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外國來華條例

外國來華條例

發布時間: 2021-03-08 23:47:36

A.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條例的介紹

《中華人民抄共和國外國人襲入境出境管理條例》,經國務院第15次常務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37號公布,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條例》分總則、簽證的類別和簽發、停留居留管理、調查和遣返、附則5章39條,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實施細則》予以廢止。

B. 《外國記者在華采訪的有關條例》的內容

從中國放開外國記者采訪說起2007-01-29 10:18從今年1月1日開始,《北京奧運會及其籌備期間外國記者在華采訪規定》正式生效,外國記者在華采訪將不再需要向中國政府提出專門申請,只要徵得采訪對象的同意即可。這意味著,實行了半個多世紀的外國記者采訪限制已經取消。

雖然這只是個過渡性規定,直接緣起是方便外國記者在奧運會及其籌備期間在華采訪,但正如宣布這一消息的國務院新聞辦主任蔡武博士所說,「如果新規定被證明對中國的發展有利,對中國和國際社會的溝通有幫助,那就沒有必要改變。」因此,筆者認為,與其說是奧運會給外國記者帶來了福音,勿寧說中國政府有意以此為契機,加大新聞開放的力度,從而展示出更加成熟自信的胸懷和氣度。

沿用多年的外國記者采訪制度,形成的原因很多,比如國家安全方面的,但客觀地說,主要還是源於不自信,怕自己的「陰暗面」暴露給別人。記得改革開放之初,別說外國記者,就是誰家有親戚歸國探親,單位領導都要親自安排,東拼西湊地布置一個臨時性的「豪華家庭」,其自卑和羞怯的心態,不難想像。

如今,經過近三十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已經取得了令國際社會普遍稱贊的成就。中國的發展成為二十一世紀上半葉最令世人關注的大事。1月5日,法國總統希拉克在向各國駐法使節發表的新年賀詞中,四次提到中國。這雖然只是一件小事,但中國在世界上的分量可見一斑。

隨著國家的整體進步,中國已沒有什麼羞於示人的東西。不盡如人意的「陰暗面」當然也有,但這些「陰暗面」除了作為繼續努力的動力之外,並不足以讓人蒙羞。事實上,哪個國家沒有自己的「陰暗面」呢?然而,正如古人所說:「知恥近乎勇」,不管是一個人,還是一個國家,敢於自揭「家醜」並讓人「揭醜」,既是自信大度的表現,也是敢於面對缺點和問題的結果。前一點是趨於成熟的標志,後一點則是走向進步的前提。

筆者注意到,剛剛實行的這個規定還只是暫行性的,未來如何發展還有待觀察試行的效果。現在的問題是,長期以來,外媒與中國政府之間缺乏良性互動。作為「外記」來說,其報道中國時缺乏歷史的眼光,不是從動態和發展角度,而是一味地從自己的政治立場、價值觀和新聞理念出發,對中國的報道常有主觀、片面、極端甚至歪曲的情況發生;另一方面,作為中國政府來說,對於「外記」們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堵」的工作做得多,「疏」的工作做得少,二者之間形成了隔閡和誤解。

不過,由於中國社會的全面發展和進步,外媒對中國的報道還是朝著積極、正面的趨勢發展的。我們希望,「外記」們應當以充滿善意、富於理性、更加積極正面的眼光報道中國;對於存在的問題,也應從建設性的角度提出批評或建議。蔡武主任明言把外媒看作是「建設性合作夥伴」,中國政府的誠意是顯而易見的。接下來,就要看「外記」們的表現了。

如果「外記」能和中國政府之間形成良性互動,那麼新規定可能將被固定下來。如此,不僅方便「外記」們的工作,而且對於提高中國社會文明進步的水平,都是一大積極因素。(作者為國際問題研究學者)

C. 外國人怎麼可以合法在中國居住

外國人在中國取得居留證證件就可以合法在中國居住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

第三十條 外國人所持簽證註明入境後需要辦理居留證件的,應當自入境之日起三十日內,向擬居留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申請辦理外國人居留證件。

