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英文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英文

發布時間: 2021-03-06 23:13:19

『壹』 什麼是建工行業

什麼是建築工程的行業定義:
英文名稱 : building engineering,constructional engineering
建築工程為新建、改建或擴建房屋建築物和附屬構築物設施所進行的規劃、勘察、設計和施工、竣工等各項技術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實體。
是指各種房屋、建築物的建造工程,又稱建築工作量。這部分投資額必須興工動料,通過施工活動才能實現。
建築工程,指通過對各類房屋建築及其附屬設施的建造和與其配套的線路、管道、設備的安裝活動所形成的工程實體。其中「房屋建築」指有頂蓋、樑柱、牆壁、基礎以及能夠形成內部空間,滿足人們生產、居住、學習、公共活動等需要,包括廠房、劇院、旅館、商店、學校、醫院和住宅等;「附屬設施」指與房屋建築配套的水塔、自行車棚、水池等。「線路、管道、設備的安裝」指與房屋建築及其附屬設施相配套的電氣、給排水、通信、電梯等線路、管道、設備的安裝活動。
建設工程與建築工程概念的區別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二條規定,本條例所稱建設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築工程、線路管道和設備安裝工程及裝修工程。
顯然,建築工程為建設工程的一部分,與建設工程的范圍相比,建築工程的范圍相對為窄,其專指各類房屋建築及其附屬設施和與其配套的線路、管道、設備的安裝工程,因此也被成為房屋建築工程。
故此,橋梁、水利樞紐、鐵路、港口工程以及不是與房屋建築相配套的地下隧道等工程均不屬於建築工程范疇。

『貳』 求《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規定》英文版

I General Provisions

Article 1 These Regulations are established with a view to ensuring the efficient use of the resources of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and the proper operation of the various radio communication services by strengthening radio management and maintaining the order of radio waves in the air.

Article 2 These Regulations shall apply to any radio station established and operated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y radio transmission equipment developed and manufactured therein or imported thereto, and any non-radio equipment radiating radio waves.

Article 3 In radio regulatio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arries out the principle of unified leadership and planning with managerial work divided among radio regulatory organs of different levels and responsibilities delegated to them. Its aim i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adio communication by mean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the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Article 4 The resources of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is owned by the State, which carries out the principle of planning its use in a centralized manner, exploiting it rationally, managing it scientifically and providing frequencies on a charge able basis.

Article 5 The State encourages scientific research on the resources of the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in addition to its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so as to promote advanced technologie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the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Citations or rewards shall be given to the institutions and indivials that have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and the related scientific research.

Chapter II Radio Regulatory Organs and Their Duties

Article 6 The state radio regulatory organ shall be responsible for the nationwide management of the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under the co-leadership of the State Council and the Central Military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ts essential ties shall be:

a) to formulate the principles, policies and administrative acts for radio regulation;

b) to establish rules and regulations governing radio regulation;

c) to undertake the centralized management of the radio stations and their frequencies;

d) to coordinate efforts and deal with matters relating to radio regulation;

e) to establish inter-sect oral common standards for radio regulation;

f) to arrange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radio regulation;

g) to undertake radio monitoring nationwide; and

h) to deal with foreign-related matters concerning radio regulation in a centralized manner.

Article 7 The radio regulatory organ of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shall be responsible for radio regulation in the military. Its essential ties shall be:

a) to participate in formulating and implement the principles, policies, acts, and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state, governing radio regulation, and formulate the rules applicable to the military;

b) to examine and approv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ilitary radio stations and issue licenses to the military radio stations;

c) to plan, assign and manage radio frequencies used for the military;

d) to approve the development, manufacture and sale of military radio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and also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concerning the radio regulation of the radio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to be purchased or imported by the military;

e) to arrange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radio regulation in the military, and establish technical standards of military radio regulation;

f) to exercise supervision and carry out inspections of matters relating to radio regulation in the military; and

g) to participate in dealing with matters concerning the military civilian relations in the field of radio regulation.

Article 8 The radio regulatory organs of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municipalities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prefectural cities are responsible, under the co-leadership of the next higher radio regulatory organ and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the same level, for radio regulation other than that in the military in the areas which come within their respective jurisdiction. Their essential ties shall be:

a) to implement the principles, policies, acts, and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state, governing radio regulation;

b) to formulate specific rules and regulations on radio regulation applicable to the localities concerned;

c) to coordinate efforts and deal with matters relating to radio regulation within their respective administrative areas;

d) to examine and approve, under their respective terms of reference, the sites of the radio stations to be built and their distribution as a whole, assign frequencies and call signs, and issue licenses to radio stations; and

e) to undertake radio monitoring within their respective administrative areas.

