己的馬適應場地。裁判的哨聲響後運動員要從標有A的地方入場進入場地的中心,在X處行禮。馬此時應該靜止,整個身體直立。
其他規則:只有在第三輪的決賽階段時間才是個因素,此時每個騎手有六分鍾的時間來表演。而5分鍾結束時會有警示鈴。如果兩個隊的比分相同,則通過比較兩隊中第三名運動員的成績來決出勝負。
圓形的競技場:競技場共60米長,20米寬,非常的平整並由沙土鋪面。有在圓周周圍有12個字母標記的位置用來作不同動作的評判位置。每5或6個比賽隊員後,比賽場地會重新平整一下,中心線重新用輪子標記。五個裁判在比賽時會坐在圓周的不同位置打分。
設備:在所有的馬類項目的比賽中,騎手都必須盛裝。馬術中,騎手都必須帶高帽子和穿燕尾服。男選手必須是白馬褲而女選手是白或淺黃褐色的的馬褲,同時著黑靴子。建議穿打獵襪子和頸部圍寬頻子。但也允許穿白襯衫和帶領帶。唯一的例外是身為軍人和警察的運動員可以穿自己的制服。要求使用英式的馬鞍,馬必須有雙重的韁繩。馬嚼子的直徑不能大於8厘米。馬刺必須是金屬的,但是馬刺的臂部必須平滑。馬的鬃毛可以梳理成辮子,但不允許其他的裝飾。
『貳』 多哈亞運會馬術如何規定比賽賽制
三日賽是一個綜合比賽項目,也叫綜合全能馬術賽
要求騎手具有豐富的盛裝舞步、越野和超越障礙經驗並對馬匹能力充分了解和掌握
三日賽騎手須經過高水平的訓練才能參加比賽
本屆亞運會三日賽分團體賽和個人賽兩項,執行國際馬術聯合會一星級比賽的規則
三日賽由3項不同的比賽內容組成,分3天連續完成,其中包括:盛裝舞步賽:選手作出一系列規定動作,最後由裁判根據馬匹對騎手的馴服性、靈活性和協調性在每個動作完成後給出分數
越野賽:跑道約長2,500米,期間設置20至25個標有號碼的障礙物
騎手與馬在規定時間內跑完跑道,跨越障礙時無差錯
場地障礙賽:三日賽最後一項,要求騎手與馬跨越10至12個障礙,每個障礙物高1.15米
記分:比賽中,出現錯誤都要被記錄為罰分,個人賽中獲罰分最少的為冠軍
團體賽中3名表現最好的選手的分數相加即為團體總分
馬匹檢疫:參賽馬匹必須經過三次健康檢查,第一次在首日的盛裝舞步賽前,第二次在第二天的越野賽之後,第三次在場地障礙賽之後
所有三次檢查都有馬術裁判和獸醫代表在場
另外,還須由獸醫對馬匹進行兩次檢查,第一次在馬匹剛抵達馬廄時,第二次在騎手完成越野賽後
排名、平分規則及有關程序盛裝舞步賽中,裁判根據騎手在比賽過程中所犯的錯誤給予相應的罰分
越野賽中,每名騎手在跨越障礙時得到的罰分將加入其超時罰分中
場地障礙賽中,每名騎手在跨越障礙時得到的罰分也將加入其超時罰分中
三日賽個人:最後的排名將由三個單項比賽的總罰分決定
罰分最少的為優勝者
如出現平分,排名將根據以下情況決定:1.越野賽最好分數
2.越野賽所用的最短時間
3.盛裝舞步賽中的最好成績
4.如還是平分,排名中名次並列
三日賽團體:根據每隊排名最高的三名選手的總分之和,獲罰分最少的隊為優勝隊
如兩個隊或兩個以上隊出現平分,根據國際馬聯規則,按各隊第三名參賽者積分排名,第三名參賽者成績最佳者為冠軍隊
如還是平分,則排名中名次並列
取消資格或淘汰:如在任何一個單項中被淘汰,則不能參加最後的排名
根據2006年國際馬聯三日賽規則,騎手可能因各種原因被取消資格或淘汰
在最後的排名中,一個隊只要有騎手參加比賽到最後就不會被淘汰
團體排名時,如一名騎手無任何理由未完成全部比賽,他將被罰1000分。
