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瓶法規
1. 乙炔瓶安全措施有哪些規定
使用乙炔瓶的安全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
(1)同使用氧氣瓶安全措施的(1)~(5)條。
(2)必須用合格的乙炔專用減壓器和回火防止器。
(3)瓶體表面溫度不得超過4O℃。在使用過程中要經常觸手能摸瓶壁,如局部溫度升高超過40℃(有些燙手),應立即停止使用,在採取水降溫並妥善處理後,送充氣單位檢查。
(4)乙炔瓶存放和使用時只能直立,不能橫躺卧放,以防丙酮流出引起燃燒爆炸。
乙炔瓶直立靠牢後應靜候15分鍾左右,才能裝上減壓器使用。開啟乙炔瓶的瓶閥時,不要超過一圈半,一般只開3~4圈。
(5)存放乙炔瓶的室內場所應注意通風換氣,防止泄漏的乙炔氣滯留。
2. 乙炔瓶使用的安全要求有哪些
溶解乙炔氣瓶使用注意事項
1、禁止用鐵制工具敲擊乙炔瓶及其附件。
2、瓶閥凍結時,嚴禁用火烘烤。
3、乙炔瓶不得靠近熱源。夏季要防止日光曝曬。與明火的距離一般不得小於10米。
4、嚴禁用電磁起重機搬運。
5、在同時使用乙炔瓶和氧氣瓶時,兩種氣瓶應盡量避免放在一起。
6、乙炔瓶在使用時,一般應保持直立位置嚴禁卧放使用。
7、乙炔瓶放氣流量不得超過0.05m3/h•L。
8、乙炔瓶的最大使用壓力,嚴禁超過0.15MPa。
9、在使用乙炔瓶時,必須緩慢地打開閥門。
10、瓶內氣體嚴禁用盡,瓶內剩餘壓力應符合GB6819規定。
11、乙炔瓶不得放置於有放射性射線的場地和橡膠絕緣體上。
12、與乙炔接觸的附件,嚴禁選用含銅量大於70%的銅合金以及銀、鋅、鎘及其合金材料。
3. 乙炔瓶是那年普及
溶解乙炔氣瓶的發展與普及
自從100多年前法國科學家將氧—乙炔氣運用到金屬切割和焊接領域後,乙炔氣就成為全球金屬焊割的主要燃氣,對工業大革命和人類技術創新有過不可替代的貢獻。
乙炔是叄健的不飽和的烴類化合物,其化學性質活潑,具有爆炸性。它於1836年被英國科學家戴維(Edmund Davy)發現,但直到1892年利用電爐生產電石的方法被發明以後,它才開始被用於照明。隨著工業的發展,1903年法國首先將乙炔用於金屬的焊接與切割,從而被廣泛應用於工業生產。
⑴乙炔在被工業生產大量應用時,它的來源主要依靠使用電石的發生裝置來供給。但是由於大型的乙炔發生裝置搬運不便。小型的乙炔發生裝置安全性能差,易發生爆炸事故,使用不方便。電石渣又難以集中利用,於是人們開始研究用其它方法來貯存、運輸和使用乙炔氣。
起初人們研究把氣態乙炔像其它氣體一樣,壓縮到鋼瓶中進行了一系列運輸和使用試驗,但是由於高壓的氣態乙炔,給予很小的能量(例如當乙炔壓縮到15大氣壓時只需要0.56×10¯³焦耳的能量)就會發生分解爆炸,試驗遭受到失敗。隨後人們又採取像液化氣體那樣把乙炔液化成液體貯存在容器中使用,但液化乙炔更具有爆炸性,稍一不慎就發生爆炸事故。所以高壓的氣態乙炔和液化乙炔在工業上都不能得到實際應用。
為了將這種危險性大的氣體穩定地貯存在鋼瓶中,直到1896年在法國發明了一種特殊的鋼瓶,在瓶中填滿一種多孔物質,並在多孔物質上浸潤丙酮作為溶劑,當乙炔被壓縮充入瓶中時,由於溶劑吸附在多孔物質的毛細孔中,而高壓乙炔又被溶解在溶劑中,從而達到安全貯存、運輸和使用的目的。這種被稱為溶解乙炔氣瓶的特殊鋼瓶的誕生,使溶解乙炔在工業上得到了更廣泛的應用。因此溶解乙炔的發展離不開乙炔瓶,所以溶解乙炔的發展史,也可以說是乙炔瓶的發展史。
溶解乙炔在我國也已經有了六十多年的歷史,早在1920年法商在上海蘆家灣徐家匯路開設氧氣廠,引進了法國溶解乙炔的技術和設備及乙炔瓶。1932年上海中國煉氣廠從德國引進了技術和設備。1936年法商又在青島開設東方修焊公司,這就是我國解放以前僅有的三個溶解乙炔廠(站),其規模都較小,而且主要用於我國沿海的航標燈。