Article 9 The radio regulatory organs of the appropriate ministries and commissions under the State Council shall be responsible for radio regulation in the sectors concerned. Their essential ties shall be:

a) to implement the principles, policies, acts, and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state, governing radio regulation;

b) to formulate specific rules and regulations applicable to the sector concerned;

c) to examine and approve, under the powers stipulated by the State Council and as the mandatary of the state radio regulatory organ, the sites of the radio stations to be built in the sector concerned and their distribution as a whole, assign frequencies and call signs, and issue licenses to radio stations; and

d) to perform any other ties mandated by the state radio regulatory organ.

Article 10 The National Radio Monitoring Centre with its radio monitoring stations of different levels, the National Radio Spectrum Management Centre and the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Radio Spectrum Management shall conct radio monitoring, technical examination,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respectively.

Chapter III Establishment and Operation of Radio Stations

Article 11 Any institution or indivial that intends to establish and operate a radio station shall submit a written application and undergo th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proceres to obtain a radio station license.

Article 12 Any radio station intended to be established and operated shall satisfy the following requirements:

a) its radio equipment shall meet the related national technical standards;

b) its operators shall have a good knowledge of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governing radio regula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qualification for operation;

c) its radio network has an economical and rational design, if necessary, and a safe and reliable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d) the institution or indivial that intends to establish the radio station has established appropriate management measures.

Article 13 The applications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operation of the following radio stations shall be submitted to the appropriate radio regulatory organ for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is Article:

a) Any radio station whose communication range or service area covers two and more provinces or goes beyond the national boundaries, or which is established and operated by a ministry or commission (including any of its Beijing-based directly affiliated departments), or which is established and operated for a special purpose shall be subject to th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of the state radio regulatory organ.

b) Any radio station whose communication range or service area covers several prefectures within the territory of a province or an autonomous region, or which is established and operated by a provincial or autonomous regional department (including any of its provincial-capital-based directly affiliated departments) shall be subject to th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of the radio regulatory organ of the province or autonomous region concerned.

Any radio station whose communication range or service area is within the territory of a municipality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hall be subject to th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of the radio regulatory organ of the municipality concerned.

c) Any radio station whose communication range or service area is within the territory of a prefectural city shall be subject to th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of the radio regulatory organ of the city concerned.

The fixed radio stations to be establish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eceding provisions shall, in addition, obtain the prior agreement of the next higher sect oral authority.

『叄』 施工單位三大管理體系是什麼

1、質量管理體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QMS)是指確定質量方針、目標和職責,並通過質量體系中的質量策劃、控制、保證和改進來使其實現的全部活動,EMBA、MBA等主流商管教育均對質量管理及其實施方法有所介紹。

2、環境管理體系(EMS,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根據ISO14001的3.5定義:環境管理體系是一個組織內全面管理體系的組成部分,它包括為制定、實施、實現、評審和保持環境方針所需的組織機構、規劃活動、機構職責、慣例、程序、過程和資源。還包括組織的環境方針、目標和指標等管理方面的內容。

3、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Occupation Health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英文簡寫為「OHSMS」)是20世紀80年代後期在國際上興起的現代安全生產管理模式,它與ISO9000和ISO14000等標准體系一並被稱為「後工業化時代的管理方法」。

二〇〇〇年一月三十日由國務院發布施行的《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對施工單位的質量責任和義務的規定如下:

第二十五條

施工單位應當依法取得相應等級的資質證書,並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承攬工程。

禁止施工單位超越本單位資質等級許可的業務范圍或者以其他施工單位的名義承攬工程。禁止施工單位允許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以本單位的名義承攬工程。

施工單位不得轉包或者違法分包工程。

第二十六條

施工單位對建設工程的施工質量負責。

施工單位應當建立質量責任制,確定工程項目的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和施工管理負責人。

(3)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英文擴展閱讀

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發現設計文件和圖紙有差錯的,應當及時提出意見和建議。

第二十九條∶施工單位必須按照工程設計要求、施工技術標准和合同約定,對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設備和商品混凝土進行檢驗,檢驗應當有書面記錄和專人簽字;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第三十條∶施工單位必須建立、健全施工質量的檢驗制度,嚴格工序管理,作好隱蔽工程的質量檢查和記錄。隱蔽工程在隱蔽前,施工單位應當通知建設單位和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