『叄』 馬術比賽的規則是什麼
參賽權
馬術運動是少有的幾個男女同場競技的奧林匹克運動項目之一。共有三輪比賽,每輪中參賽的選手和他的馬要表演一系列不同的動作,以檢驗騎馬者對馬的控制水平。每輪中參賽選手錶演一套動作,而裁判組根據運動員的表現給他打分。在個人比賽中,得分最高的運動員獲勝;團體比 賽
時是根據第一輪比賽結束時每隊成績最高的三名運動員成績之和即為該隊的成績。
三輪比賽
大獎(Grand prix)
第一輪是大獎比賽,同時也是團體的比賽。運動員所作的是規定的一套馬術動作,包括象旋轉,小步跑等。並採用不同的步伐:走,小步跑和慢跑。
大獎專項(Grand prix special)
首輪表現最好的前25名隊員進入第二輪的比賽—大獎專項,這是第一輪比賽的更短更集中的版本。而這次的前15名進入下一輪第三輪即決賽的比賽。
自由式表演
在決賽的自由式表演比賽階段,運動員不是作規定的馬術動作,而是表演一套他們自己設計的比賽舞蹈動作,和著他們自己選定的舞蹈音樂。這輪比賽可以包含第一輪的動作。
裁判
馬術一共有五名裁判,坐在圓形競技場的四周,評估運動員的表現給打出0(未出場)到10(優秀)不等的分數。有些難度較大的動作的得分是要加倍的。在給總分時裁判同時還會考慮表演的總體美學水平,包括:馬的步伐,動作和恭順程度以及運動員的騎姿等。
騎手
當裁判給騎手打分時,一條很重要的是騎手的每一個動作都做到自然不費力氣。騎手的腰部和髖部應該保持平衡,上體自然,放鬆且直立。雙手放低接近,但相互不接觸也不觸及馬。大腿和小腿連貫且向下伸直。拇指向上,而手臂和關節靠近身體。騎手只能用施壓和接觸的方法控制馬,而不許吆喝和喊叫,否則將受到很高的罰分。
對馬的要求
在評判馬時,馬的態度至關重要。馬應該表現的高興和警覺,耳朵向上直立或略向後,頭部穩定,尾部輕擺。尾巴來回搖動,頭搖晃,耳朵向後附的馬則認為是處於緊張和抵抗狀態。十分重要的是,馬必須願意聽從騎手的指揮。馬應該時刻處於馬嚼子的控制之下,也就是頭部直立,頸部向上彎曲,表明處於馬嚼子的控制之中。馬怎樣完成直線和曲線運動也很重要。而且後腿應該與前腿走相同的路線。身體要直,或彎向它所走的弧線。馬所走的圓和步伐之間的轉換要圓滑,而且在轉換步伐後馬應該很快適應新的節奏。在比賽開始前騎手將有幾分鍾時間來使自己的馬適應場地。裁判的哨聲響後運動員要從標有A的地方入場進入場地的中心,在X處行禮。馬此時應該靜止,整個身體直立。
其他規則
只有在第三輪的決賽階段時間才是個因素,此時每個騎手有六分鍾的時間來表演。而5分鍾結束時會有警示鈴。如果兩個隊的比分相同,則通過比較兩隊中第三名運動員的成績來決出勝負。
『肆』 世界級的馬術比賽都有哪些規定
★《場地障礙馬術比賽》裁判員注意事項
馬術比賽的賽事組織工作是一項較為復雜、系統的團隊工作,需要所有裁判員和各環節工作人員都同時協調配合,所以賽事服務人員都應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和專業知識。尤其是場地內的裁判員,會隨時面對各種突發事件。所以,根據以往的經驗,為了便於今後更好的舉辦場地障礙馬術比賽,特為諸位馬術愛好者和賽事志願人士整理、編寫了此「場地障礙裁判員注意事項」以供各位在場地內的業余裁判員參考實行。
一 基本規則
