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上網場所規章制度
『壹』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釋義》的全文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解讀
2006-1-19
為了滿足網民通過網吧上網的巨大需求,同時對管理混亂、經營無序、事故不斷的網吧進行監管,國務院於2002 年9月29日公布了《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該條例自2002年11月15日起施行。《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作為一部行政法規,其內容與《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辦法》相比更為嚴厲。條例明確了審批、管理許可權,強化了經營者的責任和管理要求。具體如下:
首先,設立網吧的要求更為嚴格。條例規定設立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應當採用企業的組織形式。按照工商登記管理規定,企業包括有限責任公司以及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等非法人企業,而不包含個體工商戶。個體工商戶必須規范成為有限責任公司或個人獨資企業或合夥企業等企業組織形式。這就意味著設立要求的提高。對於設立條件,條例除了規定設立網吧所必須具備的資金、場所、設備、人員及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外,還授權文化部制定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的最低營業面積、計算機等裝置及附屬設備數量、單機面積的標准,並授權文化部及省級文化行政部門制定網吧總量和布局要求。這些規定都反映了政府從嚴控制的意圖,通過實施上述規定,個體網吧和規模較小的網吧都將被淘汰,這為政府部門加強監管創造了條件。
其次,條例調整了審批機構,明確了審批程序。按照原辦法,設立網吧須先向公安、文化部門申請批准文件,再向電信部門申請經營許可證,然後辦理工商登記。條例改為先向文化部門申請籌建,完成籌建後,向公安部門申請信息網路安全和消防安全審核,再向文化部門申請最終審核,由文化部門發給《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最後辦理工商登記手續。也就是說網吧的設立審批權將由電信部門變更為文化部門。
再次,網吧須對未成年人說不。網吧雖然為青少年獲取新知識、開拓視野提供了便利,但是其對青少年的負面作用也不可小視,青少年沉迷於網吧、接觸不良信息等成了家長和校方的一大心病。以前的管理辦法都對未成年人進入網吧設定了一些限制條件,但是效果不佳。條例因此讓網吧對未成年人關門。條例規定,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不得接納未成年人進入營業場所,並應當在營業場所入口處的顯著位置懸掛未成年人禁入標志,而且中學、小學校園周圍200米范圍內和居民住宅樓(院)內不得設立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
第四,條例著重強調了網路安全。上網者在網吧接觸、傳播有害信息始終是管理部門監管的重點,為此條例規定:經營單位和上網消費者不得利用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製作、下載、復制、查閱、發布、傳播或者以其他方式使用有害信息,不得進行製作或者傳播計算機病毒、黑客等危害信息網路安全的活動。經營單位應當對上網消費者的身份證等有效證件進行核對、登記,並記錄有關上網信息,經營單位還應當實施經營管理技術措施,建立場內巡查制度,發現上述行為,應當立即予以制止並向文化行政部門、公安機關舉報。上述規定雖能保障網路安全,而消費者的隱私權卻將因此受到嚴重侵犯,由於經營者素質參差不齊,讓其接觸消費者隱私甚至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消費者還能在網吧使用電子郵件、進行網上交易嗎?管理部門應當採取其他有效辦法以維護網路安全。此外,經營單位應當通過依法取得經營許可證的互聯網接入服務提供者接入互聯網,不得採取其他方式接入互聯網,經營單位提供上網消費者使用的計算機必須通過區域網的方式接入互聯網,不得直接接入互聯網。這樣就從技術層面減少消費者接觸有害信息的可能性。
第五,條例還規定經營單位不得經營非網路游戲,經營單位和上網消費者不得利用網路游戲或者其他方式進行賭博或者變相賭博活動。
總之,條例對於網吧的設立和經營都規定了嚴厲的條件,違反規定的將受到嚴厲處罰,這對於規范網吧的經營管理將起到積極作用。但管理部門應當同時採取相關配套措施,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為未成年人上網獲取知識、拓寬視野提供便利。 (作者:上海市浩華律師事務所 楊春寶律師)
楊春寶律師
[法律法規網] 本篇文章:《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解讀
呵呵,校園里是不讓開網吧的,而且校園附近也不能開網吧。
但是校園里是需要機房的,學生上機房和上網吧都一樣,就是名字不一樣,我們以前學校裡面的機房都私人開的,主要是學校裡面有關系,或者分領導一部分股份,以某個院系的名義弄個機房,一個星期至少得騰出半天來讓這個院系的學生免費上機,說是上課,其實也是上網。我們學校的機房還能通宵,比外邊還便宜呢~
『貳』 公共場所「上網須知」的內容是哪些
公共場所「上網須知」一般情況下是指在公共的網吧,很多網吧的上網須知都會在開頭先註明是為了給各位消費者營造一個整潔,舒適,和諧的上網環境,希望能遵守網吧的一些條例:
1、不亂扔垃圾、煙頭,不隨地吐痰,愛護網吧環境。
2、不故意損壞網吧內的硬體設施,特別提醒網友在喝水,用餐,吸煙時雜物請勿掉進鍵盤,如故意人為損壞,則按原價賠償,
3、如果在上網過程中遇到意外情況,不要用力敲打電腦硬體,請與網管聯系。
4、嚴禁瀏覽H網站及其他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定的網站,以免遭受病毒和木馬程序盜取您的游戲帳號,另游戲帳號如有遺失或被盜號,網吧概不負責!
5、為保障上網速度,請盡量不要下載軟體或資料(除外掛),如確實需下載,請事先和網吧工作人員說明。
6、聊天語音時請適當降低聲音,不要製造語言垃圾,造成語境污染,屢勸不止的,管理員有權停機。
7、結帳下機時請先退出正在運行的程序,如果來不及退出也不要擅自關閉或者強行重新啟動計算機,系統會強行將正在運行的程序關閉,避免游戲帳號卡住被盜。同時嚴禁擅自更改電腦設置或刪除系統文件,否則造成損失由顧客負責。
8、網吧吧台備有便條紙與筆,顧客如有需要可向吧台工作人員免費索取(筆請勿帶走)。
9、請妥善保管好隨身攜帶物品,不要貴重物品放桌子上,否則一旦發生丟失被盜事件,本網吧概不負責。謝謝合作,祝上機愉快!
『叄』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規定》
這個就比較麻煩了,工商部門有權自己單獨執法啊!就是不被沒收,罰款也夠受的(至少1萬以上,三台電腦也值不了)!你可以對行政處罰提出異議的,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等(前提是確實沒有違法),如果確實是黑網吧的話,還是好好悔過一下,爭取不要既沒收又罰款啊!你也可以舉報其他的黑網吧!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的管理,規范經營者的經營行為,維護公眾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保障互聯網上網服務經營活動健康發展,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是指通過計算機等裝置向公眾提供互聯網上網服務的網吧、電腦休閑室等營業性場所。