第三十一條∶施工人員對涉及結構安全的試塊、試件以及有關材料,應當在建設單位或者工程監理單位監督下現場取樣,並送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質量檢測單位進行檢測。

第三十二條∶施工單位對施工中出現質量問題的建設工程或者竣工驗收不合格的建設工程,應當負責返修。

『肆』 求各種法律名稱,至少100種,O(∩_∩)O謝謝

網路知道
6666元現金免費拿!
各種各樣的法律名字
各種各樣的法律名字
求各種法律名稱,至少100種,O(∩_∩)O謝謝
我來答有獎勵
fzlzzhy555
LV.9 2017-09-21聊聊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實施條例
·工傷保險條例
·人事爭議處理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信訪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於對如何理解《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二條規定的請示的答復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於地方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是否可以作為行政訴訟被告問題的答復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保險機構不正當競爭行為是否有權查處的答復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房屋登記行政案件中發現涉嫌刑事犯罪問題應如何處理的答復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於徵收中央直屬發電廠的水力發電用水和火力發電貫流式冷卻用水水資源費問題的答復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安交警部門能否以交通違章行為未處理為由不予核發機動車檢驗合格標志問題的答復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審查頒發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是否以環保評價許可為前置條件問題的答復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判決駁回原告訴訟請求行政案件執行問題的答復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能否對建築領域轉包行為進行處罰及法律適用問題的答復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於離退休人員與現工作單位之間是否構成勞動關系以及工作時間內受傷是否適用《工傷保險條例》問題的答復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於職工外出學習休息期間受到他人傷害應否認定為工傷問題的答復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於勞動行政部門在工傷認定程序中是否具有勞動關系確認權請示的答復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於《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四條理解和適用問題請示的答復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於車輛掛靠其他單位經營車輛實際所有人聘用的司機工作中傷亡能否認定為工傷問題的答復
·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准則
·稅務稽查工作規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
·煙草專賣行政處罰程序規定
·外商投資合夥企業登記管理規定
·糧油倉儲管理辦法
·氣象災害防禦條例
·關於境內企業承接服務外包業務信息保護的若干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行政許可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中國共產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准則(試行)
·行政學院工作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島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
·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管理規定
·商標代理管理辦法
·港口經營管理規定
·國土資源行政復議規定
·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
·★老舊運輸船舶管理規定
·司法鑒定收費管理辦法
·政府參事工作條例
·保險公司管理規定
·保安服務管理條例
·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
·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
·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
·律師和律師事務所執業證書管理辦法
·鄉鎮綜合文化站管理辦法
·取得內地法律職業資格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在內地從事律師職業管理辦法
·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律師事務所與內地律師事務所聯營管理辦法
·全民健身條例
·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
·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水路運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人間傳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種保藏機構管理辦法
·社會保險業務檔案管理規定(試行)
·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規定
·限期治理管理辦法
·特種設備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規定
·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
·關於實行黨政領導幹部問責的暫行規定
·特種設備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規定
·公務員申訴規定(試行)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信息系統使用規定
·土地調查條例實施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
·互聯網醫療保健信息服務管理辦法
·生產安全事故信息報告和處置辦法
·公安消防部隊執勤戰斗條令
·道路貨物運輸及站場管理規定
·基礎測繪條例
·醫療器械廣告審查辦法
·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路運輸服務業管理規定
·建設工程消防監督管理規定
·消防監督檢查規定
·火災事故調查規定
·統計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
·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考務工作規定
·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辦法
·民用機場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訴訟費用交納辦法
·律師事務所收費程序規則
·民事案件案由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補充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補充規定(二)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補充規定(三)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補充規定(四)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專利、商標等授權確權類知識產權行政案件審理分工的規定》的通知
·一審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適刑事判決書樣式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調整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標準的通知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標准
·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處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試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陪審員參加審判活動若干問題的規定
·人民法院審判人員違法審判責任追究辦法(試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合議庭職責的若干規定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仲裁規則
·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示範章程
·律師事務所名稱管理辦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接受新聞媒體輿論監督的若干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司法公開的六項規定
·人民檢察院檢察建議工作規定(試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級別管轄異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委託評估、拍賣和變賣工作的若干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依法保護行政訴訟當事人訴權的意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裁判文書引用法律、法規等規范性法律文件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建立健全訴訟與非訴訟相銜接的矛盾糾紛解決機制的若干意見
·關於加強和規范監外執行工作的意見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受理審查民事申請再審案件的若干意見》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執行工作中如何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等問題的批復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認可台灣地區有關法院民事判決的補充規定
·人民檢察院舉報工作規定