解放以後,隨著我國工業的發展,溶解乙炔工業也有了一些發展,但由於對推廣使用溶解乙炔氣瓶的優越性認識不足,在較長一段時間內發展緩慢,直到1979年全國生產溶解乙炔的廠(站)也僅有十一家,而且大多數又是大型企業的附屬站,規模都較小,產品主要供給本廠使用,裝置總容量僅有300米³/時,在用的乙炔瓶也僅有約8000多隻,年產乙炔約1000噸。
1979年10月原國家勞動總局為了加強對乙炔瓶的技術監察和安全管理工作,發文委託上海市勞動局組織編寫《溶解乙炔氣瓶安全監察規程》,作為設計、製造、充裝、使用、管理和出口乙炔瓶的技術依據和暫行法規。編寫組於1980年1月完成了「規程」徵求意見稿,並於同年3月在上海召開了「規程」徵求意見會,廣泛地聽取了國內有關設計、製造、充裝、使用、管理、科研和高等院校的寶貴意見。以後又進行了一系列科學試驗,於1980年8月完成「規程」送審稿。同年10月原國家勞動總局修改後,於1981年6月4日正式頒發在全國試行,從此我國有了第一部國家頒布的乙炔瓶法規,這就為我國推廣使用溶解乙炔氣瓶,發展溶解乙炔工業奠定了基礎。
為加強溶解乙炔質量的管理,我國第一部《溶解乙炔》氣體國家標准GB6819—86於1986年9月發布,1987年8月起實施,並於1996年對標准進行了修訂,該標準的實施對我國溶解乙炔行業的質量管理起到了指導性的作用。
1989年,原機械工業部為了加強對溶解乙炔設備設計製造的管理,委託由中國空分設備公司負責《溶解乙炔設備技術條件》專業標準的起草工作。起草小組在廣泛聽取了國內有關設計、製造、使用等單位的寶貴意見下,參照國外相關標准,於1990年12月完成了《溶解乙炔設備技術條件》的制定工作,並於1991年9月發布實施。由於該標准在以後幾年的實施過程中遇到了一些難題,因此於2000年對該標准進行了修訂。新的標准JB/T8856-2001《溶解乙炔設備》於2001年5月發布,2001年10月實施。
90年以後,隨著我國溶解乙炔行業的發展,國家相繼制定發布了GB50031-91《乙炔站設計規范》、GB1359-92《溶解乙炔充裝規定》、GB17266-1998《溶解乙炔氣瓶充裝站安全技術條件》、GB12135-1999《溶解乙炔氣瓶定期檢驗與評定》、GB13003-91《溶解乙炔氣瓶氣壓試驗法》、溶解乙炔生產安全管理規定等一系列標准規定。
通過標准、法規的發布、實施,使我國的溶解乙炔行業逐步走上了有序健康的發展道路。
新鄉市賽特鋼瓶有限公司 QQ779320668
4. 乙炔與氧氣瓶存放時,間距要求多大有沒有國家相關規范
5. 乙炔氣瓶的安全操作規程
為了貫徹國家安全生產方針,加強乙炔氣瓶的安全管理,保護人民生命和國家財產安全,特製訂本操作規程。
1采購與運輸:
1.1負責采購溶解乙炔氣瓶的單位,在采購溶解乙炔時,一定要到持有市消防局核發的「化學危險品經營許可證」的單位,氣瓶外必須噴塗白色漆及產品名稱和生產廠家名稱,產品必須附有灌裝日期合格證。
1.2運輸時要旋緊瓶帽,輕裝輕卸,禁止拋、滑、滾、碰。
1.3裝運乙炔瓶時,在車上應妥善固定、橫向排放、頭部朝向一方,且不得超過車廂高度。
1.4夏季應有遮陽設施,防止曝曬。
1.5車上禁止吸煙,並應備有乾粉滅火器。
1.6嚴格遵守交通和公安部門頒布的危險品運輸條例及有關規定。
2氣瓶的儲存:
2.1使用單位在使用乙炔瓶的現場,儲存量不得超過三瓶。
2.2儲存站與明火或散發火花地點的距離不得小於15m。
2.3儲存站應有良好的通風、降溫等設施,要避免陽光直射,要保證運輸道路暢通,附近應配備乾粉或二氧化碳滅火器(嚴禁使用四氯化碳滅火器)。
2.4乙炔瓶存放時要保持直立位置,並有防傾倒的措施。
2.5嚴禁與氧氣瓶等易燃物品同間儲存。
2.6儲存站應有專人管理,在醒目的地方應設置「嚴禁煙火」等警告標志。
3氣瓶的使用:
3.1使用單位應遵守氣瓶、氣體的使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並對使用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教育。
3.2使用中禁止敲擊、碰撞。瓶閥凍結時,禁止用火烘烤、不得靠近熱源,與明火距離不得少於10m。