學校、圖書館等單位內部附設的為特定對象獲取資料、信息提供上網服務的場所,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不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加強行業自律,自覺接受政府有關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管理,為上網消費者提供良好的服務。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的上網消費者,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遵守社會公德,開展文明、健康的上網活動。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門負責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的設立審批,並負責對依法設立的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經營活動的監督管理;公安機關負責對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的信息網路安全、治安及消防安全的監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對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登記注冊和營業執照的管理,並依法查處無照經營活動;電信管理等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依照本條例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對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分別實施有關監督管理。
第五條 文化行政部門、公安機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從事或者變相從事互聯網上網服務經營活動,也不得參與或者變相參與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的經營活動。
第六條 國家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的經營活動進行監督,並對有突出貢獻的給予獎勵。
第二章 設 立
第七條 國家對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的經營活動實行許可制度。未經許可,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設立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不得從事互聯網上網服務經營活動。
第八條 設立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應當採用企業的組織形式,並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企業的名稱、住所、組織機構和章程;
(二)有與其經營活動相適應的資金;
(三)有與其經營活動相適應並符合國家規定的消防安全條件的營業場所;
(四)有健全、完善的信息網路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術措施;
(五)有固定的網路地址和與其經營活動相適應的計算機等裝置及附屬設備;
(六)有與其經營活動相適應並取得從業資格的安全管理人員、經營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
(七)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有關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的最低營業面積、計算機等裝置及附屬設備數量、單機面積的標准,由國務院文化行政部門規定。
審批設立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除依照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條件外,還應當符合國務院文化行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門規定的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的總量和布局要求。
第九條 中學、小學校園周圍200米范圍內和居民住宅樓(院)內不得設立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
第十條 設立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門提出申請,並提交下列文件:
(一)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和章程;
(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身份證明材料;
(三)資金信用證明;
(四)營業場所產權證明或者租賃意向書;
(五)依法需要提交的其他文件。
第十一條 文化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設立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作出決定;經審查,符合條件的,發給同意籌建的批准文件。
申請人完成籌建後,持同意籌建的批准文件到同級公安機關申請信息網路安全和消防安全審核。公安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作出決定;經實地檢查並審核合格的,發給批准文件。
申請人持公安機關批准文件向文化行政部門申請最終審核。文化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依據本條例第八條的規定作出決定;經實地檢查並審核合格的,發給《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
對申請人的申請,文化行政部門經審查不符合條件的,或者公安機關經審核不合格的,應當分別向申請人書面說明理由。
申請人持《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登記注冊,依法領取營業執照後,方可開業。
第十二條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不得塗改、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方式轉讓《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
第十三條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變更營業場所地址或者對營業場所進行改建、擴建,變更計算機數量或者其他重要事項的,應當經原審核機關同意。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變更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注冊資本、網路地址或者終止經營活動的,應當依法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並到文化行政部門、公安機關辦理有關手續或者備案。
第三章 經 營