·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網上仲裁規則(2009)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全國法院被執行人信息查詢平台信息異議處理的若干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涉港澳民商事案件司法文書送達問題若干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五個嚴禁」的規定》和《關於違反「五個嚴禁」規定的處理辦法》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司法便民工作的若干意見
·監察機關審理政紀案件的暫行辦法
·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
·人民調解委員會組織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
·勞動教養試行辦法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關於公證機關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執行有關問題的聯合通知
·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辦案規則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調整司法解釋等文件中引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條文序號的決定
·最高人民法院予以廢止的2000年底以前發布的有關司法解釋目錄(第五批)
·最高人民法院予以廢止的2000年底以前發布的有關司法解釋目錄(第六批)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廢止2007年底以前發布的有關司法解釋(第七批)的決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停止執行死刑程序有關問題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當事人對具有強制執行效力的公證債權文書的內容有爭議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問題的批復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有關舉證時限規定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審判監督程序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執行程序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印發《一審行政判決書樣式(試行)》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印發《民事、行政抗訴案件調卷函樣式》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印發《行政訴訟證據文書樣式(試行)》的通知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值庭規則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訴訟收費監督管理的規定
·人民法院監察工作條例
·最高人民法院辦公廳關於規范司法解釋施行日期有關問題的通知
·人民檢察院勞教檢察辦法
·人民檢察院看守所檢察辦法
·人民檢察院監獄檢察辦法
·人民檢察院監外執行檢察辦法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實行人民監督員制度的規定(試行)
·人民檢察院信訪工作規定
·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解釋工作規定
·人民法院獎勵暫行規定
·律師事務所管理辦法
·律師執業管理辦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相互認可和執行當事人協議管轄的民商事案件判決的安排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內務條令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執法行為規范(試行)
·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組織條例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關於充分保障律師依法履行辯護職責確保死刑案件辦理質量的若干規定
·[江蘇省]關於刑事案件證據若干問題的意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涉台民事訴訟文書送達的若干規定
·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和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商事案件標准
·看守所留所執行刑罰罪犯管理辦法
·檢察人員執法過錯責任追究條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撤訴若干問題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案件管轄若干問題的規定
·關於內地與澳門特別行政區相互認可和執行仲裁裁決的安排
·關於依法嚴肅查處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和暴力抗拒法院執行犯罪行為有關問題的通知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江蘇省人民檢察院、江蘇省公安廳《關於辦理輕傷害案件的暫行規定》
·公安部關於印發《公安機關辦理傷害案件規定》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人民調解協議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務督察工作暫行規定
·關於民事訴訟法律援助工作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英文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英文版)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鐵路運輸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關於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若干意見
·病歷書寫基本規范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
·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指導規則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外國企業或者個人在中國境內設立合夥企業管理辦法
·廣播電台電視台播放錄音製品支付報酬暫行辦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公司強制清算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
·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試行辦法
·對外承包工程資格管理辦法
·保險公司管理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城鎮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中國銀行業櫃面服務規范
·關於外國投資者並購境內企業的規定
·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操作規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
·工傷認定辦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物業服務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馳名商標認定工作細則
·彩票管理條例
·馳名商標認定工作細則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馳名商標保護的民事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金融企業國有資產轉讓管理辦法
·境外投資管理辦法
·預防接種異常反應鑒定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事故調查處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
·工程建設項目招標范圍和規模標准規定
·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
·城市商品房預售管理辦法
·城市房屋拆遷估價指導意見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管理辦法
·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無正本提單交付貨物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票據管理實施辦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企業債券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保險公司管理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
·拍賣管理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禁止進口限制進口技術管理辦法
·技術進出口合同登記管理辦法
·股權出資登記管理辦法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
·個人存款賬戶實名制規定
·金融機構撤銷條例
·國內船舶管理業規定
·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處理涉及汶川地震相關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意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國有資產法
·外商投資礦產勘查企業管理辦法
·江蘇省道路交通安全條例
·收費公路權益轉讓辦法
·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
·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債權人對人員下落不明或者財產狀況不清的債務人申請破產清算案件如何處理的批復
·道路旅客運輸班線經營權招標投標辦法
·國務院關於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
·郵政普遍服務監督管理辦法
·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事業單位人事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商業助學貸款管理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
·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准則
·房屋登記簿管理試行辦法
·救災捐贈管理辦法
·這無疑是在現今嚴峻

『伍』 幫我收集一下中國法律英語翻譯的一些知識!