3.3同時使用乙炔瓶和氧氣瓶時,兩瓶之間的距離應超過10m,要注意固定、防止傾倒,嚴禁卧放使用。不得將瓶內的氣體使用干凈,必須留有0.05MPa以上的剩餘壓力氣體。
3.4必須使用專用的減壓器,回火防止器。開啟時,操作者應該站在閥門側後方,動作要緩慢,不得過急過猛。
3.5嚴禁放置在通風不良的場所,應直接放置在地面上,不得放置在橡膠等絕緣體上,防止靜電起火。
6. 乙炔瓶在儲存或使用是嚴禁怎麼樣
純乙炔在液態和固態下或在氣態和一定壓力下有猛烈爆炸的危險,受熱、震動、電火花等因素都可以引發爆炸,因此不能在加壓液化後貯存或運輸。微溶於水,溶於乙醇、苯、丙酮。在15℃和1.5MPa時,乙炔在丙酮中的溶解度為237g/L,溶液是穩定的。
因此,工業上是在裝滿石棉等多孔物質的鋼瓶中,使多孔物質吸收丙酮後將乙炔壓入,以便貯存和運輸。為了與其它氣體區別,乙炔鋼瓶的顏色一般為乳白色,橡膠氣管一般為黑色,乙炔管道的螺紋一般為左旋螺紋(螺母上有徑向的間斷溝)。
(6)乙炔瓶法規擴展閱讀:
一、作用
乙炔可用以照明、焊接及切斷金屬(氧炔焰),也是製造乙醛、醋酸、苯、合成橡膠、合成纖維等的基本原料。
乙炔燃燒時能產生高溫,氧炔焰的溫度可以達到3200℃左右,用於切割和焊接金屬。供給適量空氣,可以完全燃燒發出亮白光,在電燈未普及或沒有電力的地方可以用做照明光源。
乙炔化學性質活潑,能與許多試劑發生加成反應。在20世紀60年代前,乙炔是有機合成的最重要原料,現仍為重要原料之一。如與氯化氫、氫氰酸、乙酸加成,均可生成生產高聚物的原料。
二、安全檢查
通常乙炔瓶內的多孔性填料是採用質輕而多孔的活性炭、木屑、浮石以及硅藻土等合制而成的。將乙炔瓶逐支檢查,並清潔氣瓶上的污物和異物。檢查瓶體是否有燒損、變形,塗層燒毀(漆皮鼓泡除外),瓶閥或易熔合金塞上易熔合金熔化及乙炔回火跡象。
檢查乙炔瓶的檢驗周期是否過期。
檢查乙炔瓶瓶身是否有裂紋或鼓包或凹陷變形或劃傷及底座拼接焊縫開裂等問題。
檢查乙炔瓶瓶身各處腐蝕情況,尤其是認真檢查乙炔瓶底部及邊縫腐蝕情況。
7. 乙炔氣瓶的注意事項
乙炔為易燃易爆物質,因此乙炔氣瓶從本質上防爆應注意:
1、乙炔氣瓶應根據有關規定補足丙酮,同時不能過量;
2、根據丙酮量確定乙炔充裝量,嚴格控制充裝速度,嚴禁過量充裝;
3、使用經檢驗合格的乙炔氣瓶。
使用過程中應注意:
1、乙炔瓶放置地點不得靠近熱源和電器設備,與明火距離不小於10m;
2、直立使用;
3、嚴禁放置在通風不良或放射性射線源場所;
4、嚴禁敲擊、碰撞,瓶體引弧或放置在絕緣體上;
5、嚴禁暴曬,嚴禁用40攝氏度以上熱源加熱瓶體;
6、乙炔瓶和氧氣瓶放置在同一小車上,用非可燃材料隔離;
7、配置專用減壓器和回火防止器;嚴禁手持點燃的焊割工具開閉乙炔氣瓶;
8、乙炔瓶使用過程中發現泄露,及時處理;
9、留有0.05MPa的余壓。
乙炔氣瓶與氧氣瓶的安全距離為5米,且都不可曝曬。
乙炔泄漏處理方法:噴霧狀水稀釋、溶解。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產生的大量廢水。如有可能,將漏出氣用排風機送至空曠地方或裝設適當噴頭燒掉。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後再用。
8. 氧氣瓶和乙炔瓶距離不足安全距離違反哪條法律法規有規定罰多少嗎
請問你是員工還是用人單位。如果是用人單位,安監局會根據用人單位的安全現狀,內對工業氣瓶的管容理情況、違法行為的輕重等決定處罰。一般在2萬元以內。如果是員工,在沒有因此造成安全事故的前提下,應當由用人單位當場責令整改,並根據單位內部有關安全規章制度予以處罰,安監局是不會直接對員工罰款的。
9. 國家對乙炔瓶的規定裝入量是怎樣計量的
1 、供鑒定用的乙炔瓶,應是按批量試制,經試制單位檢驗合格並出具產品合格證和批量檢驗質量證明的成品瓶,數量不得少於100隻。檢測用瓶,由鑒定委員會或指定的檢驗機構,從鑒定用瓶中抽取。抽取數量不得少於20隻。
4、 乙炔瓶鋼瓶質量的檢測,按《氣瓶安全監察規程》附錄3《氣瓶技術鑒定的內容和要求》執行。檢測用2瓶從試制的鋼瓶中抽取,數量不得少於20隻。