申請辦理外國人居留證件,應當提交本人的護照或者其他國際旅行證件,以及申請事由的相關材料,並留存指紋等人體生物識別信息。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應當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十五日內進行審查並作出審查決定,根據居留事由簽發相應類別和期限的外國人居留證件。

外國人工作類居留證件的有效期最短為九十日,最長為五年;非工作類居留證件的有效期最短為一百八十日,最長為五年。

《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審批管理辦法》

第四條獲得在中國永久居留資格的外國人,憑有效護照和《外國人永久居留證》出入中國國境。

(3)外國來華條例擴展閱讀:

外國人取得中國永久居留證的條件:

《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審批管理辦法》

第六條申請在中國永久居留的外國人應當遵守中國法律,身體健康,無犯罪記錄,並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一)在中國直接投資、連續3年投資情況穩定且納稅記錄良好的;

(二)在中國擔任副總經理、副廠長等職務以上或者具有副教授、副研究員等副高級職稱以上以及享受同等待遇,已連續任職滿4年、4年內在中國居留累計不少於3年且納稅記錄良好的;

(三)對中國有重大、突出貢獻以及國家特別需要的;

(四)本款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所指人員的配偶及其未滿18周歲的未婚子女;

(五)中國公民或者在中國獲得永久居留資格的外國人的配偶,婚姻關系存續滿5年、已在中國連續居留滿5年、每年在中國居留不少於9個月且有穩定生活保障和住所的;

(六)未滿18周歲未婚子女投靠父母的;

(七)在境外無直系親屬,投靠境內直系親屬,且年滿60周歲、已在中國連續居留滿5年、每年在中國居留不少於9個月並有穩定生活保障和住所的。

本條所指年限均指申請之日前連續的年限。

第七條本辦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一項所指的外國人,其在中國投資實際繳付的注冊資本金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一)在國家頒布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鼓勵類產業投資合計50萬美元以上;

(二)在中國西部地區和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投資合計50萬美元以上;

(三)在中國中部地區投資合計100萬美元以上;

(四)在中國投資合計200萬美元以上。

第八條本辦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二項所指的外國人,其任職單位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一)國務院各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所屬的機構;

(二)重點高等學校;

(三)執行國家重點工程項目或者重大科研項目的企業、事業單位;

(四)高新技術企業、鼓勵類外商投資企業、外商投資先進技術企業或者外商投資產品出口企業。

D. 法規定的外國人來華入境方式有哪些

中國簽證分外交簽證、禮遇簽證、公務簽證和普通簽證。其中,普通簽證分為以下類別:

簽證種類 申請人范圍
C執行乘務、航空、航運任務的國際列車乘務員、國際航空器機組人員、國際航行船舶的船員及船員隨行家屬和從事國際道路運輸的汽車駕駛員
D入境永久居留的人員F 入境從事交流、訪問、考察等活動的人員
G 經中國過境的人員J1外國常駐(居留超過180日)中國新聞機構的外國常駐記者
J2入境進行短期(停留不超過180日)采訪報道的外國記者
L 入境旅遊人員M 入境進行商業貿易活動的人員
Q1因家庭團聚申請赴中國居留的中國公民的家庭成員(配偶、父母、子女、子女的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以及配偶的父母)和具有中國永久居留資格的外國人的家庭成員(配偶、父母、子女、子女的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以及配偶的父母),以及因寄養等原因申請入境居留的人員
Q2入境短期(不超過180日)探親的居住在中國境內的中國公民的親屬和具有中國永久居留資格的外國人的親屬
我們學校的學習簽證中文課程是擁有正規的許可的,我們將發送邀請函和錄取通知書給外籍人士辦理簽證的時候進行提交。