法律英語翻譯技巧

「開場白」、「結束語」以及「規定與罰則」是每一部法律法規必不可少的內容,掌握了這三個部分的翻譯,法律法規翻譯會變的簡單、容易的多。

一、「開場白」

下面便是一部典型的地方法規的卷首語:

第一條為加強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創造和維護整潔、優美的市容環境,保障人民身體健康,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摘自天津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

開場白一般有四個雷打不動的組成部分。即「為了」、「根據」、「結合」、「制定」。根據英語行文特點,應該先翻譯「制定」,These Regulations are enacted(formulated),一般formulate用的多些,從英語詞義分析,enact似乎更加准確些。有學者主張把enact與 formulate一起用上。准確是准確了,但是畢竟顯得有點兒累贅。下面是譯文:

Article 1These Regulations are enacted in accordance with pertinent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in light of the concrete conditions of this Municipality,with the purpose of strengthen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cityscape and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creating and maintaining aclean,beautiful cityscape and environment,protecting people's health,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of society.還有三處小地方需要說明一下。

1.條例也可以用單數。

2.「條例」與「本市」大寫的目的是為了醒目、突出,並與本條例中提到的另外一些條例加以區別。

3.With the purpose of或者with the aim to後邊都應該用動詞+ing的形式。

在開場白中,往往還有一些關鍵名詞的解釋,實施本法的范圍以及負責單位的任命等項內容。現分別說明如下:

關鍵名詞解釋:

第三條本條例所稱的勞動和社會保障(以下簡稱勞動保障)監察,是指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依法對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就業服務機構、醫療服務機構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行為依法進行處理的行政執法活動。(摘自《天津市勞動和社會保障監察條例》)

Article 3The labour and social security(hereinafter abbreviated as labour security)supervision mentioned in this Regulation refers to the activities of th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for labour security,in supervising and checking,according to law,employing units and labourers,employment intermediary agencies,and medical facilities of their observation of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n labour security and,in handling,according to law,acts breach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on labour security.實施本法范圍:

第二條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建設工程的新建、擴建、改建等有關活動,以及對建設工程質量實施監督管理的,必須遵守本規定。(摘自《天津市建設工程質量管理規定》)

Article 2These Regulations apply to the newly-built,expanded and renovated construction projects carried out in this Municipality and the quality control thereof.負責單位:

第六條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開發區管委會)是天津市人民政府(以下簡稱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代表市人民政府對開發區實行統一管理。(摘自《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條例》)

Article 6The Administrative Committee of the Tianjin Economic―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rea(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EDAAC)is delegated by the Tianjin Municipal People's Government(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Municipal People's Government),and shall exercise auniform administration of TEDA on behalf of the Municipal People's Government.既然在中文法律文書行文中,開場白的上述內容是必不可少的,翻譯起來,也有一些比較固定的譯法,不妨一記。「所稱」…「是指」,有幾種常見的譯法。

一是如上面的譯文所示「mentioned…refers to」,也可以翻譯成「be referred…shall be」;

「必須遵守本規定」或者「適用本規定」,可以一律翻譯成「apply to」,不要把前者翻譯成「must abide by」…

二、「結束語」

結束語首先要說,本條例從何時起生效,有的時候還要說明以前制定的某某條例同時廢止。請看上述有關市容條例的結束語以及譯文:

第五十九條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98年2月25目天津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十次會議通過的《天津市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同時廢止。

Article.59 These Regulations shall become effective as from the date of promulgation.The Regulations of Tianjin Municipality on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that was adopted at the 40th Session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Twelfth Tianjin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on February 25,1998 shall be abrogated simultaneously.「生效」譯法不一而足。經常選用的有:take effect,come into effect,become effective等等。如果原文是從某日起實施,要用as of這個片語,比如從2003年12月20日起實施,要說These Regulations shall take effect as of December 20,2003,而不要說成as from December 20,2003.「同時廢止」則比較簡單,譯成be abrogated simultaneously即可。