第十四條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和上網消費者不得利用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製作、下載、復制、查閱、發布、傳播或者以其他方式使用含有下列內容的信息:
(一)反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的;
(二)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
(三)泄露國家秘密,危害國家安全或者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或者侵害民族風俗、習慣的;
(五)破壞國家宗教政策,宣揚邪教、迷信的;
(六)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
(七)宣傳淫穢、賭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九)危害社會公德或者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
(十)含有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內容的。
第十五條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和上網消費者不得進行下列危害信息網路安全的活動:
(一)故意製作或者傳播計算機病毒以及其他破壞性程序的;
(二)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或者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數據和應用程序的;
(三)進行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活動的。
第十六條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應當通過依法取得經營許可證的互聯網接入服務提供者接入互聯網,不得採取其他方式接入互聯網。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提供上網消費者使用的計算機必須通過區域網的方式接入互聯網,不得直接接入互聯網。
第十七條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不得經營非網路游戲。
第十八條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和上網消費者不得利用網路游戲或者其他方式進行賭博或者變相賭博活動。
第十九條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應當實施經營管理技術措施,建立場內巡查制度,發現上網消費者有本條例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第十八條所列行為或者有其他違法行為的,應當立即予以制止並向文化行政部門、公安機關舉報。
第二十條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應當在營業場所的顯著位置懸掛《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
第二十一條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不得接納未成年人進入營業場所。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應當在營業場所入口處的顯著位置懸掛未成年人禁入標志。
第二十二條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每日營業時間限於8時至24時。
第二十三條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應當對上網消費者的身份證等有效證件進行核對、登記,並記錄有關上網信息。登記內容和記錄備份保存時間不得少於60日,並在文化行政部門、公安機關依法查詢時予以提供。登記內容和記錄備份在保存期內不得修改或者刪除。
第二十四條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應當依法履行信息網路安全、治安和消防安全職責,並遵守下列規定:
(一)禁止明火照明和吸煙並懸掛禁止吸煙標志;
(二)禁止帶入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三)不得安裝固定的封閉門窗柵欄;
(四)營業期間禁止封堵或者鎖閉門窗、安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
(五)不得擅自停止實施安全技術措施。
第四章 罰 則
第二十五條 文化行政部門、公安機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財物或者其他好處,違法批准不符合法定設立條件的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或者不依法履行監督職責,或者發現違法行為不予依法查處,觸犯刑律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關於受賄罪、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降級、撤職或者開除的行政處分。
第二十六條 文化行政部門、公安機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從事或者變相從事互聯網上網服務經營活動的,參與或者變相參與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的經營活動的,依法給予降級、撤職或者開除的行政處分。
文化行政部門、公安機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有前款所列行為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規定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二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擅自設立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或者擅自從事互聯網上網服務經營活動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會同公安機關依法予以取締,查封其從事違法經營活動的場所,扣押從事違法經營活動的專用工具、設備;觸犯刑律的,依照刑法關於非法經營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及其從事違法經營活動的專用工具、設備;違法經營額1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經營額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違法經營額不足1萬元的,並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八條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塗改、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方式轉讓《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觸犯刑律的,依照刑法關於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文化行政部門吊銷《