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制度法律法規
① 垃圾分類法律法規
生活垃圾分類要遵循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加快建立分類投內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容、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形成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類相關法律法規和標准體系,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在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② 施行垃圾分類以後,都有什麼具體的規定呢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4月29日審議通過修訂後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以下簡稱固廢法),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為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制度,新法作出六項針對性規定。
此外,在對過度包裝、塑料污染治理方面,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此次修訂規定電子商務、快遞、外賣等行業應當優先採用可重復使用、易回收利用的包裝物,優化物品包裝,減少包裝物的使用,並積極回收利用包裝物。商務、郵政等主管部門應當加強監督管理。要求商品零售場所開辦單位、電子商務平台企業和快遞企業、外賣企業按照規定向商務、郵政等主管部門報告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的使用、回收情況
③ 垃圾分類的守則
垃圾分類的好處
垃圾分類是指按照垃圾的成分、屬性、利用價值、對環境影響以及現有處理方式的要求,分離不同類別的若干種類。歐美發達國家與國內城市的垃圾分類經驗告訴我們:垃圾分類是垃圾進行科學處理的前提,為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奠定基礎。
1、將易腐有機成分為主的廚房垃圾單獨分類,為垃圾堆肥提供優質原料,生產出優質有機肥,有利於改善土壤肥力,減少化肥施用量;
2、將有害垃圾分類出來,減少了垃圾中的重金屬、有機污染物、致病菌的含量,有利於垃圾的無害化處理,減少了垃圾處理的水、土壤、大氣污染風險;
3、提高了廢品回收利用的比例,減少了原材料的需求,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4、普及環保與垃圾的知識,提升全社會對環衛行業的認知,減少環衛工人的工作難度,形成尊重、關心環衛工人的氛圍。
垃圾分類的內容
垃圾分類是對垃圾收集處置傳統方式的改革,是對垃圾進行有效處置的一種科學管理方法。從國內外各城市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方法來看,大致都是根據垃圾的成分構成、產生量,結合本地垃圾的資源利用和處理方式來進行分類。
通常,垃圾分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兩大類。其中可回收垃圾又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類。
廢紙:主要包括報紙、期刊、圖書、各種包裝紙等。紙巾和廁所紙由於水溶性太強不可回收。
塑料:主要包括塑料制桶、制盆、制瓶和塑料衣架等。
玻璃:主要包括各種玻璃瓶、碎玻璃片、鏡子、燈泡、暖瓶等。
金屬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頭盒等。
布料:主要包括廢棄衣服、桌布、洗臉巾、書包、鞋等。
這些垃圾通過綜合處理回收利用,可以減少污染,節省資源。如每回收1噸廢紙可造好紙850公斤,節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產減少污染74%;每回收1噸塑料飲料瓶可獲得0.7噸二級原料;每回收1噸廢鋼鐵可煉好鋼0.9噸,比用礦石冶煉節約成本47%,減少空氣污染75%,減少97%的水污染和固體廢物。
不可回收垃圾中包括廚余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廚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果皮、等食品類廢物,經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每噸可生產0.6-0.7噸有機肥料。
有害垃圾指含有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重金屬、有毒的物質或者對環境造成現實危害或者潛在危害的廢棄物。包括電池、熒光燈管、燈泡、水銀溫度計、油漆桶、家電類、過期葯品、過期化妝品等。這些垃圾一般使用單獨回收或填埋處理。
其它垃圾包括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紙巾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採取衛生填埋可有效減少對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氣的污染。
④ 分類垃圾箱相關的法律法規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
⑤ 電視上經常宣傳垃圾分類,我們國家有沒有相關的法律和規定
其實是有垃圾分類的。
你看大街小巷那些收破爛的小販,他們其實就是承擔了垃圾分類的職責。居民把破爛賣給這些小販,小販再把收集到的破爛賣給分解站。
當然,中國進入現代社會也不過是最近幾十年的事情,開始提出垃圾分類也不過最近幾年的事情,生活中還是有很多陋習,比如亂扔垃圾,這些需要我們去改變,這可能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畢竟,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至於你說的強制執行,其實這不是問題的關鍵,垃圾分類屬於社會建設的范疇,你根本沒辦法去監管每個公民是否按垃圾分類的標准去做。我們還是需要通過基礎教育,通過輿論宣傳來引導居民,這是需要潛移默化的。
法律主要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第四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統籌規劃建設城鄉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資源化利用設施,建立和完善分類收集和資源化利用體系,提高生活垃圾資源化率。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四十二條對城市生活垃圾應當及時清運,逐步做到分類收集和運輸,並積極開展合理利用和實施無害化處置。
行政法規相互要有:
《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第十二條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經營者應當採取多種方式為電器電子產品使用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回收服務。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第十五條城市生活垃圾應當逐步實行分類投放、收集和運輸。具體辦法,由直轄市、市、縣人民政府建設(環境衛生)主管部門根據國家標准和本地區實際制定。
有些地方政府也出台了垃圾分類的行政條例。比如:《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廣州市垃圾分類管理規定》、
⑥ 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 屬於行政法規嗎
行政法規的制復定主體制是國務院,不包括其下屬各部委,行政法規的通常表現形式為「條例」等。部門規章是國務院各部委制定或聯合制定的法規,通常表現形式為「辦法」、「方案」等,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是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制定的,屬於部門規章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