『陸』 建築工程的專業描述

建築工程的專業描述如下:
英文名稱 : building engineering,constructional engineering
建築工程為新建、改建或擴建房屋建築物和附屬構築物設施所進行的規劃、勘察、設計和施工、竣工等各項技術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實體。
建築工程 是指各種房屋、建築物的建造工程,又稱建築工作量。這部分投資額必須興工動料,通過施工活動才能實現。
包括廠房、劇院、旅館、商店、學校、醫院和住宅等;「附屬設施」指與房屋建築配套的水塔、自行車棚、水池等。「線路、管道、設備的安裝」指與房屋建築及其附屬設施相配套的電氣、給排水、通信、電梯等線路、管道、設備的安裝活動。
建設工程與建築工程概念的區別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二條規定,本條例所稱建設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築工程、線路管道和設備安裝工程及裝修工程。 顯然,建築工程為建設工程的一部分,與建設工程的范圍相比,建築工程的范圍相對為窄,其專指各類房屋建築及其附屬設施和與其配套的線路、管道、設備的安裝工程,因此也被成為房屋建築工程。
故此,橋梁、水利樞紐、鐵路、港口工程以及不是與房屋建築相配套的地下隧道等工程均不屬於建築工程范疇。

『柒』 求工程建設標准強制性條文房屋建築部分2013版

工程建設標准強制性條文房屋建築工程有GB。行業標准和地方標準的封面還應包括標准備案號。內
第九條標准編容號由標准代號,標准代號後應加「/T」表示,某項無強制性條文的國家標准編號採用「GB/T 50×××-20××」表示。
第十條標准名稱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標准名稱應簡練明確地反映標準的主題內容;
二、標准名稱宜由標準的對象、用途和特徵名三部分組成;
例如。例如:某項有強制性條文的國家標准編號採用「GB 50×××-20××」表示、發布機構等要素、發布日期、實施日期:鋼結構設計規范
(對象) (用途)(特徵名)
三、標准應根據其特點和性質,採用「標准」、分類符號、標准編號、發布標準的順序號、發布標準的年號組成。同一類或同一領域標準的代號應統一、JBJ版本、標准名稱、英文譯名。GB/T、JGJ/T後面不帶「T」的標准、規范都不含准強制性條文。
工程建設標准編寫規定
第二節前引部分
第八條標准封面應包括標准類別、檢索代號。當標准中無強制性條文時

『捌』 建築工程施工質量標准與強制性標准條文

就是這兩個標准啦,你看看吧!內容都挺詳細的!

標准編號:GB/T 50375-2006
標准名稱:建築工程施工質量評價標准
標准狀態:現行
英文標題:Evaluating standard for excellent quality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實施日期:2006-11-1
頒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內容簡介:本標准適用於建築工程在工程質量合格後的施工質量驗收優良評價。工程創優活動應在優良評價的基礎上進行。
出處: http://www.csres.com/detail/122430.html
下載:http://www.csres.com/upload/qy/nn/GBT50375-20061.pdf

標准編號:GB 50300-2001
標准名稱: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准
標准狀態:現行
英文標題:Unified 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al quality acceptance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替代情況:GBJ 300-1988
實施日期:2002-1-1
頒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內容簡介:本標准適用於建築工程施工質量的驗收,並作為建築工程各專業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編制的統一準則。
出處: http://www.csres.com/detail/70986.html
下載:http://www.csres.com/upload/qy/in/GB50300-2001.PDF

熱點內容
法律規定責任 發布:2025-09-12 22:50:14 瀏覽:885
合同法經典案例分析 發布:2025-09-12 22:49:08 瀏覽:10
二手房協議合同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2 22:48:28 瀏覽:386
民法三劍客 發布:2025-09-12 22:43:23 瀏覽:195
什麼是司法責任制 發布:2025-09-12 22:28:50 瀏覽:402
找工作出示假學歷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9-12 22:11:00 瀏覽:522
依法治國的有力保證 發布:2025-09-12 22:04:50 瀏覽:61
福建省法院管轄 發布:2025-09-12 22:04:42 瀏覽:651
丁勝律師 發布:2025-09-12 21:56:07 瀏覽:262
中國農村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12 21:55:24 瀏覽: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