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沒收違法所得;違法經營額5000元以上的,並處違法經營額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違法經營額不足5000元的,並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九條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利用營業場所製作、下載、復制、查閱、發布、傳播或者以其他方式使用含有本條例第十四條規定禁止含有的內容的信息,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違法經營額1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經營額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違法經營額不足1萬元的,並處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直至由文化行政部門吊銷《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
上網消費者有前款違法行為,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給予處罰。
第三十條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文化行政部門給予警告,可以並處15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
(一)在規定的營業時間以外營業的;
(二)接納未成年人進入營業場所的;
(三)經營非網路游戲的;
(四)擅自停止實施經營管理技術措施的;
(五)未懸掛《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或者未成年人禁入標志的。
第三十一條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文化行政部門、公安機關依據各自職權給予警告,可以並處15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直至由文化行政部門吊銷《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
(一)向上網消費者提供的計算機未通過區域網的方式接入互聯網的;
(二)未建立場內巡查制度,或者發現上網消費者的違法行為未予制止並向文化行政部門、公安機關舉報的;
(三)未按規定核對、登記上網消費者的有效身份證件或者記錄有關上網信息的;
(四)未按規定時間保存登記內容、記錄備份,或者在保存期內修改、刪除登記內容、記錄備份的;
(五)變更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注冊資本、網路地址或者終止經營活動,未向文化行政部門、公安機關辦理有關手續或者備案的。
第三十二條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可以並處15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直至由文化行政部門吊銷《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
(一)利用明火照明或者發現吸煙不予制止,或者未懸掛禁止吸煙標志的;
(二)允許帶入或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
(三)在營業場所安裝固定的封閉門窗柵欄的;
(四)營業期間封堵或者鎖閉門窗、安全疏散通道或者安全出口的;
(五)擅自停止實施安全技術措施的。
第三十三條 違反國家有關信息網路安全、治安管理、消防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電信管理等規定,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電信管理機構依法給予處罰;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件。
第三十四條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違反本條例的規定,被處以吊銷《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行政處罰的,應當依法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逾期未辦理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
第三十五條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違反本條例的規定,被吊銷《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的,自被吊銷《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之日起5年內,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不得擔任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擅自設立的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被依法取締的,自被取締之日起5年內,其主要負責人不得擔任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第三十六條 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實施罰款的行政處罰,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實行罰款決定與罰款收繳分離;收繳的罰款和違法所得必須全部上繳國庫。
第五章 附 則
第三十七條 本條例自2002年11月15日起施行。2001年4月3日信息產業部、公安部、文化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發布的《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肆』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上網安全守則
為加強「網吧」等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的管理,促進健康文明上網,根據《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製定本安全守則。
一、「網吧」等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和上網消費者應當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不得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泄露國家秘密,侵犯國家、社會、集體利益和公民合法權益的活動。
二、「網吧」等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和上網消費者不得利用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製作、下載、復制、查閱、發布、傳播或者以其他方式使用有下列內容的信息:
(一)反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
(二)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