E.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條例的文件全文

1.條例草案審查的考慮。
一是處理好條例與出境入境管理法的關系。作為出境入境管理法的配套行政法規,條例對於出境入境管理法已經作了明確規定的內容,不再重復規定;對於出境入境管理法設立的相關制度措施需要進一步明確、細化的,作了具體規定。
二是處理好維護國家安全與便利外國人入境出境的關系。條例在規范普通簽證簽發管理和外國人停留居留管理時,既考慮維護國家安全的需要,加強相關審核措施,使不該進的人進不來,需要管的人管得住,又要為正常人員往來提供必要的便利。
三是突出重點,兼顧一般。出境入境管理法已經對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作了比較全面的規范,條例重點對普通簽證的類別和簽發作了規定,對外國人停留居留管理作了進一步細化。
2.普通簽證類別的調整。
實施細則根據外國人申請入境的事由,將普通簽證分為D字、Z字、X字、F字、L字、G字、C字、J字8類,分別對應定居、工作、學習、訪問、旅遊、過境、乘務、記者等事由。其中,F字簽證和L字簽證涵蓋多種入境事由,例如,同樣持L字簽證的人員,既可能是旅遊,也可能是探親,還可能是處理私人事務,簽證類別與入境事由的對應性不強,不利於外國人入境後的服務和管理。為了使簽證類別能夠准確反映外國人入境事由,實現外國人入境後的精細化管理,條例在保留現行簽證分類基本不變的基礎上,重點對現行F字簽證、L字簽證作了拆分,並新增加了R字簽證,普通簽證類別由目前的8類調整為12類。
3.關於設立R字簽證的考慮。
答:為了更好地吸引海外優秀人才來華,以適應我國引智引資的需要,出境入境管理法將「人才引進」規定為普通簽證的申請事由。條例根據出境入境管理法的規定,在普通簽證類別中增加了R字(人才)簽證,發給國家需要的外國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專門人才。今後,凡是符合中國政府有關主管部門確定的外國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專門人才的引進條件和要求的外國人,可以申請R字(人才)簽證,並按照規定享受相應的入境出境便利。
4.海外華人入境。
針對海外華人的特點,專門設立了Q字簽證,主要發給申請入境探親的海外華人,以便駐外使領館對申請Q字簽證的海外華人簽發有效期、停留期較長的簽證,為其回國探親提供便利。同時,條例還專門設立了團聚類居留證件,主要發給因家庭團聚需要在中國境內居留的海外華人。
5.金融、教育、醫療、電信等單位在辦理業務時需要核實外國人身份信息的考慮
為開展相關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有利於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在法律規定的框架內,發揮出入境管理的社會服務功能。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對於社會單位的核實申請,應當出具國籍等身份情況是否屬實的核實意見,不提供具體的外國人個人信息,做到規范信息核實行為,保障外國人的合法權益。