路線:每場障礙比賽都會給場地裁判長一張路線圖。整場比賽的具體路線和每一道障礙物的高度和寬度都會明列在路線圖上。在比賽開始前每一位場地裁判員都應該明確自己所在的位置和工作范圍,並熟知每一道障礙物的高度和寬度以及障礙間的距離。
障礙標志號:所有的障礙標志號都應該放在障礙物的右側前方。
行進方向:障礙架外側上方固定好的紅、白旗表示的是騎手前進的方向。騎手跳躍障礙的方向是:面向障礙時障礙上的標志旗為:左白右紅。(否則,騎手即為反跳。騎手一旦反跳障礙,不論是在練習場還是比賽當中,騎手馬上會被取消參賽資格。)
時間限制:國際比賽用的速度如下:
每分鍾最少350米,最多400米,在室內賽場速度可降低到每分鍾325米。
障礙物:一般情況是12道障礙物,15跳。包含一道雙重和一道三重組合障礙物,或是三道雙重組合障礙物。障礙物高度可設為業余選手0.60—1.10米;職業選手1.40—1.60米高不等。必須有兩道達到本級別最高高度的垂直障礙物。
罰分標准:碰掉一根障礙桿,罰4分。罰分最少者獲勝。碰落障礙物、拒跳、超過限定時間等等,要受處罰。競賽的勝利者是受處罰最少,通過路線最快或按比賽種類規定取得最高分數的參賽者。
比賽場必須圍起來。比賽期間當馬在場內時,所有的進、出口都必須全部關閉。
一旦比賽開始,便禁止參賽者徒步進入賽場,除非得到裁判組准許,否則取消其比賽資格。(第241.2.1條)
反方向跳越練習障礙物,取消比賽資格(第241.2.8條)。
一. 注意事項:
場地裁判員在比賽進行期間的工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基本問題:
在比賽開始以前半小時必須檢查比賽場地內的障礙設施是否完備,擺放是否正確,如:
起、終點是否到位,紅白旗是否到位,是否堅固;
障礙號的位置是否正確;
每道障礙的高度和寬度是否符合本次比賽的路線標准要求;
障礙桿的擺放是否正確,符合要求(詳情請閱讀FEI障礙規則)
在比賽前必須確認場內比賽用具是否齊備。如:
裁判長:對講機,OK牌;
起終點裁判員:紅、白信號旗;
場地裁判員:沙地拖把,備用的障礙架、障礙桿、杯托,高度測量尺;
個人後勤工作備妥。(例如,瓶裝飲用水每人一瓶)
在開賽前10分鍾,場地裁判長需再次明確每名裁判員的場地位置和管轄范圍。
4. 在比賽中,全體裁判員應嚴守場地安全原則。
1)裁判員自身的安全:
要熟悉比賽路線,不要站在影響騎手通過的位置上。避免影響比賽!
裁判員的目光、注意力要隨時跟隨著騎手。避免被撞到!
如有馬匹拒跳,騎手落馬,障礙物倒塌等情況發生,要冷靜處理。不要快速奔跑,避免驚嚇到馬匹。應沉穩且迅速的接近馬匹,保護騎手!
重新恢復障礙時,應注意周圍環境的安全,不要被場地內的馬匹或其他擺障礙的裁判員無意間誤傷。
2)騎手的安全:
對明確顯露出危險隱患的騎手(如控馬能力不夠的業余選手),場地裁判長有權阻止騎手上場比賽或終止該名選手正在進行的比賽。
如有騎手落馬,一定要上前協助騎手穩定馬匹,使騎手脫離危險。
如有騎手確實受傷,切記不要隨便搬動,移動受傷騎手的身體,以免傷者受到不必要的傷害。場地裁判員應急時通知賽事救護部門,等待醫務人員進行現場的專業急救處理。
3)馬匹的安全:
注意場地四周的每一個出入口,必須保持場地是封閉的,以免馬匹受驚後外逃受傷。
注意隨時清理沙地中的堅硬物品(大塊石子,釘子,碎磚頭等),保護馬匹的安全!