(三)泄露國家秘密,危害國家安全或者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或者侵害民族風俗、習慣的;
(五)破壞國家宗教政策,宣揚邪教、迷信的;
(六)散布遙言,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
(七)宣傳淫穢、賭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九)危害社會公德或者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
(十)含有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內容的。
三、「網吧」等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和上網消費者不得進行下列危害網路安全的活動:
(一)故意製作或者傳播計算機病毒以及其他破壞性程序的;
(二)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或者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數據和應用程序的;
(三)進行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活動的。
四、「網吧」等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應當通過依法取得經營許可證的互聯網接入服務提供者以區域網的方式接入互聯網,不得採取其他方式接入互聯網。
五、「網吧」等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和上網消費者不得利用網路游戲或者其他方式進行賭博或者變相賭博活動。
六、「網吧」等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應當建立場內巡查制度,發現上網消費者有違法行為的,應當立即予以制止並向公安機關舉報。
七、「網吧」等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應當對上網消費者的身份證等有效證件進行核對、登記,並記錄有關上網信息。登記內容和記錄備份保存時間不得少於60日,並在公安機關依法查詢時予以提供。登記內容和記錄備份在保存期內不得修改或者刪除。
八、「網吧」等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應當依法履行信息網路安全職責,不得擅自停止實施安全技術保護措施,不得擅自增加上網機器,不得擅自改變網路結構。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權對「網吧」等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和上網者進行社會監督,發現違法犯罪行為,應及時向所在地公安機關報告。
『伍』 國家對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的經營活動實行什麼制度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的管理,規范經營者的經營行為,維護公眾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保障互聯網上網服務經營活動健康發展,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是指通過計算機等裝置向公眾提供互聯網上網服務的網吧、電腦休閑室等營業性場所。
學校、圖書館等單位內部附設的為特定對象獲取資料、信息提供上網服務的場所,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不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加強行業自律,自覺接受政府有關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管理,為上網消費者提供良好的服務。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的上網消費者,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遵守社會公德,開展文明、健康的上網活動。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門負責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的設立審批,並負責對依法設立的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經營活動的監督管理;公安機關負責對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的信息網路安全、治安及消防安全的監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對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登記注冊和營業執照的管理,並依法查處無照經營活動;電信管理等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依照本條例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對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分別實施有關監督管理。
第五條
文化行政部門、公安機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從事或者變相從事互聯網上網服務經營活動,也不得參與或者變相參與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的經營活動。
第六條
國家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的經營活動進行監督,並對有突出貢獻的給予獎勵。
『陸』 公司網吧規章制度
1、上網用戶應嚴格遵守《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和《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不得製作、復制、查閱含有下列內容的信息: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的;捏造或者歪曲事實,散布謠言,破壞社會安定的;宣揚封建迷信、淫穢、色情、賭博、暴力、恐怖和教唆犯罪的;其他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
2、 嚴格遵守上機操作規范,不得攜帶非法、盜版及未經本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工作人員許可的CD盤及各種軟盤上機使用,一經發現,經管理人員勸告無效後,將取消上網資格。
3、 進入互聯網後,不得擅自進入未經許可的計算機系統或更改他人信息;不得在網路上散發惡意信息,冒用他人名義發送信息,侵犯他人隱私;不得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及從事其他侵犯網路和他人合法權益的活動。
4、 上網用戶若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應及時通知管理人員,未經允許,不得對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計算機網路功能及網路中存儲、處理、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修改或增加。