F.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條例的條例解答

1.條例草案審查的考慮。
一是處理好條例與出境入境管理法的關系。作為出境入境管理法的配套行政法規,條例對於出境入境管理法已經作了明確規定的內容,不再重復規定;對於出境入境管理法設立的相關制度措施需要進一步明確、細化的,作了具體規定。
二是處理好維護國家安全與便利外國人入境出境的關系。條例在規范普通簽證簽發管理和外國人停留居留管理時,既考慮維護國家安全的需要,加強相關審核措施,使不該進的人進不來,需要管的人管得住,又要為正常人員往來提供必要的便利。
三是突出重點,兼顧一般。出境入境管理法已經對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作了比較全面的規范,條例重點對普通簽證的類別和簽發作了規定,對外國人停留居留管理作了進一步細化。
2.普通簽證類別的調整。
實施細則根據外國人申請入境的事由,將普通簽證分為D字、Z字、X字、F字、L字、G字、C字、J字8類,分別對應定居、工作、學習、訪問、旅遊、過境、乘務、記者等事由。其中,F字簽證和L字簽證涵蓋多種入境事由,例如,同樣持L字簽證的人員,既可能是旅遊,也可能是探親,還可能是處理私人事務,簽證類別與入境事由的對應性不強,不利於外國人入境後的服務和管理。為了使簽證類別能夠准確反映外國人入境事由,實現外國人入境後的精細化管理,條例在保留現行簽證分類基本不變的基礎上,重點對現行F字簽證、L字簽證作了拆分,並新增加了R字簽證,普通簽證類別由目前的8類調整為12類。
3.關於設立R字簽證的考慮。
答:為了更好地吸引海外優秀人才來華,以適應我國引智引資的需要,出境入境管理法將「人才引進」規定為普通簽證的申請事由。條例根據出境入境管理法的規定,在普通簽證類別中增加了R字(人才)簽證,發給國家需要的外國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專門人才。今後,凡是符合中國政府有關主管部門確定的外國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專門人才的引進條件和要求的外國人,可以申請R字(人才)簽證,並按照規定享受相應的入境出境便利。
4.海外華人入境。
針對海外華人的特點,專門設立了Q字簽證,主要發給申請入境探親的海外華人,以便駐外使領館對申請Q字簽證的海外華人簽發有效期、停留期較長的簽證,為其回國探親提供便利。同時,條例還專門設立了團聚類居留證件,主要發給因家庭團聚需要在中國境內居留的海外華人。
5.金融、教育、醫療、電信等單位在辦理業務時需要核實外國人身份信息的考慮
為開展相關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有利於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在法律規定的框架內,發揮出入境管理的社會服務功能。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對於社會單位的核實申請,應當出具國籍等身份情況是否屬實的核實意見,不提供具體的外國人個人信息,做到規范信息核實行為,保障外國人的合法權益。

G. 外籍人員在華工作所適用的法律法規

1、基於勞動關系,在中國,只要是和中國企業訂立勞動合同,外籍人和國人版享受的權利義務一致,具體權參見《勞動合同法》。
2、除了工作以外,當然也受我國民法刑法等法律法規的約束。
3、社會保險等福利,這看你們當地具體的執行細則,一般來說也是要和國人一樣的。
4、納稅,向中國政府納的稅和國人一樣,至於他是不是要向本國納稅,就要看他自己國家的法律規定了,這部分應該不需要單位代扣代繳,呵呵。
5、如果在上海,對於在華工作的外籍人士,還有購房的限制,必須在華工作一段時間一上才能購買,具體的文件名稱不記得了,你網上可以搜索一下。
6、另外就是外匯方面的管制了,這方面也該也不難搜索到。
暫時就想到這么多,希望能給你解惑。

H. 中國關於外籍人員在華工作務工規定

根據《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管理規定》第八條規定在中國就業的外國人應持職業簽證入境(有互免簽證協議的,按協議辦理),入境後取得《外國人就業證》(以下簡稱就業證)和外國人居留證件,方可在中國境內就業。

未取得居留證件的外國人(即持F、L、C、G字簽證者)、在中國留學、實習的外國人及持職業簽證外國人的隨行家屬不得在中國就業。特殊情況,應由用人單位按本規定規定的審批程序申領許可證書,被聘用的外國人憑許可證書到公安機關改變身份,辦理就業證、居留證後方可就業。

外國駐中國使、領館和聯合國系統、其他國際組織駐中國代表機構人員的配偶在中國就業,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關於外國駐中國使領館和聯合國系統組織駐中國代表機構人員的配偶在中國任職的規定》執行,並按本條第二款規定的審批程序辦理有關手續。

第十三條規定中央級用人單位、無行業主管部門的用人單位聘用外國人,可直接到勞動行政部門發證機關提出申請和辦理就業許可手續。

外商投資企業聘僱外國人,無須行業主管部門審批,可憑合同、章程、批准證書、營業執照和本規定第十一條所規定的文件直接到勞動行政部門發證機關申領許可證書。

第十四規定條獲准聘用外國人的用人單位,須由被授權單位向擬聘用的外國人發出通知簽證函及許可證書,不得直接向擬聘用的外國人發出許可證書。

第十五條規定獲准來中國就業的外國人,應憑勞動部簽發的許可證書、被授權單位的通知函電及本國有效護照或能代替護照的證件,到中國駐外使、領館、處申請職業簽證。

(8)外國來華條例擴展閱讀: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外國人可免辦就業許可和就業證:

1、由我國政府直接出資聘請的外籍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或由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出資聘請,具有本國或國際權威技術管理部門或行業協會確認的高級技術職稱或特殊技能資格證書的外籍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並持有外國專家局簽發的《外國專家證》的外國人;

2、持有《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從事海上石油作業工作準證》從事海上石油作業、不需登陸、有特殊技能的外籍勞務人員;

3、經文化部批准持《臨時營業演出許可證》進行營業性文藝演出的外國人。

I. 規定外國人在中國可不受中國法律約束的條約

規定外國人在中國可不受中國法律約束——領事裁判權
領事裁判權:
一國通過駐外領事等對處於另一國領土內的本國國民根據其本國法律行使司法管轄權的制度。這是一種治外法權。

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1844年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1851年沙俄強迫清政府簽訂的《伊犁塔爾巴哈台通商章程》、1900年沙俄炮製的《俄國政府監理滿洲之原則》等等不平等條約當中,都有列強在中國攫取領事裁判權的條款。
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的規定可以說是領事裁判權制度在中國的開端。1844年《中美望廈條約》規定,中美人民間的刑事案件,依被告主義辦理,中美民事混合案件,由「兩國官員查明,公議察奪」;美國人之間的案件由美領事辦理,美國人與別國人之間涉訟,由有關國家官員自行辦理,中國官員不得過問。1844年中法條約、1847年中國與瑞典挪威條約以及1858年中俄條約均有類似規定。1858年中英《天津條約》,除規定被告主義原則以外,還規定了「兩國交涉事件,彼此均須會同公平審斷」的「會審」制度。1876年中英《煙台條約》則又規定了原告人的本國官員可以「赴承審官員處觀審」,有不同意見,「可以逐細辯論」的「觀審」制度。
除上述條約以外,許多西方國家援引最惠國條款,也取得了在華的領事裁判權。曾經在中國享有領事裁判權的國家有20餘國,即英、法、美、俄、德、日、奧匈、意、比、西、葡、丹、挪、荷、秘、墨、智、瑞典、瑞士、巴西等。

J.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常駐新聞機構和外國記者采訪條例的文件解讀

此條例是本著改革、開放、進步的精神制定的。此條例將《北京奧運會及其籌備期間外國記者在華采訪規定》的主要原則和精神以長效法規固定下來,為外國新聞機構和外國記者在華采訪提供便利。此條例同1990年公布的條例相比有了重大變化。比如,外國記者來華采訪不再必須由中國國內單位接待並陪同,外國記者赴開放地區采訪,無需向地方外事部門申請等。
外交部繼續主管外國記者事務,地方政府外事部門受外交部委託辦理外國記者事務,外交部和地方政府外事辦公室願繼續同外國新聞機構和外國記者開展建設性合作。中國政府各部門、各級地方政府也將為外國記者在華采訪提供幫助和服務。

熱點內容
原告虛假借款事實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3 20:47:42 瀏覽:381
農業種植公司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3 19:58:22 瀏覽:752
不斷推進法治 發布:2025-09-13 19:45:05 瀏覽:17
套印印章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3 19:43:11 瀏覽:226
2017技術部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3 19:40:17 瀏覽:949
泉州市豐澤區法院 發布:2025-09-13 19:34:04 瀏覽:667
從法的產生對訴訟法進行定義 發布:2025-09-13 19:17:56 瀏覽:420
為什麼說婚姻法不保護女性 發布:2025-09-13 19:14:05 瀏覽:712
勞動法的調整對象包括哪些 發布:2025-09-13 19:08:36 瀏覽:733
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 發布:2025-09-13 18:57:47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