注意提醒周圍的觀眾不要做驚擾馬匹的舉動。
如發現參賽馬匹的鞍具存在明顯的危險隱患(如:鬆弛或有斷裂跡象的皮革等等)應及時提醒騎手對鞍具進行必要的調整和更換。
4)觀眾的安全:
隨時提醒觀眾注意與場地外准備參賽的馬匹保持安全距離。
隨時注意場地四周的攝影愛好者一定不要進入非安全區域進行拍攝
★國際馬聯馬場馬術規則之馬術動作標准—立定
1. 立定時馬匹應當凝神站立,專注、正直、不動。體重均勻地分布在四肢上,前、後肢成對地並齊。頸部抬起,項部高居,馬頭在垂直線稍前方,保持 '受銜' 姿勢,並且和騎手的手保持輕微、柔和的接觸,安靜地咬著口銜,隨時准備按騎手最輕微的指示立即運動。
2. 立定是靠騎手適度加強騎坐和腳的操作,使馬體重量移向後軀,驅使馬朝向騎手柔軟封閉的手上,因而在幾乎瞬間但又不突然的在預定的位置上停穩。立定必須經過一連串的半減卻而完成 (參考移型)。
『伍』 奧運馬術分為哪幾項規則分別是什麼
奧運來馬術分花樣騎術、三自日賽、障礙賽三項,具體規則如下:
1、花樣騎術
又稱盛裝舞步騎術賽。比賽時,馬和騎手要在長60米、寬20米的場地內用12分鍾的時間完成一系列規定和自選動作。以騎手完成動作的姿勢、風度、難度等技巧和藝術水平評分,得分高者名次列前。花樣騎術個人於1912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團體於1928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2、三日賽
又稱綜合全能馬術賽。騎手在3日內連續參加3項比賽,第一天花樣騎術,第二天越野賽,第三天障礙賽。以3項總分評定名次。分個人和團體兩個項目,1912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3、障礙賽
場地至少2500平方米,設置十多個高1.40 ~1.70米的障礙。運動員騎馬必須按規定的路線、順序跳越全部障礙。超過規定時間、馬匹拒跳以及運動員從馬上跌落等都要罰分。罰分是負分,最好成績為零分,罰分少者名次列前。奧運會有個人(1900年列入)和團體(1912年列入)兩個項目。
『陸』 騎馬上班走大路上犯法律嗎
騎馬上路涉嫌違法
「根據之前發布的相關法規,在市南、市北、四方、李滄四區專禁屬止養殖家禽家畜。」馬屬於大型家畜,無論是為了食用還是為了代步,都在法律禁止的范圍內。如果有特殊理由需要養馬,必須到畜牧局申請批准,並對馬做檢疫方可。
『柒』 奧運馬術比賽的規則有哪些
馬術運動是少有的幾個男女同場競技的奧林匹克運動項目之一
共有三輪比賽,每內輪中參賽的選手和他的馬要容表演一系列不同的動作,以檢驗騎馬者對馬的控制水平
每輪中參賽選手錶演一套動作,而裁判組根據運動員的表現給他打分
在個人比賽中,得分最高的運動員獲勝;團體比賽時是根據第一輪比賽結束時每隊成績最高的三名運動員成績之和即為該隊的成績
三輪比賽:1.大獎:第一輪是大獎比賽,同時也是團體的比賽
運動員所作的是規定的一套馬術動作,包括象旋轉,小步跑等
並採用不同的步伐:走,小步跑和慢跑
2.大獎專項:首輪表現最好的前25名隊員進入第二輪的比賽-大獎專項,這是第一輪比賽的更短更集中的版本
而這次的前15名進入下一輪第三輪即決賽的比賽
3.自由式表演:在決賽的自由式表演比賽階段,運動員不是作規定的馬術動作,而是表演一套他們自己設計的比賽舞蹈動作,和著他們自己選定的舞蹈音樂
這輪比賽可以包含第一輪的動作。
『捌』 殘奧會馬術比賽有什麼規則
殘奧會馬術比賽只有盛裝舞步項目,包括個人賽和團體賽,按級別進行
比賽時,馬和專騎手要在規定的屬場地內完成一系列規定和自選動作
根據騎手完成動作的姿勢、風度、難度、騎坐安穩程度,馬的步伐和行進中的姿態等技巧和藝術水平進行評分,得分高者名次列前
在正式的比賽中,盛裝舞步的選手在兩個小項的比賽中進行競爭
個人錦標賽:選手完成由國際殘疾人馬術聯合會(簡稱IPEC)規定的動作
自選動作比賽:騎手自行設計動作風格,稱為基本設計
這個設計要和IPEC規定的動作融為一體
團體賽:馬術比賽包括的團體賽,團隊由來自相同國家或地區的3或4名騎手組成
這些運動員中至少要有一人是I級或II級騎手
還有一種可選擇的比賽,稱為雙人配樂自選動作比賽,在這個項目中,一對騎手以自選動作的方式共同參加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