5、 愛護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內一切設施,自覺維護設備安全,因人為原因造成設備損壞,要賠償損失。
6、 用語禮貌,舉止文明。保持室內環境衛生,不隨地吐痰,不吸煙,不大聲喧嘩。
『柒』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釋義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解讀 2006-1-19 為了滿足網民通過網吧上網的巨大需求,同時對管理混亂、經營無序、事故不斷的網吧進行監管,國務院於2002 年9月29日公布了《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該條例自2002年11月15日起施行。《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作為一部行政法規,其內容與《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辦法》相比更為嚴厲。條例明確了審批、管理許可權,強化了經營者的責任和管理要求。具體如下: 首先,設立網吧的要求更為嚴格。條例規定設立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應當採用企業的組織形式。按照工商登記管理規定,企業包括有限責任公司以及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等非法人企業,而不包含個體工商戶。個體工商戶必須規范成為有限責任公司或個人獨資企業或合夥企業等企業組織形式。這就意味著設立要求的提高。對於設立條件,條例除了規定設立網吧所必須具備的資金、場所、設備、人員及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外,還授權文化部制定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的最低營業面積、計算機等裝置及附屬設備數量、單機面積的標准,並授權文化部及省級文化行政部門制定網吧總量和布局要求。這些規定都反映了政府從嚴控制的意圖,通過實施上述規定,個體網吧和規模較小的網吧都將被淘汰,這為政府部門加強監管創造了條件。 其次,條例調整了審批機構,明確了審批程序。按照原辦法,設立網吧須先向公安、文化部門申請批准文件,再向電信部門申請經營許可證,然後辦理工商登記。條例改為先向文化部門申請籌建,完成籌建後,向公安部門申請信息網路安全和消防安全審核,再向文化部門申請最終審核,由文化部門發給《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最後辦理工商登記手續。也就是說網吧的設立審批權將由電信部門變更為文化部門。 再次,網吧須對未成年人說不。網吧雖然為青少年獲取新知識、開拓視野提供了便利,但是其對青少年的負面作用也不可小視,青少年沉迷於網吧、接觸不良信息等成了家長和校方的一大心病。以前的管理辦法都對未成年人進入網吧設定了一些限制條件,但是效果不佳。條例因此讓網吧對未成年人關門。條例規定,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不得接納未成年人進入營業場所,並應當在營業場所入口處的顯著位置懸掛未成年人禁入標志,而且中學、小學校園周圍200米范圍內和居民住宅樓(院)內不得設立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 第四,條例著重強調了網路安全。上網者在網吧接觸、傳播有害信息始終是管理部門監管的重點,為此條例規定:經營單位和上網消費者不得利用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製作、下載、復制、查閱、發布、傳播或者以其他方式使用有害信息,不得進行製作或者傳播計算機病毒、黑客等危害信息網路安全的活動。經營單位應當對上網消費者的身份證等有效證件進行核對、登記,並記錄有關上網信息,經營單位還應當實施經營管理技術措施,建立場內巡查制度,發現上述行為,應當立即予以制止並向文化行政部門、公安機關舉報。上述規定雖能保障網路安全,而消費者的隱私權卻將因此受到嚴重侵犯,由於經營者素質參差不齊,讓其接觸消費者隱私甚至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消費者還能在網吧使用電子郵件、進行網上交易嗎?管理部門應當採取其他有效辦法以維護網路安全。此外,經營單位應當通過依法取得經營許可證的互聯網接入服務提供者接入互聯網,不得採取其他方式接入互聯網,經營單位提供上網消費者使用的計算機必須通過區域網的方式接入互聯網,不得直接接入互聯網。這樣就從技術層面減少消費者接觸有害信息的可能性。 第五,條例還規定經營單位不得經營非網路游戲,經營單位和上網消費者不得利用網路游戲或者其他方式進行賭博或者變相賭博活動。
『捌』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的安全管理制度,應該包括哪些基本制度
第一條 網吧實行實名上網刷卡及登記制度,網民在網吧上網必須出示有效證件。網吧網管人員不得私自卸載安全管理軟體。
第二條 網吧上網使用者不得利用網吧國際聯網危害國家安全、泄露國家秘密,不得侵犯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權益、不得從事違反犯罪活動。
第三條 不得利用國際聯網製作、復制、查閱和傳播下列信息:
(一) 煽動抗拒、破壞憲法和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
(二) 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的;
(三) 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的;
(四) 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的;
(五) 捏造或者歪曲事實,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的;
(六) 宣揚封建迷信、淫穢、色情、賭博、暴力、兇殺、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 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八) 損害國家機關信譽的;
(九) 其他違反憲法和行政法規的。
第四條 不得從事下列危害計算機信息網路安全的活動。
(一) 未經允許,進入計算機信息網路功能或者使用計算機網路資源的活動;
(二) 未經允許,對計算機信息網路功能進行刪除、修改或增加;
(三) 未經允許,對計算機信息網路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修改或增加的;
(四) 故意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的;
(五) 其他危害計算機信息網路安全的。
第五條 不得違反法律規定,利用國際聯網侵犯用戶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不得利用網吧開辦經營或代理國家尚未開辦的或未獲准經營的電信業務。
第六條 網吧工作人員對上網使用者進行監督,發現違反上述規定,應予以制止,並停止其上網和查閱;對情節嚴重,態度惡劣者應向公安部門舉報並移交公安機關處理。
第七條 保證線路暢通,設備正常運行,為網民提供良好的上網環境。
第八條 網吧設立安全管理員和技術維護人員,所有工作人員必須經培訓後上崗。
第九條 網吧配備滅火器、消防栓等設施保持消防通道暢通。
第十條 嚴格遵守《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接受公安機關、通信行管等上級組織的監督。
『玖』 有沒有社區青少年公益性上網的安全制度,急用,謝謝!!!
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滿足信息化時代青少年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為青少年提供就近、便利、健康有益的互聯網信息服務,引導青少年運用互聯網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充分享受網路文明,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青少年學生活動場所建設和管理工作的通知》(中辦發[2000]13號文件),團省委、省公安廳、省民政廳、省文化廳和浙江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關於建設「天天」社區青少年服務中心的意見》(團浙聯[2002]19號)精神,以及有關互聯網管理的法律、法規的精神,特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 「天天」社區青少年電子閱覽室(以下簡稱「青少年電子閱覽室」)是「天天」青年中心、社區青少年服務中心的功能區之一,是堅持社會效益第一,以城市社區青少年為主要服務對象,以提供健康、豐富、文明、安全的網上讀書服務和信息服務為主要內容和方式的公益性上網服務場所。
第三條 青少年電子閱覽室必須遵守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堅持為青少年服務和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認真引導、幫助青少年正確運用互聯網獲取知識、開闊視野,提高科學文化知識和文明程度,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第二章 設 立第四條 青少年電子閱覽室以共青團等社會團體為投資創辦主體,可鼓勵企業投資贊助創建。青少年電子閱覽室是由社區直接管理的公益性文化信息設施,必須遵循為社區服務的公益性原則,不得開展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性活動,不得實行經濟承包、掛靠經營或以經濟目標責任制的方式經營。
第五條 各級地方共青團組織為青少年電子閱覽室的主管部門。團省委會同省文化廳、公安廳等部門負責制定青少年電子閱覽室的管理辦法,對全省青少年電子閱覽室的組建提出布局規劃的意見,監督各地青少年電子閱覽室的建設工作。各市、縣(市、區)共青團組織會同文化、公安等部門制定本轄區青少年電子閱覽室的籌建方案,審核、設立並管理本轄區青少年電子閱覽室的日常服務活動。
青少年電子閱覽室實行社區責任人管理制,「天天」青年中心、社區青少年服務中心主任為直接責任人。電子閱覽室所在街道(城鎮)和「天天」青年中心、社區青少年服務中心應遵照有關法律法規,自覺接受文化、公安等行政主管部門的管理和社會監督,按照要求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為電子閱覽室配備合格的管理人員,加強電子閱覽室的自身管理。
第六條 設立青少年電子閱覽室應由「天天」青年中心、社區青少年服務中心或其主管單位向縣(市、區)以上文化和公安部門提出申請,經審核認定後核發批准文件。
第七條 設立青少年電子閱覽室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符合青少年電子閱覽室設立的布局規劃;
(二)必須設立在「天天」青年中心、社區青少年服務中心內,不得另闢場所;
(三)內部管理制度健全;
(四)有固定的網路地址和與其電子閱覽服務相適應的計算機等裝置及附屬設備;
(五)必須符合衛生部門有關公共衛生的要求,有通風設施和良好的採光、清潔條件;
(六)必須具備符合國家消防安全規定的各項條件,滅火器、應急燈等安全設備和設施齊備,疏散通道暢通;
(七)必須建立和落實公安部門要求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技術措施,特別是必須安裝安全管理軟體,落實上網登記制度;
(八)電子閱覽室實用面積數(平方米)與上網計算機台數之比不得小於1:2.5;
(九)電子閱覽室的電腦配置不少於6台,藏書量(含電子讀物)在2000冊以上;
(十)管理人員必須經過共青團、文化、公安等部門組織的培訓,培訓合格後持證上崗,同時電子閱覽室必須有專業技術人員和專業技術支持,以及專職或者兼職的網路信息安全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安全管理人員須具有計算機專業或相近專業大專以上學歷,或半年以上正規計算機培訓證書,或浙江省計算機等級教育二級證書,無犯罪記錄;
(十一)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其他規定。第三章 服務與管理第八條 青少年電子閱覽室的服務對象原則上僅限於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除根據有關規定經當地文化部門審批許可外,不得對社區成年居民提供零星上網服務。可利用現有設施和空餘時段開展電腦知識等培訓。
第九條 青少年電子閱覽室對未成年人採取有組織、有指導上網。即由學校及共青團、少先隊統一組織上網,或在老師、監護人陪同下上網,或經學校和家長同意參加社區青少年讀書俱樂部,以 會員身份開展有輔導員指導的上網閱覽活動。
第十條 青少年電子閱覽室以查閱信息資料及網上信息服務為主,用戶不得利用電腦設備和互聯網製作、下載、復制、查閱、發布、傳播含有反動的或不健康內容的信息,不得從事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危害網路安全和信息安全的行為。
第十一條 青少年電子閱覽室的上網用戶,除文化部門指定的棋牌類等益智游戲外,不得上網游戲。
第十二條 青少年電子閱覽室對未成年學生實行限時開放,開放時間為平時每天16時至21時,國家法定節假日和寒暑假每日8時至22時,每人每天累計上網閱覽時間不超過2小時。
第十三條 青少年電子閱覽室對未成年人應實行免費或低償收費的原則。如收費則不得高於1元/小時的標准。對特困家庭子女、殘疾青少年等特殊青少年學生及部分品學兼優的學生適當給予免費服務。
第十四條 青少年電子閱覽室實行實名登記制度。讀者需持有效證件(身份證、學生證)登記(包括姓名、學校或單位、證件種類、證件號、上機起止時間、機號等),經管理人員確認後方可上機,登記內容和記錄備份保存時間不得少於60日。
第十五條 青少年電子閱覽室應積極發揮中國青少年新世紀讀書網等優秀、健康的青少年健康網站的作用,積極運用圖書館、科研院所的網上圖書信息資源,經常性組織開展青少年讀書活動,引導青少年通過上網讀書活動學習知識、增長才幹、陶冶情操、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第十六條 「天天」青年中心、社區青少年服務中心應充分利用電子閱覽室的設備,組織青少年讀書俱樂部,積極開展青少年電腦培訓和網上讀書等活動,豐富青少年的業余文化生活。
第十七條 青少年電子閱覽室實行輔導員掛牌服務制度,輔導員應承擔青少年學習電腦知識和開展網上讀書活動的輔導工作,指導未成年人和自學者正確利用網路。
第十八條 青少年電子閱覽室應在顯著位置公布、張貼《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有關互聯網上網的法律、法規、辦法、規定中的重要條款及各項管理制度,提示上網用戶遵守有關規定,遵守社會公德,安全文明上網。第四章 獎勵與罰則第十九條 浙江省「天天」社區青少年服務中心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每年根據各地青少年電子閱覽室的運作狀況,給予相應的評優及獎勵。
第二十條 各級文化市場管理部門有權依據國家和省有關管理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對違反本管理辦法第四條、第八條、第九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第十四條規定的行為進行查處,視情作出通報批評、暫停服務限期整頓,直至取消服務資格收回審核批准文件的決定。
對違反安全管理規定的,各級公安機關可依據或參照國務院《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等規定查處。第五章 附 則第二十一條 本管理辦法未涉及的有關事項,按照國家、我省和有關部門制定的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執行。
第二十二條 本管理辦法的解釋權和修改權歸浙江省「天天」社區青少年服務中心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
第二十三條 本管理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相關附件:
主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